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acking融合的LSTM-SA-RBF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娜 邓心 肖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为了解决单个神经网络预测的局限性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tacking框架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利用随机森林筛选出与历史负荷相关性强烈的特征因素,采用SSA为负荷数据降噪,简... 为了解决单个神经网络预测的局限性和时间序列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tacking框架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利用随机森林筛选出与历史负荷相关性强烈的特征因素,采用SSA为负荷数据降噪,简化模型计算过程;基于Stacking框架,结合长短期记忆(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LSTM)-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SA)、径向基(radial base functions,RBF)神经网络和线性回归方法集成新的组合模型,同时利用交叉验证方法避免模型过拟合;选取PJM和澳大利亚电力负荷数据集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比较,所提模型预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谱分析 stacking算法 长短期记忆网络 径向基神经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枣树智能灌溉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窦文豪 孙三民 徐鹏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76,共7页
南疆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农业用水紧张,水资源节约尤为重要,针对此问题设计一套智能灌溉系统。系统使用阿里云服务器作为上位机,树莓派作为下位机,并搭建相应的操作页面。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中需要的气象数据、过去7天需水量以及前... 南疆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农业用水紧张,水资源节约尤为重要,针对此问题设计一套智能灌溉系统。系统使用阿里云服务器作为上位机,树莓派作为下位机,并搭建相应的操作页面。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中需要的气象数据、过去7天需水量以及前1天气象数据为输入向量,作物需水量为输出向量,构建基于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与岭回归的Stacking集成学习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tacking集成学习预测模型拟合系数R 2为0.973,且MAE、RMSE、MAPE三类误差更小,Stacking集成学习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更强。灌溉试验中自动灌溉决策正确,系统运行稳定,为新疆地区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智能灌溉系统 stacking集成学习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ransformer的持续血糖浓度预测模型
3
作者 徐鹤 杨丹丹 +1 位作者 刘思行 季一木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5-1081,共17页
糖尿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做好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持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过程中数据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血糖预测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糖浓度预测模型... 糖尿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做好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持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过程中数据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血糖预测的难度。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糖浓度预测模型,旨在提高模型对传感器提取数据的适应性。在该模型中,堆叠式降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被嵌入Transformer编码器的结构中,实现对输入数据的重构去噪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混合位置编码策略替代原来的单一绝对位置编码嵌入,同时将轻量级解码器引入Transformer模型中,替代原始结构复杂的解码器,聚合来自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同时获取局部和全局特征;最后,通过搭建的SDAE-改进Transformer网络对CGM数据序列并行化训练,更全面地捕捉数据中的时序模式和复杂关联,提高预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相较于传统方法在血糖预测任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证实了其在处理CGM数据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血糖监测 神经网络 堆叠降噪自编码器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采样技术和SRFCNN-BiLSTM的入侵检测方法
4
作者 陈虹 由雨竹 +2 位作者 金海波 武聪 邹佳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5-324,共10页
针对目前很多入侵检测方法中因数据不平衡和特征冗余导致检测率低等问题,提出融合改进采样技术和SRFCNN-BiLSTM的入侵检测方法。设计一种FBS-RE混合采样算法,即Borderline-SMOTE过采样和RENN欠采样同时对多数类和少数类样本进行处理,解... 针对目前很多入侵检测方法中因数据不平衡和特征冗余导致检测率低等问题,提出融合改进采样技术和SRFCNN-BiLSTM的入侵检测方法。设计一种FBS-RE混合采样算法,即Borderline-SMOTE过采样和RENN欠采样同时对多数类和少数类样本进行处理,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利用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进行数据降维,减少噪声对数据的影响,去除冗余特征。采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split residual fus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RF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更好地提取数据中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结合注意力机制对特征分配不同的权重,获得更好的分类能力,提高对少数攻击流量的检测率。最后,在UNSW-NB15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验证,准确率和F1分数为89.24%和90.36%,优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不平衡处理 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E和LSTM神经网络的深部未钻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
