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自然种群与抗拟除虫菊酯有关的L1014F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纠敏 安世恒 +3 位作者 张国彦 张蕾 郭线茹 马继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应用PCR扩增技术 ,克隆了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自然种群的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 .后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敏感昆虫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 ,发现在钠离子通道ⅡS6的 10 14同源位点上存在Leu(CTT)→Phe(TTT... 应用PCR扩增技术 ,克隆了甜菜夜蛾 (Spodopteraexigua)自然种群的部分钠离子通道基因片段 ,并对其进行了测序 .后将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敏感昆虫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 ,发现在钠离子通道ⅡS6的 10 14同源位点上存在Leu(CTT)→Phe(TTT)点突变 ,表明该种群的抗药性可能与击倒抗性 (k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自然种群 除虫菊酯 L1014F突变 击倒抗性 钠离子通道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宿主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条件优化
2
作者 赵正萍 张敏 +2 位作者 夏永刚 钟武洪 颜学武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825,共7页
甜菜夜蛾是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增殖的优势替代宿主之一。为明确甜菜夜蛾对DpCPV的最佳增殖条件,本文采用活体增殖法,比较不同DpCPV接种量-虫龄组合、接种频率、甜菜夜蛾幼虫饲养温度及饲养密度对DpCPV增殖量的影响。结果表... 甜菜夜蛾是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增殖的优势替代宿主之一。为明确甜菜夜蛾对DpCPV的最佳增殖条件,本文采用活体增殖法,比较不同DpCPV接种量-虫龄组合、接种频率、甜菜夜蛾幼虫饲养温度及饲养密度对DpCPV增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DpCPV接种量条件下,甜菜夜蛾各龄幼虫对DpCPV的增殖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随着DpCPV接种量的增加,2龄幼虫对DpCPV的增殖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5龄幼虫对病毒的增殖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另外,DpCPV增殖量均随着接种频率、饲养温度、饲养密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综合上述条件,替代宿主甜菜夜蛾对DpCPV的最佳增殖组合条件为:甜菜夜蛾幼虫龄期为3龄,DpCPV接种浓度为1×10^(6) PIB/mL(接种剂量5×10^(3) PIB/头),接种频率为1次,饲养温度为20℃,饲养密度为100头/盒(0.05头/cm^(2)),在此条件下DpCPV增殖量达到2.01×10^(9) PIB/头。研究结果为DpCPV室内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及林间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宿主 甜菜夜蛾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增殖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病原线虫对蛹期甜菜夜蛾的致病力评价
3
作者 刘敏 林雅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01-1004,共4页
为筛选防治甜菜夜蛾的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本研究以室内生测的方式评价并比较了4种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甜菜夜蛾预蛹和蛹的致病力,同时评估了土壤含水量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昆虫病原线虫对甜菜夜蛾预蛹和蛹均有一定的致病... 为筛选防治甜菜夜蛾的优良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本研究以室内生测的方式评价并比较了4种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对甜菜夜蛾预蛹和蛹的致病力,同时评估了土壤含水量对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昆虫病原线虫对甜菜夜蛾预蛹和蛹均有一定的致病力,且其对甜菜夜蛾蛹的致病力低于预蛹。当线虫浓度相同时,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ll、X-7和JY-90品系对甜菜夜蛾预蛹的致死效果均优于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indica)LN_(2)品系。当线虫浓度为100 IJs·头^(-1)时,斯氏线虫X-7、JY-90和All品系对甜菜夜蛾预蛹的致死率均超过80%,异小杆线虫LN_(2)品系的致死率仅为40%左右。当线虫浓度为1600 IJs·头^(-1)时,斯氏线虫X-7、JY-90和All品系对甜菜夜蛾蛹的致死率分别为67.5%、40.0%、18.7%,而异小杆线虫LN_(2)品系对甜菜夜蛾蛹的致死率仅为38.6%。试验进一步评估了15%和20%土壤含水量对X-7品系线虫致死率的影响,发现在含水量20%的土壤中X-7品系对甜菜夜蛾蛹的致死率更高,说明昆虫病原线虫在甜菜夜蛾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甜菜夜蛾 预蛹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Spodopt eraexigua Hübner)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双林 杜家纬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6-219,共4页
采用 EAG生测技术研究表明 ,甜菜夜蛾雄蛾触角上具有 4种性信息素组分 (Z9,E1 2 - 1 4∶Ac(A)、Z9- 1 4∶ OH (B)、Z9- 1 4∶ Ac(C)和 Z9,E1 2 - 1 4∶ OH(D) )的感受细胞。单一组分 A,二元组分 AB和 AD,三元组分 ABC、ABD和 ACD及四元... 采用 EAG生测技术研究表明 ,甜菜夜蛾雄蛾触角上具有 4种性信息素组分 (Z9,E1 2 - 1 4∶Ac(A)、Z9- 1 4∶ OH (B)、Z9- 1 4∶ Ac(C)和 Z9,E1 2 - 1 4∶ OH(D) )的感受细胞。单一组分 A,二元组分 AB和 AD,三元组分 ABC、ABD和 ACD及四元组分 ABCD的 EAG反应显著较高 ,与 3头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浸提液的反应强度相当。进一步对 AB二元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以及最佳比例的剂量反应进行了测定。当 AB间的比例为 5∶ 5时可产生最大的 EAG反应 ,其它比例 (9∶ 1、7∶ 3、3∶ 7、1∶ 9)间无明显差异。 AB(5∶ 5)混合物的使用剂量在 0 .0 4~ 4μg范围内 ,EAG值随剂量增加呈直线上升 ;使用剂量低于 0 .0 4μg或高于 40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性信息素 EAG反应 雄蛾触角 触角电位反应 棉花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作用及偏好性
