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多尺度三维图搜索的SD-OCT图像层分割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牛四杰 陈强 +1 位作者 陆圣陶 沈宏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2-277,共6页
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D-OC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的成像技术,视网膜组织层分割对视网膜疾病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三维图搜索方法能够同时分割k(k≥1)个三维面,但其存在时间复杂度高、分割病变图像鲁棒性弱等问题。... 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D-OC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眼科领域的成像技术,视网膜组织层分割对视网膜疾病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三维图搜索方法能够同时分割k(k≥1)个三维面,但其存在时间复杂度高、分割病变图像鲁棒性弱等问题。在传统三维图搜索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多尺度思想,提出应用多尺度三维图搜索的SDOCT视网膜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根据每个组织层的特点,为每层构造一个合理的顶点权重;然后利用相邻列的最大与最小高度差构造列约束限制,改进表面的平滑约束条件;最后利用低尺度的图像,应用三维图搜索方法进行粗分割,逐步向高一尺度应用三维图搜索方法进行单表面细分割。使用改进算法对3组正常眼睛及1组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图像进行分割,并将结果与手动分割及传统三维图搜索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分割出3个层边界(边界位置绝对误差是3.86±2.50μm),并且接近于手动分割结果(3.78±2.76μm),优于传统三维图搜索方法(7.92±3.3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oct技术 视网膜图像分割 多尺度 三维图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曲申 荣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8-700,共3页
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其早期诊断及远期监测非常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一直广泛地被应用于青光眼的诊断,尤其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pectraldo... 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其早期诊断及远期监测非常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一直广泛地被应用于青光眼的诊断,尤其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pectraldomainOCT,SD-OCT)是最新一代的OCT扫描技术,相比之前三代OCT,其技术参数愈加完善,具有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的特点,理论上其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远期随访上的应用价值可能更高。本文就SD-OCT对比前三代OCT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基于SD-OCT的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邬嘉蔚 符敏 +4 位作者 柯晓云 曾丽娜 张燕 陈晓虹 海慧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10月在我院检查确诊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40眼,无DR组)和健康志愿者70名(70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频域光学...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10月在我院检查确诊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40眼,无DR组)和健康志愿者70名(70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以及自动化分层技术分别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全层(retina,R)、视网膜内层(inner retinal layer,IRL)和视网膜外层即感光细胞层(photoreceptor layer,PL)厚度,将黄斑区以中心凹为中心点,分别以直径为1 mm、3 mm和6 mm的3个同心圆进行分区(R总、R-1、R-3、R-6、IRL-1、IRL-3、IRL-6、PL-1、PL-3及PL-6),对比两组间视网膜厚度差异。结果无DR组患者PL-1、PL-3厚度分别为(71±4)μm、(66±2)μm,较正常对照组(73±3)μm、(67±2)μm明显变薄(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中除IRL-6和PL-1外,其余测量区域不同性别间视网膜结构厚度差异显著(均为P<0.05)。无DR组男性患者PL-3、PL-6厚度分别为(67±2)μm、(65±2)μm,较正常对照组的(68±2)μm、(66±2)μm明显变薄(均为P<0.05)。无DR组女性患者PL-3、PL-6厚度分别为(65±2)μm、(63±2)μm,较正常对照组的(67±2)μm、(64±2)μm明显变薄(均为P<0.05)。其余测量区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无DR组黄斑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视网膜P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SD-OCT测量视网膜PL厚度有助于DR早期病变研究,并成为早期监测DR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感光细胞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保持生成对抗网络的SD-OCT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鑫鑫 张世宇 +2 位作者 陈强 陈允杰 吴梦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1-758,共8页