5
作者 朱亮 李晓明 +1 位作者 纪慧 楼一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64,共9页
在制定深部地层钻进提速方案时,对地层可钻性进行钻前预测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方法精度低,难以满足钻井设计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AE和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模型对深部未钻地层的可钻性进行预测。并将SAE-LSTM... 在制定深部地层钻进提速方案时,对地层可钻性进行钻前预测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方法精度低,难以满足钻井设计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AE和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模型对深部未钻地层的可钻性进行预测。并将SAE-LSTM组合模型的训练时间和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一的LSTM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AE-LSTM组合模型预测地层可钻性训练用时最短,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误差最小,拟合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08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189,决定系数R^(2)为0.966,其RMSE和MAPE最小,R 2最大,较其他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该方法为地层参数预测提供了新的途径,能改善以往预测方法在处理复杂地层问题时预测效率低、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层钻探 岩石可钻性 预测模型 栈式自动编码器 LSTM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元学习策略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凤 张彼德 +4 位作者 刘秀峰 邹江平 凌骁洲 邓均 何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6-199,共4页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四种分类器在模式识别中存在的不足,基于Stacking元学习策略的组合方式,构建了一种分类器组合模型。通过试验证明,该组合分类器优于单个分类器精度。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最邻近算法KNN TAN贝叶斯网络 st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tacking集成学习的指纹识别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苏赋 罗海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53-2161,共9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指纹识别泛化能力降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首先将AlexNet进行改进,在AlexNet中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参数量,加快训练速度;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提升网络获取全局信息...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指纹识别泛化能力降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首先将AlexNet进行改进,在AlexNet中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参数量,加快训练速度;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提升网络获取全局信息的能力;引入批归一化,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同时提升网络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使用全局平均池化替代全连接层,防止过拟合。然后将DenseNet和改进的AlexNet 2种卷积神经网络作为Stacking的基学习器对指纹进行分类,获得预测结果。最后对相同基学习器训练得到的各个模型,根据预测精度对各预测结果赋权,得到的预测结果再由元分类器分类。改进的Stacking算法在多传感器指纹数据库上进行实验,最终识别准确率达98.43%,相对AlexNet提升了20.05%,相对DenseNet提升了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密集连接卷积网络(DenseNet) AlexNet stacking集成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信息融合分析的客户精准画像与推送算法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光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79,共5页
针对原始图卷积神经网络推送模型存在的冷启动和过平滑问题,文中基于堆叠重构网络和改进自编码器网络,提出一种针对用户画像的多信息推送模型。对于冷启动问题,在图卷积网络的输出部分,将用户画像中的评价信息嵌入到网络中,之后通过注... 针对原始图卷积神经网络推送模型存在的冷启动和过平滑问题,文中基于堆叠重构网络和改进自编码器网络,提出一种针对用户画像的多信息推送模型。对于冷启动问题,在图卷积网络的输出部分,将用户画像中的评价信息嵌入到网络中,之后通过注意力网络层提取特征信息,并对模型进行堆叠,以提升用户交互数据的质量。对于过平滑问题,增加网络层数的同时,使用改进的自编码器和度预测模块对动态图网络进行局部训练,从而提升算法的个性化推荐能力。在实验测试中,相较基线最优算法,所提算法的HR指标分别提升22.7%、12.2%,NDCG指标分别提升4.7%和6.5%。证明了该算法性能良好,能够为用户提供精确化的推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堆叠重构网络 用户精准画像 自注意力模型 度预测模块 推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HRRP重构识别方法:带标签约束的SDAE-CNN
9
作者 尹建国 盛文 +1 位作者 赵蒙 江河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1,共10页
雷达空中目标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常被用于开展目标识别,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数据样本不完备和噪声干扰往往会给雷达目标识别带来挑战。为克服这一挑战,将堆栈去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 雷达空中目标高分辨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常被用于开展目标识别,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数据样本不完备和噪声干扰往往会给雷达目标识别带来挑战。为克服这一挑战,将堆栈去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 SDAE)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结合起来用于HRRP的去噪重构与识别,并添加标签约束以加速模型收敛。SDAE可以对HRRP数据进行去噪重构,增强数据质量,扩充目标数据集,并引入标签约束,强化隐特征与所属类别相关联的能力,加速模型收敛,CNN用于对HRRP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强噪声场景下的目标识别中展现了较优的识别性能和识别精度,能够在一定程度克服样本少、噪声高对HRRP识别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像 目标识别 数据不完备 噪声干扰 堆栈去噪自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SAE-BP模型的有源干扰识别算法
