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3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MR-based damage characterisation of backfill material in host rock under dynamic loading 被引量:23
1
作者 Binglei Li Jiquan Lan +2 位作者 Guangyao Si Guopeng Lin Liuqing 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20年第3期329-335,共7页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backfill material used in underground mining being exposed to repetitive dynamic stresses induced by blasting operations or rockburst events. Understanding the strength and fracture evolution o... It is not uncommon that backfill material used in underground mining being exposed to repetitive dynamic stresses induced by blasting operations or rockburst events. Understanding the strength and fracture evolution of backfilled stopes is critical to maintain the long-term stope stability and ensure safe min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the backfill material and its host rock behaviour under three-dimensional(3D) dynamic loading. Using a true-triaxial testing machine, multiple samples of backfill material enclosed by country rock were fabricated and tested under various dynamic loadings with different true-triaxial confining stress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measure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exerting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to obtain their porosity distribution change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ynamic loading, the porosity of the backfill sample goes through a two-stage process,which shows a slightly linear decrease and then followed by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The research findings can help understand the damage mechanism and fracture development of backfilled stopes and its host rock in deep underground mines, which are constantly subject to the combination of 3D static confining stress and dynamic 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loading Backfill-country rock system True triaxial test Coupled static and dynamic loa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Damage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Structure Forms Between Isogrid and Orthogrid of C/E Composite Trellis Wound Structure Based on Calculation of Load-Carrying 被引量:2
2
作者 Ti Yafeng Zhang Duo +1 位作者 Wang Lipeng Dong Bo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6,32,共6页
This paper calculated load-carrying of isogrid and orthogrid of carbon-epoxy composite trellis wound structure(C/E CTWS)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Based on the analysis,test cases were designed and tests ... This paper calculated load-carrying of isogrid and orthogrid of carbon-epoxy composite trellis wound structure(C/E CTWS)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Based on the analysis,test cases were designed and tests of axial compression were carried.Analysis result and test result fit well.In order to be used in the project,this kind of structure cut-out repairing was calculated.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has been proved and can be used to solve complicated engineering problems.According to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application,a principle of choosing wound structure is obtained and principle could be applied to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Rock传感技术的道砟静力循环平板载荷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家全 张涛艺 +1 位作者 黄世斌 唐毅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基床道砟在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的位移变形机制尚不清晰,为了研究道砟在静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和道砟颗粒的位移旋转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静力循环平板试验模型装置,对道砟填料开展不同幅值下的静力循环平板载荷试验,结合SmartRoc... 