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术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爱强 孟磊 刘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了解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术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68例接受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 目的了解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术对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68例接受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以及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变化,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较,患者术后的WSS、瘤颈血流速度降低,LSA、RRT、载瘤动脉及患侧M1的血流速度增加(P<0.05),而患者术前、术后对侧M1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mRS评分为低级别占比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者的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分别为7.35%、8.82%,动脉瘤完全闭塞发生率分别为52.94%、6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经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术治疗后,4例出现缺血性并发症,其中2例表现为视物模糊、皮质盲,1例为肢体无力,1例支架内血栓,经干预治疗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采用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率较高,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Surpass streamline血流导向术 后栓塞 神经功能 动脉瘤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晓慧 顾尔伟 +2 位作者 陈立建 张雷 王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CVP)管理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GDHT)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LCVP)管理联合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GDHT)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ASAⅡ或Ⅲ级,心功能NYHAⅠ或Ⅱ级,Child-Pugh评分A或B级。随机分为两组:LCVP管理联合GDHT组(LG组,n=33)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组(NG组,n=37)。两组均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术中以MAP、SVV和CI为目标行GDHT。LG组在行肝部分切除时,调控CVP≤5 mmHg;NG组在麻醉诱导时开始泵注去甲肾上腺素0.04~0.20μg·kg^(-1)·min^(-1),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术中失血量、肝脏切除期间失血量、术中输液量;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记录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NG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LG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G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肝脏切除期间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AKI、PPC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LCVP管理联合GDHT比较,去甲肾上腺素联合GDHT可以安全用于肝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术中输液量,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 肝部分切除 后肺部并发症 急性肾损伤 中输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患者一例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春晖 薛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在我院神经外科行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的1例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在我院神经外科行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的1例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结果成功植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第1天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右侧小脑半球少量渗血,但无临床症状,功能恢复良好,无后遗症。结论对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椎动脉V4段动脉瘤的患者,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 动脉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后短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梁冰 黄浩然 +4 位作者 曾健豪 曹阳 蔡炼杰 彭伟龙 张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3-689,共7页
目的探讨目标血流动力学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5例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治疗组(Con组,n=48)和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oal-directed hemodynamic therapy,... 目的探讨目标血流动力学管理对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短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95例大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削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治疗组(Con组,n=48)和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goal-directed hemodynamic therapy,GDHT)组(n=47),Con组采用常规参数,GDHT组采用基于Vigileo的每搏量(SV)指导术中容量管理。主要观测指标包括术后7 d内心脏及肺部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急性肾损伤、疼痛;次要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和血乳酸(Lac)水平。结果GDHT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Con组降低[肺炎(P=0.027),氧合指数<300(P=0.030)];Con组更易发生房颤(P=0.032);两组在疼痛、肾损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上无显著差异。GDHT组在术中及术后1 d的Pcv-aCO_(2)和血Lac水平低于Con组,术后7 d两组无显著差异。回归分析显示Pcv-aCO_(2)、血Lac水平是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与标准血流动力学治疗相比,SV引导的GDHT可改善组织灌注,减少大面积烧伤患者削痂植皮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治疗 大面积烧伤 灌注 短期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中长期结果:单中心7年经验
5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血流导向装置(FDD)成为治疗选择性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可行方法,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意大利Bellaria医院Briganti等评估了在随访期间,FD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长期结果 治疗 装置 导向 血流 随访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惠群 田丽平 +3 位作者 张鸿飞 许平 雷洪伊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中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全切并肠代膀胱术患者30例,年龄60~82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n=15)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5)。C组术中行常规液体治疗管理,G组行GDFT,管理目标是在连续心排血量(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系统监测下控制每搏变异度(SVV)≤13%、心脏指数(CI)≥2.5L·min^(-1)·m^(-2)、ScvO_2≥73%。观测和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5min(T_2)、气腹和改变体位后5min(T_3)、气腹后1h(T_4)、气腹结束开腹后5min(T_5)、开腹后1h(T_6)和手术结束即刻(T_7)的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指标。结果 G组液体总入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MAP、SVV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T_6和T_7时G组CI明显高于C组,T_5、T_6时G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T_3、T_4时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明显高于T_1时(P<0.05);T4、T5时G组乳酸(aLac)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氧供指数(DO_2I)和氧摄取率(O_2ERe)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SVV、CI、ScvO_2为导向的GDFT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及血压以保证全身灌注,降低aLac,改善微循环,对氧供需平衡、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SVV 膀胱根治性全切 血流动力学 组织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斌 陈小红 王理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22-24,共3页
目的总结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其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药物护理,术中麻醉配合、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结... 目的总结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流导向装置辅助弹簧圈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其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药物护理,术中麻醉配合、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等。结果 24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支架均完全释放。发生术中并发症8例,术后并发症10例,无死亡病例;24例患者栓塞有效率为92.67%;功能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但能独立生活3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细致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弹簧圈 介入治疗 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中小型颅内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李刚 万军 +3 位作者 张磊 王震宇 张文佳 陈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 评估国产Tubridge治疗中小型颅内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介入科接受Tubridge治疗的23例颅内未破裂中小型(≤10mm)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31个动脉瘤;... 目的 评估国产Tubridge治疗中小型颅内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介入科接受Tubridge治疗的23例颅内未破裂中小型(≤10mm)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31个动脉瘤;术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术后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结果 支架置入成功率100%。末次平均随访时间6.6个月,17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随访,其中RaymondⅠ级19个,RaymondⅡ级1个,RaymondⅢ级5个,末次造影随访动脉瘤完全栓塞率76%;术后发生1例出血并发症(4.4%),2例缺血并发症(8.7%),4例无症状性支架内膜增生伴轻度狭窄,症状性并发症发生率8.7%。全部患者获得临床随访结果,mRS≤2分22例,mRS>2分1例。结论 国产Tubridge治疗颅内中小型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术后出血或缺血性并发症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Tubridge 预后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