10
作者 赵忠臣 刘利民 +2 位作者 解辉 韩壮志 荆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6,共8页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雷达新型有源干扰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PCA-SAE-BP网络算法。提取干扰信号时域、频域、波形域、小波域、双谱域等特征构建67维输入空间,经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将高...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雷达新型有源干扰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PCA-SAE-BP网络算法。提取干扰信号时域、频域、波形域、小波域、双谱域等特征构建67维输入空间,经过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将高维数据进行非线性降维与重构,利用SAE-BP神经网络完成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干噪比(JNR)大于-1 dB的强噪声环境中,KPCA-SAE-BP网络算法对6种新型有源干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训练与识别时间少于0.7 s。相同参数条件下,与经典BP神经网络、SAE-BP网络、KPCA-BP网络、GA-BP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检测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干扰识别 核主成分分析 堆叠自编码器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特征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Stacking算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笑铭 王志君 梁利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3-247,共5页
为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提出一种结合多个网络的改进Stacking算法。将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分类器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新的样本再经过元分类器分类。为降低元分类器输入数据的维度和多个网络分类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 为提高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精度,提出一种结合多个网络的改进Stacking算法。将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分类器对数据进行分类,得到新的样本再经过元分类器分类。为降低元分类器输入数据的维度和多个网络分类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基分类器的输出进行降维。在数据集上进行分类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Stacking、基于平均后验概率算法和基于类投票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同类型网络和不同类型网络中,分类精度均较高且更具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stacking算法 主成分分析 降维 网络结构 分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与Stacking算法的湿地分类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猛 林辉 龙湘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57-264,F0003,共9页
高精度湿地制图对湿地生态保护与精细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传统湿地分类方法的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卷积神经(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FCN)网络与集成学习的湿地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SegNet、UNet... 高精度湿地制图对湿地生态保护与精细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针对传统湿地分类方法的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全卷积神经(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FCN)网络与集成学习的湿地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SegNet、UNet及RefineNet)对GF-6影像的语义特征进行提取与融合,然后利用Stacking集成算法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判别和分类。结果表明,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与Stacking算法能有效提取湿地信息,总体分类精度为88.16%,Kappa系数为0.85。与采用全卷积神经网络与单一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SVM)与k-近邻(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相比,该研究提出的湿地分类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分别提高了4.87,5.31和5.08个百分点;与采用单一全卷积神经网络(RefineNet、SegNet、UNet)与Stacking算法下的湿地分类结果,该文提出的湿地分类方法在总体分类精度上分别提高了2.78,4.48与4.91个百分点;该方法一方面能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遥感影像深层的语义特征,另一方面通过集成学习根据各分类器的表征性能进行合理的选择并重组,从而提高分类精度及其泛化能力。该方法能为湿地信息提取及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stackING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优化的PolSAR数据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交 王鹤颖 +2 位作者 项诗雨 连嘉茜 王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285,共11页