5
作者 唐艺婷 张学峰 +4 位作者 赵云霞 张凯 曹凯歌 王孟卿 陈澄宇 《植物医学》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探讨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混发的捕食作用及其偏好性,通过试验评估了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2龄、 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为探讨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混发的捕食作用及其偏好性,通过试验评估了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2龄、 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29.87头和153.84头,对3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20.92头和24.94头。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2龄和3龄幼虫均表现出较强的捕食作用,异色瓢虫对甜菜夜蛾的捕食偏好性明显强于草地贪夜蛾,表明异色瓢虫在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草地贪夜蛾 甜菜夜蛾 捕食功能反应 捕食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Bb378不同施用方式对大豆促生及诱导抗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
6
作者 胡飞 童友敏 +6 位作者 徐婷婷 彭辉 胡本进 苏贤岩 毕思佳 吴振晨 徐丽娜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3,共8页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Bb378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及对大豆抵御甜菜夜蛾危害的作用,本研究以1株对甜菜夜蛾具有杀虫活性的球孢白僵菌Bb378为研究对象,采用浸种处理、灌根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该菌株对大豆的促生作用及其与大豆共生对甜菜夜蛾...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Bb378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及对大豆抵御甜菜夜蛾危害的作用,本研究以1株对甜菜夜蛾具有杀虫活性的球孢白僵菌Bb378为研究对象,采用浸种处理、灌根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该菌株对大豆的促生作用及其与大豆共生对甜菜夜蛾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Bb378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14 d后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56.92%,LC_(50)为3.7×10^(7) CFU/mL;球孢白僵菌Bb378孢悬液含量为1×10^(8) CFU/mL时,浸种处理和灌根处理对大豆株高、叶面积和植株鲜重促生效果明显,部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P<0.05);而球孢白僵菌Bb378孢悬液含量分别为1×10^(7) CFU/mL和1×10^(6) CFU/mL时,叶面喷施处理分别对大豆叶面积(齐苗后第21 d)和植株鲜重影响最大。此外,Bb378含量为1×10^(8) CFU/mL和1×10^(7) CFU/mL时,浸种处理、灌根处理和叶面喷施处理整体上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有良好的驱避效果,而浸种处理和灌根处理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驱避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378接种后可以促进大豆生长,且球孢白僵菌-大豆共生体对甜菜夜蛾具有驱避效果,为球孢白僵菌类杀虫剂的田间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大豆 促生长 驱避 甜菜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人工规模繁育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卢敏 邓太平 +5 位作者 袁冬菊 颜果 颜学武 李芝兰 赵正萍 张敏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规模繁育是甜菜夜蛾生态学研究及其绿色防控技术开发的前提。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饲养温度、饲养密度和饲养容器等因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了随龄期变化的饲养策略。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卵期和幼虫期的最适饲养温度为26~28... 规模繁育是甜菜夜蛾生态学研究及其绿色防控技术开发的前提。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饲养温度、饲养密度和饲养容器等因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了随龄期变化的饲养策略。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卵期和幼虫期的最适饲养温度为26~28℃,蛹期和成虫期的最适饲养温度为24~26℃;1~2龄、3龄、4龄、5龄幼虫的最适饲养密度分别为10、2、0.5、0.2头·cm^(-2);3龄以下幼虫合适的饲养容器为塑料养虫杯和塑料养虫盒,而3龄及以上幼虫合适的饲养容器则为塑料养虫箱。研究结果为甜菜夜蛾的工厂化繁育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规模繁育 温度 密度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下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大豆甜菜夜蛾
8
作者 王坤春 孔令标 +3 位作者 王国宾 赵硕 王会征 王士龙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6,共9页
