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4篇文章
< 1 2 1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调StarCoder2大模型的“编译原理”课程实验系统
1
作者 张友衡 熊莹 +2 位作者 周放 劳金赞 刘茂福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2,共6页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经验不足、编程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调StarCoder2大模型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将课程实验任务进行拆分,渐进阶梯式分阶段教授,并利用大模...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经验不足、编程难度大等问题,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调StarCoder2大模型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将课程实验任务进行拆分,渐进阶梯式分阶段教授,并利用大模型的语言生成和文本识别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编译原理的复杂概念,提升他们编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该实验系统有利于推动“编译原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值得在其他课程进行实践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系统 编译原理课程 微调 starcoder2大模型 渐进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3
作者 张璇 李霞 +1 位作者 张宝生 宗世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0,共8页
为明确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Biomod2软件包构建组合模型,根据小线角木蠹蛾的45个已知分布数据点,结合19个气候因子,对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41—2060... 为明确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Staudinger))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利用Biomod2软件包构建组合模型,根据小线角木蠹蛾的45个已知分布数据点,结合19个气候因子,对小线角木蠹蛾在中国当前(1970—2000年)和未来(2041—2060、2081—2100年)SSP126、SSP245和SSP5853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模型预测,基于5个最优单一模型构建的组合模型对小线角木蠹蛾适生区的预测结果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真实技巧统计值(TSS)分别为0.98和0.90,预测精准度较高。通过组合模型筛选出4种影响小线角木蠹蛾分布主要环境变量,得到贡献率较高值分别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Bio11)、温度季节性(Bio4)、等温性(Bio3)、降水季节性(Bio15)。小线角木蠹蛾当前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华北以及东部中部部分地区,总适生区面积为(103.16×10^(4))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其中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为小线角木蠹蛾的高度适生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小线角木蠹蛾适生区面积将向北扩展,黑龙江、吉林成为小线角木蠹蛾新的高度适生地区,中度及低度适生区面积将会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线角木蠹蛾 Biomod2 组合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od2组合模型下黄顶菊的潜在分布预测
4
作者 朱秀红 刘宇凡 +2 位作者 孙合祥 武晓宇 茹广欣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3,共11页
[目的]黄顶菊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年生恶性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定殖后区域发展较快,现已向南扩散至河南省境内。为明确黄顶菊在河南省的潜在分布及动态变化,探究影响其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以控制其向南扩散态势。[方法]于河南省内开展黄顶... [目的]黄顶菊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年生恶性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定殖后区域发展较快,现已向南扩散至河南省境内。为明确黄顶菊在河南省的潜在分布及动态变化,探究影响其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以控制其向南扩散态势。[方法]于河南省内开展黄顶菊实地踏查,使用获得的地理分布数据,并结合气候、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运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了黄顶菊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域和对关键环境变量的响应。[结果]Biomod2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当前黄顶菊在河南省内集中分布在豫北地区,限制其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次是年均降水量、人类足迹指数、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当前潜在发生面积约7.41×10^(4)km^(2),高适生性区域主要集中在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等地。未来气候情景下,总发生面积连续增加,特别是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黄顶菊的高适生性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将以新乡地区为质心依靠人类活动持续向西南方向扩散。[结论]建议将郑州市这一全国交通枢纽作为遏制黄顶菊往西南方向扩散的关键防线,将有效阻遏黄顶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潜在扩散,为优化黄顶菊的防控资源配置,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d2模型 生物入侵 黄顶菊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C2D水文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李晓英 张金辉 赵洪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117,共7页