为了去除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中的散斑噪声,提出了一种结构保持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可以无监督地从SD-OCT图像合成高质量的增强深部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图像.该模型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结构学习无配对SD-OCT和EDI-OC... 为了去除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中的散斑噪声,提出了一种结构保持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可以无监督地从SD-OCT图像合成高质量的增强深部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图像.该模型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结构学习无配对SD-OCT和EDI-OCT图像之间的域映射关系.为了克服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图像的结构性差异问题,模型利用连续帧之间的相似性引入全局结构损失,保证了图像的全局结构一致性;同时通过模态无关邻域描述符引入局部结构损失,保持了图像的解剖结构细节.在50组CirrusSD-OCT数据集上进行去噪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PSNR值为29.03 dB,SSIM值为0.82,EPI值为0.50,均优于现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图像去噪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结构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区域生长的SD-OCT糖网图像亮斑分割 被引量:2
5
作者 俞晨琛 陈强 +2 位作者 范雯 袁松涛 刘庆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3-125,139,共4页
硬性渗出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症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视网膜图像中的高信号亮斑与渗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研究渗出与病变的关系,有必要找到一种提取亮斑的方法。但是,目前关于糖网图像亮斑提取的研究还非常少。首先... 硬性渗出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症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视网膜图像中的高信号亮斑与渗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研究渗出与病变的关系,有必要找到一种提取亮斑的方法。但是,目前关于糖网图像亮斑提取的研究还非常少。首先运用层分割算法限制亮斑所在区域,然后采用自适应阈值法确定种子集合,最后使用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区域生长方法提取出亮斑。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分割出糖网图像中的亮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 糖网 硬性渗出 层分割 自适应阈值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限制区域生长的SD-OCT中浆NRD病变区域分割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晓俊 吴梦麟 +2 位作者 范雯 袁松涛 陈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87-192,219,共7页
中浆(CSC)病变区域的大小对于病变的诊断及研究有着关键的作用,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NRD)形态在中浆病变中最为普遍且病变程度最为严重,因此快速准确地分割出NRD病变区域十分重要。给出一种全自动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SD-OCT)中浆NRD... 中浆(CSC)病变区域的大小对于病变的诊断及研究有着关键的作用,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NRD)形态在中浆病变中最为普遍且病变程度最为严重,因此快速准确地分割出NRD病变区域十分重要。给出一种全自动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SD-OCT)中浆NRD病变分割方法。首次在三维空间进行NRD病变分割,将二维图像上的病变区域分割问题转化为三维空间的体分割问题,充分利用了数据的三维结构信息,提高了分割精度。18组中浆NRD病变的SD-OCT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分割出中浆NRD病变,且平均覆盖率高达89.5%。与其他4种分割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精度最高且耗时最短,在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分离 频域光学相干层析图像 自适应阈值 三维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三维SD-OCT糖网亮斑分割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莎 俞晨琛 陈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11-215,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硬性渗出是其病变表现之一,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SDOCT)视网膜图像中的高信号亮斑与硬性渗出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能够准确定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图像中的这类病损信息,提出了一种自动分割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硬性渗出是其病变表现之一,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SDOCT)视网膜图像中的高信号亮斑与硬性渗出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能够准确定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图像中的这类病损信息,提出了一种自动分割亮斑的方法。提取亮斑分为四个步骤:使用双边滤波对图像去噪;使用基于图论的层分割算法来限制亮斑所在区域;在自适应阈值法产生的整体阈值及单帧阈值间选择大阈值帧数更多的作为基础进行第一次三维区域生长;将上一步得到的图像在另一阈值产生的种子图像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区域生长。