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在销售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辉 李昌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90,共6页
为了提高单一预测模型在销售预测中的性能,提出一种在多机器学习模型融合下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销售预测方法。将数据划分为四个同分布的数据集;基于各数据集训练多个基学习器;以XGBoost算法为元学习器构建两层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 为了提高单一预测模型在销售预测中的性能,提出一种在多机器学习模型融合下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销售预测方法。将数据划分为四个同分布的数据集;基于各数据集训练多个基学习器;以XGBoost算法为元学习器构建两层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使用德国Roseman超市在Kaggle平台上的销售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Stacking模型中,元学习器利用各基学习器的算法优势提升了模型的预测性能,相比单个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百分误差,Stacking模型最高减少了23.5%,最低减少了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销售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驰运 缪建明 沈丙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55-3464,共10页
作战效能预测对武器装备体系从建设、生产到实战的全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模型对数据的交叉验证方式,针对原有模型次级学习器输入向量较为稀疏的问题,为次级学习层的输入增加多项式特征和经主成分... 作战效能预测对武器装备体系从建设、生产到实战的全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基础上,优化模型对数据的交叉验证方式,针对原有模型次级学习器输入向量较为稀疏的问题,为次级学习层的输入增加多项式特征和经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后的各项作战仿真数据指标(原始数据),形成一种改进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预测方法。以合成营攻占某一阵地的作战效能预测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体系 stacking集成学习 机器学习 作战效能预测 要点夺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分析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黄静静 武文媗 +2 位作者 田宇 王灿 王茂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挖掘滚动轴承信号中所具有的非线性信息并提高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递归分析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递归分析理论将轴承信号中的非线性信息映射到二维递归图中,分别从图像识别和递归定... 为了更加有效地挖掘滚动轴承信号中所具有的非线性信息并提高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递归分析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递归分析理论将轴承信号中的非线性信息映射到二维递归图中,分别从图像识别和递归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应建立了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两个子模型.使用Stacking方法将两个模型进行集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两个模型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两个不同模型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轴承振动信号的分类准确率,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表现出色且稳定,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递归分析 stacking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TorTIM: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实时Tor流量识别方法
4
作者 王宇飞 刘强 +3 位作者 张唯贞 伍晓洁 李佳雯 王煜恒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6,共9页
以Tor网络为代表的匿名网络在带来强隐私性保护的同时也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因此,开展实时、高精度的Tor网络流量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现有研究存在泛化性不强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 以Tor网络为代表的匿名网络在带来强隐私性保护的同时也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因此,开展实时、高精度的Tor网络流量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现有研究存在泛化性不强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和Stacking集成学习技术的Tor网络流量识别方法rtTorTIM。具体来讲,该方法首先提取Tor网络流量的主机级、流级和包级3种模态相关特征并构造特征数据集;随后,rtTorTIM选取随机森林、线性回归和K-近邻方法作为基学习器,并使用一个线性神经网络进行决策融合,从而构建起一个2层Stacking流量分类器。基于ISCX Tor 2016公开数据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tTorTIM方法在Tor流量识别上的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了99%,同时该方法在分类实时性上也展现出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匿名网络 多模态特征提取 实时流量识别 stacking集成学习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的金矿品位快速反演
5
作者 毛亚纯 夏安妮 +4 位作者 曹旺 刘晶 文杰 贺黎明 陈煊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1-2067,共7页
金矿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价值,不仅为国家提供了贵重的金属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还在增强货币稳定性和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避险能力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当前矿山用于金矿品位测量的化学分析法尽管精确,但存在耗时长、成本高以及药... 金矿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价值,不仅为国家提供了贵重的金属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还在增强货币稳定性和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避险能力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当前矿山用于金矿品位测量的化学分析法尽管精确,但存在耗时长、成本高以及药剂污染等多种问题,无法实现基于实时品位信息的矿石品位与选矿方法的自动化调整。相比之下,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因其高效、绿色环保及原位测定等优势,逐渐成为估算矿区金属品位的有效替代方法。为此以中国辽宁省二道沟、凌源和排山楼三个金矿为研究区,共采集了389个金矿样本,以SVC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试的高光谱数据和化学分析数据为数据源。首先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Savitzky-Golay平滑(SG)处理,并分析金矿的光谱特征,发现反射率与金品位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455 nm处具有金的吸收特征,基于此,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等距特征映射(ISOMAP)和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对应降维结果的维数分别为6,5,5。最后基于随机森林(RF)、极端随机树(ET)、决策树(DT)、梯度提升树(GBDT)和自适应增强(Adaboost)、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和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降维后的数据建立了金品位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在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单一模型,其中LLE-Stacking组合模型的精度最高,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2)为0.972,RPD为5.935,平均相对误差为0.231。利用本方法可以快速准确预测矿粉中金的品位,相比于传统模型的品位反演精度有明显的提升,为矿山金品位的快速、原位测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金矿的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品位反演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降维 stacking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短期预测临夏州马铃薯产量
