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SGA-Ⅲ算法优化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去除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钟炜 朱宝乐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解决现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不足以应对目前城市内涝频发及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优化布设城市LID设施的算法。在经济成本有限的基础上,以径流控制率和污染物综合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径流系数和LID设施布设面积为... 为解决现有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不足以应对目前城市内涝频发及雨水径流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优化布设城市LID设施的算法。在经济成本有限的基础上,以径流控制率和污染物综合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径流系数和LID设施布设面积为约束条件构建NSGA-Ⅲ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获得多个最优的LID设施布设方案,再通过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方法确定优化目标的优先级,获得污染物综合去除率最大的LID设施布设方案。以北方某城市为例,取1、5、30、50年重现期的降雨过程,使用SWMM模型模拟并评估优化方案的效果,优化后的LID布设方案可使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雨水峰值流量削减31.8%~66.9%;与现有LID布设方案相比,雨水峰值流量削减12.6%~34.4%,径流量峰值出现明显延后。优化后LID设施布设方案可使研究区域各类污染物的综合削减率均超过70%,对比现有LID布设方案污染物削减41.6%~71.0%。构建的优化算法可为海绵城市规划布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污染 低影响开发设施 NSGA-Ⅲ算法 偏好顺序结构评估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LID组合多目标优化布局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星宇 刘俊 +3 位作者 吴天航 周悦 张良 鲁征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经济成本及社会效益3类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决策LID最佳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各方案均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方案1(60%透水路面+10%植草沟+55%绿色屋顶)为研究区最佳LID布局;包含雨水花园的LID组合综合效益不高,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美观度与群众满意度,可布置在内涝风险较低区域。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相似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低影响开发 SWMM LISFLOOD-FP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洪管理模型与NSGA-Ⅱ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空间布局多目标优化与效益分析
3
作者 孙赫 高培超 +1 位作者 王昊 房德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6,共9页
以北京市某建成小区为例,利用该小区的地形、雨水管网等数据,构建了研究区雨洪管理模型.评估了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雨洪削减本身的贡献,同时通过货币化方法对设施的初始投资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在生命周期内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 以北京市某建成小区为例,利用该小区的地形、雨水管网等数据,构建了研究区雨洪管理模型.评估了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对雨洪削减本身的贡献,同时通过货币化方法对设施的初始投资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在生命周期内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并进行贴现处理,最后将雨洪管理模型与效益评估进行结合,构成了耦合优化模型.考虑到LID设施在生命周期内维护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长潜力,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LID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以设施面积为决策变量,以径流削减率和净成本为目标函数,利用熵权-TOPSIS法对铺设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方案优选.在满足相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了76.3%的径流削减率,综合净成本为1.4×10^(6)元.本研究通过对LID设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估,旨在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促进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城市环境的改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城市生态支持和减排途径.本研究的算法和设施附加价值的货币化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根据工程实际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后可适用于其他研究区,为这些区域的LID设施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管理模型 NSGA-Ⅱ 低影响开发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熵权-TOPSIS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技术缓解园区雨水地表径流模拟与管道溢流风险预测
4
作者 王彦凯 刘培华 +2 位作者 张帅 赵方波 王嘉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2,540,共9页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灾害并对园区内雨水系统升级改造效果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推进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济南市某高校典型园区为研究区域,在原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优化数据结构...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灾害并对园区内雨水系统升级改造效果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推进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济南市某高校典型园区为研究区域,在原始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优化数据结构的园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实测的降雨数据率定所构建的模型中子汇水区的参数;根据所构建模型的降雨及雨水地表径流过程,研究雨水地表径流与管道出流量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每个子汇水区的管道出流量,综合对比研究区域各段管道出流量、转输流量与管道最大承载能力,分析管道溢流风险的变化趋势,并设计9种适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方案,评估9种方案的雨水地表径流消减效能。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数据便利性和准确性,出水口处管道出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契合度约为90%;北侧雨水管道系统末端出水口所在子汇水区的雨水地表径流量、出水口处管道出流量的变化规律与雨强重现期呈较强的相关性;管道溢流风险点分布规律受地表硬化程度、地面坡度、管道输水距离等因素影响较大;所设计的9种方案均可有效减少雨水地表径流量和峰值流量,雨水地表径流控制率、径流总量削减率均大于40%,雨水地表径流峰值削减率大于35%,其中方案9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溢流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城市信息模型 低影响开发技术 雨水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东平县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量化与布局 被引量:1
