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rCCM2.0中高性能线程池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肖和平 韩伟红 +1 位作者 贾焰 吴泉源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67-69,共3页
线程池技术能够显著减少处理器的闲置时间、增加应用服务器的吞吐量、提高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文章从建立线程池的抽象队列模型入手,分析了StarBus3.0中线程池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适配的线程池模型应用于StarCCM2.0应用服务器... 线程池技术能够显著减少处理器的闲置时间、增加应用服务器的吞吐量、提高应用服务器的性能。文章从建立线程池的抽象队列模型入手,分析了StarBus3.0中线程池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适配的线程池模型应用于StarCCM2.0应用服务器中以派发构件请求。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线程池模型能够灵活地适应更大范围的突发请求数,极大地提高了应用服务器处理大量突发请求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服务器 starccm2.0 线程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rCCM+的电动汽车液冷电池组散热器仿真分析
2
作者 曹明伟 王怀涛 +1 位作者 邢皎玉 王健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9期49-52,66,共5页
为了解纯电动汽车电池包液冷散热系统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对液冷散热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和仿真分析。首先对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液冷散热系统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在CATIA中建立散热器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StarCCM+中,利用其自带的网格划分功能划... 为了解纯电动汽车电池包液冷散热系统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对液冷散热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和仿真分析。首先对纯电动汽车电池组液冷散热系统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在CATIA中建立散热器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StarCCM+中,利用其自带的网格划分功能划分多面网格,并设置仿真参数。对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故障原因导致的散热器高温现象进行了冷却方案设计。最后,利用StarCCM+得到不同方案下散热器温度场、速度场及温升情况,分析不同冷却方案下散热器冷却速度,得出最优冷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ccm+ 电池组液冷散热系统 散热器 温升 被动式液冷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射流泵排泥效果及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3
作者 周阳 钟圣杰 +1 位作者 周秉乾 陈诺言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161,共9页
为探究影响射流泵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提升其排泥能力,基于VOF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选取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模拟泥沙相,应用STARCCM+软件对环形射流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面积比能有效提升射流泵的排泥能力... 为探究影响射流泵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提升其排泥能力,基于VOF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选取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模拟泥沙相,应用STARCCM+软件对环形射流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面积比能有效提升射流泵的排泥能力,改变喷嘴安装角会影响射流泵的能量损失从而影响其排泥能力;具体到模型实例中,面积比为12.15时射流泵的最佳喷嘴安装角为32°,面积比为25.00时最佳喷嘴安装角为28°。模拟结果可为大型射流式挖沟机的抽吸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射流泵 优化设计 喷嘴安装角 starccm+ 面积比 回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行艇阻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源 卢晓平 +1 位作者 李井煜 王中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小型快艇具有机动灵活、隐蔽等特点,滑行艇作为小型快艇的重要种类,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用途,因而准确计算滑行艇阻力对滑行艇性能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根据美国62系列滑行艇船型资料设计得到的一型滑行艇,... [目的]小型快艇具有机动灵活、隐蔽等特点,滑行艇作为小型快艇的重要种类,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用途,因而准确计算滑行艇阻力对滑行艇性能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首先,基于根据美国62系列滑行艇船型资料设计得到的一型滑行艇,分别运用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和CFD方法对该型艇模型阻力性能进行计算,然后,通过船模试验予以验证并对采用各种方法所得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该型滑行艇阻力变化趋势,CFD方法在高速滑行状态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小误差仅为0.38%。[结论]所得结果表明STAR CCM+软件能够有效模拟该型滑行艇的阻力性能,而在具体计算中采用何种方法则可根据所需精度和条件进行相应的取舍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行艇 阻力 半理论半经验方法 CFD方法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仿真与水池实验的邮轮吊舱推进器模型敞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鹏 陈建勇 +3 位作者 张聪 周新聪 欧阳武 肖仲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3-39,共7页
