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我国空间开发格局的设想 被引量:7
1
作者 肖金成 欧阳慧 《学术前沿》 2012年第3期64-75,共12页
通过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演变及面临新形势的分析,阐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思路,即: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集中发展,重视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形成;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 通过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演变及面临新形势的分析,阐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思路,即: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集中发展,重视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的形成;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空间开发格局 优化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方法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叶菁 谢巧巧 谭宁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2-271,共10页
为揭示城市生态承载力空间特征,探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方法,该文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状态空间法在市域范围进行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利用三维... 为揭示城市生态承载力空间特征,探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方法,该文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状态空间法在市域范围进行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利用三维魔方法设计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联模型,结合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与评价单元主体功能分区结果进行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最大值为0.233 8,位于梁子镇,最小值为0.050 9,位于临江乡。受到资源环境本底和社会经济投入条件影响,研究区生态承载力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湖一带,北部相对较低,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国土空间格局划为城市经济核心区、城市经济拓展区、农业生产区、生态功能涵养区四大功能区域和一类禁止开发区域,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能够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理论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优化 生态承载力 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状态空间法 三维魔方法 鄂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后重建的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以芦山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柴慧霞 饶胜 +2 位作者 牟雪洁 黄琦 王睿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8-1076,共9页
在GIS支持下,基于芦山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研究灾区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方法,提出灾后重建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格局的方案,指出各个区域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按照主要功能定位,... 在GIS支持下,基于芦山地震灾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研究灾区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方法,提出灾后重建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格局的方案,指出各个区域的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按照主要功能定位,优化后的国土空间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农业发展区和生态城镇复合发展区3个区域:1)芦山地震灾区生态保护区,占区域总面积的80.6%,以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保护和恢复区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实施生态修复;2)生态农业发展区,约占区域总面积的13.4%,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功能区,其主导生态功能为农产品供给保障,同时兼具土壤保持功能;3)生态城镇复合发展区,仅占区域总面积的6.0%,是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应依据当地发展需求,进行生态城镇化建设,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灾区 国土空间优化 生态保护区 生态农业发展区 生态城镇复合发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