为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有效防治,使用极目EA-30XP植保无人机和大疆T40植保无人机开展喷药防治试验。以8∶2的比例配置诱惑红与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的混合液作为喷施... 为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有效防治,使用极目EA-30XP植保无人机和大疆T40植保无人机开展喷药防治试验。以8∶2的比例配置诱惑红与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的混合液作为喷施药液,评估植保无人机不同作业高度、喷液量和药剂使用量下的药剂雾滴沉积分布情况、对大豆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以及作物安全性。结果表明,极目植保无人机喷施雾滴粒径最小,采用常温弥雾系统喷洒后雾滴沉积数和覆盖度较高,且在上部、中部、下部不同冠层及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具有较高的沉积效果,其中采用2.5 m作业高度和45 L/hm^(2)喷液量时,在冠层和叶片下部正面的雾滴沉积数分别可以达到64.7个/cm^(2)和81.9个/cm^(2),覆盖度分别为2.4%和3.1%;大疆植保无人机降低作业高度到1.5 m作业时,在叶片正面覆盖度高,可达7.7%。两款植保无人机在施药后7 d均可实现92.0%以上的防治效果,所有处理中极目植保无人机作业高度2.5 m,喷液量为45 L/hm^(2),防治效果最佳(99.8%)。两款植保无人机大部分处理区均未发生明显药害,植株均保持正常生长。以上研究对于植保无人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植保无人机 甜菜夜蛾 雾滴沉积数 雾滴覆盖度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种群监测与分析
9
作者 肖兰苑 管云 +5 位作者 胡娟媛 钱凌寒 陈永忠 梁嘉铧 曾艳红 陈燕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4-30,共7页
十字花科蔬菜在深圳市蔬菜种植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4种主要害虫在深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深圳地区4种主要害虫发生动态以指导绿色防控,于2023年在3个监测菜园中采用性诱法对4种害虫的年发生动态... 十字花科蔬菜在深圳市蔬菜种植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4种主要害虫在深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深圳地区4种主要害虫发生动态以指导绿色防控,于2023年在3个监测菜园中采用性诱法对4种害虫的年发生动态展开监测。结果表明:深圳地区斜纹夜蛾全年有为害,分别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出现集中爆发高峰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次高峰;甜菜夜蛾3个菜园发生量差异大,分别于4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集中爆发高峰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次高峰;小菜蛾3个菜园发生量差异小,分别于1月初至6月下旬和9月下旬至12月中旬出现2次爆发高峰;黄曲条跳甲3个菜园发生量差异也较小,分别于2月中旬至2月下旬出现第1次小高峰、5月上旬至6月中旬出现爆发高峰和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出现第2次小高峰。此次监测结果可为深圳地区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小菜蛾 黄曲条跳甲 种群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性诱法和灯诱法诱捕效果比较分析
10
作者 桂宿一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3期70-72,共3页
为比较性诱法与灯诱法对甜菜夜蛾的诱捕效果,探讨两种方法的应用策略,建立更精准的虫情测报技术体系,本研究于2021年(轻发年份)和2023年(重发年份)在安徽宿松县棉田开展2种诱蛾方法的诱蛾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诱蛾方法的诱蛾量... 为比较性诱法与灯诱法对甜菜夜蛾的诱捕效果,探讨两种方法的应用策略,建立更精准的虫情测报技术体系,本研究于2021年(轻发年份)和2023年(重发年份)在安徽宿松县棉田开展2种诱蛾方法的诱蛾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诱蛾方法的诱蛾量消长动态与田间实际发生情况高度吻合,诱蛾量主要集中于8—10月(占全年诱蛾量的3/4),最高蛾量均出现在9月;2种诱蛾方法的月蛾峰日相差1~2 d,性诱法峰日蛾量明显高于灯诱法,且各代次蛾峰表现更明显,早期预警作用突出;甜菜夜蛾的发生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与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密切相关。在轻发年份,灯诱法可作为常规测报手段,但在大发生或重发年份,需强化性诱法的测报应用。性诱法因靶标专一性强,在大发生年份测报优势更突出,可作为药剂防治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精准监测来指导用药,减少农药施用量,促进绿色生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性诱法 灯诱法 虫情测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张天澍 袁永达 +3 位作者 常晓丽 滕海媛 顾浩天 王冬生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
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储存蛋白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ELISA等方法测定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动态变化,研究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和氟啶脲在亚致死剂量下对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 通过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方法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储存蛋白进行纯化,采用SDS-PAGE、ELISA等方法测定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动态变化,研究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甲氧虫酰肼和氟啶脲在亚致死剂量下对储存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幼虫储存蛋白亚基分子量为85.1 ku。在5龄幼虫血淋巴中储存蛋白质量浓度随日龄逐渐增加,于5龄第3天达到最大值30.76 mg∕mL。低剂量的甲氧虫酰肼能够提高幼虫血淋巴中储存蛋白的浓度,处理48 h和72 h后,LC10处理组的储存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9.27 mg∕mL和45.21 mg∕mL,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的甲氧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储存蛋白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LC40处理组在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仅为对照组的48.47%。