随着国际邮轮产业发展迅速,基于吊舱推进器良好的性能表现,各类邮轮大多采用吊舱推进器的推进方式。本文根据某豪华邮轮所采用的拖式吊舱推进器,通过特定的优化方法改变其螺旋桨螺距,得到2个不同参数的螺旋桨。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仿真方... 随着国际邮轮产业发展迅速,基于吊舱推进器良好的性能表现,各类邮轮大多采用吊舱推进器的推进方式。本文根据某豪华邮轮所采用的拖式吊舱推进器,通过特定的优化方法改变其螺旋桨螺距,得到2个不同参数的螺旋桨。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仿真方法,计算出原螺旋桨与优化后螺旋桨的敞水效率,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邮轮运营经济性。本文采用CFD软件Starccm+采用MFR方法,运用标准k-ε方程对2个不同参数的螺旋桨的吊舱推进器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然后对其进行水池实验得出实验下吊舱推进器敞水效率。通过在多组推进速度情况下对比2个配有不同螺旋桨的吊舱推进器的敞水性能曲线寻找优化后螺旋桨的性能提升点。通过对吊舱推进器模型的仿真和实验的预测为实际吊舱推进器螺旋桨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推进器 starccm+ 水池实验 敞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波浪水槽波浪传递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苏绍娟 王有志 +1 位作者 王天霖 李新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65,共5页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快速增长,数值水槽模型成为海洋装备和沿岸工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工具,而波浪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情况是衡量数值波浪水槽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STARCCM+软件,使用不可压缩流体N-S方程与VOF流体体积法基于传统纯...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快速增长,数值水槽模型成为海洋装备和沿岸工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工具,而波浪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情况是衡量数值波浪水槽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STARCCM+软件,使用不可压缩流体N-S方程与VOF流体体积法基于传统纯粘流和势粘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数值波浪水槽,分析并对比2种数值波浪水槽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纯粘流数值波浪水槽,基于势粘流相结合的数值波浪水槽的波浪在传递过程中衰减更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波浪水槽 造波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气卷入效应的甲板上浪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岑 唐文勇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大型CFD商业软件StarCCM+,针对甲板上浪试验进行三维尺度下的数值模拟,考虑空气的可压缩性,分析卷入空气泡对甲板上浪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值和试验值符合较好,并且较二维尺度下的数值模拟更加精确,卷入的空气泡会影响其附... 利用大型CFD商业软件StarCCM+,针对甲板上浪试验进行三维尺度下的数值模拟,考虑空气的可压缩性,分析卷入空气泡对甲板上浪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值和试验值符合较好,并且较二维尺度下的数值模拟更加精确,卷入的空气泡会影响其附近的压力场,在空气泡的前进方向前后端分别形成低压区和高压区。可压缩空气的空气垫的效应会使上浪砰击载荷得到缓和,峰值压力减小,作用时间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板上浪 starccm+ 数值模拟 卷入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细水雾灭火喷头结构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震 王杰 +2 位作者 陈超 路书虎 尹群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53-1256,共4页
根据液体的雾化和灭火机理,对细水雾的液滴形成和破碎过程、影响液体雾化的因素、多种船用细水雾喷头结构的优劣进行分析,得到细水雾雾化对喷头的基本要求。设计船用喷头采用螺旋内流道,使液体在室内进行强烈的旋转,以提高水雾动能,加... 根据液体的雾化和灭火机理,对细水雾的液滴形成和破碎过程、影响液体雾化的因素、多种船用细水雾喷头结构的优劣进行分析,得到细水雾雾化对喷头的基本要求。设计船用喷头采用螺旋内流道,使液体在室内进行强烈的旋转,以提高水雾动能,加强离心雾化效果,增强灭火能力。运用STAR-CCM+对直射式喷头和改进的离心喷头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流场以及流场内有关面上的压力、速度、流动迹线以及液相水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螺旋流道的离心结构喷头可以增大喷雾半径、扩大保护范围、提升灭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细水雾喷头 雾化灭火 离心结构 starcc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时变的电池包电热耦合建模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勇 周振雨 +3 位作者 申付涛 黄欢 邱晓斌 翁勇永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80-3190,共11页
在对动力电池包散热系统进行设计时,以往采用有限元建模估计电池温度存在着不能与控制算法进行实时仿真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在MATLAB/Simulink中依据电池的生散热特性搭建的电热耦合模型,用于实时估计电池包温度变化。动力电池电热耦... 在对动力电池包散热系统进行设计时,以往采用有限元建模估计电池温度存在着不能与控制算法进行实时仿真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在MATLAB/Simulink中依据电池的生散热特性搭建的电热耦合模型,用于实时估计电池包温度变化。动力电池电热耦合模型主要由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及热模型两部分组成,利用电池充放电试验,使用遗传算法离线辨识时变条件下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热模型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动力电池的产热方式和散热方式计算得到。等效电路模型和电池热模型通过内阻-温度的关系相互耦合,从而建立单体电池电热耦合模型。通过分析电池模组中热量传递方式,建立冷却流道温度模型,从而进一步完善电池包的电热耦合模型。将电池耦合模型与通过STAR-CCM+数值模拟温度对比,二者误差基本处于1℃左右;同时电热耦合模型端电压仿真结果能较好地跟踪实测端电压;而且能合理地描述电池包内降温过程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电热耦合模型可以有效估计实际电池包的温度变化,从而达到缩短电池包热管理控制策略开发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参数辨识 电热耦合模型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