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的体系解释 被引量:1
1
作者 邢伟星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建立了国家立法授权机制,但学界对以上条款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权限仍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予以厘清。在立法领域,我国宪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系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 《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建立了国家立法授权机制,但学界对以上条款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权限仍存在认识分歧,有必要予以厘清。在立法领域,我国宪法意义上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系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权力一元化基础上二次分配自身立法职权,权宜调整国家权力体系中的立法权分工,建构并运行国家授权立法体制的机制。在理论层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授权受到授权事项和立法权样态的双重限制,即针对法律保留事项只能授予法律制定权和法律修改权。相应地,存在两种具体的理论形态:针对尚未制定法律且不属于绝对保留范围的事项,可以授予法律制定权;对于已经制定法律的事项,可以授予法律修改权。我国现行法律中,《立法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条款规定了相应的授权权限及其现实路径。其中,授权暂调或者暂停适用法律规定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其他国家机关法律修改权的行为,《立法法》第16条为此建构起相应的现实路径;第12条至第14条则建构起其授予国务院法律制定权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立法授权 法律保留 体系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一分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差异化构造 被引量:5
2
作者 钱坤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通过多种方式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宪法监督是其中一项,在类型上属于政治控制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相对的优越地位,也有权开展政治控制型的宪法监督。1982年《宪法》特别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权限,使得常委会得以独占性地开展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属于规范控制型宪法监督,它的依据是宪法的规范效力。应注重两机关宪法监督权的性质差异,推进政治控制型监督与规范控制型监督共同保障宪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民主集中制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宪法委员会制度初论 被引量:9
3
作者 江国华 彭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8,共8页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背景下,加强宪法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在地需要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设立宪法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能够有效破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我... 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背景下,加强宪法实施、维护法制统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在地需要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设立宪法委员会,将其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专门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能够有效破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我监督"的尴尬悖论和"无暇监督"的现实问题。宪法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违宪审查和解释宪法。建立宪法委员会制度应当处理好宪法委员会与党的领导、全国人大、改革开放三者的关系,确立党内法规不审查、基本法律不审查、特别授权立法不审查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设机关 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的违宪审查体制与完善 被引量:6
4
作者 唐忠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 本文立足于中国实际 ,在比较衡平了国外三种违宪审查类型的利弊后 ,认为我国实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的违宪审查制度较为适宜。文章还讨论了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的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及审查方式 ,并从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范围两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制度 审查范围 衡平 全国人大 常委会 审查主体 完善 中国 体制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分权体制——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本文认为 ,所谓分权体制 ,其精神实质 ,并不是国家权力配置的具体模式 ,而是将国家治理权划分为几种基本形式、分别赋予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 ,以防止因权力过于集中所导致的权力腐败。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不同 ,分权体制的具体模式在不... 本文认为 ,所谓分权体制 ,其精神实质 ,并不是国家权力配置的具体模式 ,而是将国家治理权划分为几种基本形式、分别赋予不同的国家机关来行使 ,以防止因权力过于集中所导致的权力腐败。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不同 ,分权体制的具体模式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主权与国家治理权相统一的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主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分权体制 中国 国家权力配置 人民主权权 国家治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与制度完善——以上海市人大代表为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共13页
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宪法和法律意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进人大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地方人大代表可通过提出立法议案,参与地方法规审议、表决,参与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等形式发挥作用。对... 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宪法和法律意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进人大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地方人大代表可通过提出立法议案,参与地方法规审议、表决,参与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等形式发挥作用。对上海市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情况的实证调研表明,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已积累了许多积极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人大 常委会 地方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功能检视与内容调试——基于对制度逻辑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沈亚平 徐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6,共10页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被削弱、倚重客观法秩序而公民权利保障功能发挥受限等现实困境的存在,使得现有制度设计难以高效发挥“整体监督”的应然功能。因此,应尝试合理扩展备案审查制度的监督权能,进一步厘清维护法制统一、权力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保障等多元功能的内涵并理顺其关系。进而,据其调试现行制度内容,通过优化审查方式、增强制度刚性以及加强信息公开等,保障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 备案审查制度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真理 于雯雯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是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权载体、立法权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和规则。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权事项划分不清晰、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立法... 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是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立法权载体、立法权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制度和规则。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权事项划分不清晰、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立法权运行的程序设计不合理等方面。要从明确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立法程序等方面完善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的体制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 立法体制 立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国人大授权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实践完善——以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决定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100,共7页
