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and HPTLC fingerprinting of stearic acid in different days of wheat seedlings
1
作者 Palanisamy Ravikumar Muthusamy Jeyam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Depression is a chronic,recurring and potentially life threatening illness and affects up to 20%of the world population and in the year 2020,depression will become the second most common disease in the world.To find 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recurring and potentially life threatening illness and affects up to 20%of the world population and in the year 2020,depression will become the second most common disease in the world.To find the remedy from nutraceuticals,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of stearic acid(SA)and to quantify its maximum content in different dayold wheat seedlings and wheat grains.Forced swimming test(FST)and tail suspension test(TST)were done to evaluate the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of SA.HPTLC fingerprinting of SA was done in different days(3,5 and 7 d)of wheat seedlings and wheat grains to quantify its maximum content.In the antidepressant study,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326.67±3.02 s),SA showed potential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in TST(131.67±2.60 s)and SA also showed very good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in FST(124.83±5.37 s)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215.83±6.64 s).In HPTLC fingerprinting,the maximum content of SA was identified in 3-d-old wheat seedlings(89.43μg)when compared to wheat grains(84.69μg),5-d-old(86.43μg)and 7-d-old(85.32μg)wheat seedlings.Hence,the present study concludes that SA has a potential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and 3-d-old wheat seedlings are the essential sources of SA among the different dayold wheat seed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Forced SWIMMING TEST TAIL suspension TEST stearic acid HPTLC fingerprinting 3-d-old wheat SEEDLI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活力和乳脂合成的影响
2
作者 李君 余倩倩 +6 位作者 李佳琳 李忠莹 韩浩园 施会彬 刘昆 张浩 权凯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4-581,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硬脂酸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s)活力和乳脂合成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GMECs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硬脂酸(0、12.5、25、50、100、200μmol/L)处理GMECs 36 h后,通过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硬脂酸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s)活力和乳脂合成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GMECs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硬脂酸(0、12.5、25、50、100、200μmol/L)处理GMECs 36 h后,通过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细胞甘油三酯检测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选择对细胞活力无抑制作用的最大浓度硬脂酸处理GMECs,油红O染色法检测硬脂酸对细胞中脂滴聚积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硬脂酸浓度在0~100μmol/L范围时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而当硬脂酸浓度为200μmol/L时GMECs的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硬脂酸组GMECs内甘油三酯含量和脂滴聚积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硬脂酸处理后,GMECs内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和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同源物1(DGAT1)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而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F1)基因的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00μmol/L硬脂酸能通过调控乳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GMECs内甘油三酯合成及脂滴分泌。本研究为外源添加长链脂肪酸调控乳脂合成代谢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提高奶山羊泌乳性能和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硬脂酸 乳腺上皮细胞 乳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防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黄国丹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4-9,共6页