氟啶脲LC10、LC40两个处理组的储存蛋白浓度在各个处理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处理48 h和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且氟啶脲浓度越高,影响越显著,LC40处理组在72 h后,血淋巴中储存蛋白浓度仅为对照组的26.77%。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两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储存蛋白 甲氧虫酰肼 氟啶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种内和种间的竞争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湘宁 林晓珠 +8 位作者 余小强 李传瑛 郑晓佳 焦家欣 申建梅 陈亚青 彭玉玲 章玉苹 胡黎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存在很多共同的寄主植物。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竞争关系,本文在食物充足和食物缺乏条件下,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和甜菜...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存在很多共同的寄主植物。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竞争关系,本文在食物充足和食物缺乏条件下,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种内和种间竞争行为;研究了不同初始种群密度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在相同生态位的种群竞争行为。结果表明:无食物条件下,扭动行为是草地贪夜蛾种内竞争最主要的行为表现,其中3龄与5龄幼虫组合扭动行为出现次数最多,为8.57±0.49次/30 min。与无食物处理相比,有食物处理下草地贪夜蛾攻防行为次数较少。种间竞争中,在无食物条件下二者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头部接触,防御主要表现为扭动行为,其中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与甜菜夜蛾5龄幼虫竞争时头部接触和扭动行为最频繁,分别出现5.03±2.43次/30 min和18.47±5.92次/30 min。此外,同一龄期的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种间竞争中,草地贪夜蛾存活率更高;不同龄期两者竞争时,龄期相对较高的幼虫存活率更高,且有食物时两者存活率均高于无食物处理。种群竞争的室内模拟研究中,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种群的存活率随共存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5头草地贪夜蛾幼虫与40头甜菜夜蛾幼虫接入玉米苗后,共存时间没有显著影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存活率,但甜菜夜蛾幼虫的存活率受共存时间影响显著;其他组合中共存时间均显著影响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幼虫的存活率,其中,40头草地贪夜蛾幼虫与40头甜菜夜蛾幼虫接入玉米苗后,两者存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草地贪夜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种群可能取代甜菜夜蛾种群。研究结果可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种群演替规律及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甜菜夜蛾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钰薇 郑林浩 +5 位作者 高鹏 朱立贺 张国春 李飞武 夏蔚 徐文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9,共9页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潜能,本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对上述2种鳞翅目害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在网室条件下测定了异色瓢虫对2种害...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潜能,本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对上述2种鳞翅目害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在网室条件下测定了异色瓢虫对2种害虫低龄幼虫的防控效果。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这2种害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其中雌成虫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1.120和0.987,控害效能(a/T_(h))分别为134.514头和154.408头,日最大捕食量(1/T_(h))分别为120.124头和156.437头;雄成虫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1.071和0.830,控害效能(a/T_(h))分别为116.262头和124.568头,日最大捕食量(1/T_(h))分别为108.540头和150.039头。网室试验结果表明,2∶300、4∶300和8∶300的益害比下异色瓢虫均能有效控制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数量,释放后8 d防效分别在65%、80%和95%以上。综上所述,异色瓢虫具备对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有效控害的潜力,试验结果可为利用异色瓢虫防控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甜菜夜蛾 草地贪夜蛾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周期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及生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纪龙 孙清明 苏宏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2-1309,共8页