目前CASC2D水文模型的调整参数工作主要为人工试错法,缺乏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分析。为解决此问题,研究采用Sobol指数法,以贺兰山东麓流域苏峪口水文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区,基于洪峰峰现时间、洪峰流量以及确定性系数3个指标,对CASC2D水... 目前CASC2D水文模型的调整参数工作主要为人工试错法,缺乏模型参数的全局敏感性分析。为解决此问题,研究采用Sobol指数法,以贺兰山东麓流域苏峪口水文站以上区域为研究区,基于洪峰峰现时间、洪峰流量以及确定性系数3个指标,对CASC2D水文模型的8个主要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峰现时间指标全局影响最大的3个参数分别为饱和水力传导度K_(s)、河道糙率系数n_(c)以及土壤缺水量M_(d),且3个参数与峰现时间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对洪峰流量指标和确定性系数指标全局影响最大的3个参数为饱和水力传导度K_(s)、毛细管压力水头H_(c)以及河道糙率系数n_(c),且参数与洪峰流量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而饱和水力传导度K_(s)与确定性系数呈负相关关系,毛细管压力水头H_(c)以及河道糙率系数n_(c)与确定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存在参数间的互相影响,在参数率定过程中需要根据一阶影响指数、总效应指数结果得到的各参数独立敏感度和互相影响程度,对参数变化方向和变化范围进行合理选择。研究成果可为模型参数率定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bol指数法 全局敏感性分析 CASC2D水文模型 参数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坤健 黄家良 +3 位作者 王琳 欧阳永鹏 孙振华 唐娜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NAC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获得p CR分为p CR组(获得p CR)与对照组(未获得p CR)。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肿瘤临床TNM分级、病理、肿瘤Nottingham分级、Ki-67指数和月经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C后p CR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纳入了453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验证队列151例、研究队列302例,研究队列302例患者分为p CR组143例与对照组159例。2组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cT分期、cN分期、肿瘤Nottingham分级及Ki-67指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c N2期(OR=0.409,95%CI:0.193~0.868)、肿瘤c N3期(OR=0.183,95%CI:0.057~0.583)、肿瘤NottinghamⅢ级(OR=4.202,95%CI:1.397~12.643)、Ki-67指数(OR=1.026,95%CI:1.011~1.041)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为0.431,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67~0.780)。外部验证显示,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79.2%,准确度为76.8%,经Kappa检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37,P<0.001)。结论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医师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是否出现p CR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对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密花香薷适生区的预测
7
作者 刘泽渊 魏有海 +5 位作者 侯璐 郭良芝 程亮 李跃 杨振扬 付贞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是青藏高原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为探究其对农作物的潜在威胁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使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10种算法将其组合成一个模型,对影响密花香薷适宜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评价分析,预...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是青藏高原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为探究其对农作物的潜在威胁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使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10种算法将其组合成一个模型,对影响密花香薷适宜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评价分析,预测其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生区变化和质心转移。结果表明:影响密花香薷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当前气候条件下其分布范围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总面积为1.044×10^(6)km^(2),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94%。基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预测结果显示,密花香薷在青藏高原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在高海拔地区将有更高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其质心预计将向西北方向迁移。密花香薷入侵严重威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加以控制,并加强监测其发生和扩散区域,对靶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适生区 气候变化 Biomod2组合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2Ni4A合金钢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付胜魁 王伟 +3 位作者 马世博 穆振凯 王宝雨 郭自洋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203,共9页
