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
1
作者 张玲 彭搏程 +1 位作者 徐泽宇 赵明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其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筋箍碎石桩破坏模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区,考虑桩身受压和弯曲破坏,对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开展了理论研究。首先借鉴钢筋混凝土桩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筋箍碎石桩自身物理特性及二次逼近法求解超越方程的思想,提出了筋箍碎石桩临界弯矩理论值的计算方法。随后将桩身临界弯矩和等效抗剪强度概念引入传统极限平衡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桩身弯曲破坏的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比传统极限平衡法、数值强度折减法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用于路堤下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筋箍碎石桩 复合地基 稳定分析 弯曲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振冲碎石桩加密效果评价方法
2
作者 周燕国 王春 +2 位作者 庄端阳 姚鹏飞 张东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6-20,共5页
采用常规检测手段进行处理地基的工后质检存在时间滞后与空间局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处理地基的整体加固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周土振动加密效果评价方法,为实现桩周土加密效果的准实时评价提供参考。首先,根据... 采用常规检测手段进行处理地基的工后质检存在时间滞后与空间局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处理地基的整体加固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周土振动加密效果评价方法,为实现桩周土加密效果的准实时评价提供参考。首先,根据地基弹性波传播理论建立振冲施工过程中桩周土吸收波动能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不排水动三轴试验建立典型饱和粉砂土基于吸收能量的超静孔压模型,为进一步根据固结理论预测处理后复合地基桩周土密实度提供依据;其次,依托某工程水电站深厚坝基碎石桩处理工程实例,采用桩周土超静孔压峰值和处理后孔隙比两个关键物理量对方法进行了检验,发现与施工现场实测超静孔压和工后质检得到的孔隙比相比,方法的预测精度达到90%左右,说明基于能量的振冲碎石桩加密效果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振动能量 弹性波 留振加密 超静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
3
作者 李传勋 刘聪 陆向综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以成本低、固结速率快及加固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虽然目前竖井地基或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已较为完善,但同时包含以上两种排水体的复合地基固结理论还鲜见报道。此外,以往固结模型中土体... 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以成本低、固结速率快及加固效果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虽然目前竖井地基或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已较为完善,但同时包含以上两种排水体的复合地基固结理论还鲜见报道。此外,以往固结模型中土体内孔隙水在径向仅发生单向渗流,这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别。基于此,以碎石桩-排水板组合型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考虑外荷载作用下土中孔隙水分别向碎石桩和排水板发生径向渗流,在复合地基顶面排水、底面不透水条件下建立碎石桩-排水板复合地基固结模型。利用桩体、桩周土体和竖井间流量相等的连续条件,获得该模型的解析解答。在一定条件下,该解答可退化为碎石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或竖井地基固结解,表明该解答的普适性及正确性。将该解答应用于工程实例及室内模型试验的沉降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开展大量计算研究此类复合地基不同工况下的固结性状,结果表明:在碎石桩桩间打设排水板,能有效提高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复合地基固结速率随排水板数量增加而加快;排水板渗透系数对复合地基固结速率及沉降速率的影响较大;与传统复合地基技术相比,碎石桩桩间增设排水板的工法具有更好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排水板 组合型复合地基 固结 解析解 双向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强夯桩承载性能的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拟
4
作者 李双宝 郭伟 王鑫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42-246,共5页
建立了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对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了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变形机理、桩体破坏模式及荷载传递规律,并分析了不同桩长和不同孔隙率的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强夯桩破坏时在... 建立了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对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了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变形机理、桩体破坏模式及荷载传递规律,并分析了不同桩长和不同孔隙率的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强夯桩破坏时在水平方向表现为鼓胀变形,鼓胀变形主要集中在3倍桩径范围内。桩周土体形成贯通地表的连续剪切滑裂面,地表会有隆起和抬升。全长桩底部3倍桩径长度并不承担荷载,有效长度为7倍桩径。随着孔隙率减小,再生骨料强夯桩的承载性能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再生骨料 碎石桩 承载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SCFST柱抗震性能影响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杜耀峰 刘杰 +3 位作者 苏龙辉 陈业伟 刘阳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为研究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建立SCFST柱的数值模型。以轴压比、钢管厚度、料石尺寸、节段料石构造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填料... 为研究节段料石拼接构造对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SCFST)柱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BAQUS软件建立SCFST柱的数值模型。以轴压比、钢管厚度、料石尺寸、节段料石构造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填料石可显著提高试件的初始刚度、承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导致试件延性系数降低;混凝土强度、轴压比对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影响不明显,但对延性系数影响较大;随着料石尺寸的增大,初始刚度基本不变,峰值承载力最多降低17.8%,试件延性系数略微降低,耗能能力显著提高;料石节段布置与料石整体布置试件的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基本相当,但延性系数最多降低32.7%,且料石节段间填充混凝土拼接时可显著提高试件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填料石钢管混凝土柱 节段料石拼接构造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 延性 承载力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固结解析模型和解答