基床道砟在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的位移变形机制尚不清晰,为了研究道砟在静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和道砟颗粒的位移旋转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静力循环平板试验模型装置,对道砟填料开展不同幅值下的静力循环平板载荷试验,结合SmartRock无线传感器技术分析道砟层不同位置颗粒接触变形特性,揭示循环加卸载过程中道砟沉降及旋转特性。结果表明:低、中、高3种幅值下的累积塑性变形分别为2.92、3.91、12.37 mm,且低幅值和中幅值工况的累积塑性变形量为高幅值工况的22.94%、30.71%,表现为道砟承载塑性变形对基底高压力敏感性高;建立峰值沉降量与循环次数和荷载幅值之间数学模型,可较好预测经过多次循环后道砟的峰值沉降量;在静力循环加卸载过程中,低幅值和中幅值工况的x、y轴转角的最大值分别为高幅值工况的22.19%、34.90%和32.45%、39.55%,颗粒绕x、y轴转动的概率远大于z轴,在一个方向的转动响应弱,必然会在另一个方向的转动响应强,且循环荷载作用是道砟填料磨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循环 平板载荷试验 道砟 SmartRock传感器 沉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钢吊车梁受弯性能试验
4
作者 高志刚 苗哲 +3 位作者 何佳晨 张程华 秦卿 张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为有效解决传统加固钢吊车梁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钢吊车梁法。共设计制作3根试验梁,加固组钢绞线施加预应力130 kN,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对加固梁和未加固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 为有效解决传统加固钢吊车梁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加固钢吊车梁法。共设计制作3根试验梁,加固组钢绞线施加预应力130 kN,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对加固梁和未加固梁的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梁跨变形规律及上翼缘、腹板、下翼缘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件梁的破坏形态均为典型弯曲破坏,直线布线加固梁破坏时钢绞线跨中与梁下翼缘接触,加载点处屈曲;折线布线加固梁钢绞线在跨中断裂破坏,加载点处屈曲,钢梁发生回弹;当许用挠度达到6.75 mm时,未加固梁荷载为63 kN,直线布线加固梁荷载为71 kN,折线布线加固梁荷载为115 kN;直线布线加固钢梁极限承载力提高了29.36%,屈服荷载提高了17.07%,折线布线加固钢梁极限承载力提高了85.32%,屈服荷载提高了107%。研究认为折线布线加固钢梁效果最佳,能够有效提高钢梁承载力,对现有服役期工作的钢吊车梁加固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吊车梁 体外预应力 静力加载试验 变形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MCP-DD预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高睿 胡修任 +2 位作者 王泽良 李畅 吴月秀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 工程中常采用静力触探获得地层信息,但因触探孔位相对稀疏,场地中存在大量未知区域,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对地层信息的准确判断。提出一种岩土体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的MCP-DD预测方法:①通过邻域半径搜索算法筛选相关数据点;②基于B样条基函数的改良MCP算法计算相关数据的趋势估计函数;③通过空间相关函数对趋势估计函数进行DD加权,得到综合预测模型。运用该方法预测某工程场地的单桥静力触探曲线,结果表明:相比于线性插值法,MCP-DD预测方法有更高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26.8%~55.8%,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25.2%~54.9%。此外,预测半径R0的最佳取值范围为25.0~37.8 m,平均相关数据点个数越多,平均相对距离越小,模型预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桥静力触探 趋势估计函数 空间相关性 MCP-D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研发与应用
6
作者 吴跃东 毛伟 +1 位作者 刘坚 刘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堆载法碎石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智能调平系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承载力检测的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该设备将锚索埋设于试桩周围的锚桩中,可提供锚桩法试验过程中所需的抗拔力;智能调平系统能自动调... 针对堆载法碎石桩承载力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智能调平系统,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碎石桩承载力检测的装配式智能调平锚桩静载试验设备。该设备将锚索埋设于试桩周围的锚桩中,可提供锚桩法试验过程中所需的抗拔力;智能调平系统能自动调整反力梁角度,可有效防止其发生倾斜。工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进行的锚桩法静载试验与传统堆载法静载试验得到的试桩沉降变化规律一致,误差合理,试桩承载力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经锚索拉拔后的锚桩密实度并未大幅下降,其承载力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采用该设备进行锚桩法静载试验能缩短设备搭设时间,减少试验所需场地,可有效提高试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承载力 静载试验 锚桩法 堆载法 智能调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梁桥拓宽结构的受力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旭 杨建荣 习靖瑜 《建筑技术》 2025年第6期648-653,共6页
