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组织中蛋白激酶C及其抑制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长伏 关士焕 +2 位作者 王兆元 王玉新 于秉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采用Takai法研究20例口腔鳞癌及其临近正常组织的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及其抑制物(ProteinkinaseCinhibitor,PKCI...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采用Takai法研究20例口腔鳞癌及其临近正常组织的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及其抑制物(ProteinkinaseCinhibitor,PKCI)活性。结果:与临近正常组织相比口腔鳞癌胞浆PKC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胞膜无明显变化(P>0.05);与临近正常组织相比口腔鳞癌胞浆PKCI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胞膜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口腔鳞癌的发生与PKC及PKCI在亚细胞水平活性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鳞癌 蛋白激酶c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中蛋白激酶C底物的研究
2
作者 肖铮 陈日新 +3 位作者 薛海晖 宗志宏 张宪 于秉治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白血病细胞invivo蛋白质磷酸化实验结果表明,当fMet-Leu-Phe三肽或促癌剂TPA作用到白血病细胞使PKC活化时,活化的PKC可特异地促进白血病细胞中包括分子量为40KD蛋白质在内的三种蛋白质磷酸化。这三种... 白血病细胞invivo蛋白质磷酸化实验结果表明,当fMet-Leu-Phe三肽或促癌剂TPA作用到白血病细胞使PKC活化时,活化的PKC可特异地促进白血病细胞中包括分子量为40KD蛋白质在内的三种蛋白质磷酸化。这三种蛋白质的磷酸化反应,可被抗癌药物硫杂脯氨酸衍生物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蛋白激酶c 细胞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1-40)对痴呆老龄大鼠海马MARCKS mRNA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振蕴 苏芮 范吉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1-40)致痴呆老龄大鼠海马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底物(MARCKS mRNA)的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年轻组、老龄组、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对老龄大鼠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1次...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1-40)致痴呆老龄大鼠海马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底物(MARCKS mRNA)的表达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年轻组、老龄组、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对老龄大鼠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1次性侧脑室注射,建立痴呆模型。通过行为学以及RT-PCR检测,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以及海马MARCKS mRNA的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表明模型组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MARCKS mRNA表达明显高于老龄组、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可以明显增加老龄大鼠海马MARCKS mRNA的表达,并且导致老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提示MARCKS表达异常很可能是β-淀粉样蛋白(1-40)致神经元可塑性降低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大鼠 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和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SSeCKS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海鸥 沈爱国 +3 位作者 钱佶 秦婧 陈梦玲 程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0-585,589,共7页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骨架结构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应...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骨架结构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LPS、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BPAEC,应用原位杂交、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BPAEC中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观察LPS、TNF-α对内皮细胞中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定位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静息状态的BPAEC表达极少量的SSeCKS;经LPS刺激后,SSeCKS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而TNF-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LPS和TNF-α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且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聚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抑制LPS和TNF-α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TNF-α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PKC参与LPS、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和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eCKS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鸥 沈爱国 +3 位作者 钱佶 秦婧 陈梦玲 程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58-1763,共6页
目的:研究SSeCKS在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纤黏连蛋白(FN)诱导内皮细胞,以Western blotting分析SSeCKS表达量的变化;用Ro31-8220、calphostin C(蛋白激酶C抑制剂)预处理内皮细胞,观察对细胞黏附和迁移... 目的:研究SSeCKS在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用纤黏连蛋白(FN)诱导内皮细胞,以Western blotting分析SSeCKS表达量的变化;用Ro31-8220、calphostin C(蛋白激酶C抑制剂)预处理内皮细胞,观察对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对SSeCKS、F-actin和vinculin在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FN能够显著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SSeCKS的表达量也随之增加,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经Ro31-8220、calphostin C处理细胞后,SSeCKS表达量明显减少,细胞黏附率和迁移细胞数也较处理前显著减少,SSeCKS由细胞质散在分布向核周聚集,且SSeCKS与F-actin、vinculin在细胞边缘共定位比处理前减少。结论:SSeCKS参与细胞外基质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过程,由其介导的PKC信号转导促进了这一过程,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 细胞运动 细胞黏附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研究
6