全国人大授权行为具有鲜明的实践关切和协调改革与法治的功能,为实现其制度化提供了正当性。全国人大授权制度的实践离不开规范的背书,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宪法》和《立法法》的部分条款加以解释适用来实现。实践与规范之间的扞格导致全... 全国人大授权行为具有鲜明的实践关切和协调改革与法治的功能,为实现其制度化提供了正当性。全国人大授权制度的实践离不开规范的背书,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宪法》和《立法法》的部分条款加以解释适用来实现。实践与规范之间的扞格导致全国人大授权制度存在授权主体不明确、被授权国家机关不确定、授权事项的评价标准无法统一以及授权后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全国人大授权制度要突破障碍必须从宪法和法律中寻求规范资源,同时应当在坚持合宪性原则的指导下探索可行的制度、规范、审查和评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授权 监察体制改革 立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变通立法的创新与规制——以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81,共13页
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 浦东新区法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授权决定创设的新型地方性法规,旨在比照经济特区法规,在非经济特区的浦东变通适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我国地方变通立法制度开创了重要先例。从创设依据看,尽管在授权时缺少《立法法》的直接依据,但总体上遵循了宪法的职权范围和央地国家机构职权划分原则,与宪法序言精神相契合,因而具备必要的合宪性基础。鉴于变通立法与法制统一原则的内在紧张关系,法规的制定应当严控准入门槛,准确把握权限范围与变通幅度,建立健全备案审查和自我监督机制,着力实现预留创新空间、严守法治底线的总体目标与核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东新区法规 立法变通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授权决定 法制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景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要"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就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党、人民和人大的相互关系。要努力实现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免干部与"党管干部"原则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要努力实现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检查干部与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要充分发挥专职委员的作用,就必须营造与此相关的制度环境和工作环境,建立健全选拨和退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党 人大 人大常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法备案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61-65,共5页
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立法监督制度,但却存在着法律规范粗疏、实际监督缺位的问题。为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实效,备案制度应在主动审查制度、公民审查建议权的回复机制、备案监督... 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立法监督制度,但却存在着法律规范粗疏、实际监督缺位的问题。为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实效,备案制度应在主动审查制度、公民审查建议权的回复机制、备案监督程序和监督责任、提高人大常委会监督能力上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 行政规范性文件 备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大主导立法的适格主体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一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80,共15页
围绕人大主导立法的现有研究大都将人大视为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质点",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大"内部的复杂结构关系。官方对于人大主导立法的主体认知基本上穷尽了"人大"概念的所有可能所指。此种过于宽... 围绕人大主导立法的现有研究大都将人大视为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质点",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大"内部的复杂结构关系。官方对于人大主导立法的主体认知基本上穷尽了"人大"概念的所有可能所指。此种过于宽泛的认知方式反而导致了立法权的过度沉淀,造成了对主导立法之主体的不当界定。功能适当原则解释了立法权沉淀的原因,但该原则本身应当受到民主正当性要求的制约。人大主导立法首先应当发挥"有立法权的人大"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后者之中又应当首先发挥全国人大的主导作用。完善人大主导立法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主体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主导立法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功能适当 民主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制度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蔚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8,共2页
本文对表决原则、方式、法定人数、计算基准等我国现行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表决制度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些学术上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表决 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权限的合宪性审视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志强 蒋华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93,共15页
刑法涉及人的生命、自由与财产基本权利,在刑法修正案时应考虑刑法合宪性问题,为刑法修正权限提供一个合宪性审视视角。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与修改基本法律的权限,是合宪性依据与刑法理性发展的源头性议题。从宪制变迁来看,有... 刑法涉及人的生命、自由与财产基本权利,在刑法修正案时应考虑刑法合宪性问题,为刑法修正权限提供一个合宪性审视视角。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与修改基本法律的权限,是合宪性依据与刑法理性发展的源头性议题。从宪制变迁来看,有利于合理界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刑法修正权限的依附性、从属性、非独立性本质,进而厘清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刑法修正权力配置层面的常规—例外宪制角色模型。从合宪性来看,通过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刑法修正案的修改时间、幅度与底线等三维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刑法修正权限的行使上存在失范,与宪法规范的授权有明显冲突。为了维护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构与最高立法机关的宪法地位,必须从合宪性立场上进一步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律的修改权,以确保刑法修正运行在合宪性轨道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 修改权限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法修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事结构视角下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行政化问题研究——基于S省市县两级人大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龙飞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81,共12页
在当前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实际运作中,行政管理制度主导了议事权的运作,形成了封闭式的等级化议事结构。议题来源单一,议程设置呈现层层下达与逐级汇报双向结合的特点。议事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非机关的常委基本被排斥在外。这种... 在当前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实际运作中,行政管理制度主导了议事权的运作,形成了封闭式的等级化议事结构。议题来源单一,议程设置呈现层层下达与逐级汇报双向结合的特点。议事权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非机关的常委基本被排斥在外。这种行政化特征严重抑制了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代议制功能,并形成了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只有改变人大常委会行政化的议事结构,重塑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运作逻辑,才能充分发挥其代议机关的制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地方人大常委会 行政化 议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组织理论与功能限定
17
作者 屠振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7-79,共13页
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立,补齐了街道人大工作的制度“短板”,但引发了对其职能定位的长期争论。尽管2015年《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第三款为这一组织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受人大集体行使职权原则等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街道人大... 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立,补齐了街道人大工作的制度“短板”,但引发了对其职能定位的长期争论。尽管2015年《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第三款为这一组织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受人大集体行使职权原则等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街道人大工作机构能否行使职权、如何行使职权始终难有定论。事实上,街道人大工作机构行使职权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由于我国的国家权力组织和运行并不遵循“议事”和“执行”的功能分化原理,而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设立工作机构进行合理分工,授权其行使非决定性的职权,并不违反民主集中制下的集体行使职权原则。2015年《地方组织法》明确常务委员会可以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不仅是对建立这种内部分工的确认,而且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对其职能定位予以明确。在组织形式上,街道人大工作机构是以内部合理分工为基础,以获得授权为条件开展工作的“机构”。在职权权限上,街道人大工作机构是协助常务委员会行使“人大授予职权”的“工作”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 工作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