5
作者 姜芊孜 赵宇桑 詹雨尘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60,共7页
低影响开发设施可有效应对全球极端气候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目前,在城区尺度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量化与布局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提出系统的LID规模量化和空间布局的方法,并以东平县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S... 低影响开发设施可有效应对全球极端气候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目前,在城区尺度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规模量化与布局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提出系统的LID规模量化和空间布局的方法,并以东平县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SWMM模型进行验证。以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为目标,共布局LID面积984.25hm^(2),主要分布于96处内涝易发点。其中,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下沉绿地建设面积分别为107.60hm^(2)、7.50hm^(2)、660.96hm^(2)和208.19hm^(2),总调蓄容积为670590m^(3)。经模型模拟验证,东平县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提升至75.72%,达到预期目标。老城区、东平经济开发区、滨河新区、白佛山组团和大清河组团的最大峰值径流量分别削减56.65%、55.36%、53.02%、48.60%和2.90%。研究可为城区尺度LID布局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设施 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模式雨洪控制利用效果模拟与评估 被引量:53
6
作者 何爽 刘俊 朱嘉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以江苏省淮安市郦城国际小区为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现状用地场景及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3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下的管道出口断面径流过程,评... 以江苏省淮安市郦城国际小区为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现状用地场景及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3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下的管道出口断面径流过程,评估了不同LID措施的雨洪控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各LID措施均具有减小径流系数、削减洪峰流量、推迟峰现时刻的作用,其雨洪控制利用效果在低重现期更显著,尤以组合LID措施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 雨洪控制利用 模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洪调蓄利用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4
7
作者 汉京超 王红武 +1 位作者 张善发 刘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3-227,共5页
概述了城市雨洪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理念、水敏感性城市设计和可持续性排水系统等国际主流城市雨洪管理策略,发掘其在雨洪调蓄利用方面的内容,并对近年来世界各国城市雨洪管理过程中成功的调蓄利用实践进行详细介绍。结合中国的研... 概述了城市雨洪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理念、水敏感性城市设计和可持续性排水系统等国际主流城市雨洪管理策略,发掘其在雨洪调蓄利用方面的内容,并对近年来世界各国城市雨洪管理过程中成功的调蓄利用实践进行详细介绍。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蓄排结合,保障安全,综合利用"新型雨洪调蓄利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管理 雨洪管理 最佳管理措施 低影响开发 蓄排结合 调蓄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天津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爽 邢国平 +1 位作者 刘洪海 季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水文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天津市降雨及建设规划特点,以该市某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构想,并...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水文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天津市降雨及建设规划特点,以该市某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构想,并通过计算提出了适用于天津市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分析了该设施应用效果及控制参数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低影响开发 优化分析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及研究成果浅谈 被引量:22
9
作者 沈乐 单延功 +1 位作者 陈文权 朱庆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1-24,共4页
介绍了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进展、雨洪管理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及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现状及建议成果。经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对比分析,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即... 介绍了美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进展、雨洪管理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及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现状及建议成果。经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对比分析,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即海绵城市建设在核心技术方面需结合城市特点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责任制以及加强对城市水科学方面的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以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低影响开发 城市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滞留系统对城市公路径流的治理作用 有无内部蓄水层设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明翰 朱宫慧 +3 位作者 成赞镛 金明希 邱慧 杨云峰 《风景园林》 2012年第1期140-147,共8页
