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钻堵漏型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珠珠 蒲晓林 +1 位作者 罗兴树 董学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用具有适当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与交联剂乙酸铬进行交联实验,运用正交法安排了实验,通过综合平衡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了最佳交联组合。实验分析了影响此成胶体系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作为随钻堵漏型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可能性进行了研... 用具有适当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与交联剂乙酸铬进行交联实验,运用正交法安排了实验,通过综合平衡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了最佳交联组合。实验分析了影响此成胶体系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作为随钻堵漏型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成胶体系具有一定的黏弹性,流动性好;在其中加入重铬酸钾后抗温性可得到明显提高,达80℃;加入了超低渗透剂和超细碳酸钙的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堵漏效果;最终得到的无固相弱凝胶体系成胶范围宽、成本低、适应性强,具有随钻堵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凝胶钻井液 无固相钻井液 钻井液配方 漏失 随钻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裸眼井段承压堵漏工艺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善举 魏殿举 +1 位作者 李旭东 宋亚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69,共3页
通过评价不同浓度桥塞堵漏钻井液在不同挤注压力下、不同粒径砂粒配制砂床中的堵漏能力,对长裸眼井段承压堵漏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工艺在T914和P4-2井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承压堵漏技术提高长裸眼井段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 通过评价不同浓度桥塞堵漏钻井液在不同挤注压力下、不同粒径砂粒配制砂床中的堵漏能力,对长裸眼井段承压堵漏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工艺在T914和P4-2井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承压堵漏技术提高长裸眼井段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成败的重要因素为:对漏失层的准确判定与认识,对承压堵漏钻井液浓度的选择,对挤注压力的选择与控制等;如果不能准确确定漏失层段,需采用全裸眼井段封堵的承压方法,避免因多层漏失造成的漏失层位无法判断而需重复堵漏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 堵漏剂 承压堵漏 深井钻井 长裸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深1井奥陶系堵漏及微漏强钻工艺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甘平西 吴正良 +1 位作者 王悦坚 耿云鹏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6,共3页
塔深1井完钻井深为8408m。该井钻至井深6237m,发生有进无出的恶性漏失,此时钻遇地层为奥陶系鹰山组,地层层理发育、破碎,属共存裂缝和溶洞型、压力敏感型漏失地层。由钻时分析结果和成像测井结果可知,该井严重漏失层段为6237-6278... 塔深1井完钻井深为8408m。该井钻至井深6237m,发生有进无出的恶性漏失,此时钻遇地层为奥陶系鹰山组,地层层理发育、破碎,属共存裂缝和溶洞型、压力敏感型漏失地层。由钻时分析结果和成像测井结果可知,该井严重漏失层段为6237-6278m,其中有十几米(不等厚互层)达放空状况。由于参考资料太少,造成对漏层性质、敏感性、缝洞宽度的分析不准确,结果堵漏6次才制定出有效的堵漏配方。第9次堵采用桥塞堵漏技术,使漏速降至3~6m^3/h,随后在微漏条件下实施强钻工艺措施,安全顺利钻达四开井深(6800m),最后顺利下入套管并成功固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堵漏 堵漏钻井液 微漏强钻技术 塔深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