为解决目前混凝土防水剂成本高和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以硬脂酸、氨水和减水剂为主要原料制备混凝土防水剂(GK-KSW),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减水剂、氨水和消泡剂的加入量对GK-KSW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n_(氨水)∶n_(硬脂酸)=4∶1、w_(A-1200)... 为解决目前混凝土防水剂成本高和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以硬脂酸、氨水和减水剂为主要原料制备混凝土防水剂(GK-KSW),并通过试验研究了减水剂、氨水和消泡剂的加入量对GK-KSW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n_(氨水)∶n_(硬脂酸)=4∶1、w_(A-1200)∶w_(P-3000)=2.76、消泡剂含量为0.13‰及减水剂总含量为3.5%时,GK-KSW的性能最佳;该方法制得的GK-KSW中Cl^(-)、SO_(4)^(2-)和NH_(4)^(+)浓度均非常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防水剂 硬脂酸 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_(2)负载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洁 江晓明 +3 位作者 陈连喜 李小鹏 喻琦 王亚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33-537,共5页
Na_(2)HPO_(4)·12H_(2)O是一种储热能力良好的相变材料,在很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但Na_(2)HPO_(4)·12H_(2)O与很多水合盐材料都具有过冷问题,进行多次冷热循环后会慢慢地失去相变储热的性能。使用多孔材料与其复合能有效降... Na_(2)HPO_(4)·12H_(2)O是一种储热能力良好的相变材料,在很多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但Na_(2)HPO_(4)·12H_(2)O与很多水合盐材料都具有过冷问题,进行多次冷热循环后会慢慢地失去相变储热的性能。使用多孔材料与其复合能有效降低Na_(2)HPO_(4)·12H_(2)O的过冷度,并且用脂肪酸与Na_(2)HPO_(4)·12H_(2)O形成的复合材料可以明显降低其过冷度,从而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因此,为了解决相分离问题以及降低过冷度、提高相变潜热、增加相变储能材料的使用范围,本研究主要以Na_(2)HPO_(4)·12H_(2)O与C_(18)H_(36)O_(2)为相变芯料,且以介孔SiO_(2)为载体对二元相变材料进行吸附,制备了一种崭新的高性能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此外,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二元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热物性、微观结构以及热循环稳定性进行测试表征,分析了不同原料配比及介孔SiO_(2)对二元复合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介孔SiO_(2)主要通过毛细作用吸附二元相变材料,同时,介孔SiO_(2)负载后的复合相变材料中部分二元材料仍处于游离状态,但介孔SiO_(2)的孔道几乎被填满,总体上提高了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此外,经过循环热的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负载后的二元复合相变材料可长期使用,并且拥有良好的热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介孔SiO_(2) 负载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添加剂对石蜡-硬脂酸蜡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尤畅 程姣姣 +3 位作者 史昆 刘田雨 刘泊良 李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58-563,共6页
为探究改性松香和聚乙烯对中温模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石蜡-硬脂酸二元系模料为基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添加改性松香和聚乙烯,探究二元基体配比、改性松香及聚乙烯含量对模料熔点、抗弯强度、针入度和融合均匀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在... 为探究改性松香和聚乙烯对中温模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石蜡-硬脂酸二元系模料为基体,在此基础上逐步添加改性松香和聚乙烯,探究二元基体配比、改性松香及聚乙烯含量对模料熔点、抗弯强度、针入度和融合均匀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针入度达1.06 mm、强度达6.02 MPa、熔点在58℃附近的综合性能良好的中温模料,为中温模料改良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铸造 硬脂酸 改性松香 中温蜡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复合物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雯 刘步瑜 +2 位作者 吴卫成 袁高峰 张治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3,共9页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优化高抗性淀粉(RS)含量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工艺,探究工艺参数对复合物抗消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HA)预处理及其与硬脂酸(SA)络合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参数对复合物RS含量的影响,分析最优工艺制备的HA-S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抗消化性及水合特性。[结果]在糊化温区继续升高预处理温度、延长预处理时间、络合温度高于75℃均导致RS含量显著降低(P<0.05);HA-SA复合物最优制备工艺为:HA经85℃的退火温度预处理12 h后,在75℃与SA络合90 min;所制备的HA-SA具有V型晶体特征、完整的淀粉颗粒,为Ⅰ型淀粉—脂质复合物;与HA相比,其热稳定性、抗消化性显著升高,但膨胀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退火温度预处理和适宜的络合温度有利于HA-SA中RS组分的形成;预处理过程中加热强度的增加使淀粉过度糊化,阻碍了直链淀粉与脂质的络合,络合过程中过高的温度也导致复合物中RS组分的解离,使RS含量降低;退火预处理使HA保留了完整的颗粒结构,是HA-SA抗消化性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硬脂酸 淀粉—脂质复合物 热稳定性 抗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链长烷基酸对纤维素纳米晶的改性研究
7
作者 郭心怡 罗春燕 +2 位作者 方铭港 孙健鑫 陈铭远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6-92,103,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不同链长烷基酸对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疏水性以及热性能方面的影响,文中采用乙酸和硬脂酸两种不同链长的烷基酸对CNC进行酯化改性,分别得到乙酰化纳米纤维素(ANC)和硬脂酸改性纳米纤维素(MNC)两种改... 为了深入探究不同链长烷基酸对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疏水性以及热性能方面的影响,文中采用乙酸和硬脂酸两种不同链长的烷基酸对CNC进行酯化改性,分别得到乙酰化纳米纤维素(ANC)和硬脂酸改性纳米纤维素(MNC)两种改性产物,并对其疏水性及热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接触角从28.702°(CNC)分别提高到62.606°(ANC)和64.918°(MNC),改性产物的疏水性都有所提高;但是在热性能方面,ANC由于乙酰基的存在使得其热稳定性提高了47℃;而MNC因为硬脂酸长链烷基分子在高温下不稳定易断裂,所以其最大热分解温度相比CNC降低了34℃,热稳定性有所降低。所以乙酸作为短链烷基酸,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纤维素纳米晶的疏水性能,又能提高其热稳定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与聚乳酸等疏水性聚合物共同制备增强型纳米复合材料提供性能方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 硬脂酸 纤维素纳米晶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二氧化铈/硬脂酸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
