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水害事故致因复杂网络分析
1
作者 马莲净 肖海波 +3 位作者 赵宝峰 江松 刘迪 王颂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2,共8页
为有效提升煤矿水害事故综合防治能力,利用复杂网络与鲁棒性分析方法探寻事故关键致因。根据近40年国内发生的111起典型煤矿水害案例报告,构建煤矿水害无权有向网络,计算网络不同尺度下度数、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等各致因权重,挖掘关... 为有效提升煤矿水害事故综合防治能力,利用复杂网络与鲁棒性分析方法探寻事故关键致因。根据近40年国内发生的111起典型煤矿水害案例报告,构建煤矿水害无权有向网络,计算网络不同尺度下度数、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等各致因权重,挖掘关键致因,评估3种不同策略下蓄意攻击对致因网络模型的破坏,寻求系统性防治的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煤矿水害致因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致因间关联紧密;按度数排列攻击对网络破坏最大,相应关键致因包括组织工人进行冒险作业、未落实防治水技术管理责任、未按照要求开展探放水工作、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作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存在漏洞、上级单位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事故 致因网络 复杂网络 聚类系数 规避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与云台相机驱动的无人机树障隐患检测技术在配网巡检中的应用
2
作者 魏洪 况松陵 +3 位作者 李扬帆 冯藩 杨涛 唐星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1,共6页
在电力配网巡检过程中,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模式往往存在滞后性,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巡检通道中的树障隐患,导致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激光雷达与云台相机的实时隐患检测技术,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 在电力配网巡检过程中,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模式往往存在滞后性,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巡检通道中的树障隐患,导致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激光雷达与云台相机的实时隐患检测技术,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和高精度摄像头,融合遗传K均值锚框聚类的YOLO模型,实现对巡检通道中树障的实时检测和分析。该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定位树障,并通过云台相机对隐患部位进行精准拍摄,生成实时的隐患报告。复杂环境下的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大幅提高隐患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显著缩短了从发现隐患到采取行动的时间。研究指出,本文提出的实时隐患检测技术显著提升了配网巡检的效率和安全性,为电力配网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框聚类 实时隐患检测 无人机避障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软着陆中的障碍规避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洪华 李骥 +5 位作者 于洁 关轶峰 张晓文 王志文 陈尧 华宝成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形环境,对避障能力的要求相比月球正面着陆任务更高.受到推进剂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嫦娥六号着陆器并没有采用类似嫦娥四号提高避障高度的方法来扩大避障能力,而是将部分的“定点”着陆技术与避障技术相结... 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形环境,对避障能力的要求相比月球正面着陆任务更高.受到推进剂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嫦娥六号着陆器并没有采用类似嫦娥四号提高避障高度的方法来扩大避障能力,而是将部分的“定点”着陆技术与避障技术相结合,在主减速段通过单向航程控制避开已知大尺寸障碍,在接近段以下飞行过程采用粗精结合的接力避障策略识别和规避预先未知的小尺寸障碍,最终实现了安全软着陆.嫦娥六号采用的这种避障方案相比以往嫦娥系列着陆器技术水平升级,也为后续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定点着陆提前进行了技术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号 软着陆 月球背面 障碍规避 航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精确校正
4
作者 王强 刘阳 +3 位作者 刘思齐 胡迪 崔希民 范生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2,119,共6页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影像牛顿迭代精确校正算法。首先利用十参数标定模型将像点理想值和实际值进行重组,构建以像点实际值为待求量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影像中畸变部分进行局部线性逼近求解;最后采用间接重采样方法实现精确校正的目的。以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相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校正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优质去畸变影像,对避障相机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本文算法适用于移动机器人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的畸变精确去除,为后续立体匹配环节生成优质的双目核线影像提供了可靠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校正 十参数标定模型 牛顿迭代法 导航避障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行星表面着陆避障增广曲率制导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贺 袁旭 +1 位作者 葛丹桐 朱圣英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针对复杂行星表面安全着陆问题,提出避障增广曲率制导方法。在基本曲率制导律的基础上引入障碍规避增广项。该方法利用着陆器着陆空间区域划分的思想,在障碍附近易发生碰撞区域建立膨胀预警区,基于膨胀预警区推导连续解析的障碍规避制导... 针对复杂行星表面安全着陆问题,提出避障增广曲率制导方法。在基本曲率制导律的基础上引入障碍规避增广项。该方法利用着陆器着陆空间区域划分的思想,在障碍附近易发生碰撞区域建立膨胀预警区,基于膨胀预警区推导连续解析的障碍规避制导律,在满足几何凸轨迹状态约束的同时,考虑着陆器与障碍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快速引导着陆器远离障碍,提高着陆器着陆过程中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规避复杂行星表面的地形障碍,实现在行星表面定点软着陆,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表面着陆 障碍规避增广项 膨胀预警区 增广曲率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月面着陆地形障碍探测与规避方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林 戚发轫 +2 位作者 果琳丽 王平 张有山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6期11-19,共9页