研究评价了两种生物滞留系统对于综合公路径流的治理作用。该实验位于炎热干旱的德州布赖恩市德州农工大学(TAMU)河滨校区,实验者制作了5个大型的生态滞留装置,以便于在底部形成61cm深的内部蓄水(IWS)层,分别对有无内部蓄水层设计的生... 研究评价了两种生物滞留系统对于综合公路径流的治理作用。该实验位于炎热干旱的德州布赖恩市德州农工大学(TAMU)河滨校区,实验者制作了5个大型的生态滞留装置,以便于在底部形成61cm深的内部蓄水(IWS)层,分别对有无内部蓄水层设计的生物滞留系统进行了模拟真实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合成公路径流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内部蓄水(IWS)层能减少洪峰流量、延长径流滞留时间,同时还显著提高了对铜、悬浮固体以及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尽管内部蓄水层改善了公路径流的治理,但在炎热干旱地区使用内部蓄水层持水仍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大量的水会通过蒸发而散失掉。接下来的研究需要制定关于内部蓄水层在炎热干旱地区应用的进一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管理 低冲击开发 绿色基础设施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景观设计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孟永刚 王向阳 章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4-227,共4页
为了应对城市雨洪问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充分利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进行雨洪管理。首先分析了城市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然后提出城市湿地雨洪管理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城市湿地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途径。指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要... 为了应对城市雨洪问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充分利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进行雨洪管理。首先分析了城市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然后提出城市湿地雨洪管理的策略,最后论述了城市湿地雨水管理的景观设计途径。指出城市湿地景观设计要依据雨水在源区—迁移—汇流域尺度上的过程,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设计集水、输水、汇水景观,对这一全过程中的雨水进行汇集、渗透、过滤及存贮等处理,实现对雨水水量、水质的高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湿地 景观设计 低影响发展 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降雨径流控制 LID BMPs 规划方法及案例 被引量:44
12
作者 贾海峰 姚海蓉 +1 位作者 唐颖 YU Shawle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借鉴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低影响开发型最佳管理措施(LID BMPs)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控制LID BMPs规划方法体系。选择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为研究区域,以SUSTAIN系统作为... 借鉴国外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外城市降雨径流低影响开发型最佳管理措施(LID BMPs)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城市降雨径流控制LID BMPs规划方法体系。选择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佛山校区为研究区域,以SUSTAIN系统作为规划支持工具,在适用LID BMPs措施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了LID BMPs措施的选址、布局研究。设计了开发前情景、开发基础情景、经济适用型BMPs情景(情景1)和功效最大化BMPs情景(情景2)4种不同的情景方案,进行降雨径流量(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和径流水质(SS、COD、TN、TP)的模拟,得到了情景1和情景2的径流量和水质的控制效益。以年径流量削减比作为优化目标,对情景1和情景2两种情景方案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最具成本-效益的规划情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低影响开发 最佳管理措施 模拟与分析集成系统 灵敏度分析 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 以美国费城为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春晓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15年第5期25-30,共6页
生态雨水管理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已经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策略和实施进行阐述,指出费城以生态网络作为多样化的雨水基础设施载... 生态雨水管理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已经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策略和实施进行阐述,指出费城以生态网络作为多样化的雨水基础设施载体,将雨水基础设施与城市需求和功能相融合,使用"绿色英亩"作为量化的建设标准,基于建筑用地总面积及不透水区域的面积收取雨洪管理服务费。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雨水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 低影响开发 雨洪管理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情境模拟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雨洪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林辰松 邵明 +1 位作者 葛韵宇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103,共12页
公园绿地相对其他城建区拥有大面积的透水性下垫面,可以配合城市管网接纳外源雨水,有效地参与城市雨洪调控。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并在区域内建立公园绿地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和传统... 公园绿地相对其他城建区拥有大面积的透水性下垫面,可以配合城市管网接纳外源雨水,有效地参与城市雨洪调控。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并在区域内建立公园绿地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和传统开发模式,根据项目要求引入外源雨水,运用SWMM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1 h降雨下的两种开发模式,对比分析排放口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以及2年一遇1 h降雨下各单项LID设施对径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SWMM模型可以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为城市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2)在进行制定径流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场地现状情况,规划外源汇水面积;3)LID设施对城市雨洪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可以减少径流总量,降低径流峰值,推迟峰现时间。采用LID模式建设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在1年一遇至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100%~37.69%,对峰值流量的削减率为100%~40.55%,峰值消失或出现时间迟滞135~24 min。各项LID设施对径流总量削减的效率排序为:下沉式绿地〉组合型〉植草沟〉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对峰值流量消减的效率排序为:下沉式绿地〉组合型〉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透水铺装;对推迟洪峰出现时间的效率排序为:组合型〉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透水铺装。4)公园绿地在进行LID设计时,应考虑防灾避险等其他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SWMM情境模拟 低影响开发 外源雨水 雨洪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低影响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贤达 李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203-5206,共4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末端"雨水处理措施已经不适用。