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草原红牛呼吸代谢、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相伦 刘基伟 +7 位作者 赵红波 王蕾 刘晓牧 游伟 秦立红 赵玉民 万发春 张国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833-684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草原红牛呼吸代谢、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草原红牛饲养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选用12头体重相近[(473.08±14.20)kg]、健康的草原红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粗蛋...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草原红牛呼吸代谢、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草原红牛饲养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选用12头体重相近[(473.08±14.20)kg]、健康的草原红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8.00%(低蛋白质组)、10.00%(中蛋白质组)和12.00%(高蛋白质组)的饲粮。试验期20 d,包括预试期18 d和正试期2 d。正试期间采用"大型动物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开展呼吸测热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时公牛颈静脉采集血液分离血清待测。结果表明:1)低蛋白质组草原红牛甲烷产生量、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生量和产热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上述各指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线性降低(P<0.05)。2)高蛋白质组草原红牛尿氮排泄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低蛋白质组消化氮和沉积氮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且上述指标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草原红牛氮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草原红牛尿能排泄量有随饲粮粗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呈升高的趋势(P=0.056)。低蛋白质组草原红牛甲烷能排出量、甲烷能排出量/总能值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二者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线性降低(P<0.05);各组其余能量代谢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各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5)高蛋白质组草原红牛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尿素氮含量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各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各项指标以中蛋白质组效果最佳,推荐450 kg左右草原红牛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以10.00%为宜,消化氮和消化能日供给量分别为110.61 g/d和102.21 MJ/d,沉积氮和代谢能日供给量分别为98.17 g/d和92.67 MJ/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粗蛋白质 呼吸代谢 养分表观利用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红牛CAPN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赵志 张立春 +8 位作者 张国梁 严昌国 金海国 曹阳 周国利 王晓阳 朴庆林 于永生 刘晓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中国草原红牛CAPN I基因的多态性。[方法]以90头草原红牛的全血为试材,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I基因(CAPN I)在草原红牛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试验所设计的18对引... [目的]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中国草原红牛CAPN I基因的多态性。[方法]以90头草原红牛的全血为试材,用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钙蛋白酶I基因(CAPN I)在草原红牛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试验所设计的18对引物用于PCR扩增均获得良好的结果。经PCR-SSCP分析,E7-1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BB、AB和AC 4种基因型;E14-1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和BB 2种基因型,E14-5、E14-6和E20-2引物扩增的群体出现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对不同基因型的测序表明,在第14内含子4 685 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在第17内含子6 545 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在第21内含子上8 462 bp处发生了G-A、8 561 bp处A-G、8 696 bp处A-T的碱基突变。[结论]该研究为改善牛肉质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钙蛋白酶基因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肉用性状微卫星标记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向阳 张嘉保 《中国牛业科学》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肉牛肌肉度线性评分,并屠宰测定其肉用性能,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3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性状、屠宰肉用、肌肉度...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2头作为试验牛群体,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肉牛肌肉度线性评分,并屠宰测定其肉用性能,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3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性状、屠宰肉用、肌肉度线性评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46等位基因D(211 bp)对3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肩部、腰厚、大腿肌有负相关;等位基因B(205 bp)在腰厚方面有正相关。等位基因F(249 bp)对牛的胸深、坐骨端高等生长性状有正相关。BM1824等位基因C(211 bp)对腿围性状、净肉率和净肉重性状均有正相关。IDVGA2等位基因C(209 bp)对牛的肉用性能有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肉用性状 微卫星标记 生长发育指标 肌肉度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阳 张嘉保 +1 位作者 赵玉民 胡成华 《中国草食动物》 2004年第3期3-5,共3页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改良肉用草原红牛 ,利用草原红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蒙古牛基因组DNA ,用 8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置于 1 5 %琼脂糖电泳进行观察 ,如有所需的带则转入 8%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 (PAGE)中...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改良肉用草原红牛 ,利用草原红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蒙古牛基因组DNA ,用 8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 ,并将扩增产物置于 1 5 %琼脂糖电泳进行观察 ,如有所需的带则转入 8%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 (PAGE)中电泳分离 ,绘制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DNA 多态性 微卫星标记 地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麦红牛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分析(下)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怀 刘致臻 《黄牛杂志》 1994年第2期17-23,共7页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s of Qin Chuan Cattle improvement crossbreed by Danish Red and its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both in and out of Shaanxi.