月面地形障碍是影响载人着陆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引起着陆器倾斜、结构损坏甚至倾覆。载人月面着陆除在总体任务规划时要选取平坦安全的着陆区外,还要进行实时在线的地形探测和障碍规避。文章对"阿波罗"计划和"星座&... 月面地形障碍是影响载人着陆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引起着陆器倾斜、结构损坏甚至倾覆。载人月面着陆除在总体任务规划时要选取平坦安全的着陆区外,还要进行实时在线的地形探测和障碍规避。文章对"阿波罗"计划和"星座"计划中的月面着陆飞行方案和飞行器进行调研,分析了载人月面着陆避障的任务要求和技术特点;结合着陆飞行任务,提出考虑避障的飞行方案,分为高速运动中的粗避障和接近悬停后的精避障两个阶段;考虑月面着陆飞行状态以及光照、月尘等外部环境,设计载人月面着陆时由激光高度计、多普勒激光雷达以及闪光激光雷达组成避障敏感器系统;提出载人避障机动方案,采用接近段中制导目标调整、机动段六自由度控制以及缓速下降段滚动姿态机动等方法,并引入了航天员目测以检查月面地形障碍、选择月面着陆点以及手控进行终端避障机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面着陆 地形障碍探测 避障机动控制 人控避障 月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探测器自主着陆视觉避障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立 刘洋 +2 位作者 华宝成 李涛 朱飞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5-981,共7页
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觉自主避障系统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介绍。采用光学粗避障加激光精避障的两级接力避障模式,在光学粗避障阶段利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障碍进行分割,对分割结果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并设计安全系数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落... 对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视觉自主避障系统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介绍。采用光学粗避障加激光精避障的两级接力避障模式,在光学粗避障阶段利用K均值聚类对图像障碍进行分割,对分割结果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并设计安全系数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落点;在激光精避障阶段提出概率模型评价点云所示区域的着陆安全性。对两级避障的在轨图像利用上述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着陆区域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级避障均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探测器 自主着陆 视觉避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新动向与我国对策建议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博文 潘朝思 +5 位作者 高彦生 李冠雄 宦萍 莫晓凤 刘语蓉 王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5-688,共4页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近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对策建议。认为美国上述食品保护和食品监管新举措将对我国出口食品安全体系...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近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对策建议。认为美国上述食品保护和食品监管新举措将对我国出口食品安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新的挑战,可能增加我国输美食品企业的负担,导致我国部分输美食品企业遭到淘汰,美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查机构将在我境内异军突起。建议密切关注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新动向,评估美国新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关注和研究第三方食品检查机构的发展和运行趋势,加强与美国FDA在进出口食品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美国食品保护与进口食品监管研究课题进行科研立项,借鉴国外食品监管先进经验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保护 食品安全 食品防护 食品国际贸易 进口食品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感知与规避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毕红哲 张洲宇 +1 位作者 申功璋 曹云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1-668,共8页
将无人机集成到国家空域系统中,以实现和有人飞机安全共享空域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系统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介绍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系统的研究意义;其次根据感知器件的工作方式从协同... 将无人机集成到国家空域系统中,以实现和有人飞机安全共享空域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系统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介绍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系统的研究意义;其次根据感知器件的工作方式从协同式和非协同式2个角度介绍了感知与规避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再次从入侵目标检测算法和航迹规划算法2个方面介绍感知与规避系统中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将对现有的无人机感知与规避技术中存在的挑战进行总结,并分析无人机感知与规避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空域系统 无人机系统 感知与规避 危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外天体着陆自主避障制导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圣英 杨贺 +1 位作者 黄翔宇 崔平远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85-1796,共12页