为准确描述20Cr2Ni4A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构建其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并实现工程应用,在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采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基于试验获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数据,构建20Cr2Ni4A... 为准确描述20Cr2Ni4A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构建其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并实现工程应用,在变形温度为800~10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采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试验,基于试验获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数据,构建20Cr2Ni4A合金钢的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分析模型精度并进行修正,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预测的应力值与试验应力值的相关系数R为0.9811,较修正前提高6.15%,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_(AARE)为5.391%,较修正前降低35.50%。最后采用修正后的本构模型建立材料数据文件,采用Deform-3D软件模拟等温压缩过程,并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等温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数据,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应力值与试验应力值的相关系数R为0.9540,平均绝对相对误差e_(AARE)为5.501%,验证了本构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2Ni4A合金钢 Hansel-Spittel本构模型 模型修正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huffleNetV2的轻量化饲料原料种类识别模型
9
作者 田敏 牛智有 刘梅英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针对目前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生产饲料原料入仓环节人工识别粉碎程度、颜色和形状相近的入仓原料时存在种类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huffleNetV2,提出一种识别精度更高、计算复杂度更小且适用于饲料原料图像种类识别... 针对目前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生产饲料原料入仓环节人工识别粉碎程度、颜色和形状相近的入仓原料时存在种类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huffleNetV2,提出一种识别精度更高、计算复杂度更小且适用于饲料原料图像种类识别的ShuffleNetV2-EH轻量化模型。首先在ShuffleNetV2网络模型结构中引入注意力机制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根据输入自适应调整通道权重,提升网络模型对饲料原料图像重要特征的感知能力;其次将ReLU替换为HardSwish激活函数,在不增加额外的权重和偏置参数的前提下,提升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在保证模型识别精度的基础上,对ShuffleNetV2网络模型结构进行调整,减少模型的参数量以及计算量。结果显示,ShuffleNetV2-EH模型在8种饲料原料图像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9.13%,与原ShuffleNetV2模型相比提升1.38百分点,其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提升1.45、1.63和1.62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和浮点运算量较之前分别减少352 092个和45.27×10^(6);且综合性能优于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lexNet、VggNet16、GoogLeNet和ResNet18。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uffleNetV2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识别精度,为入仓环节的饲料原料在线识别提供了算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原料 种类识别 轻量化模型 ShuffleNetV2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SEN & SKAUGE相渗滞后模型在高温高压CO_(2)-水互驱实验中的适应性
10
作者 王烁石 纪强 +5 位作者 郭平 刘煌 温连辉 徐锐锋 汪周华 张瑞旭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3-624,共12页
多孔介质中的相渗滞后效应经多年实验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结论。由于相渗滞后效应的影响,气水交替过程中不同周期的相渗曲线形态、各束缚相饱和度等参数都受到饱和路径及饱和历史的影响变化。涉及多相渗流交变工况的石油工程应用... 多孔介质中的相渗滞后效应经多年实验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结论。由于相渗滞后效应的影响,气水交替过程中不同周期的相渗曲线形态、各束缚相饱和度等参数都受到饱和路径及饱和历史的影响变化。涉及多相渗流交变工况的石油工程应用不能忽略相渗滞后现象。现有CO_(2)-水交替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对相渗滞后效应考虑不足,导致开发过程中CO_(2)埋存量及油采收率等关键参数的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基于LARSEN&SKAUGE三相相渗滞后模型,设计并开展了含油岩心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多周期CO_(2)-水互驱实验,系统分析了不同起始注入相在混相或非混相条件下气水交替过程中相渗曲线的变化;通过LARSEN&SKAUGE三相相渗滞后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岩心实验拟合,并对比了由实验测定的相渗滞后参数与拟合校正后滞后参数的拟合结果。结果表明:非混相实验中的滞后现象较混相实验更为显著。此外,岩心的初始饱和状态对气水交替驱替效果也有影响。由实验测得的滞后参数仅适用于初始拟合值,在不同工况的应用场景需要开展单独实验拟合。该研究结果可为评估CO_(2)-水交替过程中的相渗滞后效应提供参考,揭示多周期气水交替驱替过程中的相渗曲线变化规律,提高油采收率和CO_(2)埋存相渗滞后效应数值模拟研究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渗滞后 CO_(2)-气水交替 高温高压 数值模拟 LARSEN&SKAU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溶解度实验及预测模型
11
作者 杨宏楠 乐平 +3 位作者 范伟 张维 汪周华 李丹宸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66,共7页
CO_(2)溶解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深盐水层CO_(2)埋存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反应釜的CO_(2)溶解实验明确了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多相流体饱和度变化对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 CO_(2)溶解度是影响低渗、致密油藏注CO_(2)提高采收率和深盐水层CO_(2)埋存效果的重要参数。基于高温高压可视化相态反应釜的CO_(2)溶解实验明确了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水矿化度和多相流体饱和度变化对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实验结果建立地层温度及压力下原油-地层水体系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原油-地层水体系中,CO_(2)溶解度受压力和流体类型影响较大,压力和含油饱和度越高,越有利于CO_(2)溶解,地层水矿化度和温度均能小幅度影响CO_(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呈现出多阶段溶解特征,并随含油饱和度的增大大幅增加;随着油水两相体系中含水饱和度的增大,CO_(2)溶解度迅速降低,且伴随温度的升高,CO_(2)溶解度小幅降低。基于CO_(2)溶解度实验拟合得到CO_(2)溶解度预测模型,油水两相体系中的CO_(2)溶解度可分别采用CO_(2)在原油、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对油水两相饱和度加权得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溶解度 原油-地层水体系 地层水矿化度 含油饱和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T-2模型的姓氏口令猜测方法