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resul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s of Qin Chuan Cattle improvement crossbreed by Danish Red and its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both in and out of Shaanxi.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result in each area is quite obvious,and its filial gener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red coat color, increased bodysize,rapid growth,and strong abilities of adapt abi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the weightof the newborns,the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at different stages increase greatly com-paring with the local cattle;its back and loins are levelstraight with broad rump and well-developed femur muscle and udder;the milk production and meat yield are also raisedby a large margin without any decrease in draft,which brings about evident social,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Yellow cattle improvemen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mainpath for many farmers to become rich. At the end of the paper,the exsisted problems inyellow cattle improvement have been raised up for the responsibles to consi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红牛 黄牛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N1基因4685位点与肉质嫩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姜成国 全世元 +4 位作者 曹阳 张国梁 董宝池 金海国 张立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索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钙蛋白酶I(CAPN1)基因4685位点对肉质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草原红牛、延边黄牛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区4685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嫩度进行分析,验证该位点在吉林省地方品种牛中的作用。... [目的]探索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钙蛋白酶I(CAPN1)基因4685位点对肉质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草原红牛、延边黄牛CAPN1基因第14内含子区4685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嫩度进行分析,验证该位点在吉林省地方品种牛中的作用。[结果]该位点与肉质嫩度相关检测指标(蒸煮损失、肌纤维直径、剪切力、滴水损失等)密切相关,均表现为T等位基因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嫩度水平,但该位点与pH无关。4685位点与屠宰性状(净肉重、胴体重、净肉率等)无关,仅与眼肌面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延边黄牛与草原红牛CAPN1基因4685位点与肉质嫩度存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草原红牛 CAPN1基因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中药渣对草原红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明远 李林 +1 位作者 陈群 邱玉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草原红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5头体重相近、健康的草原红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试验B组、试验C组分别为含有5%和8%发酵中药渣的日粮。试验期6...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中药渣对草原红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5头体重相近、健康的草原红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试验B组、试验C组分别为含有5%和8%发酵中药渣的日粮。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各组牛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C组牛的十字部高增加量显著提高了171.43%(P<0.05);试验C组牛血清总蛋白(TP)、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C组牛血清BUN含量显著低于试验B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5%~8%的发酵中药渣对草原红牛生长性能具有提高趋势,发酵中药渣在促进蛋白质和葡萄糖代谢方面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中药渣 草原红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彦茹 于永生 +3 位作者 曹阳 秦立红 赵玉民 吴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86-2194,共9页
【目的】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方法】挑选120头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PDK4基因第1~1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方法】挑选120头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PDK4基因第1~1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参数等。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熟肉率、肉嫩度、失水率、p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初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外显子8和外显子11上共检测到3个SNPs;PDK4基因第8外显子57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57C),且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存在GG、GC和CC 3种基因型;PDK4基因第11外显子在330和389 bp处存在2个SNPs位点(G330T和C389T),在G330T位点上存在GG、GT和TT 3种基因型;在C389T位点上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第8外显子G57C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第11外显子的G330T和C398T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发现,第8外显子G57C突变位点属于低度多态性位点(PIC<0.25),等位基因数为1.1429,表明其在中国草原红牛中的变异较小;第11外显子G330T和C398T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0.25<PIC<0.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431和1.6447,说明该遗传标记能够提供遗传信息。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DK4基因第8外显子中G57C位点GG和CC基因型个体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C基因型(P<0.05);第11外显子G330T位点GG基因型滴水损失和初水分量显著高于GT基因型(P<0.05);GG基因型肉嫩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GT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C389T处CT基因型失水率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结论】PDK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相关,可作为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K4基因 中国草原红牛 肉质性状 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区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吕阳 曹阳 +2 位作者 高一 王玉婷 张国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7-966,共10页