作者 王涛 王应灯 张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受损肾脏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情况。方法 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经皮下埋置... 目的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受损肾脏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情况。方法 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经皮下埋置药物缓释泵分别向体内灌注AngⅡ和等量生理盐水,释放速度均为200 ng/(kg.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埋泵后第3天收集24 h尿样后处死,留取肾皮质组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和分析SSeCKS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皱缩、剥脱。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SSeCKS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球基膜和部分系膜细胞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通过皮下埋置AngⅡ药物缓释泵成功制作大鼠肾损伤模型,受损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血管紧张素Ⅱ 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在成年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红卫 张红梅 +4 位作者 胡晓东 信文君 张彤 周利君 刘先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 (PKC)在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 (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外记录技术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1)PKC的选择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2 0 0 μmol/L)或...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 (PKC)在大鼠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 (LTP)的诱导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外记录技术在脊髓腰膨大部记录背角浅层神经元C -纤维诱发电位。结果 :(1)PKC的选择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2 0 0 μmol/L)或G 6 983(10 0 μmol/L)对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的基础电位没有影响 ,但可完全阻断脊髓背角LTP的诱导。 (2 )Chelerythrine或G 6 983呈时间依赖性翻转脊髓背角LTP。在LTP诱导后 15min ,脊髓局部给予chelerythrine(2 0 0 μmol/L)后 ,LTP逐渐降低 ,于给药后 70min降至对照水平 ;而G 6 983(10 0 μmol/L)产生同chelerythrine相似的效应 ,在用药后 110min ,LTP降至对照水平。但同样浓度的chelerythrine或G 6 983在LTP诱导后 3h ,均不能翻转业已建立的LTP。结论 :PKC参与脊髓背角C -纤维诱发电位LTP的诱导和早期维持 ,而不影响晚期LTP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抑制 脊髓 c-纤维 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PKC及MMPs/TIMPs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敬华 周巧玲 +2 位作者 王衍慧 刘抗寒 张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5-431,共7页
目的:研究体外高糖环境下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NHMC)中PKC激活或使用PKC抑制剂干预后MMP2,9/TIMP1,2的表达,探讨PKC与MMPs/TIMPs信号转导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NHMC分4组:N组(对照组,5mmol/L葡萄糖);H组(高糖组,30mmol/... 目的:研究体外高糖环境下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NHMC)中PKC激活或使用PKC抑制剂干预后MMP2,9/TIMP1,2的表达,探讨PKC与MMPs/TIMPs信号转导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NHMC分4组:N组(对照组,5mmol/L葡萄糖);H组(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P组(抑制剂组,30mmol/L葡萄糖+10-5mol/L白屈菜红碱);M组(甘露醇组,5mmol/L葡萄糖+25mmol/L甘露醇)。分别于上述4种不同成分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培养,第24,48,72h用MTT法测定NHMC增殖;并于培养后第24,48h收集细胞,抽提mRNA及蛋白质,用ELISA方法测定胞膜、胞核蛋白质PKC活性。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MMP2,9,TIMP1,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高糖组细胞膜和胞核部分的PKC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MP2,9,TIMP1,2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而MMP-9/TIMP-1,MMP-2/TIMP-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高糖加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后,MMP2,9,TIMP1mRNA及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MMP9/TIMP1,MMP2/TIMP2比值较高糖组明显升高(分别P<0.05,P<0.01)。PKC活性与MMP-2/TIMP-2及MMP-9/TIMP-1的蛋白质比值均呈负相关(分别r=-0.651,r=-0.702,均P<0.05)。结论:高糖可刺激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PKC活化,在DN中PKC活化与MMP2,9/TIMP1,2的表达水平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基质金属蛋白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 糖尿病肾病 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LPS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RACK1及rac1 被引量:5
9
作者 尤青海 王巾枚 +2 位作者 孙耕耘 蒋丽娟 李文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表达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和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c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①LPS量效组:0、...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表达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和ras相关C3肉毒菌毒物底物1(rac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①LPS量效组:0、1、5、10 mg/L LPS与大鼠PMVEC孵育12 h;②LPS时效组:10 mg/L LPS与PMVEC孵育0、3、6、8、12、24 h;③IGF-1时效组:100 ng/ml IGF-1与PMVEC孵育0、3、6、8、12、24 h;④LPS+LY294002组:100 ng/ml LY294002预孵育PMVEC 1 h后加入10 mg/L LPS继续孵育12 h,设空白组、LPS组和LY294002组为对照。所有干预结束后Western blot法检测RACK1、rac1及p-Akt蛋白表达。结果①LPS量效组:RACK1、rac1及p-Akt蛋白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各蛋白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0.455,P<0.001)、(F=165.813,P<0.001)及(F=309.346,P<0.001)。②LPS时效组:RACK1和rac1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LPS刺激24 h后达最高,各蛋白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54.034,P<0.001)和(F=423.630,P<0.001);p-Akt表达自3 h(0.460±0.089)上调,12 h达最高(2.022±0.244),24 h(1.264±0.074)仍高于0 h(0.237±0.0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726,P<0.001)。③IGF-1时效组:IGF-1诱导PMVEC表达RACK1、rac1及p-Akt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293,P<0.001)、(F=115.071,P<0.001)及(F=60.175,P<0.001)。④LY294002干预组:LPS+LY294002作用PMVEC后:RACK1蛋白表达量较LPS组下调[(0.732±0.137)vs(1.498±0.167),P<0.001];rac1蛋白表达量较LPS组下调[(0.758±0.084)vs(1.384±0.170),P<0.001];p-Akt蛋白表达量较LPS组下调[(0.492±0.148)vs(1.106±0.219),P<0.001]。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干预RACK1和rac1表达,参与LPS致PMVE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ras相关c3肉毒菌毒1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