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通过源头分散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雨水管理理念。总结了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措施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推广过...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末端"雨水处理措施已经不适用。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通过源头分散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雨水管理理念。总结了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措施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推广过程中的障碍和局限性,提出了低影响开发在推广过程中的解决方案,展望了低影响开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雨水管理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标及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 被引量:25
16
作者 于冰沁 车生泉 +1 位作者 严巍 谢长坤 《风景园林》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却与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的调查...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却与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的调查,结合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和SWMM水文水利模型对汇水区径流量和污染物含量的模拟演算结果,构建适合上海气候及土壤条件的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筛选适宜上海地区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并在上海首个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项目中进行实践验证,为上海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实践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低影响开发技术 绿地建设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 被引量:144
17
作者 杨阳 林广思 《南方建筑》 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
海绵城市是当下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通过梳理海绵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源起,指出弹性城市、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认为海绵城市比雨洪管理更加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是当下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通过梳理海绵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源起,指出弹性城市、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认为海绵城市比雨洪管理更加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完整内涵,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存在理论递进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思想具有先进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雨洪管理 弹性城市 生态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清华学堂路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一瑶 郭国文 +1 位作者 孟真 刘海龙 《风景园林》 2016年第3期14-20,共7页
低影响开发强调通过源头控制保障城市水文循环。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LID在城市雨洪管理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城市雨洪模拟技术作为城市防洪减灾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模拟并预期暴雨来临时研究区域的雨洪情况。基于S... 低影响开发强调通过源头控制保障城市水文循环。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LID在城市雨洪管理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城市雨洪模拟技术作为城市防洪减灾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模拟并预期暴雨来临时研究区域的雨洪情况。基于SWMM雨洪模型,设计了清华大学学堂路区域的LID措施,对比分析增设LID措施前后径流量及蓄水量的变化,并探讨了高密度校园环境下雨水链景观系统构建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低影响开发 城市雨洪模型 清华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低影响开发渗蓄性能及成因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亚红 闫俊江 +2 位作者 蔚阳 胡家玮 张惠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以中国兰州市某校区为例,借助雨洪管理-地理信息系统(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WMM-GIS)模型对该片区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对绿色屋顶和透水铺装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进行模拟.针对地表高程... 以中国兰州市某校区为例,借助雨洪管理-地理信息系统(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WMM-GIS)模型对该片区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对绿色屋顶和透水铺装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进行模拟.针对地表高程落差较大,管段埋设坡度较大等特点,分析有特殊地形的区域在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前后,对历时长/短、强降雨的处理效果及可能相关的因素.结果表明,LID设施对节点积水量的控制率随重现期的增加而减弱;在坡度较小、渗透能力良好(包括LID设施的渗透能力)的区域,对中、小重现期降雨形成的径流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坡度较大,并添加透水铺装的子汇水区及邻近的雨水检查井进行局部LID性能分析,发现在特定降雨条件下,LID设施最大入渗量所在时段与最大降雨量的时段可基本重合.研究成果可为水利部门及科研机构探究LID设施性能,以及中国许多城市旧城改造中内涝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模型 低影响开发 重现期 积水成因 积水量 降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绵城市开发与加拿大综合雨洪管理对比研究:以多伦多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津辉 段亭亭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12,共8页
介绍了加拿大城市流域雨洪规划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雨洪管理的政策、原则和标准,与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进行对比,对指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指南未给出LID设计的检验和校核方案,也未充分考虑降雨等问... 介绍了加拿大城市流域雨洪规划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雨洪管理的政策、原则和标准,与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进行对比,对指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指南未给出LID设计的检验和校核方案,也未充分考虑降雨等问题进行讨论,旨在为中国的雨洪管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