为全面评估某双幅T形加宽桥梁拼宽部分的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首先基于静载试验和桥梁自振特性测试,测定该桥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挠度和自振频率,并建立桥梁拓宽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实测... 为全面评估某双幅T形加宽桥梁拼宽部分的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首先基于静载试验和桥梁自振特性测试,测定该桥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挠度和自振频率,并建立桥梁拓宽部分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实测值与理论值,评估拓宽桥实际承载能力。针对新旧桥梁之间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导致的变形和受力协调问题,在桥梁拓宽结构模型基础上,完善新旧桥梁有限元模型,对主梁的内力变化和变形位移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梁拓宽上部结构强度、刚度具有一定富余度,桥梁实际承载能力满足设计使用要求。新旧桥梁连接处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引起的内力和变形对靠近连接处的内边梁影响较大,对其他主梁的影响较小,在合理范围内,但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扩建 静载试验 收缩徐变 内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极限抗压承载力预测研究及应用
8
作者 成建强 唐龙龙 +1 位作者 曹胜敏 李永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作为最常见基桩类型之一,不仅承载能力优异,而且现场施工方便有效可靠。通过混凝土预制桩实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建立多种基桩抗压极限承载能力的模型,进而得到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华北沿海某燃料油码头陆域共1...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作为最常见基桩类型之一,不仅承载能力优异,而且现场施工方便有效可靠。通过混凝土预制桩实测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建立多种基桩抗压极限承载能力的模型,进而得到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华北沿海某燃料油码头陆域共14个建筑单体,基桩类型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竹节桩,但各单体上部荷载差异较大,而桩型、桩长大致相同;因此依托该预测模型对该项目中竹节桩基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从而对各单体基桩桩长设计进行针对性优化,并考虑一定安全系数,以达到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抗压静载试验 数值模型 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成本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雪红 华晓烨 +2 位作者 杨国明 李亮 吴豪放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了解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在火灾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形态,对该类节点开展了持载火灾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索梁销接节点模型,采用拉压试验机张拉吊索至成桥索力后,采用电阻炉模拟火灾升温,分析持载... 为了解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在火灾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形态,对该类节点开展了持载火灾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索梁销接节点模型,采用拉压试验机张拉吊索至成桥索力后,采用电阻炉模拟火灾升温,分析持载过程中节点应力、应变、温度、破坏形态等,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持载火灾试验中,节点模型在103 min时发生塑性变形,临界温度为864℃;134 min时叉耳发生颈缩拉断破坏,表面温度为1015℃。有限元模拟中,节点破坏时,叉耳的最大应力位于销孔两侧,吊耳受应力重分布影响,最大应力由销孔两侧逐渐转移到腹板底部,销轴两端应力较小、中间应力较大。对比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碳氢(HC)升温曲线和ISO834标准升温曲线作用下节点响应及抗火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HC升温曲线作用下的节点破坏时间约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索梁销接节点 抗火性能 破坏形态 耐火极限 持载火灾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地基螺杆桩上拔及下压承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铎 贺武斌 +2 位作者 郭昭胜 王磊 赵嘉祥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通过土箱试验研究螺杆桩在粉煤灰地基中的竖向承载特性,对比分析螺杆桩与直杆桩的承载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螺杆桩的抗拔和抗压极限承载力相较直杆桩分别提升了111%和59%。螺杆桩侧摩阻力主要由螺纹和土体的机械咬合作用承担,直杆桩... 通过土箱试验研究螺杆桩在粉煤灰地基中的竖向承载特性,对比分析螺杆桩与直杆桩的承载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螺杆桩的抗拔和抗压极限承载力相较直杆桩分别提升了111%和59%。螺杆桩侧摩阻力主要由螺纹和土体的机械咬合作用承担,直杆桩的侧摩阻力由桩土之间的摩擦力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螺杆桩 竖向承载特性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区桥梁墩柱混凝土表层离子扩散规律研究
