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护理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雪瑜 刘嘉琪 +4 位作者 陈荣 曾小芳 王宇 陈慕刁 刘红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8期546-550,共5页
目的 总结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皮肤护理方法与疾病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住院的SJS/TEN患者资料,收集住院期间实施的护理方法、皮损受累占... 目的 总结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皮肤护理方法与疾病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住院的SJS/TEN患者资料,收集住院期间实施的护理方法、皮损受累占全身体表面积(BSA)变化、皮损控制时间、皮损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SJS/TEN患者41例。其中14例采用粉床干性剥脱护理,16例采用新型敷料湿性愈合护理,11例采用粉床干性剥脱护理联合湿润烧伤膏凡士林油纱湿性混合护理。粉床干性剥脱护理法和新型敷料湿性愈合护理法患者的BSA在第5天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5、6.28,均P<0.001);混合护理法BSA第9天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42)。粉床干性剥脱护理法的皮损控制时间、皮损完全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4.0 (3.0, 5.0)、8.5 (7.0, 11.0)、9.5 (8.0, 11.0) d,而新型敷料湿性愈合护理法和混合护理法的时间较长。3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7)。结论 在药物系统治疗基础上,SJS/TEN患者早期采用粉床干性剥脱护理,后期采用新型敷料湿性愈合护理可较快控制皮损。临床应根据不同时期皮损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护理 粉床 银离子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一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超英 高铁瑛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1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结膜炎 变应性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误诊 出血热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洁 曾跃平 +3 位作者 何春霞 龙琴 晋红中 孙秋宁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toxic epidermalnecrolysis,TEN)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对SJS/TE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7例SJS/TEN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严重程... 目的探讨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松解症(toxic epidermalnecrolysis,TEN)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对SJS/TE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7例SJS/TEN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严重程度、眼部受累程度、致敏药物、治疗方案及临床结局。结果患者年龄26~81岁,均伴有黏膜损害,致敏药物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惊厥药及别嘌醇为主,7例均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 SJS/TEN是一组累及全身皮肤黏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病死率高,早期足量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伴有系统疾病的患者预后较差。眼部损伤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不同步性,需及早给予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松解症 糖皮质激素 人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大病灶肺炎并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新文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384,F0003,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793-1794,共2页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皮肤斑丘疹和疱疹,而后发展为皮肤黏膜溃疡及脱落[1]。SJS还可伴有发热,以及心、肝、肾的损害,甚至影响呼吸...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SJS)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的皮肤斑丘疹和疱疹,而后发展为皮肤黏膜溃疡及脱落[1]。SJS还可伴有发热,以及心、肝、肾的损害,甚至影响呼吸及消化系统。SJS的致死率分别高达10%,而且SJS的后遗症也非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马西平片致Stevens Johnson综合征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叶云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1期59-59,共1页
病例:患者,女,64岁,因“面神经炎”于2010年10月7日开始口服卡马西平片(上海三维公司,批号:20100512)100mg/次,3次/天治疗,连用14天后,于22日夜间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口腔水泡、糜烂,发热,在诊所诊断为“结膜炎”,治疗... 病例:患者,女,64岁,因“面神经炎”于2010年10月7日开始口服卡马西平片(上海三维公司,批号:20100512)100mg/次,3次/天治疗,连用14天后,于22日夜间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口腔水泡、糜烂,发热,在诊所诊断为“结膜炎”,治疗后效果不明显,23日皮疹逐渐增多,24日遂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片 johnson 综合征 眼结膜充血 三维公司 面神经炎 结膜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眼部并发症手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英 苏丽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21例(29眼)眼部并发症实施手术治疗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的影响。方法对21例(29眼)需行手术治疗眼部并发症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进行眼部手术前后的相关检查,给予心理护理、安全防护指导、术... 目的探讨21例(29眼)眼部并发症实施手术治疗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术后护理对手术成功的影响。方法对21例(29眼)需行手术治疗眼部并发症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进行眼部手术前后的相关检查,给予心理护理、安全防护指导、术后用药观察、眼部观察和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21例(29眼)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后通过有效的护理,20例治愈,1例好转,眼部结构能维持正常及症状得到缓解。术后视力≥0.3有4眼,0.05~0.2有5眼,≤0.05有20眼。