农作物精细分类在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种植结构监管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能够有效探测伪装和穿透掩盖物,提取多种散射特征信息,获取覆盖农作物生长关键物候阶段的... 农作物精细分类在农业资源调查、农作物种植结构监管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能够有效探测伪装和穿透掩盖物,提取多种散射特征信息,获取覆盖农作物生长关键物候阶段的连续时序信息,有效提升表达作物遥感特征的丰富度,在农作物分类中独具优势。但多时相和多特征的引入必然导致模型运算量剧增,不利于工程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优化的PolSAR数据农作物精细分类方法,首先对PolSAR数据进行多种极化目标分解及参数提取以获得多个散射特征;然后使用基于栈式稀疏自编码网络和ReliefF优选的方法进行特征增强与优化,获取最优特征集;最后构建具有2个分支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融合不同卷积深度输出的特征,完成农作物的高精度分类。通过对单时相数据的特征分析、单时相数据初步分类实验和多时相数据不同特征集结合分类器的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低维特征输入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取不同作物之间的差异性特征,准确高效地实现对农作物的精细分类,最高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97.69%和9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分类 POLSAR 栈式稀疏自编码网络 RELIEFF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和视觉Transformer的隧道掌子面岩性判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向露露 童建军 +2 位作者 王明年 苗兴旺 叶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6-1067,I0078-I0089,共24页
为研究综合高效的隧道掌子面岩性智能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收集高铁沿线施工隧道高清掌子面照片、地质素描图及工程地质说明,筛选并统计出灰岩、泥岩、砂岩、玄武岩4种岩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图像增强扩充样本数量并构建岩性样本集;然后,基... 为研究综合高效的隧道掌子面岩性智能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收集高铁沿线施工隧道高清掌子面照片、地质素描图及工程地质说明,筛选并统计出灰岩、泥岩、砂岩、玄武岩4种岩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图像增强扩充样本数量并构建岩性样本集;然后,基于上述样本集分别构建ResNet50V2岩性分类迁移模型及VIT岩性分类模型,对比二者岩性分类效果,并采用Stacking方法集成2种模型的分类特点;最后,通过对比3种元学习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对2种模型的集成融合效果来选取最适用的元学习器。结果表明:采用逻辑回归集成ResNet50V2及VIT所构建的集成模型对岩性的分类效果最好,能充分融合掌子面岩性的全、局部特征来进行分类,模型准确率达到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掌子面岩性 卷积神经网络 视觉Transformer 集成学习 stacking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模型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尚伟 刘树峰 +3 位作者 李子铭 欧阳德强 王宁 向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网络攻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给现有网络攻击应对措施带来了巨大挑战。态势感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概念,为网络安全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针对现有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存在...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网络攻击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给现有网络攻击应对措施带来了巨大挑战。态势感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概念,为网络安全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针对现有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方法存在数据特征提取及较长时间序列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堆栈稀疏自编码器(SSAE)、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和注意力机制(AM)的模型。通过SSAE和CNN提取数据特征,利用AM强化BiGRU对关键信息的关注度,实现对异常流量的攻击类别判定,并结合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指标,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量化评分并划分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模型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准确感知网络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感知 威胁检测 堆叠稀疏自编码器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G优化SSAE-FFNN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深度特征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皓月 吕干云 +3 位作者 史明明 费骏韬 俞明 吴启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0,共12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能质量问题已遍布电网并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且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日渐庞大,因此实现大规模系统中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的深度特征提取及智能分类识别对电力系统污染检测与管理具有重要...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能质量问题已遍布电网并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且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日渐庞大,因此实现大规模系统中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的深度特征提取及智能分类识别对电力系统污染检测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 encoder,SSAE)和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FFNN)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分类方法。首先,基于IEEE标准构建PQDs仿真模型。然后,建立基于SSAE-FFNN的PQDs分类模型,并引入缩放共轭梯度(scaled conjugate gradient,SCG)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梯度下降速度和网络训练效率。接着,为有效降低堆叠网络的重构损失同时提取出深度的低维特征,构建SSAE的逐层训练集及微调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文中方法的分类效果、鲁棒性、泛化性和适用场景规模。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对含误差扰动和某地市电网的21组实测扰动录波数据也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复合扰动分类 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SAE) 深度特征提取 缩放共轭梯度(SCG) 前馈神经网络(F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与BLS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官源林 刘贵林 +2 位作者 于春雨 杨熙鑫 井陆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1022,1044,共7页