11
作者 徐天宇 周志军 +1 位作者 李博 陈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为了研究盐碱区桥梁墩柱混凝土内离子的扩散规律,依据某工程盐碱区土体成分及桥梁墩柱混凝土腐蚀现状,开展桥梁墩柱混凝土在轴压荷载、冻融循环和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室内快速腐蚀试验研究。测定了混凝土表层处分层Cl^(-)及SO_(4)^(2-)含... 为了研究盐碱区桥梁墩柱混凝土内离子的扩散规律,依据某工程盐碱区土体成分及桥梁墩柱混凝土腐蚀现状,开展桥梁墩柱混凝土在轴压荷载、冻融循环和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的室内快速腐蚀试验研究。测定了混凝土表层处分层Cl^(-)及SO_(4)^(2-)含量,并计算离子扩散系数,分析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宏观扩散规律,采用XRD衍射产物分析技术和SEM微观形貌观测技术,探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微观性能演变规律,并验证离子宏观扩散规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耦合侵蚀时间的推移,Cl^(-)和SO_(4)^(2-)扩散系数呈幂函数型衰减;荷载的存在不会改变Cl^(-)和SO_(4)^(2-)的时变扩散规律,但具有荷载影响阈值,分别为0.3-fck和0.5 fck;SO_(4)^(2-)对冻融循环下Cl^(-)扩散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前期促进,后期抑制,荷载的存在会使“SO_(4)^(2-)促进Cl^(-)扩散”这一特性提早发挥;Cl^(-)的存在会抑制冻融循环下SO_(4)^(2-)的扩散。微观试验结果验证了离子扩散规律的准确性,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硫酸盐的主要腐蚀产物为钙矾石,聚集于混凝土孔隙内,氯盐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生成Friedel’s盐,呈针细状附着于混凝土孔隙口;钙矾石及Friedel’s盐在氯硫混合盐环境中会发生相互转换,结合溶度积理论,钙矾石比Friedel’s盐更加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盐碱区桥梁墩柱腐蚀机理、防护技术和提高桥梁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墩柱混凝土 轴压荷载 冻融循环 盐侵蚀 耦合试验 离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载试验的超期存放预制箱梁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12
作者 聂新立 洪英维 +3 位作者 陈坤 周珍伟 盛明强 刘静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6期164-169,共6页
为确保超期存放预制小箱梁在服役期间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准确评估超存梁期预制箱梁的承载力至关重要。为满足对超期存放预制箱梁承载力可靠度评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静载试验超期存放预制箱梁承载力可靠度评估流程。统计分析了... 为确保超期存放预制小箱梁在服役期间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准确评估超存梁期预制箱梁的承载力至关重要。为满足对超期存放预制箱梁承载力可靠度评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静载试验超期存放预制箱梁承载力可靠度评估流程。统计分析了超期存放预制箱梁结构的上拱变形值,对于上拱变形小于规定值的超期存放预制箱梁,提出采用试验校验系数和残余系数综合评估其承载力可靠度。结果显示,试验梁的效验系数和残余系数均低于规范限值。试验梁在最大加载值下接近弹性工作状态,刚度和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预制箱梁 静载试验 承载力 可靠度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续梁桥锌铝芯GFRP高阻尼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江飞 梁春雨 +2 位作者 缪锋阳 徐建国 齐万帅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共9页
针对地震中大跨连续梁桥主梁的惯性力较大,现有隔震支座无法满足其抗震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桥梁的Zn-22%Al芯玻璃纤维增强板高阻尼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开展该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其基本力学性能。以某黄河特大桥为... 针对地震中大跨连续梁桥主梁的惯性力较大,现有隔震支座无法满足其抗震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类型桥梁的Zn-22%Al芯玻璃纤维增强板高阻尼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开展该支座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其基本力学性能。以某黄河特大桥为背景,建立采用该支座的大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场地类别地震波作用下桥梁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并与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的桥梁地震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盆式橡胶支座,ZA-GFRPHDR支座能显著降低桥梁地震响应,竖向和水平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性能优秀,其减隔震性能随地震动强度增大而提升;在Ⅰ类、Ⅱ类和Ⅲ类场地中,ZA-GFRPHDR支座对桥梁的减隔震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连续梁桥 ZA-GFRPHDR支座 拟静力试验 地震波 力学性能 地震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千米级大跨度悬索桥荷载试验研究
14