结论对需行眼部并发症手术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对患者康复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眼部: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眼部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穆祎 张弘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58-1463,共6页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为一类主要由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于SJS存活者,眼部损害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大量研究对其遗传易感性及免疫机制进行了探讨,已发现多个易感基因参与其发生发展...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为一类主要由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于SJS存活者,眼部损害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大量研究对其遗传易感性及免疫机制进行了探讨,已发现多个易感基因参与其发生发展,但鉴于较高的种族及药物特异性,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SJS的眼部病变早期易被忽视,患者往往出现严重视力下降后才考虑眼科治疗,尤其在我国,一定数量的患者在就诊时眼表已遭到严重破坏,而现有治疗方法对此类患者的视力恢复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病因及治疗对SJS眼部病变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眼部病变的警惕性,并为疾病的诊疗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眼部病变 易感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ABCC2基因突变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娅 龚晓琴 +2 位作者 朱文军 侯彰华 唐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3-64,I0001,共3页
Dubin⁃Johnson综合征(DJS)又称慢性特发性黄疸,是一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954年由Dubin和Johnson首次报道[1]。DJS临床表现为长期性或间歇性黄疸[2],可于疲劳、情绪波动、受凉、感染、手术、放射、妊娠、饮... Dubin⁃Johnson综合征(DJS)又称慢性特发性黄疸,是一种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954年由Dubin和Johnson首次报道[1]。DJS临床表现为长期性或间歇性黄疸[2],可于疲劳、情绪波动、受凉、感染、手术、放射、妊娠、饮酒后加重[3]。近期有研究发现,DJS与ABCC2基因突变相关,本文报道1例早产儿ABCC2基因错义突变所致的DJS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DJS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早产儿 johnson Dubin 情绪波动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例史-约综合征患者进行创面换药处理的体会
10
作者 赵丽英 刘瑾 孙雅博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2期1718-172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为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史-约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创面换药处理的过程及体会。针对患者病情危重、有基础疾病、经济条件较差、周身皮损约达80%、大量营养液流失及剧烈疼痛等问题,护理人员进行逐步沟通,应用湿性伤口愈合理念... 本文主要介绍了为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史-约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创面换药处理的过程及体会。针对患者病情危重、有基础疾病、经济条件较差、周身皮损约达80%、大量营养液流失及剧烈疼痛等问题,护理人员进行逐步沟通,应用湿性伤口愈合理念,使用生物酶杀菌剂喷洒消毒结合一系列功能敷料为患者创面换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约综合征 湿性愈合 功能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S2002 TEN和SJS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国青 汤菊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基于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研究TEN和SJS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探讨此类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21年3月... 目的基于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研究TEN和SJS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探讨此类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临床资料完整的TEN和SJS患者215例,按受累皮肤的体表面积(BSA)予以区分TEN、SJS、SJS/TEN重叠综合征。同时基于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探讨TEN和SJS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TEN和SJS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64.19%(138/215)。其中,年龄(χ^(2)=7.198,P<0.01)、SCORTEN(χ^(2)=18.843,P<0.01)、致敏药物(χ^(2)=13.169,P<0.01)、皮损面积(χ^(2)=119.245,P<0.01)、黏膜受累部位(χ^(2)=8.241,P<0.01)对于TEN和SJS患者发生营养风险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0.604,95%CI:0.472~0.973)、10%≤BSA≤30%(OR=4.638,95%CI:1.062-13.903)、BSA>30%(OR=6.128,95%CI:1.674~12.068)、黏膜受累部位为口腔黏膜(OR=5.978,95%CI:1.728~16.368)、血液净化治疗(OR=6.008,95%CI:1.316~22.175)是造成TEN和SJS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约2/3的TEN和SJS患者入院时即存在营养风险。而年龄、10%≤BSA≤30%、BSA>30%、黏膜受累部位为口腔黏膜、血液净化治疗则是造成TEN和SJS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毒性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营养评价 NRS2002评分 营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例儿童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的护理实践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丹 袁昌蓉 +3 位作者 尹兴娅 蓝娅 秦琴 冯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病房2013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患儿,从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及效果观察,首次应用人工皮对本病进... 目的探讨运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病房2013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患儿,从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及效果观察,首次应用人工皮对本病进行辅助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患儿通过6-28 d(平均17 d)的系统治疗和精心护理,17例痊愈出院(94.4%),1例合并重症感染病情危重转入PICU后治疗无效死亡(5.6%)。人工皮辅助治疗1例,皮肤转归情况良好。