6
作者 许宝龙 卢萌盟 +1 位作者 刘元杰 张鑫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3-83,共11页
目前对多元复合地基的研究大多以排水桩联合不排水桩的形式为主,对具有不同排水能力的排水体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固结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鉴于此,以碎石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 目前对多元复合地基的研究大多以排水桩联合不排水桩的形式为主,对具有不同排水能力的排水体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固结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鉴于此,以碎石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形成的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基于等应变假设,考虑桩体径、竖向渗流与土体径向渗流,建立了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的径向双向渗流固结解析模型,推导了瞬时荷载下各孔压和固结度的解析解答,并经退化分析与实测对比验证了解的合理性。对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的固结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排水体复合地基,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可显著加快地基固结;对大直径桩体,不考虑桩体径向渗流会高估复合地基固结度;由于土中水具有双向流,多元排水体复合地基中土体孔压沿径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峰值径向坐标随深度会逐渐偏向塑料排水板,随着固结进行,该趋势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固结 多元排水体 碎石桩 塑料排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净空条件下海上振冲碎石桩施工新技术及应用
7
作者 苏岩松 胡伟明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本文依托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填海工程,在高度限制条件、环境保护等施工环境的限制条件下,首次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底部出料振冲碎石桩伸缩管施工技术,通过该项特殊的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不仅满足了本工程振冲碎石桩施工深度以及施工质量的... 本文依托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填海工程,在高度限制条件、环境保护等施工环境的限制条件下,首次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底部出料振冲碎石桩伸缩管施工技术,通过该项特殊的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不仅满足了本工程振冲碎石桩施工深度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而且满足了低净空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类环保要求,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本文从高度限制条件、设计技术要求、振冲碎石桩伸缩管施工设备及工艺、施工及其效果分析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该海上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工法,为广大填海工程等其它类海上地基改良工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部出料振冲碎石桩 低净空高度限制 伸缩管施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土工加筋体对碎石桩承载变形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2
8
作者 赵明华 顾美湘 +1 位作者 张玲 刘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87-1593,共7页
在碎石桩桩顶一定深度内包裹竖向土工加筋体形成筋箍碎石桩,能有效提高碎石桩的承载能力,控制复合地基沉降量。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设计并完成了两组较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筋箍碎石桩和传统碎石桩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而探讨了筋... 在碎石桩桩顶一定深度内包裹竖向土工加筋体形成筋箍碎石桩,能有效提高碎石桩的承载能力,控制复合地基沉降量。采用分级加载方式,设计并完成了两组较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筋箍碎石桩和传统碎石桩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而探讨了筋箍碎石桩的加筋机理和鼓胀变形模式,重点分析了竖向土工加筋体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竖向土工加筋体能有效约束碎石桩的侧向鼓胀,在微小侧向变形内提供足够的径向约束应力;筋箍碎石桩的最大鼓胀变形多发生于加筋体以下区域,其破坏模式与筋体材料、桩体、桩周土体及其相互作用和协调变形密切相关;筋箍碎石桩的桩顶和桩底桩土应力比均明显大于传统碎石桩,上部土工加筋体在提高桩体刚度的同时,可有效地将上部荷载传递至桩底较好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箍碎石桩 模型试验 复合地基 鼓胀变形 加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 被引量:23
9
作者 卢萌盟 谢康和 +1 位作者 王玉林 蔡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33-1840,共8页
通过引入土体的e-lgσ和e-lgk对数模型,考虑了土体固结过程中压缩模量非线性增长和渗透系数非线性减小的特征,给出了一种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并对复合地基的非线性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应力和按变形定义的两种... 通过引入土体的e-lgσ和e-lgk对数模型,考虑了土体固结过程中压缩模量非线性增长和渗透系数非线性减小的特征,给出了一种碎石桩复合地基非线性固结解析解,并对复合地基的非线性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应力和按变形定义的两种固结度不相等,按变形定义的固结度一般大于按应力定义的固结度;当压缩指数小于渗透指数时,不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征会低估地基的固结度,而当压缩指数大于渗透指数时,不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则会高估地基的固结度;对于按应力定义的固结度来说,当压缩指数小于渗透指数时,随着附加应力的增大,地基固结速度加快,而当压缩指数大于渗透指数时,附加应力增大,地基固结减慢;对于按变形定义的固结度来说,不论压缩指数大于还是小于渗透指数,附加应力增大,地基固结速度总是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 复合地基 碎石桩 非线性 对数模型 压缩指数 渗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油罐地基现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应宏伟 杨晓刚 +2 位作者 卞守中 潘秋元 谢康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容量最大的两座125000m3原油储罐,采用挤密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对油罐施工和充水试压期间地基的现场试验分析,论述了该处理方法的效果,探讨了地基变形、桩土应力、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发展规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 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容量最大的两座125000m3原油储罐,采用挤密砂石桩法进行地基处理。通过对油罐施工和充水试压期间地基的现场试验分析,论述了该处理方法的效果,探讨了地基变形、桩土应力、孔隙水压力等的变化发展规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 地基处理 挤密砂石桩 地基变形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碎石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欧阳芳 张建经 +3 位作者 韩建伟 王志佳 吴金标 杨义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8-1004,1012,共8页