8
作者 李福振 孙瑞雪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镁和镁合金的高化学活性以及氧化膜的疏松多孔导致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以AZ31B镁合金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二氧化铈/硬脂酸超疏水涂层,重点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涂层形貌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 镁和镁合金的高化学活性以及氧化膜的疏松多孔导致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差。以AZ31B镁合金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二氧化铈/硬脂酸超疏水涂层,重点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涂层形貌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对镁合金表面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测试,通过电化学测试来表征二氧化铈/硬脂酸超疏水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利用超疏水测试检验涂层的疏水性。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h时,可以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出均匀的涂层,该涂层由大量细小球形颗粒紧密连接而成,涂层致密完整,厚度约为13μm,涂层主要组成相为CeO_(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镁合金基体相比,二氧化铈/硬脂酸复合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5.36×10^(-6)A·cm^(-2),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且其电化学容抗弧直径明显增大,说明该涂层可以显著提高镁合金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该涂层还具有较好的超疏水性,水滴静态接触角达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二氧化铈/硬脂酸 超疏水涂层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可可脂的酶法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9
作者 酉琳娜 陈焱 +6 位作者 王翔宇 尚刚 于燕 柳湘 江鑫 孙承国 王风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96,共7页
为制备性质与天然可可脂接近的类可可脂,以LipozymeRMIM为催化剂,棕榈油中熔点分提产物和硬脂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酶法酯交换反应,并通过分子蒸馏和溶剂结晶纯化制备类可可脂。对酶法酯交换制备工艺及分子蒸馏和溶剂结晶纯化工... 为制备性质与天然可可脂接近的类可可脂,以LipozymeRMIM为催化剂,棕榈油中熔点分提产物和硬脂酸为原料,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酶法酯交换反应,并通过分子蒸馏和溶剂结晶纯化制备类可可脂。对酶法酯交换制备工艺及分子蒸馏和溶剂结晶纯化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优化。同时以天然可可脂为对照,对制备的类可可脂进行理化性质及结晶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酶法酯交换工艺的最优条件为底物质量比1∶1、酶添加量8%(以底物总质量计)、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分子蒸馏纯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蒸馏温度210℃、进料速度2mL/min、刮板速度150r/min;以正己烷为溶剂结晶纯化工艺的最优条件为结晶温度15℃、结晶时间18h。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类可可脂各项指标与天然可可脂基本一致,且二者经调温后均表现出稳定的β结晶趋势。综上,该工艺适用于性质接近天然可可脂的类可可脂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中熔点分提产物 硬脂酸 类可可脂 酶法酯交换 分子蒸馏纯化 溶剂结晶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A\MMA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想 许宛平 柯贵珍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0-65,84,共7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月桂酸、硬脂酸共熔物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LASA\MMA相变微胶囊。利用SEM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和TG热重分析仪观察并检测不同芯壁比的微胶囊,...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月桂酸、硬脂酸共熔物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LASA\MMA相变微胶囊。利用SEM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和TG热重分析仪观察并检测不同芯壁比的微胶囊,结果显示:芯壁比为4:5微胶囊呈圆球状、表面光滑平整,但是略微存在团聚粘着现象。囊壁对芯材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效地提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微胶囊耐久性十分优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然后,使用干法涂层技术把不同质量分数的相变微胶囊涂覆到SMS织物上,产生相变温控织物。通过热成像,讨论经过相变微胶囊涂层整理后的织物,其蓄热控温性能是否受到影响。结果显示:经过涂层整理后的织物,其降温速率下降变慢,能够应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月桂酸 硬脂酸 相变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注射液在注射液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溴化丁基橡胶塞中棕榈酸及硬脂酸迁移量的测定
11