选取20只患有糖网的眼睛进行实验,自动分割的亮斑面积覆盖率较现有方法提高了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sd-oct)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硬性渗出 自适应阈值 三维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在早期视盘水肿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红娟 方林彬 郑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测量的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circumpapillary total retinal thickness,cpTRT)在早期视盘水肿(early stage optic disc edema,ESODE)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测量的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circumpapillary total retinal thickness,cpTRT)在早期视盘水肿(early stage optic disc edema,ESOD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ESODE患者50例为ESODE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无内眼疾病的慢性泪囊炎、共同性斜视、结膜炎且视力正常、屈光间质透明的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使用SD-OCT的3D disk扫描方式扫描视盘,自动得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象限和平均cpTRT值,评估各cpTRT对ESODE的诊断效能。结果cpTRT的组内相关性为0.888~0.986;ESODE组平均和各象限cpTRT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均为P<0.001);cpTRT在诊断ESODE时,平均、上方象限、下方象限、鼻侧象限、颞侧象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0.961、0.956、0.857、0.848,约登指数分别为0.807、0.847、0.783、0.636、0.670,在最佳切点的灵敏度分别为82.69%、86.54%、96.15%、67.31%、76.92%,特异度分别为98.02%、98.02%、82.18%、96.04%、90.10%。结论SD-OCT测得的cpTRT具有准确诊断ESODE的效能,在最佳切点诊断ESOD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是临床诊断ESODE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早期视盘水肿 视盘周围视网膜总厚度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nsys、Pentacam、CASIA和Arcscan测量近视眼ICL植入术后拱高比较
9
作者 张波 王浩 +6 位作者 庞辰久 杜文文 孙早荷 李金 顾宇伟 王树林 范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目的评估国产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Scansys、Pentacam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 SS-1000)和新型超高频数字超声扫描系统(Arcscan Insight100)测量近视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中央拱... 目的评估国产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Scansys、Pentacam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 SS-1000)和新型超高频数字超声扫描系统(Arcscan Insight100)测量近视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中央拱高的差异及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6—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IC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56例56眼,术后同时应用Scansys、Pentacam、CASIA和Arcsan测量中央拱高。比较4种仪器拱高测量值的差异;4种仪器拱高测量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致性比较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结果Scansys、Pentacam、CASIA和Arcscan拱高测量值分别为(481.8±191.6)、(476.4±190.6)、(619.3±207.5)和(534.0±221.2)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301,P<0.001),其中Scansys和Pentacam拱高测量值明显低于CASIA和Arcscan,Arcscan拱高测量值低于CASI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rcscan-CASIA、Arcscan-Pentacam、Arcscan-Scansys、CASIA-Pentacam、CASIA-Scansys、Pentacam-Scansys拱高测量值均呈强正相关(r=0.982、0.933、0.931、0.942、0.941、0.989,均P<0.001)。Scansys、Pentacam、CASIA和Arcscan拱高测量值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0.975、0.998、0.992;CASIA和Arcscan、CASIA和Scansys、CASIA和Pantacam、Arcscan和Scansys、Arcscan和Pantacam拱高测量值差值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70~0、0~280、0~280、-110~210、-100~220μm,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值超出临床的可接受范围,一致性欠佳;Scansys和Pentacam拱高测量值差值95%一致性界限为-60~50μm,一致性良好。结论4种仪器测量近视眼ICL V4c植入术后拱高重复性均良好,其中,Scansys和Pentacam的拱高测量值偏小,两者一致性良好,结果可以互相替代;而CASIA拱高测量值最大,其次为Arcscan,彼此差异较大,测量结果不能相互替代,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拱高 生物测量 超声 数字式 超高频 光学相干成像 前节 频域 三维眼前节全景分析仪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
10