包裹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外包裹一层土工材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桩体,由于包裹作用,碎石桩的刚度和抗剪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目前有关包裹碎石桩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其抗震性能方面。鉴于此,通过开展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碎石桩复合地基振... 包裹碎石桩是在碎石桩外包裹一层土工材料制成的一种新型桩体,由于包裹作用,碎石桩的刚度和抗剪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目前有关包裹碎石桩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其抗震性能方面。鉴于此,通过开展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碎石桩复合地基振动台模型试验,在考虑不同类型、幅值的地震波作用下,研究两种复合地基的加速度、桩土应力、破坏现象和位移,进而对比分析这两种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试验表明:包裹碎石桩桩顶和桩间土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系数均约为碎石桩的2倍;相同地震波条件下,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峰值桩-土应力比约为碎石桩复合地基的3倍;与碎石桩复合地基相比,0.9g人工波加载后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较大区域内产生较窄裂缝;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产生的总沉降较碎石桩复合地基减小了51%。因此,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震性能优于碎石桩复合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碎石桩 碎石桩 振动台试验 加速度放大系数 桩-土应力比 破坏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碎石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欧阳芳 张建经 +3 位作者 付晓 韩建伟 闫孔明 杜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9-1936,共8页
为了研究包裹碎石桩的承载机制,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套筒长度和刚度的包裹碎石桩承载力、端阻力、变形和破坏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试验中利用自制的桩体径向变形测量仪监测了桩体的径向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桩体支承在坚硬土层... 为了研究包裹碎石桩的承载机制,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套筒长度和刚度的包裹碎石桩承载力、端阻力、变形和破坏情况等进行了分析。试验中利用自制的桩体径向变形测量仪监测了桩体的径向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桩体支承在坚硬土层时,全长包裹碎石桩有效提高碎石桩的承载力和刚度,且采用弹性模量较大的土工材料套筒,包裹碎石桩的极限承载力和刚度也较大,部分包裹碎石桩(包裹长度为0.6倍桩长)相对于碎石桩优势不明显。这是因为部分包裹碎石桩和全长包裹的承载特性、变形特点和破坏模式均存在差异。全长包裹碎石桩传递至桩底端的荷载大于部分包裹碎石桩和碎石桩的。与部分包裹碎石桩和碎石桩比较,全长包裹碎石桩桩身变形分布较为均匀,同一应力作用下,桩身最大径向变形量较小。此外,全长包裹碎石桩刺入顶部褥垫层发生破坏,而部分包裹碎石桩发生鼓胀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碎石桩 模型试验 软黏土 套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碎石群桩模型试验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欧阳芳 张建经 +2 位作者 韩建伟 毕俊伟 杜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2-957,共6页
为了研究包裹碎石桩群桩的承载性能,开展了具有不同面积置换率的包裹碎石群桩模型试验.采用百分表和土压力盒监测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和位移关系、端阻力以及桩侧应力分布等,并根据试验中包裹碎石桩承载特性推导其承载力计算公式.... 为了研究包裹碎石桩群桩的承载性能,开展了具有不同面积置换率的包裹碎石群桩模型试验.采用百分表和土压力盒监测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和位移关系、端阻力以及桩侧应力分布等,并根据试验中包裹碎石桩承载特性推导其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包裹碎石桩能明显提高软弱土的承载力,在承压板顶面产生相同位移时,面积置换率为14%的包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受的应力相比未加固地基提高约3.5倍,且置换率较大者应力提高的倍数也较大.桩体底端与顶端应力之比随承压板顶面位移的增大而减小,直至承压板顶面产生的位移大于7%,应力比基本稳定在17%左右.包裹碎石桩侧向应力影响深度较碎石桩大,其分布与面积置换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碎石桩 承载力 位移 面积置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碎石桩的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志刚 张起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2,共5页
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土工格栅碎石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桩体侧向压力和轴向力沿桩长的非线性分布,导致桩体膨胀破坏的破裂面产生于距桩顶深度1~3倍桩径的部位。
关键词 土工格栅 碎石桩 极限平衡 承载力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盐渍土碎石排水桩加强夯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芝平 杨军 +1 位作者 陈耀光 连镇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36-141,共6页
在青海察尔汗盐湖地区的饱和盐渍土上进行碎石排水桩加强夯试验研究。对不同的碎石排水桩参数、不同的强夯能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静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变形测试、静力触探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等大量的原位测... 在青海察尔汗盐湖地区的饱和盐渍土上进行碎石排水桩加强夯试验研究。对不同的碎石排水桩参数、不同的强夯能量进行对比试验。通过静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变形测试、静力触探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等大量的原位测试试验,明确了饱和盐渍土碎石排水桩加强夯处理的碎石桩优化设计参数、强夯单点夯击能量的选择、强夯处理效果、强夯的影响深度等。给出了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等土性指标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强夯 排水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处理湿地软基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溦 张志耕 闫澍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64-1768,共5页