为探明光周期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及生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20 h时,甜菜夜蛾的卵孵化率仅为74.0%,幼虫历期缩短至11.5 d,幼虫存... 为探明光周期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及生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20 h时,甜菜夜蛾的卵孵化率仅为74.0%,幼虫历期缩短至11.5 d,幼虫存活率降低至57.8%,化蛹率仅为57.8%,蛹重减轻至0.1905 g及成虫寿命缩短至6.3 d。在雌雄比1:1的条件下连续观察7个暗期,发现在第3暗期中,12 h光照下的甜菜夜蛾求偶起始时间距暗期时长(212.4 min)是20 h光照下(51.4 min)的4倍;光周期12L:12D、16L:8D和20L:4D下的总求偶次数分别为47.7次、37.9次和25.5次,三种处理相互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交配起始时间会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缩短或减少;12 h光照下的产卵量(855.0)约为20 h光照下产卵量(301.6)的2.5倍。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光周期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生殖行为的影响,可为甜菜夜蛾的室内人工繁育及田间绿色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光周期 生长发育 生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亚致死效应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文丽 杨慧 +3 位作者 段慢慢 徐昊 赵文甜 王成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5,共8页
为明确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以及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生化抗性机制,本研究在测定10种药剂对甜菜夜蛾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唑虫酰胺LC_(10)、LC_(30)和LC_(50)浓度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及甜菜夜蛾的生化... 为明确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以及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生化抗性机制,本研究在测定10种药剂对甜菜夜蛾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唑虫酰胺LC_(10)、LC_(30)和LC_(50)浓度对甜菜夜蛾生长繁殖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及甜菜夜蛾的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高浓度处理组(LC_(50))的甜菜夜蛾成虫寿命、羽化率和卵孵化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浓度唑虫酰胺(LC_(10))诱导了甜菜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上升,显著抑制了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增效试验表明,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对唑虫酰胺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抗性种群的CarE、MFO和GST酶活都显著高于敏感种群。综上,低浓度的唑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MFO、CarE和GST在甜菜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虫酰胺 甜菜夜蛾 亚致死效应 解毒酶 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SeABCB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Bt Cry1Ab35的结合特性分析
16
作者 郭晓昌 赵丹 +4 位作者 王倩 王冠迪 温晶鑫 吴涵 郭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6,共10页
为了深入解析Cry1Ab蛋白对主要农业害虫甜菜夜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开展了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与Bt Cry1Ab35蛋白的结合特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Se ABCB3全长基因序列(Gen... 为了深入解析Cry1Ab蛋白对主要农业害虫甜菜夜蛾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开展了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与Bt Cry1Ab35蛋白的结合特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甜菜夜蛾ABC转运蛋白Se ABCB3全长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OP948097),开放阅读框为3915bp,编码130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42.66kDa。进一步克隆了编码膜外区域SeABCB3-OM,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eABCB3-OM,成功表达38kDa的重组蛋白;并且Ligandblot及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e ABCB3-OM能与BtCry1Ab35活化蛋白特异性结合,推测其为BtCry1Ab35蛋白的受体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结果表明,SeABCB3在甜菜夜蛾的各龄期和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卵期和马氏管的表达量最高;本研究克隆获得甜菜夜蛾SeABCB3基因,分析了各龄期及组织结构的表达情况,明确了Se ABCB3蛋白与BtCry1Ab35蛋白的结合特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t Cry蛋白对甜菜夜蛾的杀虫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ABC转运蛋白 克隆与表达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测定和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
17
作者 周利琳 熊凯凡 +4 位作者 王攀 杨帆 望勇 王小平 司升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514,550,共10页