试验旨在克隆草原红牛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3(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3,ACSL3)基因编码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分析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和TA克隆的方法获得... 试验旨在克隆草原红牛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3(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3,ACSL3)基因编码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分析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和TA克隆的方法获得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对ACSL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ACSL3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ACSL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潜在磷酸化位点、O-糖基化位点、N-糖基化位点、信号肽、二硫键、跨膜区结构、亚细胞定位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各组织间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了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区,全长2 163 bp,编码7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80.28 ku,理论等电点为8.74,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NCBI中BLAST比对发现,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猪、人、大鼠、小鼠、鸡的ACSL3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7%、93%、91%、88%、88%和78%;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该蛋白序列有7个二硫键,66个磷酸化位点,9个O-糖基化位点,3个N-糖基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但存在1个跨膜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CSL3蛋白通过无规则卷曲连接,蛋白质结构以α-螺旋和β-转角为主,为混合型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ACSL3基因在肾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胃、肝脏和心脏中中度表达,显著高于脾脏、肺脏、肠和脂肪(P<0.05);在脾脏、肺脏、肠和脂肪中相对低表达,说明草原红牛ACSL3基因可能与体内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等调控功能有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中脂质代谢及脂肪沉积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红牛 ACSL3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差异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原不同季节对草原红牛群体发情频率及情期受胎率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李凤学 《家畜生态》 1998年第1期9-12,共4页
统计分析地处高寒草原的某牧场草原红牛配种记录资料表明,草原红牛的发情与情期受胎率都明显地受季节的影响。群体发情频率表现春季(3-5月份)为发情旺季,占全年发情母牛的70.78%,特别是4月份占34.06%;夏季(6-... 统计分析地处高寒草原的某牧场草原红牛配种记录资料表明,草原红牛的发情与情期受胎率都明显地受季节的影响。群体发情频率表现春季(3-5月份)为发情旺季,占全年发情母牛的70.78%,特别是4月份占34.06%;夏季(6-8月份)次之,占25.94%;秋季(9-11月份)极少发情,仅占3.27%;冬季(12-翌年2月)几乎没有发情者。情期受胎率的变化规律与发情变化规律相似,也为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较低,分别为66.15%、36.87%、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季节 草原红牛 繁殖性状 受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金黑牛与草原红牛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比较
11
作者 杨少滢 肖成 +3 位作者 刘宇 吴健 赵玉民 曹阳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年第6期6-10,15,共6页
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研究是家畜育种的重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沃金黑牛与草原红牛的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随机选择18月龄的雄性沃金黑牛、草原红牛各3头,屠宰后采集牛肝脏组织、皮下脂肪、背最长肌组织提取RNA,采用... 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研究是家畜育种的重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沃金黑牛与草原红牛的生长性状与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随机选择18月龄的雄性沃金黑牛、草原红牛各3头,屠宰后采集牛肝脏组织、皮下脂肪、背最长肌组织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个品种牛各组织间IGF1、H-FABP、GH、GHR、Myf5、MSTN、LPL、ACSL1、PPAR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IGF1、H-FABP基因在沃金黑牛的肝脏、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两个品种牛脂肪组织中IGF1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GH、GHR、MyoG基因在草原红牛的肝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沃金黑牛肌肉中表达量最高,Myf5、MSTN、ACSL1基因在两个品种牛的肝脏组织中未检出,而Myf5、MSTN在沃金黑牛的肌肉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ACSL1基因在沃金黑牛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PPARγ和LPL基因在草原红牛肝脏中表达量最高,而在沃金黑牛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金黑牛 草原红牛 基因表达差异 生长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液试验效果(第二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纲 《中国牛业科学》 1991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1985年开始在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进行了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液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丹红F_1毛色基本同草原红牛;尻部宽、长而平,原有斜尻缺点已明显得到改进;各阶段体重、体尺均有明显提高,尤以体... 为了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1985年开始在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进行了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液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丹红F_1毛色基本同草原红牛;尻部宽、长而平,原有斜尻缺点已明显得到改进;各阶段体重、体尺均有明显提高,尤以体躯的重量、宽度、高度和后躯的提高更为显著;适应性与草原红牛无差别;其产肉性能和产奶性能比草原红牛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红牛 草原红牛 导入杂交 体重体尺 乳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红牛不同部位肌纤维特性及类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关诗宇 谷兴亮 +4 位作者 沈宏旭 马玉敏 程雷 曲磊 秦立红 《肉类研究》 2023年第11期8-12,共5页
为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不同部位肌纤维组织特性,对草原红牛不同部位肌纤维特性及类型进行比较分析。选择6头体质量、日龄相近的中国草原红牛,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组... 为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不同部位肌纤维组织特性,对草原红牛不同部位肌纤维特性及类型进行比较分析。选择6头体质量、日龄相近的中国草原红牛,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组织化学染色对不同部位肌肉样本(西冷、大条、米龙、上脑、小条及牛腩)进行显微观察并结合形态计量学分析。采取HE染色法对不同部位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肌内膜厚度、肌束膜厚度及肌纤维类型组成占比进行测定和统计,同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草原红牛不同部位间的肌纤维横截面积与肌纤维直径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牛腩、西冷部位肌束膜厚度与其他部位差异极显著(P<0.01);西冷、大条肌内膜厚度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显著(P<0.05),Ⅰ型肌纤维占比各部位间均差异显著(P<0.05),ⅡB型肌纤维占比米龙、西冷部位与其他部位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草原红牛不同部位间肌纤维组织特性及肌纤维组成占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草原红牛 肌纤维类型 苏木精-伊红染色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组织化学染色 肌束膜 肌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