12
作者 林嘉熹 钱秋妍 +1 位作者 曾剑平 张尉东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7-1094,共8页
随着身份验证机制的多样化,口令作为一种传统且广泛采用的认证方法,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到语言特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中文用户的口令选择与英文用户有显著不同,这为猜测攻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T-... 随着身份验证机制的多样化,口令作为一种传统且广泛采用的认证方法,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到语言特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中文用户的口令选择与英文用户有显著不同,这为猜测攻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T-2模型的中文姓氏口令猜测方法,旨在有效提升对中文口令的猜测能力。该方法通过无监督微调,使预训练语言模型能够生成与姓氏密切相关的口令。为了弥补GPT-2对中文字符支持的不足,该模型利用新闻语料库作为预训练数据集,将中文文本转换为拼音形式,训练模型识别拼音,从而帮助模型更准确地理解中文用户的口令习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口令猜测任务中显示出优越的性能,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猜测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口令攻击技术,实现了更高的攻击成功率。此外,还探讨了温度参数对口令猜测成功率的影响,指出了进一步提升口令安全性的潜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安全 中文口令 GPT-2模型 口令猜测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13
作者 赵少猛 董瑞玲 +6 位作者 刘大伟 营凡 李森 赵桂苹 张敏红 文杰 冯京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3-1323,共11页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 旨在研究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首先测定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生长试验),然后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验证试验)。生长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1日龄广明2号公、母鸡各132只,根据性别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2只鸡。肉鸡自由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喂至42日龄。每周测定肉鸡的体重和体蛋白重,建立体重与体蛋白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即为肉鸡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验证试验分三个阶段(0~10日龄、11~24日龄、25~39日龄)分别开展。在0、11和25日龄时,分别选择200、150、100只健康广明2号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按照Aviagen育种公司推荐标准和预测模型计算出的蛋白质需要量配制饲粮,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生长试验发现:21日龄和42日龄广明2号公鸡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母鸡(P<0.01);分阶段建立肉鸡体重与体蛋白重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前期R 2均为0.99,后期为0.98;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肉鸡体蛋白的生长需要量,再按照饲粮蛋白质的沉积效率,进一步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生长需要量:1~21日龄公、母鸡分别为每克日增重(ADG)需要0.251和0.228 g饲粮蛋白质(单位表示为g·g^(-1)ADG),22~42日龄公、母鸡分别为0.272和0.268 g·g^(-1)ADG。结合课题组前期测定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建立蛋白质需要量(Crude protein requirement,CPR)预测模型:0~21日龄:CPR=2.365×BW 0.75+0.251×ADG(公鸡),CPR=3.165×BW 0.75+0.228×ADG(母鸡);22~42日龄:CPR=2.955×BW 0.75+0.272×ADG(公鸡),CPR=2.560×BW 0.75+0.268×ADG(母鸡)。验证试验发现:0~10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1~24日龄和25~39日龄阶段,试验组肉鸡体重和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粮的蛋白含量是按照AA肉鸡的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利用模型预测出的。由于广明2号肉鸡和AA肉鸡的生长曲线以及采食量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并不能说明预测模型存在问题。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使用广明2号肉鸡,因此可以根据实际体重和日增重,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出肉鸡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经过比较发现,除1~21日龄试验组肉鸡饲粮蛋白质的供应量超过需要量12.2%外,其余各组肉鸡在各个阶段饲粮蛋白质的需要量与实际供应量之间的差异均不超过10%。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广明2号肉鸡饲粮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基本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明2号肉鸡 析因法 蛋白质生长需要量 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轻量级MobileNet V2-DeepLab V3^(+)模型的恐龙谷环状地区土地利用分类
14