作者 吕牡丹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实现特征融合,运算过程中存在着梯度消失情况,使得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的MAP(平均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 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实现特征融合,运算过程中存在着梯度消失情况,使得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的MAP(平均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方法。以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建立扫描图像去噪所需的网络架构,通过原始图像域生成不包含噪声信息的高质量扫描图像。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原理,将去噪后处理后的图像分解为多个子图像,通过构造灰度梯度共生矩阵,提取多尺度图像特征向量。从图像局部对比度和全局对比度入手,计算出图像自适应调节系数,以此来实现图像细节特征增强处理。最后,依托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特征融合模型,通过对增强特征的匹配分析和衔接处理,得到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研究方法应用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多尺度特征融合结果的MAP值高于0.8,证明了其可以实现不同尺度特征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特征提取 小波变换 自适应增强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OCT检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樊宁 黄丽娜 +3 位作者 何靖 申晓丽 曾琨 成洪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3-747,共5页
背景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丢失为主要的病理特征,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可以检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GCC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采... 背景青光眼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丢失为主要的病理特征,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可以检测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GCC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人群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系列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利用SD—OCT(RTVue-100)和时域OCT(TD—OCT)技术分别检测POAG患者101例101眼和年龄、屈光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41例41眼视网膜的黄斑区整体平均GCC厚度(GCC—Avg)、上方平均GCC厚度(GCC—Sup)和下方平均GCC厚度(GCC—Inf)及对应区域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按照POAG的程度分为视野损害前POAG组、早期POAG组、进展期POAG组和晚期POAG组,比较各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间上述3个GCC参数的差异,分析GCC厚度和RNFL厚度的相关性以及青光眼患者视野平均缺损值(MD)与GCC厚度的相关性。结果视野损害前POAG组、早期POAG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C—Avg:t:5.411、10.247,P〈0.01;GCC—Sup:t=6.171、9.484,P〈0.01;GCC—Inf:t=5.281、8.592,P〈0.01)。进展期POAG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值均明显低于早期PO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C—Avg:t=4.246,P〈0.01;GCC—Sup:t=2.419,P=0.019;GCC—Inf:t=4.636,P〈0.01),而晚期POAG组GCC—Avg、GCC—Sup和GCC—Inf值均明显低于进展期PO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CC—Avg:t=2.095,P=0.040:GCC—Sup:t=2.756,P〈0.01;GCC—Inf:t=2.018,P:0.040)。GCC—Sup、GCC—Inf和GCC—Avg值与对应区域平均RNFL厚度值均呈高度正相关(r=0.802、0.825、0.856,P〈0.01),青光眼患者的视野MD值与GCC—Avg值呈正相关(r=O.601,P〈0.01)。结论SD—OCT能够定量测量并区分青光眼患者与正常人群的黄斑区GCC厚度,GCC厚度随青光眼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变薄,并与RNFL和视野的损害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频域 时域 视网膜 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小力 陈禹橦 +3 位作者 刘贤洁 李丹丹 张宏伟 宁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青光眼患者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观察测量,比较非Follow-up模式和Follow-up模式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青光眼患者38例,随机选择...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青光眼患者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观察测量,比较非Follow-up模式和Follow-up模式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连续收集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青光眼患者38例,随机选择患者一侧眼进行测量。利用SD-OCT分别采用非Follow-up模式和Follow-up模式对盘周RNFL厚度进行测量,比较2种检查模式的组内标准差(Sw)、变异系数(CV)和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非Follow-up模式测量RNFL厚度,Sw为3.67μm(视盘全周)-10.58μm(鼻侧象限),CV为2.60%(视盘全周)-10.09%(鼻侧象限),ICC为0.768(鼻侧象限)-0.974(视盘全周)。Follow-up模式测量RNFL厚度,Sw为1.42μm(视盘全周)-3.31μm(鼻上扇区),CV为1.27%(视盘全周)-3.00%(鼻侧象限),ICC为0.982(鼻侧象限)-0.996(视盘全周)。Follow-up模式测量的重复性优于非Follow-up模式。