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偏磷酸钠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勇 张本山 +1 位作者 杨连生 高大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7,54,共4页
本文利用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地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交联淀粉颗粒由高交联非糊化到低交联溶... 本文利用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地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交联淀粉颗粒由高交联非糊化到低交联溶胀糊化具体地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即交联马铃薯淀粉是以颗粒尾端为主的不均衡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偏磷酸钠 交联 马铃薯淀粉颗粒 膨胀 溶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勇 张本山 +1 位作者 杨连生 高大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利用木薯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 ,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 ,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程度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 ,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的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 ,揭示了三偏磷酸钠交... 利用木薯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 ,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 ,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程度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 ,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的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 ,揭示了三偏磷酸钠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具体的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 ,即交联木薯淀粉是从高交联时在中心脐点处的爆裂式膨胀 ,到低交联时颗粒首、尾端同时均衡发生溶胀的膨胀历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偏磷酸钠 木薯淀粉 交联反应 膨胀历程 结构特征 溶胀机理 变性淀粉 交联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本山 梁勇 +1 位作者 高大维 李国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18,共4页
利用木薯淀粉与三氯氧磷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的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颗粒... 利用木薯淀粉与三氯氧磷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的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颗粒的具体的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即木薯淀粉是“花蕾绽放式”膨胀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态 交联淀粉 变性淀粉 三氯氧磷 木薯淀粉 溶胀机理 膨胀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氧磷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本山 梁勇 +1 位作者 高大维 曾新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4,共4页
利用淀粉与三氯氧磷的交联反应 ,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 ,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 ,揭示了交联淀粉颗粒由高交联非糊化到低交联... 利用淀粉与三氯氧磷的交联反应 ,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 ,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 ,揭示了交联淀粉颗粒由高交联非糊化到低交联溶胀糊化的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 ,即交联马铃薯淀粉是以颗粒尾端为主的不均衡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 溶胀 三氯氧磷 淀粉颗粒 膨胀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生长过程中淀粉特性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1,共4页
测定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粒大小和膨胀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他3种类型玉米呈升高趋势。爆裂玉米淀粉粒平均粒径随胚乳发育逐渐增大... 测定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粒大小和膨胀势的变化。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他3种类型玉米呈升高趋势。爆裂玉米淀粉粒平均粒径随胚乳发育逐渐增大,成熟时显著减小,其他3种类型玉米淀粉粒平均粒径一直增大。甜玉米膨胀势先降低后升高,而其他3种类型情况相反。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粒粒径与膨胀势之间存在(极)显著关系,直链淀粉含量越高,淀粉粒粒径越大,膨胀势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胚乳 直链淀粉 淀粉粒 膨胀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