作者 谭达 黄晓敏 +2 位作者 毛德均 茹兴伦 毛永康 《科技通报》 2025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为评估金安金沙江大桥(主跨1386 m的悬索桥)在运营条件下的结构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预期,对其开展了现场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主要测试关键部位挠度、应变、索力增量,动载试验包括模态试验和无障碍行车试验。在静载试验下,... 为评估金安金沙江大桥(主跨1386 m的悬索桥)在运营条件下的结构受力状态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预期,对其开展了现场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主要测试关键部位挠度、应变、索力增量,动载试验包括模态试验和无障碍行车试验。在静载试验下,索塔顶部最大纵向偏移量为75 mm,塔底最大应变为26με,主缆竖向实测最大挠度为1805 mm。主缆锚跨索股的索力最大实测增量为20353.495 kN,吊索索力最大实测增量为193.832 kN。主梁的最大竖向挠度实测值为1724 mm,且其最大纵向偏移实测值为319 mm。主梁上弦杆的最大应变实测值为55με,下弦杆最大应变实测值为305με,斜腹杆最大应变实测值为169με,竖腹杆最大应变实测值为67με。校验系数为0.59~0.98,相对残余均小于20%。动载试验下,1~3阶自振频率的实测值均高于计算值,且在不同速度行驶时产生的冲击系数均小于计算值。静载试验结果表明主桥的整体受力性能较好。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桥跨的动力响应和振动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动静载试验 校验系数 冲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拱桥加固后荷载试验分析
15
作者 李强 刘洪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以黄山市徽州区石川中桥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模型进行静、动力分析,得到了桥梁内力包络图和桥梁自振频率与振型;介绍了该桥的荷载试验内容及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静载试验结果:在等效试验荷载作用下,主要控制断面应变... 以黄山市徽州区石川中桥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桥梁模型进行静、动力分析,得到了桥梁内力包络图和桥梁自振频率与振型;介绍了该桥的荷载试验内容及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静载试验结果:在等效试验荷载作用下,主要控制断面应变校验系数在0.48~0.66之间,挠度校验系数在0.43~0.46之间,校验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表明加固后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工作性能良好。荷载卸零后,各测点的最大相对残余应变为9.68%,最大相对残余形为11.41%,满足规范中不大于20%的要求。动载试验结果:模态试验实测前三阶自振频率值均大于理论计算值,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比在1.11~1.15之间,表明桥梁结构各部件整体性能和结构刚度较好。行车试验下最大冲击系数实测值为0.223,小于规范计算值0.239;刹车试验中实测的基频为3.906 Hz,大于理论分析值,表明加固后桥梁抗冲击性能满足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拱桥 桥梁加固 三维扫描 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截面圆角对少片变截面板簧力学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宋霁勃 李彦虎 +1 位作者 路永婕 张琳傲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CAE技术对钢板弹簧的建模仿真在优化结构强度、整体刚度和提高设计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更精准地描述少片变截面板簧的力学特性,首先,通过Matlab计算板簧上表面的曲率,拟合下表面廓形的多项式,运用SolidWorks建立了包含完整圆角... CAE技术对钢板弹簧的建模仿真在优化结构强度、整体刚度和提高设计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更精准地描述少片变截面板簧的力学特性,首先,通过Matlab计算板簧上表面的曲率,拟合下表面廓形的多项式,运用SolidWorks建立了包含完整圆角和无圆角板簧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在ANSYS中进行了板簧静力学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台架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横截面圆角的板簧模型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最大位移和应力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相对误差仅为1.19%和0.154%。整个过程综合了台架试验和CAE技术的优点,证明了横截面圆角在仿真建模中的重要性,为钢板弹簧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板簧 有限元分析 静载试验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植一体预制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17
作者 王庆辉 干钢 《地基处理》 2025年第2期148-155,共8页
钻植一体预制桩是一种兼具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新型桩基,具有噪声小、泥浆污染少、施工效率高、成桩效果好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基于嘉兴新诚达产业园项目的现场静载荷试验,分析了钻植一体预制桩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桩... 钻植一体预制桩是一种兼具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的新型桩基,具有噪声小、泥浆污染少、施工效率高、成桩效果好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基于嘉兴新诚达产业园项目的现场静载荷试验,分析了钻植一体预制桩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桩身轴力随着深度增加沿桩身递减;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的沉降量均较小;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最大荷载下桩端阻力承担11.60%~13.04%的竖向荷载,试验条件下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承载力特性;采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的土体和水泥土配比进行界面剪切试验,测得淤泥质黏土、黏土、粉砂的混凝土−水泥土界面极限侧摩阻力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之间的比值分别为0.09、0.13、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植一体预制桩 现场静载荷试验 界面剪切试验 极限侧摩阻力 水泥土 黏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节段拼装悬臂梁受力性能试验