作者 任聪 甘淑 +2 位作者 袁希平 罗为东 朱智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1,共6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局特征捕捉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DeepLab V3^(+)全局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型.通过处理无人机影像数据,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2为主干网络,结合通道注意力、通道洗牌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了特征的...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局特征捕捉不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DeepLab V3^(+)全局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型.通过处理无人机影像数据,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2为主干网络,结合通道注意力、通道洗牌和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了特征的全局特征捕捉能力,有效提升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在以专家经验构建的道路、耕地、草地等样本中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平均召回率、平均F_(1)分数、平均交并比及К系数比原始DeepLab V3^(+)模型分别提高了1.90%、2.22%、2.22%、3.37%、2.74%,其分割效果相比其他模型,更加关注图像的全局特征,提升了对复杂纹理类别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通道空间注意力 MobileNet V2网络 DeepLab V3+模型 土地利用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预测模型构建
15
作者 李秀秀 班东日 +3 位作者 黎依技 付龙龙 吴蕊蕊 麻新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9-985,共7页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于广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1... 目的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4年4月于广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236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患者分为骨折组(71例)和非骨折组(1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R软件等构建贝叶斯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推理预测,对模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变量作为网络节点,构建一个含10个节点,12条有向边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获得各节点的条件概率。结果显示,跌倒、腰椎T值、股骨颈T值、25(OH)D、甘油三酯、体质量指数等是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AUC值为0.879(95%CI:0.765~0.993,P<0.001),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75%。结论本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的骨折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模型通过揭示各因素间的复杂交互关系,更准确地评估了骨折风险,为制定个性化医疗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折 贝叶斯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Pi2脉动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怡悦 邹自明 方少峰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1,共16页
Pi2脉动是一种不规则的超低频波(Ultra-Low Frequency,ULF),是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的重要瞬态响应,其发生与亚暴爆发有密切的关系.Pi2脉动作为地球磁层中的一种扰动现象,其发生信号隐藏在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面对持续增长的观测数据量,... Pi2脉动是一种不规则的超低频波(Ultra-Low Frequency,ULF),是磁层与电离层耦合的重要瞬态响应,其发生与亚暴爆发有密切的关系.Pi2脉动作为地球磁层中的一种扰动现象,其发生信号隐藏在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面对持续增长的观测数据量,如何有效地判断某段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是否有Pi2脉动发生,是构建Pi2脉动识别模型的关键.利用子午工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地磁场分量数据,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ResCNN),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Pi2脉动识别模型,用于判别某段地磁场分量观测数据中是否有Pi2脉动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现有公开发表的Pi2脉动机器学习识别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更低的虚报率、漏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2脉动 Pi2脉动识别模型 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Sat-2的河流水位监测改正模型
17
作者 王瑞琨 何荣 武雷岗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针对河流水面存在坡度且卫星监测数据有一定间距,导致难以构建水位时间序列以进行水文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ESat-2测高数据构建河流水位改正模型的方法。利用ICESat-2卫星2018—2023年的全球测高数据,以黄河下游河南段为研究... 针对河流水面存在坡度且卫星监测数据有一定间距,导致难以构建水位时间序列以进行水文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CESat-2测高数据构建河流水位改正模型的方法。利用ICESat-2卫星2018—2023年的全球测高数据,以黄河下游河南段为研究区,构建补偿ICESat-2测高卫星的地面轨迹变化的河流水位改正模型,结合2016—2024年Sentinel-3A/B的单轨数据构建研究区内4个水文站处的水位时间序列,并进行精度验证与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改正后的ICESat-2卫星的多轨数据与Sentinel-3A/B卫星单轨数据精度相当,两者最大相关系数均为0.96,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3 m、0.21 m;构建的水位时间序列平均时间分辨率可达13 d;2016—2024年黄河下游河南段的水位呈先升后降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降水量与蒸发量是引起水位变化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改正模型 ICESat-2 Sentinel-3A/B 时间序列 水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德森模型的家庭医生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聪 朱海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8-892,共5页