6
作者 任彩玉 郭小燕 +2 位作者 刘立群 涂丽珍 冯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7,共12页
为及时、准确地预测我国甘肃省临夏州马铃薯产量,选用HP滤波、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将2007-2022年临夏州5个县级区域马铃薯趋势产量从实际产量中分离出来,仅将气象产量作为目标变量。选用马铃薯生育期内关键气象特征因素(W):... 为及时、准确地预测我国甘肃省临夏州马铃薯产量,选用HP滤波、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将2007-2022年临夏州5个县级区域马铃薯趋势产量从实际产量中分离出来,仅将气象产量作为目标变量。选用马铃薯生育期内关键气象特征因素(W):每月的最高气温、最低温度、平均气温、露点温度、平均潜在蒸发率、降水量、太阳辐射、土壤1[地表为0cm,土层深度(h),0<h≤7cm]的中层温度、土壤2(地表为0cm,7cm<h≤28cm)的含水率,高温时间(H)和低温时间(L),将包含W、W+H、W+H+L,3种组合形式的特征因素输入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因素进行数据降维,确立最佳输入特征因素组合。采用3种机器学习模型(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多层感知机)作为基模型,建立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在生长季内不同月份对马铃薯气象产量进行短期预测,并叠加趋势产量预测实际产量。结果表明:趋势分离方法中HP滤波法最优,最佳输入特征因素组合为W+H;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R2为0.802,RMSE为0.419),可在马铃薯成熟前4个月实现对马铃薯产量的短期预测,其中,广河县实际产量的短期预测效果最佳、永靖县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气象因素 趋势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铜矿尾矿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预测与性能优化研究
7
作者 段素萍 荀亚玲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268,共16页
【目的】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资源日趋紧缺,铜尾矿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材料成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准确预测掺入铜尾矿砂的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仍然是一项挑战。利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 【目的】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资源日趋紧缺,铜尾矿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材料成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准确预测掺入铜尾矿砂的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仍然是一项挑战。利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建高精度预测模型,并优化混合设计,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铜尾矿砂掺量(0%、5%、10%、15%和20%)以及不同水胶比(0.35和0.45)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采用数据融合方法,将试验数据与公开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集相结合,建立包含698组样本的数据集。基于K近邻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并以RF作为次级学习器。此外,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调优,以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均方根误差、标准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以及决定系数等指标对Stacking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估,并与单一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铜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当掺量超过15%时,强度下降较为显著。28 d龄期时,试验样品的抗压强度最高,表明水化反应效果良好。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在抗压强度预测任务中表现最佳,RMSE=0.37,SD=0.16,MAPE=0.91%,R^(2)=0.991,显著优于单一机器学习模型。在单一模型中,RF表现最佳(RMSE=2.57,R^(2)=0.977),而KNN预测性能最差(R^(2)=0.967)。【结论】构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铜尾矿砂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通过贝叶斯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水胶比及铜尾矿砂掺量对于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所提出的Stacking预测模型可为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推动铜尾矿砂在建筑材料中的可持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砂 抗压强度 预测 机器学习 stacking集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过滤法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无人机影像作物精细分类
8
作者 刘朝辉 杨风暴 张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针对目前多种典型作物分类中特征冗余导致同科作物混淆、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特征过滤法筛选特征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作物精细分类方法。首先,结合敏感波段构造新型植被指数并进行阈值分割,实现作物区域提取;然后,提取... 针对目前多种典型作物分类中特征冗余导致同科作物混淆、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特征过滤法筛选特征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作物精细分类方法。首先,结合敏感波段构造新型植被指数并进行阈值分割,实现作物区域提取;然后,提取不同作物的颜色和纹理特征,进而计算单类作物特征系数和作物间特征差异系数,实现各典型作物的分类特征过滤法优选;最后,构建融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Stacking集成学习作物分类模型,其中第一层的基学习器选择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算法,第二层的元学习器选择逻辑回归模型,实现多种典型作物精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7种典型作物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5.2%和83.34%,相比于未进行特征选择的分类结果分别提升了2.18%和3.68%,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为多种典型作物的精细分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分类 特征选择 stacking集成学习 植被指数 阈值分割 衍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乳腺癌智能诊断预测模型
9
作者 段春艳 刘千拓 +2 位作者 王佳洁 管迪 尤筱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6-984,共9页