高原湿地软基的突出特点是含有地质条件很差的泥炭层。采用碎石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处理湿地软基是一个新的尝试。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碎石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处理高原湿地软基的受力、变形特征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碎... 高原湿地软基的突出特点是含有地质条件很差的泥炭层。采用碎石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处理湿地软基是一个新的尝试。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碎石桩联合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处理高原湿地软基的受力、变形特征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碎石桩可以加快软基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土工格栅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路堤的侧向位移和减小差异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软基处理 碎石桩 土工格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建峰 李良勇 +1 位作者 徐超 冯守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2-938,共7页
进行了2组不同筋材刚度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和1组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的对比试验,以研究其在真实应力条件下的性状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筋材刚度的增大,地基中的超孔隙水压力略有减小,桩顶和桩间土沉降明显... 进行了2组不同筋材刚度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和1组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的对比试验,以研究其在真实应力条件下的性状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筋材刚度的增大,地基中的超孔隙水压力略有减小,桩顶和桩间土沉降明显减小,而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差异沉降明显增大;桩土应力比随筋材刚度的增大先增长明显,而后趋于缓慢;当筋材刚度较低或上覆荷载很大时,土工织物散体桩可发生显著的弯曲变形而引起较大的沉降,碎石桩则在软土中容易发生鼓胀变形而引起很大的沉降,但两者均未在复合地基中形成剪切滑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土工织物散体桩 离心模型试验 沉降 桩土应力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立强 邵丹丹 +3 位作者 冯守中 邓卫东 郝万东 陈建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29-32,共4页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作为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单桩承载力取决于土工合成材料抗拉强度和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对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及地基土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土工合成材料约束拉力与土体围...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作为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其单桩承载力取决于土工合成材料抗拉强度和土的工程性质。通过对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及地基土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虑土工合成材料约束拉力与土体围压的桩身强度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出考虑上部荷载作用的,由桩身强度控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采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根据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了土工合成材料拉力沿深度的分布,结合一算例说明了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及计算过程,成果可为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 碎石桩 承载机理 单桩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超软土地基振冲碎石桩试验及参数控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韩冉冉 徐满意 +2 位作者 乔小利 王海鹏 郭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12-616,共5页
针对振冲碎石桩在水下超软土地基中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调整振冲碎石桩桩间距、密实电流、留振时间及填料量等4参数,结合重型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原位试验研究了振冲碎石桩处理水下超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了这些参数在... 针对振冲碎石桩在水下超软土地基中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调整振冲碎石桩桩间距、密实电流、留振时间及填料量等4参数,结合重型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原位试验研究了振冲碎石桩处理水下超软土地基的效果,分析了这些参数在振冲碎石桩成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这些参数的最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桩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填料量是桩体密实性的最主要控制因素,而留振时间和加密电流则对碎石桩成桩均匀性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动力触探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 超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下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建峰 童振湄 +1 位作者 柳军修 冯守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93-399,共7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一长为6 m、直径为0.8 m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其在堆载和孔压消散过程中的荷载传递和变形特性。较传统碎石桩,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显著增大,超孔压、沉降和桩身侧向变形显著减...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一长为6 m、直径为0.8 m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了其在堆载和孔压消散过程中的荷载传递和变形特性。较传统碎石桩,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显著增大,超孔压、沉降和桩身侧向变形显著减小,且随筋材刚度的增大,其性能进一步改善。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桩间土固结过程中产生明显的桩土差异沉降,形成土拱效应,使得堆载结束后桩土应力比变化很小。筋材长度对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影响显著,应对其全长加筋才能保证桩体刚度和有效减少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碎石桩 复合地基 软土 固结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