作者 王悦雯 刘言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注射液与注射液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溴化丁基橡胶塞相容性研究中棕榈酸及硬脂酸迁移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B-FFAP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170℃保持2 min,10℃/min速率升高至240℃,保持11 min,流速:2 ml/min... 目的:建立多西他赛注射液与注射液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溴化丁基橡胶塞相容性研究中棕榈酸及硬脂酸迁移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DB-FFAP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170℃保持2 min,10℃/min速率升高至240℃,保持11 min,流速:2 ml/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为FID,温度260℃。结果:棕榈酸甲酯及硬脂酸甲酯分别在0.1959~195.86μg/ml(r=0.9999)、0.1918~191.85μg/ml(r=0.9998)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棕榈酸甲酯及硬脂酸甲酯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66%(RSD为0.42%)和96.53%(RSD为0.45%);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的检测限分别为58和98 ng/ml。3批样品5个时间点硬脂酸的迁移量为15.21~26.35μg/ml,棕榈酸的迁移量为12.82~16.26μg/ml。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多西他赛注射液在注射液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溴化丁基橡胶塞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迁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注射液 注射液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溴化丁基橡胶塞 棕榈酸 硬脂酸 棕榈酸甲酯 硬脂酸甲酯 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法制备SO_4^(2-)/Fe_2O_3-SiO_2固体酸及其催化性能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东辉 李丹 +3 位作者 杨娟 杨绪杰 陆路德 汪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77-1880,共4页
首次用硬脂酸法制备了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 ,经浸渍 H2 SO4后再焙烧得 SO2 - 4 /Fe2 O3 -Si O2 固体酸催化剂 .用 TEM,XRD,N2 吸附 /脱附和 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制得的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具有多孔结构 ,... 首次用硬脂酸法制备了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 ,经浸渍 H2 SO4后再焙烧得 SO2 - 4 /Fe2 O3 -Si O2 固体酸催化剂 .用 TEM,XRD,N2 吸附 /脱附和 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制得的 Fe2 O3 -Si O2 混合氧化物具有多孔结构 ,且随着 Si含量的增大 ,其比表面积明显增大 ,但孔径减小 .用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FE2O3 SiO2 混合氧化物 硬脂酸 酯化反应 硫酸 负载型催化剂 三氧化二铁 二氧化硅 酯化反应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纳米晶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晓慧 赵纯 +2 位作者 王子忱 吴凤清 赵慕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以硬脂酸、硬脂酸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合成了BaTiO3纳米晶,粒度为10~20nm,烧成温度为650℃,低于传统的合成温度。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用透射电镜考察纳米晶的粒度和形... 以硬脂酸、硬脂酸钡和钛酸丁酯为原料合成了BaTiO3纳米晶,粒度为10~20nm,烧成温度为650℃,低于传统的合成温度。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合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用透射电镜考察纳米晶的粒度和形貌。用发射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对样品纯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纳米晶BaTiO3纯度高、粒度小且较均匀,在常温下属立方钙钛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硬脂酸凝胶法 钛酸钡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对石蜡熔点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灵 王一鸣 +2 位作者 郑夏 胡子文 乔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5,195,共4页
为了给石蜡性能改进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字熔点仪、材料万能试验机等,在硬脂酸质量分数为0~100%范围内,研究了石蜡-硬脂酸混熔体系的熔点和抗压强度特征,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对石蜡... 为了给石蜡性能改进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字熔点仪、材料万能试验机等,在硬脂酸质量分数为0~100%范围内,研究了石蜡-硬脂酸混熔体系的熔点和抗压强度特征,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对石蜡熔点有一定影响,当其质量分数在0~40%范围内,其熔点呈缓慢降低趋势,其后逐渐升高;硬脂酸对石蜡强度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尤其是质量分数在0~10%范围内,石蜡强度迅速升高,强度增长率达32.56%,其原因主要与硬脂酸能够去除石蜡中的气泡、提高石蜡均匀性有关;根据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石蜡与硬脂酸在组成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二者可按任意比例实现物理相熔;在工业应用中,若要提高石蜡的强度,而又不明显降低其熔点,硬脂酸质量分数应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硬脂酸 强度 熔点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羟基)金属复合氧化物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21
15