18
作者 朱希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旧庄河1号桥是我国铁路领域最早应用节段拼装施工和铰接悬臂结构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建成已五十余年。由于桥上的运营状况与建成之初大不相同,为掌握桥梁的实际使用状态,1978年和2018年对旧庄河1号桥进行了静...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旧庄河1号桥是我国铁路领域最早应用节段拼装施工和铰接悬臂结构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建成已五十余年。由于桥上的运营状况与建成之初大不相同,为掌握桥梁的实际使用状态,1978年和2018年对旧庄河1号桥进行了静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梁体竖向挠跨比满足规范要求,两次检定试验抗弯刚度基本一致。在荷载作用下梁体各截面的正应力变化基本是线性的,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梁体实测动力系数小于规范计算值,横向振幅和振动加速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两次检定试验实测横竖向自振频率基本一致,梁体的使用状态保持稳定。梁体胶接缝处环氧树脂胶与混凝土的黏结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拼装 悬臂梁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刚度 胶接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建合一”枢纽站承轨层型钢混凝土柱脚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19
作者 赵光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雄安枢纽站支撑承轨层的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抗震设防的需要,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巨大。为减小传统埋入式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导致的柱脚埋深过大及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半埋入式柱脚方案,柱脚型钢埋入承台约1.35倍型钢截... 雄安枢纽站支撑承轨层的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抗震设防的需要,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巨大。为减小传统埋入式型钢混凝土柱脚设计导致的柱脚埋深过大及施工风险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半埋入式柱脚方案,柱脚型钢埋入承台约1.35倍型钢截面高度,采用十字形布置靴梁、锚栓、U形筋、预应力筋组合构造方式将柱脚弯矩可靠传递至基础,同时减小了基础承台的厚度。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对柱脚方案进行简化,设计并制作缩尺比1∶6的柱脚节点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实验研究,获得柱脚节点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及破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个试件在1倍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构件均未屈服,仅柱脚受拉区出现裂缝,在2倍设计荷载作用下,2个试件柱脚受压区和承台出现裂缝,但钢筋、钢骨靴梁和钢骨均未屈服,证明该柱脚节点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此外,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柱脚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32.9%,同时提高柱脚节点变形能力,其中梁端最大竖向位移提高92.1%,柱端最大水平位移提高98.0%;此外,预应力的施加还可以提高抗冲切性能、减小承台上下层交界处的应变大小和裂缝宽度。该结构实验成果已应用于雄安枢纽站设计,提出的柱脚构造形式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及良好的可实施性,可在同类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为相似工程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桥建合一 柱脚 型钢混凝土 组合结构 静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高速公路桥梁承载能力分析
20
作者 王新卫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为了分析某新建桥梁承载性能,并对其开展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将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桥梁结构的挠度、应力、冲击系数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出色的弹性恢复能力、整体刚度、工作性能以及耗能能力,且结构强... 为了分析某新建桥梁承载性能,并对其开展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将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桥梁结构的挠度、应力、冲击系数等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出色的弹性恢复能力、整体刚度、工作性能以及耗能能力,且结构强度具备足够的富余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承载性能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挠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