整合创新数据预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乳腺癌威斯康星州诊断数据集构建了智能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以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为基模型的特征递归消除法进行特征选取;其次,使用结合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 整合创新数据预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乳腺癌威斯康星州诊断数据集构建了智能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以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为基模型的特征递归消除法进行特征选取;其次,使用结合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过采样和OSS(one-sided selection)欠采样的综合采样进行数据不平衡处理,得到均衡的训练数据集;最后,以MLP(multilayer perception)、LightGBM、CatBoost(categorical boosting)作为基学习器,逻辑回归模型作为元学习器构建了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智能诊断模型,并通过5折交叉验证和准确率、敏感度、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下方面积等多项分类预测指标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达到98.2%的预测准确率,具备稳定且优秀的分类预测性能,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诊断 分类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 机器学习 综合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隧道突水危险预测模型
10
作者 卢佳乐 张念 +1 位作者 牛萌萌 万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4,共8页
为解决机器学习在隧道突水危险智能预测领域存在的模型较单一和预测精度不够理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搜集95条隧道共计232组隧道突水灾害数据建立隧道突水灾害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 为解决机器学习在隧道突水危险智能预测领域存在的模型较单一和预测精度不够理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搜集95条隧道共计232组隧道突水灾害数据建立隧道突水灾害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选取3种基学习器和2种元学习器以不同组合方式训练出8组Stacking集成模型,并筛选出6组较优的集成模型;最后,使用网格搜索调参并结合5折交叉验证超参数调优模型,对比分析6组参数调优后的Stacking集成模型的预测结果,选择出最优Stacking集成模型。结果表明: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改进最优单模型支持向量机(SVM)后得到SVM+朴素贝叶斯(NB)+线性回归(LR)集成模型,其精确率、召回率和F_(1)分数分别达到0.94、0.91和0.92,整体预测效果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可准确预测隧道突水危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集成学习 隧道突水 预测模型 危险等级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孔隙度预测方法
11
作者 梁海波 马睿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210,共9页
储层孔隙度的预测准确性决定了评估地下储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质量的可靠性。然而,现有孔隙度预测的方法存在模型算法单一、精度不高和泛化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孔隙度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Optuna优化的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首先... 储层孔隙度的预测准确性决定了评估地下储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质量的可靠性。然而,现有孔隙度预测的方法存在模型算法单一、精度不高和泛化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孔隙度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Optuna优化的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选取声波时差、井深、岩石密度、井斜角和光电截面吸收指数作为输入参数。然后,对输入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通过Optuna优化模型参数。根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定系数选取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M)和k-近邻算法(KNN)作为Stacking的基学习器,以及弹性网络回归(ENet)作为Stacking元学习器。各主流模型预测结果与Stacking模型比较发现:RF在处理非线性数据时表现优异,但预测结果不稳定,Stacking模型相较RF降低了约10%的均方根误差。SVM具备较强的泛化能力,但参数调优复杂,Stacking模型相较SVM降低了约39%的均方根误差。KNN对异常值不敏感,但对高维数据效果较差,Stacking模型相比KNN降低了约21%的误差。Xgboost能够较好地避免过拟合,但对异常值敏感而且参数调优复杂,Stacking模型相比Xgboost降低了约30%的误差。最终结果表明,基于Optuna优化的Stacking模型显著提高了孔隙度预测的准确性,为反应储层油气储存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度 预测 Optuna优化 stacking 集成学习 测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磊 李伟 +3 位作者 杜玉山 岳大力 张雪婷 侯加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地震属性蕴含大量储层信息,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依据单一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难以精细刻画储层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 地震属性蕴含大量储层信息,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依据单一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难以精细刻画储层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根据不同厚度储层的振幅与频率关系,利用多个频率的地震信息,降低地震属性的多解性;②联合相关性分析和无监督聚类技术优选地震属性,剔除冗余属性特征;③利用能够综合多个差异化模型优势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融合不同频段的地震属性,提高地震属性的解释精度。将该方法用于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并使用线性公式定量分析法进一步评估Stacking模型的泛化效果。结果显示:与单类预测模型相比,Stacking模型的综合预测性能和可靠性均有显著提升;对应的地震属性融合结果高值区形态更加清晰,融合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2,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stacking 集成学习 分频 智能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机械钻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云伟 罗利民 +3 位作者 薛凤龙 刘洋 严昊 郑双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4,52,共9页