结论去除病因,合理选择抗生素,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可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消退;严密观察病情,专业的皮肤黏膜护理,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做好营养支持,加强预防和控制感染是度过危险期和走向康复的关键。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获得其认同及信任,帮助其树立信心,亦对疾病康复起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药疹 皮且走/黏膜护理 人工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莫三嗪片致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 吴玲娣 +3 位作者 王军 魏伟 王维波 王海英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处置措施。方法分析1例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检索,探讨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机制和应对措施。结果患者服用拉莫三嗪第55天诊断为重症多形性红斑,立即停用并静脉滴注甲...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处置措施。方法分析1例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检索,探讨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机制和应对措施。结果患者服用拉莫三嗪第55天诊断为重症多形性红斑,立即停用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相关治疗,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停药第19天,患者皮疹明显好转,瘙痒感消失。结论拉莫三嗪致重症多形性红斑应立即停药,给予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重症多形性红斑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患者严重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金芳 蒋玲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8期805-809,共5页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致患者发生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等严重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致患者发生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等严重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BGB-A317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案例报道(case report)”等中英文检索词,在Embase、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2年11月的有关BGB-A317致SJS/TEN的案例报道文献,分析BGB-A317致SJS/TEN的临床特点。结果:在相关数据库中共检索到5篇质量较高的案例报道文献,涉及病例5例,其中致TEN的有4例,致SJS的有1例;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为55~93岁,其BGB-A317的用法用量均为“200 mg,q3w”,其发生SJS/TEN距离第一次使用BGBA317的时间为54~127 d(中位数值为63 d);5例患者中,BGB-A317致SJS/TEN的皮肤毒性反应表现为黏膜受累(均为口腔黏膜)和前驱性皮疹;其中,发生SJS的患者同时出现黏膜受累和前驱性皮疹;而4例发生TEN的患者中有1例未出现皮肤毒性反应,其余3例均出现前驱性皮疹,但出现黏膜受累的仅有1例;5例发生SJS/TEN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癌症患者在使用BGB-A317治疗过程中发生SJS/TEN等irAEs是需要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旦出现黏膜受累或前驱性皮疹等表现时,临床应积极排查和诊断,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大疱性药疹疗效观察
15
作者 凌磊 皮肖冰 +5 位作者 李洁华 王晓霞 刘道凡 覃俊 董东 何小亮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102-103,共2页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半标准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干眼症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夏丹 夏钦 +1 位作者 方敏 张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89-293,共5页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与泪液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关,所以对成年人干眼症的研究较...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与泪液分泌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有关,所以对成年人干眼症的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儿童干眼症。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了类似于成年人干眼症的临床表现,而且通过常规的抗感染治疗病情反而加重。因此,儿童干眼症应该受到重视。重度维生素A缺乏(VitaminAdeficiency,VAD)导致的儿童眼干燥症曾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儿童重度VAD十分少见。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ub-clinical Vitamin Adeficiency,SVAD)、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的普及、不良的瞬目习惯、宠物和玩具等密切接触、系统免疫性疾病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均可引起泪膜不稳定而导致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干眼症 亚临床VitA缺乏 视频终端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过敏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唇粘膜移植治疗SJS/TEN睑球粘连和睑缘角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俊曌 姚钦科 +1 位作者 邵春益 傅瑶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评价口唇黏膜移植重建眼表和睑缘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引起的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存在晚期眼部并发症11例(12只眼)患者,应... 目的评价口唇黏膜移植重建眼表和睑缘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引起的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存在晚期眼部并发症11例(12只眼)患者,应用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和睑缘重建矫正睑球粘连、睑缘角化和眼表瘢痕。手术方案采取切除眼表及睑缘的角化瘢痕组织,彻底松解睑球粘连,应用羊膜移植覆盖角膜和球结膜的缺损,取自体口唇黏膜移植替代缺损的穹隆结膜、睑结膜和睑缘。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症状、角膜病变、睑球粘连和睑缘病变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1±16. 6)个月,全部12只眼对比术前视力稳定或有提高,异物感、烧灼感和干涩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前12只眼都存在着睑缘角化瘢痕、倒睫或乱睫,7只眼引起角膜上皮病变,口唇黏膜移植眼表重建后上皮愈合,1只眼残留少许倒睫但不对角膜产生摩擦;术前9只眼存在着睑球粘连,术后8只眼睑球粘连完全改善,1只眼部分粘连复发。