针对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训练时间长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和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简称BLS)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了端到端的快速准确模式识别。首先,建立... 针对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训练时间长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简称CNN)和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简称BLS)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了端到端的快速准确模式识别。首先,建立CNN与BLS结合的宽度卷积学习系统(broad convolutional learning system,简称BCLS),利用CNN提取信号特征和BLS进行分类,获得系统输出;其次,通过残差学习增加BLS层数,形成堆叠宽度卷积学习系统(stacked broad convolutional learning system,简称SBCLS),优化预测输出与真实标签的误差,对轴承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最后,通过试验将所提方法与3种BLS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与几种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诊断效果更佳,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训练效率,在边缘端的智能故障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叠宽度卷积学习系统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特征生成的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铭 肖志成 于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基于一维特征数据的多项式特征生成法,提出一种高维特征数据利用多项式特征生成法生成特征数据的数据增强算法,同时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时将生成的多项式特征数据与神经网络模型相融合的算法,其可将生成的多项式特征数据与卷积神... 基于一维特征数据的多项式特征生成法,提出一种高维特征数据利用多项式特征生成法生成特征数据的数据增强算法,同时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时将生成的多项式特征数据与神经网络模型相融合的算法,其可将生成的多项式特征数据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有机结合,并改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模时由于数据样本有限、数据样本总量固定、可使用的数据样本差异性小等数据限制所导致的模型识别准确率低、模型的泛化性能有限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生成 多项式 特征堆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量子神经网络的大地构造环境判别与分析
19
作者 张佳文 李明超 +1 位作者 韩帅 张敬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519,共9页
量子地球科学是一门崭新的跨学科前缘专业,量子计算和量子机器学习算法为地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量子神经网络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复杂多源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与准确率尤为突出。本文以大地构... 量子地球科学是一门崭新的跨学科前缘专业,量子计算和量子机器学习算法为地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量子神经网络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复杂多源数据处理方面的效率与准确率尤为突出。本文以大地构造环境判别这一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利用堆叠集成算法对量子神经网络(Stacking Quantum Neural Network,S-QNN)进行了改进,并分别实现了玄武岩、辉长岩和尖晶石的构造环境智能判别;同时与四种传统算法(SVM、RF、KNN和NB)、经典神经网络(ANN)和传统量子神经网络(QN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集成后的S-QNN模型在3类情况下的准确率较最优的传统算法分别提升5.67%、6.19%和13.34%,较普通的QNN模型提升3.11%、4.99%和3.84%,且更具鲁棒性和通用性。该研究反映了所提出的S-QNN在数据处理中的优势,更证实了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适用性与潜力,为量子科学与地球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地球科学 构造环境判别 岩石矿物 地球化学 堆叠集成算法 量子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保护去噪神经网络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振聪 饶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1-3850,共10页
随机噪声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与相干噪声不同,随机噪声具有频谱较宽、规律性差等特点,很难利用常规方法区分随机噪声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稀疏域的噪声压制方法,基于... 随机噪声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与相干噪声不同,随机噪声具有频谱较宽、规律性差等特点,很难利用常规方法区分随机噪声与地震数据有效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稀疏域的噪声压制方法,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现有的网络结构在压制地震数据随机噪声时,不可避免地破坏地震数据结构,尤其是对于含有复杂构造的地震数据.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在充分探索地震数据随机噪声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结构保护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对野外采集的含噪地震数据进行随机噪声压制研究.研究中利用模拟数据与真实去噪地震数据作为标签数据对,结构保护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学习含噪和去噪地震数据之间的内在特征联系.考虑到常规神经网络在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过程中不能有效保护地下复杂结构特征,文中采用地震数据局部倾角作为约束,并通过修改目标函数达到保护地震数据结构特征的目的.文中利用模拟数据与野外地震数据,对本文方法的噪声压制能力与常用的包括中值滤波、多道奇异谱分解方法在内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数值结果表明,深层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压制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地震倾角的加入可以有效保护地震数据中的复杂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 随机噪声压制 神经网络 局部地震倾角 结构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