机械钻速是评估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效率的重要指标。为准确预测新疆工区某油田钻井机械钻速,基于该工区的历史钻井数据,利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了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tacking集... 机械钻速是评估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效率的重要指标。为准确预测新疆工区某油田钻井机械钻速,基于该工区的历史钻井数据,利用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了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机械钻速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Stacking集成策略融合K近邻算法(KNN)、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和随机森林算法(RF)进行预测验证。预测验证结果显示,分类准确度不高。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各基础模型参数优化。优化后,基于KNN、SVM、RF及Stacking集成4种算法,预测机械钻速准确率分别为73.7%、78.9%、81.6%及97.4%,其中Stacking集成模型预测准确率最高。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机械钻速预测方法开发了机械钻速预测软件,运用软件预测其他2套施工参数下的机械钻速,结果表明,预测机械钻速与实际机械钻速一致,且性能稳定,表明该模型拥有较强的泛化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智能算法可为新疆工区的该油田机械钻速预测与钻井施工参数优化提供一种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钻速 预测模型 stacking集成学习 机器学习 施工参数优化 预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相关性与Stacking集成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小明 徐斌 +3 位作者 尹元亚 潘文虎 吴红斌 韩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32,共9页
针对目标气象预报数据缺失导致风电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相关性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分析目标风电场与相邻气象站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根据相关系数极值点确定延迟时间,构建风速时移数据集;其次,... 针对目标气象预报数据缺失导致风电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相关性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分析目标风电场与相邻气象站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根据相关系数极值点确定延迟时间,构建风速时移数据集;其次,利用Stacking集成方法融合多元算法,从多个数据观测角度预测目标风电场的风电功率,实现不同算法的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泛化能力,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模型超参数,较好地平衡搜索时间与模型效果;最后,采用华东地区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通过考虑不同位置的信息偏差,从数据输入和预测模型两方面可有效提高数据缺失情况下的风电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空间相关性 stacking集成学习 风速时移 多元算法融合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预测方法研究
15
作者 刘红达 孙小华 +2 位作者 王斌 王超 王福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精准预测脱贫人口的潜在返贫风险,对于指导政策落实、资源分配和风险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预测方法,以H省... 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精准预测脱贫人口的潜在返贫风险,对于指导政策落实、资源分配和风险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脱贫人口返贫风险预测方法,以H省脱贫户脱敏后的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重要性排序,识别并筛选显著影响返贫风险的关键特征;基于关键特征数据对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独立模型进行模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相关性较低且预测准确率较高的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自适应提升算法(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SVM作为基础学习器,RF作为元学习器构建了Stacking集成学习预测模型。将412919条数据以7∶3划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使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Score评价模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返贫风险预测模型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单一模型,其预测准确率与RF、NB、SVM、XGBoost、AdaBoost相比分别提升3.64%、10.96%、3.15%、2.29%和5.41%,最终达到了95.65%,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时效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集成学习 返贫风险预测 机器学习 特征选择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基灌浆量预测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祝玉珊 王晓玲 +3 位作者 崔博 陈文龙 轩昕祺 余红玲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灌浆量预测对坝基灌浆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浆工程隐蔽且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灌浆量预测.代理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近似关系的快速求解方法,然而单一代理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组合代理模型... 灌浆量预测对坝基灌浆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灌浆工程隐蔽且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准确高效的灌浆量预测.代理模型是一种能够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近似关系的快速求解方法,然而单一代理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低,组合代理模型仅将单一模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预测精度仍有待提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新方法用于灌浆量预测研究.首先,针对灌浆量预测具有数据量小、影响因素与灌浆量之间非线性关系复杂且预测不确定性较大等特性,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策略,选取在小样本预测中表现优越的支持向量回归(SVR)、具有良好非线性拟合能力的BP神经网络(BPNN)和预测泛化性能及稳定性高的随机森林(RF)等算法作为基学习器,采用自适应学习和不确定性处理能力强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作为元学习器以集成上述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势,构建具有更优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的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作为代理模型;其次,为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采用混沌理论和Lévy飞行策略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对集成学习代理模型进行参数同步优化;最后,将所提ISSA-Stacking集成学习代理模型应用于某实际灌浆工程的灌浆量预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绝对平均误差仅为0.21 m^(3);与组合代理模型及单一代理模型(SVR、BPNN和RF)相比,平均精度分别提高24.34%、30.84%、32.68%和26.56%,为灌浆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量预测 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 代理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tacking算法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岩性识别方法与应用
17
作者 罗水亮 漆影强 +4 位作者 唐松 阮基富 高达 刘乾乾 李生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7,共10页