基于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阐述了地外天体着陆自主避障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典型的地外天体着陆探测任务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总结了着陆避障制导面临的形貌复杂多样、控制资源受限、避障精度要求高、星载计算资源有限等挑... 基于地外天体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阐述了地外天体着陆自主避障制导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对典型的地外天体着陆探测任务进行回顾与分析,并总结了着陆避障制导面临的形貌复杂多样、控制资源受限、避障精度要求高、星载计算资源有限等挑战与难点。在此基础上,从自主障碍评估和自主障碍规避两个方面梳理了着陆避障制导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未来地外天体探测任务需求,对着陆避障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外天体探测 地外天体着陆 自主障碍评估 自主避障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着陆器双目视觉避障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华宝成 李涛 +2 位作者 刘洋 张依诺 王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对天问一号双目视觉避障技术的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了介绍,通过图像障碍识别和双目立体地形感知完成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中的安全着陆点自动选取。通过高分辨率双目匹配和亚像素插值处理,提高远距离双目测量精度;在计算资源严格受限的条件... 对天问一号双目视觉避障技术的组成、方案及原理进行了介绍,通过图像障碍识别和双目立体地形感知完成天问一号降落过程中的安全着陆点自动选取。通过高分辨率双目匹配和亚像素插值处理,提高远距离双目测量精度;在计算资源严格受限的条件下,采用FPGA作为硬件加速平台,通过功能模块的并行化和流水线设计,提高计算视差和三维信息的速度;为克服在轨恶劣环境导致的参数变化,设计在轨自标定方法实现双目对正参数表的自主更新;开展了地面试验和在轨应用,验证了双目视觉避障技术的有效性,实现2 K×2 K高分辨率双目稠密匹配,匹配用时1 s;三维地形测量精度达到6.4 cm@70 m,坡度识别精度0.5°;双目避障系统成功完成了在轨自标定处理,在轨图像能够有效恢复天问一号着陆点区域的三维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着陆器 双目视觉避障系统 FPGA 双目立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实务中"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及规避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德新 张恒 杨鹏程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审计实务中"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借鉴国外选进理念和规则,提出我国审计实务中防 范审计主体"数字腐政"的措施。
关键词 审计实务 “道德风险” 规避策略 审计主体 生成机制 借鉴 中国 腐败 规则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自主避障技术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旺旺 李茂登 +11 位作者 李涛 王云鹏 张晓文 刘洋 郝策 朱飞虎 胡锦昌 赵宇 徐李佳 华宝成 黄翔宇 王晓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5,共10页
针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过程多体运动及表面地形不确定性强的任务特点,提出了粗避障与伞-背罩组合体规避的协同控制策略以及激光三维配以双目立体视觉的精避障策略,介绍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系统的硬件配置、飞行过程、障碍检测与规避... 针对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过程多体运动及表面地形不确定性强的任务特点,提出了粗避障与伞-背罩组合体规避的协同控制策略以及激光三维配以双目立体视觉的精避障策略,介绍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系统的硬件配置、飞行过程、障碍检测与规避部分算法,并通过地面悬停避障专项试验验证了障碍检测与规避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后续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和载人火星探测任务的着陆过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探测器 制导导航与控制(GNC) 障碍检测与规避 进入、下降与着陆(E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幅图像且避封闭环境的星体表面着陆区选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若岩 阮晓钢 +2 位作者 肖尧 朱晓庆 黄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99-2809,共11页
为了避免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落于地势平坦的封闭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幅图像的星表着陆区选择方法。首先进行障碍检测,并且提取出图像中非障碍区的骨架,然后以骨架三线交点为圆心得到多个具有允许着陆范围的着陆圆,最后利用计分加... 为了避免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落于地势平坦的封闭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幅图像的星表着陆区选择方法。首先进行障碍检测,并且提取出图像中非障碍区的骨架,然后以骨架三线交点为圆心得到多个具有允许着陆范围的着陆圆,最后利用计分加权法从着陆圆的半径、连通性、纹理,以及着陆圆心与障碍物的集群关系四个方面得到最佳着陆圆。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发现,本文方法能选择出障碍物稀少的区域,能够避免着陆器落入地势封闭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区 星体表面 避障 封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SOA的多船智能避碰决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言民 律建辉 +2 位作者 刘佳仑 李龙浩 关宏旭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6,共9页
[目的]智能避碰决策作为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智能船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多船会遇下的智能避碰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变异和Tent混沌的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CSSOA)。[方法]算法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原始种群... [目的]智能避碰决策作为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智能船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多船会遇下的智能避碰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变异和Tent混沌的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CSSOA)。[方法]算法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原始种群,提高其多样性,并对适应能力差和搜索停滞的麻雀个体进行混沌映射,利用高斯变异提升局部搜索能力和鲁棒性,改进方案优化启发式算法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综合考虑船舶间船速比、最小会遇距离、相对距离、最小会遇时间、相对方位等因素,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建立船舶碰撞风险模型,并通过多船典型会遇场景进行实例验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平均迭代次数较粒子群算法和原麻雀算法分别减少了77.97%和53.57%。[结论]改进后的麻雀优化算法能以更优的收敛速度寻到安全经济的避碰路径,为船舶驾驶员提供避碰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船智能避碰决策 碰撞危险度模型 改进麻雀算法 避碰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驾驶人避险安全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彤 王驰恒 +3 位作者 李青 景云超 朱秭硕 李海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3-3251,共9页
