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吉利
龙星
贺红
-
机构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
文摘
目的:对临床使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病例进行疗效评价,比较稳定性咬合板和再定位咬合板疗效。方法:使用稳定性咬合板治疗的病例66人(男19人,女47人),再定位咬合板29人(男9人,女20人)。以上病例均是通过临床检查、颞下颌关节许勒位片和关节上腔造影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研究设计与统计:分别对两组用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关节弹响,疼痛指数,压痛的程度,以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对部分人治疗后的关节造影及许勒位进行评价,用SPSS建立数据库,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95例患者中,经过咬合板治后,关节弹响的消失的有69例,消失为72.63%。关节弹响减轻有17例,治疗弹响的有总的效率为90.5%。两种咬合板的分组对照,在两组在弹响治疗效果上没有差异(χ2值为0.138,P=0.719)。在治疗前有疼痛的患者41名中,经过咬合板治疗后有34名患者疼痛消失,其比率为82.96%,其它7名患者均表示疼痛较治疗前有改善,在两种咬合板治疗的分组统讲计中,疼痛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χ2值为0.005,P=0.967)。结论:两种咬合板治疗关节盘前移位均有疗效,当稳定性咬合板无法消除的弹响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咬合治疗
再定位咬合板
稳定咬合板
-
Keywords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stabilization splint Repositioning splint TMD
-
分类号
R782.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稳定性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邓东来
黄翠
龙星
程勇
张智星
郑铁丽
-
机构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
文摘
目的:分析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Michigan型稳定性牙合垫治疗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32例,疗程为3个月,采用Fricton指数来评价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拍摄许勒位X线片 以及行关节上腔造影。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前后存在有显著性差异(P=0.02),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CMI)从治疗前的0.21±0.04下降到治疗后的0.09±0.03。但造影显示并非所有弹响消失患者的盘-突关系均 恢复正常。结论: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消除弹响,缓解疼 痛,改善患者的下颌运动功能。
-
关键词
稳定性(he)垫
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
-
Keywords
stabilization splint anterior disk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
-
分类号
R782.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齐东元
马俊涛
张锐
王如
-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77,80,共3页
-
文摘
目的:分析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使用稳定垫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36例,疗程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值(VAS)和开口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VAS由治疗前的5.66±1.28减小到1.46±1.14;开口度由(26.93±2.64)mm增大到(38.35±2.04)mm,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治疗后MRI显示关节盘并未复位。结论:稳定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并非恢复关节盘的位置,而是通过促进关节盘双板区的适应性改建来实现的。
-
关键词
稳定[牙合]垫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
Keywords
stabilization splint anterior disk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
-
分类号
R782.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