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NLR和接受SBRT治疗的NSCLC预后的全部研究,筛选出...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NLR和接受SBRT治疗的NSCLC预后的全部研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以总生存期(OS)和无病发生存期(DFS)为观察终点,其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变量,利用meta分析合并HR和95%CI以评估预后价值。通过逐一剔除法评估结果稳健性。利用漏斗图、Egger及Begg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7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含1621例NSCLC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NLR升高的患者其OS(HR=1.48,95%CI 1.22~1.80,P=0.030)和DFS(HR=1.16,95%CI 1.02~1.32,P=0.028)较差。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有较好的稳定性。发表偏倚评价提示未存在明显偏倚。结论NLR可作为NSCLC患者SBRT治疗方便、较准确的预后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Embase数据库,收集有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相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6月。依据事先设置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临床研究,总计17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使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比较,有较好的客观有效率(Z=9.59,P<0.001,OR=4.71,95%CI:3.43~6.46)、1年生存率(Z=5.00,P<0.001,OR=2.36,95%CI:1.69~3.31)、2年生存率(Z=3.61,P<0.001,OR=2.76,95%CI:1.59~4.79),骨髓抑制发生率(Z=0.07,P=0.95,OR=0.98,95%CI:0.51~1.87)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Z=0.01,P=0.99,OR=1.0,95%CI:0.58~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独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比较,有较高的客观有效率(Z=4.97,P<0.001,OR=2.68,95%CI:1.82~3.95)、2年生存率(Z=4.40,P<0.001,OR=3.86,95%CI:2.11~7.04)和骨髓抑制发生率(Z=2.49,P=0.01,OR=4.51,95%CI:1.38~14.72),1年生存率Z=0.84,P=0.40,OR=1.46,95%CI:0.60~3.54)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Z=0.84,P=0.40,OR=1.68,95%CI:0.50~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这些结果还需要未来在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评估。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NLR和接受SBRT治疗的NSCLC预后的全部研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以总生存期(OS)和无病发生存期(DFS)为观察终点,其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变量,利用meta分析合并HR和95%CI以评估预后价值。通过逐一剔除法评估结果稳健性。利用漏斗图、Egger及Begg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7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包含1621例NSCLC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NLR升高的患者其OS(HR=1.48,95%CI 1.22~1.80,P=0.030)和DFS(HR=1.16,95%CI 1.02~1.32,P=0.028)较差。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有较好的稳定性。发表偏倚评价提示未存在明显偏倚。结论NLR可作为NSCLC患者SBRT治疗方便、较准确的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