为准确分析影响避险安全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非线性影响关系,设计并实施了驾驶模拟试验。首先,利用模拟器及眼动仪采集各场景下驾驶人行为、眼动特征数据;其次,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等多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影响避险安... 为准确分析影响避险安全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非线性影响关系,设计并实施了驾驶模拟试验。首先,利用模拟器及眼动仪采集各场景下驾驶人行为、眼动特征数据;其次,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等多种集成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影响避险安全效果的因素,并对其重要度进行排序,采用GridSearch算法优化参数;最后,利用部分依赖图(Partial Dependence Plot,PDP)可解释性方法分析影响因素与避险安全效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特征与避险安全效果之间非线性关系明显;当特征数为6,特征分别为制动反应位置、制动反应时间、车速、刹车深度、纵向加速度、首次注视时间时的LightGBM模型效果最好,此时F1为86.07%。如制动距离较近,则高危险状况可能性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影响并不明显,但如反应过慢(超过0.9 s)则会造成风险概率升高;车速明显低于正常速度时避险安全效果不佳,往往是因为驾驶技能不强或处于分心状态;较低的减速度往往造成高危险状况,高减速度对于避免高危险状况有一定作用;制动深度不足往往伴随着高危险状况;首次注视时间过早或过晚都容易造成高危险状况,过早的注视往往是无意的注意,过晚的注意则表明发现时间过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避险行为 危险 集成学习 部分依赖图(P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梦神号行星着陆器原型系统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林 安金坤 +3 位作者 彭坤 梁鲁 果琳丽 杨雷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详细介绍了美国梦神号行星着陆器原型系统的发展情况,包括任务实施背景、着陆器平台及关键技术发展、试验测试结果以及新型研制模式等,分析了梦神号快速取得自由飞行、避障着陆等成果并具备良好后续发展前景的原因,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 详细介绍了美国梦神号行星着陆器原型系统的发展情况,包括任务实施背景、着陆器平台及关键技术发展、试验测试结果以及新型研制模式等,分析了梦神号快速取得自由飞行、避障着陆等成果并具备良好后续发展前景的原因,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小风险换大成果、有效继承已有基础、发展路线多样化以及重视与非传统伙伴合作互动等几点启示,可为我国载人深空探测发展规划及技术预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神号项目 行星着陆器 原型系统 自主着陆避障 液氧甲烷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模糊Petri网的恶劣气象规避智能决策(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卓宁 张汝麟 陈宗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47-5151,共5页
研究飞机规避恶劣气象的战术决策问题,首先分析两种典型恶劣气象的规避策略,按飞行阶段的不同分别归纳出对应的知识库,采用多层模糊 Petri 网的方法对知识库进行建模,有效利用抽象库所和抽象变迁来提高模型对复杂知识的表示能力,并能够... 研究飞机规避恶劣气象的战术决策问题,首先分析两种典型恶劣气象的规避策略,按飞行阶段的不同分别归纳出对应的知识库,采用多层模糊 Petri 网的方法对知识库进行建模,有效利用抽象库所和抽象变迁来提高模型对复杂知识的表示能力,并能够适应知识库的扩展和更新,用模块合并方法和"补弧"概念对模型进行简化,以降低推理过程的运算量,最后以途中飞行阶段的决策过程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层模糊 Petri 网的建模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劣气象规避 多层模糊Petri网 智能决策 知识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落图像的安全着陆点选择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海涛 马建华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年第4期13-18,共6页
深空探测中,着陆器降落过程中自主避障和自主着陆点选择是安全着陆的关键。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降落图像的星体表面障碍物识别和着陆点选择技术。首先利用着陆器高度信息和降落相机参数计算每幅降落图像的分辨率;其次对每一幅图像障碍物... 深空探测中,着陆器降落过程中自主避障和自主着陆点选择是安全着陆的关键。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降落图像的星体表面障碍物识别和着陆点选择技术。首先利用着陆器高度信息和降落相机参数计算每幅降落图像的分辨率;其次对每一幅图像障碍物进行阴影检测;再次,提取障碍信息;最后选出备选的安全着陆点。文章对石头障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为着陆器提供着陆区的安全信息,并能够为着陆器提供出备选的安全着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点选择 降落相机 避障技术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培训的深化及思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浴辉 黄绪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9-282,共4页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就高校化学实验安全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安全培训,在形式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内容方面存在重全面轻特色的问题;在效果方面存在理论和实际应用相脱节的问题;...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就高校化学实验安全培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安全培训,在形式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内容方面存在重全面轻特色的问题;在效果方面存在理论和实际应用相脱节的问题;在安全演习方面存在受训面窄且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就深化高校化学实验安全培训,在强化实践、允许试错、规范操作和应对有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认为通过增加配套实践性培训和考核,不但有助于完善实验室安全准入体系;而且可通过规范学生操作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从而在源头上规避化学实验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安全理论培训 安全实践培训 规范操作 规避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