作者 冯春瑶 矫庆泽 +2 位作者 李蕾 张春英 段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2,共3页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 was treated with stearic acid by a wet method. The modified double hydroxide showed good dispersion and floatation property with their layer structure being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关键词 水滑石 硬脂酸 湿法表面改性 无机粉体材料 双金属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硬脂酸结构及相变机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韩卫荣 刘树彬 +3 位作者 周中高 常永芳 胡瑞省 于宏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通过变温红外技术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了硬脂酸羰基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硬脂酸主要存在反式二聚体1、顺式二聚体2、开环二聚体...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通过变温红外技术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了硬脂酸羰基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硬脂酸主要存在反式二聚体1、顺式二聚体2、开环二聚体3及单体4等4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去卷积红外光谱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耿涛 李秋小 李运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27,共4页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EQDMS)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研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单、双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EQDMS)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研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单、双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以季铵盐中阳离子活性物含量为标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研究了EQDMS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并将其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柔软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QDMS的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均优于D1821,其柔软性和D1821相当,是一种可替代D1821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柔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织物白度 硬脂酸 抗静电性 三乙醇胺 合成 可替代 柔软剂 柔软性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法制备纳米ZrO_2 被引量:7
18
作者 郝艳霞 杨绪杰 +1 位作者 陆路德 汪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以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硬脂酸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了纯氧化锆及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纳米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差热(DTA)分析仪对反应历程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及粒径计算,透射电镜(TEM)观察... 以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硬脂酸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了纯氧化锆及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纳米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差热(DTA)分析仪对反应历程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及粒径计算,透射电镜(TEM)观察粒子形貌。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简单且制备的纳米晶颗粒均匀,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法 制备 纳米氧化锆 ZRO2 氧化锆陶瓷材料 氧氯化锆 硝酸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包覆的α-AlH_3:制备及其静电感度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明娜 张彦 +3 位作者 唐望 石强 汪伟 邱少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降低α-AlH_3静电感度,选用硬脂酸(SA)作为包覆材料,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对α-Al H3进行表面包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覆前后α-AlH_3的结构和形... 为降低α-AlH_3静电感度,选用硬脂酸(SA)作为包覆材料,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对α-Al H3进行表面包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光电子能谱(XPS)、元素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覆前后α-AlH_3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按GJB5891.27-2006采用静电火花感度仪JGY-50Ⅲ对包覆前后样品的静电感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硬脂酸在α-AlH_3表面形成均匀完整包覆层,包覆后的α-AlH_3样品晶体结构和形貌均未发生变化,E50由未包覆前的367mJ降低至测试上限5390mJ时未见发火,包覆使其静电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IH3 静电感度 硬脂酸(SA) 溶剂-非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包覆超细RDX及其撞击感度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丹 王晶禹 +1 位作者 姜夏冰 黎俐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改善超细RDX的性能,采用硬脂酸(SA)为钝感添加剂,获得了以超细RDX为基的钝感混合炸药。通过测试接触角、计算表面能验证其包覆可行性,SA能够包覆U FRDX。用扫描电镜对包覆后的样品进行表征验证,并测试了SA包覆后的超细RDX的撞击感度... 为改善超细RDX的性能,采用硬脂酸(SA)为钝感添加剂,获得了以超细RDX为基的钝感混合炸药。通过测试接触角、计算表面能验证其包覆可行性,SA能够包覆U FRDX。用扫描电镜对包覆后的样品进行表征验证,并测试了SA包覆后的超细RDX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其表面形貌得到明显改善,SA可降低其撞击感度,说明钝感剂SA的加入是降低炸药撞击感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超细黑索今 硬脂酸 钝感添加剂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