背景 上海市推行“1+1+1”组合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近十年,其对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效果有待验证。现有相关研究多以基层门诊就诊次数、基层就诊意愿为关键分析变量,但该两项指标不能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基层卫生服务... 背景 上海市推行“1+1+1”组合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近十年,其对推进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基层就诊的效果有待验证。现有相关研究多以基层门诊就诊次数、基层就诊意愿为关键分析变量,但该两项指标不能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居民的基层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目的 调查家庭医生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3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选取已经与家庭医生签约的2型糖尿病患者550例。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调阅纳入患者2022年的就诊数据,以患者当年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次数占总就诊次数比例<90%为基层就诊依从性差,以≥90%为基层就诊依从性好。对纳入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与治疗情况、卫生政策认知与服务利用情况等,并根据安德森模型,将指标划分为倾向因素、能力因素、需要因素3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508例(92.4%)患者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其中,基层就诊依从性好者371例(73.0%)、依从性差者137例(27.0%)。患者对政策认知、机构信任、医疗费用、医疗服务4个维度的平均评分分别为(11.0±3.6)、(17.6±2.6)、(12.8±1.9)、(17.0±2.3)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因素中的居住地性质、职业,能力因素中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医疗服务评分,需要因素中的机构信任评分是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就诊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已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认知不足,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高的机构信任度是已签约2型糖尿病患者到基层就诊的促进因素。建议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基层就诊行为 影响因素分析 安德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随机波动率模型下带有最低担保的动态均值–方差DC型养老金计划
19
作者 郝哲弘 常浩 《应用概率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33,共20页
文章在均值–方差框架下研究了具有4/2随机波动率和最低年金担保的缴费确定(DC)型养老金的最优投资问题.基金管理者可以将养老金财富投资于由一种无风险资产、一种零息债券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服从仿射利率模... 文章在均值–方差框架下研究了具有4/2随机波动率和最低年金担保的缴费确定(DC)型养老金的最优投资问题.基金管理者可以将养老金财富投资于由一种无风险资产、一种零息债券和一种风险资产构成的金融市场,其中利率期限结构服从仿射利率模型,而风险资产的价格过程服从带有随机利率的4/2随机波动率模型.假设最低担保水平与瞬时利率相关,以终端财富超过最低担保的盈余过程的方差为目标建立均值–方差模型.通过构建辅助过程,将初始问题转化为等价的自融资投资问题,运用拉格朗日对偶定理和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推导出了有效策略和有效前沿的闭式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有效策略和有效前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随机波动率模型 随机利率 最低担保 DC型养老金 均值–方差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15Cr14Co12Mo5Ni2齿轮钢本构模型建立及热加工图研究
20
作者 朱鹏 冯玮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186,共10页
为了建立15Cr14Co12Mo5Ni2钢本构模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60~1160℃,应变速率为0.01~5 s^(-1)下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得到了15Cr14Co12Mo5Ni2钢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实验数据,通... 为了建立15Cr14Co12Mo5Ni2钢本构模型,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860~1160℃,应变速率为0.01~5 s^(-1)下进行了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得到了15Cr14Co12Mo5Ni2钢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应力-应变实验数据,通过试凑法确定了层数为3×10×3×1(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本构关系预测模型,建立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三维功率耗散图、三维失稳图及热加工图。计算了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模型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的应力-应变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确定了齿轮钢最佳变形工艺条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和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预测的流动应力均方误差分别为20.9415和109.2035,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216和0.0501,确定的齿轮钢最佳成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范围分别为1110~1160℃和0.01~0.33 s^(-1)。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本构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15Cr14Co12Mo5Ni2钢的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Cr14Co12Mo5Ni2 热压缩实验 BP神经网络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