结论口唇黏膜移植进行眼表重建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晚期并发症,不仅可以矫正睑球粘连,同时可以矫正睑缘角化瘢痕和倒睫,改善眼表环境,稳定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睑球粘连 睑缘角化 口唇黏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多形红斑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强娣 陶运香 +3 位作者 唐彪 常小丽 杭守云 慈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皮肤科收治入院的35例SJS和TEN患者,其中TEN组19例,SJS组16例,对患者致... 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皮肤科收治入院的35例SJS和TEN患者,其中TEN组19例,SJS组16例,对患者致敏药物、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住院天数、发热、受累黏膜部位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淋巴细胞(L)百分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肌酸激酶同工酶(KMB)、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及转归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结果显示TEN组中别嘌醇和中草药各占26.3%,卡马西平、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分别占10.5%,阿莫西林、甲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占5.3%。SJS组中致敏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别嘌醇43.8%,中草药25.0%,卡马西平和秋水仙碱各占12.5%,阿莫西林6.3%。TEN组来院就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SJS组(P<0.05),TEN组发热情况高于SJS组(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WBC、N、AST、ALT、CKMB、CK和CRP指标均高于SJS组(P<0.05),而两组L、Cr和BUN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眼黏膜受累发生率高于SJS组(P<0.05),两组在口黏膜受累、生殖器黏膜受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S和TEN是属于药疹中最严重类型,需尽快就诊,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加强皮肤管理,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多形红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致病因素 临床特征 治疗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脂肪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9
作者 马朝 李新征 +3 位作者 张雅琴 俞娉 俞海燕 吴佳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4期11-14,30,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患者血清中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脂联素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自2019年1—12月共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按前瞻性队... 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患者血清中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脂联素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自2019年1—12月共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按前瞻性队列研究分为四组,正常组57例、2型糖尿病(T2DM)组46例、SJS/TEN伴发类固醇糖尿病患者(SDM)组8例、SJS/TEN组9例,观察并记录四组人群的基本资料,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并比较组间差异;比较四组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分析其差异性;测定四组人群的血清瘦素、瘦素受体和脂联素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分析SJS/TEN伴发SDM患者血清瘦素、瘦素受体和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SJS/TEN伴发SDM组BM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JS/TEN伴发SDM组和T2DM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T2DM组比较,SJS/TEN伴发SDM组和SJS/TEN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JS/TEN伴发SDM组患者和SJS/TEN组患者的血清中瘦素水平与T2DM组及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瘦素受体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T2DM组(P<0.01),SJS/TEN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低于T2DM组(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与SJS/TEN伴发SDM组患者的瘦素、瘦素受体和脂联素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证实SJS/TEN与代谢性疾病具有相关性,胰岛素抵抗可能是SJS/TEN伴发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并且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SJS/TEN伴发代谢性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胰岛素抵抗 血清脂肪细胞因子 类固醇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联用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雪姣 岳慧杰 +1 位作者 吴燕子 黄晓晖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2期219-220,227,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病因。方法梳理患者的诊疗经过,通过药物筛查、病原学检测和遗传学检测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可疑药物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洛哌丁胺、泮托拉唑,Narranjo评分无法...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病因。方法梳理患者的诊疗经过,通过药物筛查、病原学检测和遗传学检测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可疑药物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洛哌丁胺、泮托拉唑,Narranjo评分无法区分可疑药物,ALDEN评分对3种可疑药物得的判断分别为"很可能""可能""可能"。基因检测显示患者未出现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突变;病原学检出细环病毒16型、细环病毒27型、人类疱疹病毒5型。结论患者可能在病毒感染与免疫力低下情况下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诱发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头孢哌酮舒巴坦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 病毒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