针对川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传统岩性识别方法精度低、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tacking算法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该方法融合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势,优化特征加权策略,可提高对测井曲线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同时增强对复杂... 针对川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传统岩性识别方法精度低、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tacking算法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该方法融合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势,优化特征加权策略,可提高对测井曲线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同时增强对复杂岩性的识别准确性和稳定性。相比传统方法,该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捕捉测井数据的非线性关系,并降低不同岩性类别间的预测混淆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识别精度达到96%,较传统模型提升6个百分点,且平均相对误差更低,预测效果更优。改进的Stacking算法结合高效计算框架,可显著提升训练和预测效率,使岩性识别更加高效、可靠。该方法可有效地识别复杂岩性,为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cking 集成学习 特征加权 碳酸盐岩 岩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18
作者 郑一鸣 李刚 +2 位作者 季军 张孟喜 吴惠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3-2240,共8页
为提高盾构施工中地表最终沉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性,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层堆叠集成算法(Multi-layer Stacking)提出PCA-Stacking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PCA算法对盾构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 为提高盾构施工中地表最终沉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性,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多层堆叠集成算法(Multi-layer Stacking)提出PCA-Stacking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PCA算法对盾构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特征维度并提取关键信息;此外,通过多层Stacking算法将多个异质模型进行融合,在提高模型预测性能的同时避免子模型间的优化比选。依托上海市北横通道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对盾构工程中的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对比PCA处理前后Stacking模型的性能,并将PCA-Stacking模型与RF、XGBoost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PCA处理前后,Stacking模型的R 2分别为0.792和0.831,PCA对Stacking模型性能有一定提高;2)超参数优化后,RF和XGBoost的R 2分别为0.748和0.612,其性能弱于未进行超参数优化的PCA-Stacking;3)PCA-Stacking模型对地表隆起、沉降变化高度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4)在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方面,异质子模型的PCA-Stacking算法优于同质子模型的集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表沉降 机器学习 stacking集成学习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复合指标优化模态分解和Stacking集成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
19
作者 冉启武 石卓见 +2 位作者 刘阳 黄杰 张宇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8-1108,I0071-I0075,共16页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分解水平及预测模型的整体性能,提出考虑复合指标优化模态分解和Stacking集成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以排列熵结合互信息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金豺优化算法自适应获取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优参数组合...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分解水平及预测模型的整体性能,提出考虑复合指标优化模态分解和Stacking集成的综合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以排列熵结合互信息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金豺优化算法自适应获取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优参数组合,进而将多元负荷序列分解为本征模态函数集合;其次,通过基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扰动的平均影响值(mean impact value,MIV)算法对与多元负荷相关的气象、日期及负荷因素进行特征筛选,从而为多元负荷构建高耦合度的特征矩阵;充分考虑到各单一模型的差异性及优势性,在采用k折交叉验证法减少过拟合的基础上,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多元负荷进行预测;最后采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校区多元负荷数据集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电、冷、热负荷预测中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达到了0.903%、2.713%和1.616%,预测精度相比其他预测模型具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平均影响值算法 stacking集成学习 金豺优化算法 复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时域特征提取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燃煤锅炉NO_(x)排放浓度预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振浩 隋梦璇 曹生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51-6564,I0022,共15页
为提高火电厂锅炉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考虑组合时域特征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首先,为挖掘数据深层信息,采用时序分析、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 为提高火电厂锅炉出口NO_(x)排放浓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考虑组合时域特征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首先,为挖掘数据深层信息,采用时序分析、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analysis,CEEMDAN)和统计学计算数据标准差、偏度等特征的方法进行组合时域特征提取以构建重构数据;其次,考虑到重构数据中存在的冗余变量对模型的精度有所影响,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重构数据进行特征降维;最后,为充分发挥各个模型的优势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构建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ELM)、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极限梯度提升算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为基模型和以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为元模型的Stacking集成学习NO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下都有着不错的预测效果,预测误差均小于2%,能够对锅炉NOx排放浓度实现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排放浓度 时序特征 时域特征 数据重构 stacking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