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型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LDH活性与龋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丽 赵今 +2 位作者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 吉别克.乌拉尔汗 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封闭型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龋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喀什市3~5岁封闭型维吾尔族儿童179名、汉族儿童289名进行口腔变形链球菌分离培养,选取119株高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 目的:研究新疆封闭型维吾尔族和汉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龋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喀什市3~5岁封闭型维吾尔族儿童179名、汉族儿童289名进行口腔变形链球菌分离培养,选取119株高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t)≥5],120株无龋菌株[龋失补牙数(dmft)=0],通过还原性辅酶Ⅰ氧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结果:维族儿童变链菌LDH活性均值较汉族儿童高(P=0.025),维族儿童高龋组LDH活性均值高于汉族儿童(P=0.018),维族儿童无龋组LDH活性均值与汉族儿童无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239)。两族儿童高龋组LDH活性均值均高于无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总体样本中,不同LDH活性菌株分布在高龋组和无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维、汉族不同LDH活性菌株分布在高龋组和无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龋组P=0.04;无龋组P=0.013),维、汉族不同LDH活性菌株在高龋组和无龋组的分布与其活性有相关性(维吾尔族P=0.000;汉族P=0.000)。结论:不同LDH活性菌株在两组儿童分布与其LDH活性有关,变形链球菌LDH活性与乳牙龋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乳酸脱氢酶 酶活性 维吾尔族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