本研究测定了广州白云(BY)、武汉黄陂(HP)、上海崇明(CM)、阜阳界首(JS)4个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田间种群和敏感种群多功能氧化酶(MF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酶活性,发现4个田间种群的3种酶活性中仅MFO酶活性均... 本研究测定了广州白云(BY)、武汉黄陂(HP)、上海崇明(CM)、阜阳界首(JS)4个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田间种群和敏感种群多功能氧化酶(MF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E)酶活性,发现4个田间种群的3种酶活性中仅MFO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采用浸叶法测定了MFO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对BY和HP两个田间种群已产生抗性的药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BO分别与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混用时,对BY和HP种群均有显著增效作用。进一步以这3种制剂最高推荐用量分别与PBO两个浓度(100 mg/L和50 mg/L)混用进行室内盆栽药效试验,与各自单剂最高推荐用量相比,PBO浓度在100 mg/L和50 mg/L时均对高效氯氰菊酯有显著增效作用,PBO浓度在100 mg/L时对甲维盐和氯虫苯甲酰胺有一定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制定有效的甜菜夜蛾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解毒酶 酶抑制剂 增效作用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为甜菜夜蛾的新寄主
18
作者 张元臣 丁欣然 +4 位作者 李世豪 李广帅 苏超 薛爽 王景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1-295,共5页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全球分布、间歇性发生的农林多食性害虫,给全球多种农作物和园艺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2年在河南省安阳县林场苗圃基地调查时发现一种昆虫为害侧柏叶片,我们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利用线粒体细...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全球分布、间歇性发生的农林多食性害虫,给全球多种农作物和园艺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2年在河南省安阳县林场苗圃基地调查时发现一种昆虫为害侧柏叶片,我们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COⅠ)进行了分子鉴定,证实该虫为甜菜夜蛾。本文简要描述了该虫为害特点以及生活习性,并对该虫在不同区域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是首次报道侧柏可以作为甜菜夜蛾的寄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甜菜夜蛾在侧柏上生物生态学及防治技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侧柏 分子鉴定 幼虫数量 CO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杀虫剂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德权 罗登忠 +2 位作者 施金梅 杨晶晶 田祥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为了探究杀虫剂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选取9种杀虫剂开展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试验药剂对大豆植株安全;喷施6%乙基多杀菌素SC 450 mL/hm^(2)、20%多杀霉素SC 450 mL/hm^(2)、5%溴虫氟苯双酰胺SC 450 ... 为了探究杀虫剂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选取9种杀虫剂开展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试验药剂对大豆植株安全;喷施6%乙基多杀菌素SC 450 mL/hm^(2)、20%多杀霉素SC 450 mL/hm^(2)、5%溴虫氟苯双酰胺SC 450 mL/hm^(2)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对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达65%以上,药后3 d均达85%以上,药后7 d均达90%以上。以上3种处理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且这3种药剂处理药效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显著减少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该研究监测了2022年8月滨淮农场地区甜菜夜蛾发生情况,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生产科学防控甜菜夜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甜菜夜蛾 杀虫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抗寒与越冬能力研究 被引量:60
20
作者 江幸福 罗礼智 +2 位作者 李克斌 赵廷昌 胡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75-1582,共8页
研究了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耐低温能力、可能的越冬虫态及其越冬能力 ,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我国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甜菜夜蛾 3~ 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高 ,分别为 -1 1 .1 7℃、-1 1 .96℃和 -1 0 .5 0℃ (平均 ... 研究了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耐低温能力、可能的越冬虫态及其越冬能力 ,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 ,初步确定了我国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甜菜夜蛾 3~ 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高 ,分别为 -1 1 .1 7℃、-1 1 .96℃和 -1 0 .5 0℃ (平均 -1 1 .2 1℃ ) ,预蛹期次之 ,为 -1 2 .47℃ ,蛹期最低 ,平均为 -1 7.1 6℃。在 5℃、0℃、-1 0℃和 -5℃条件下 ,甜菜夜蛾各种虫态的 LT50 、LT90 和 LT99.9均随温度的降低而缩短 ,尽管不同虫态的耐低温能力有很大的差别。其耐低温能力由弱至强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卵 <成虫 <幼虫 <蛹。这些结果表明 ,蛹是甜菜夜蛾的四个虫态中耐低温能力最强的 ,因而是最可能的越冬虫态。但由于蛹在 0℃条件下的 LT99.9为 3 8.0 6d,表明甜菜夜蛾在冬季 0℃以下的温度超过 3 8d的地区不能越冬。另外 ,连续两年冬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蛹在北京西郊越冬死亡率均为 1 0 0 % ,说明甜菜夜蛾在北京地区不能越冬。根据这些结果并结合我国气温的变化规律 ,初步将我国甜菜夜蛾的越冬北界定于北纬 3 8°左右 ,即 1月份 -4℃等温线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过冷却点 抗寒能力 越冬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