结论利用SD-OCT测量盘周RNFL厚度,Follow-up模式的可重复性优于非Follow-up模式,达到了临床应用标准,可用于临床青光眼的检查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戴荣平 董方田 +3 位作者 于伟泓 张枝桥 韩宝玲 杜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应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应用3D-OCT观察IERM118例(136眼),分析中心凹形态、中心凹厚度、感光细胞(IS/OS)情况及与视力的关系。结果在136眼中,板层裂孔者18眼,假性黄... 目的应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应用3D-OCT观察IERM118例(136眼),分析中心凹形态、中心凹厚度、感光细胞(IS/OS)情况及与视力的关系。结果在136眼中,板层裂孔者18眼,假性黄斑裂孔者19眼,囊肿者7眼,弥漫水肿者57眼,中心凹正常者35眼。弥漫水肿组的视力为0.48±0.28,明显低于中心凹正常组的视力0.75±0.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光细胞完整组的中心凹厚度为(276±96)μm,不完整组为(467±172)μ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光细胞完整组的视力为0.64±0.28,不完整组的为0.30±0.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OCT能提供更多的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心凹形态的信息,感光细胞完整患者的视力明显好于不完整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前膜 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水肿 黄斑板层裂孔 假性黄斑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厚度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小力 陈禹橦 +3 位作者 刘贤洁 李丹丹 张宏伟 宁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方法 本研究纳入正常志愿者24例(正常对照组)、青光眼患者21例(青光眼组),随机选择受试者一侧...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方法 本研究纳入正常志愿者24例(正常对照组)、青光眼患者21例(青光眼组),随机选择受试者一侧眼进行测量。利用海德堡Spectralis SD-OCT后极部非对称性分析软件对黄斑区视网膜进行扫描,以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标准对黄斑区进行分区,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和青光眼组黄斑各分区视网膜GCL厚度,并计算组内标准差(Sw)、变异系数(CV)和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 正常对照组黄斑中央区GCL厚度为(12.58±2.69)μm,内环平均GCL厚度为(48.87±3.81)μm,外环平均GCL厚度为(37.28±1.75)μm,呈开口向颞侧的“马蹄形”分布;青光眼组黄斑中央区GCL厚度为(9.57±2.06)μm,内环平均GCL厚度为(34.70±9.67)μm,外环平均GCL厚度为(28.20±5.51)μm,各区视网膜GC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正常对照组各分区GCL厚度的Sw为0.46~0.87μm,CV为0.67%~3.71%,ICC为0.904~0.977;青光眼组Sw为0.53~1.65μm,CV为1.18%~5.75%,ICC为0.833~0.993,2组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利用Spectralis SD-OCT测量视网膜黄斑区GCL厚度在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可用于临床青光眼的检查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域OCT成像系统在口腔组织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诚 张芹芹 +3 位作者 吴晓静 朱思伟 高志 袁小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31-1936,共6页
基于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术理论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便于集成化的光纤式谱域OCT系统,其纵向分辨率为7.3μm,横向分辨率为9.5μm,在空气中的成像深度为3.14 mm。该系统通过干涉光谱来获得样品的深度信息,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利用该系统对口腔... 基于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术理论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便于集成化的光纤式谱域OCT系统,其纵向分辨率为7.3μm,横向分辨率为9.5μm,在空气中的成像深度为3.14 mm。该系统通过干涉光谱来获得样品的深度信息,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利用该系统对口腔内唾液腺导管内壁的组织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将得到的OCT图像与相对应的病理切片图片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研制的系统可以获得腮腺导管内壁组织的层析结构。该项研究对临床医学上的口腔唾液腺疾病的无创检查和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谱域 腮腺导管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与视力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泽锋 晏世刚 +2 位作者 郭晶晶 陈建明 郭海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对比分析28例(30眼)确诊并氉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 目的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对比分析28例(30眼)确诊并氉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转换成LogMAR视力)和水平方向上光感受器内外节缺失区直径(diameter of IS/OS absence,DIOA),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术后22眼黄斑裂孔闭合,裂孔封闭率为73.3%。术前LogMAR视力为0.99±0.37,术后12个月为0.75±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0.05)。术前DIOA为551~2900(1945.57±609.33)μm,术后12个月为412~2811(1357.07±772.67)μm,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手术前后LogMAR视力与DIOA之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895、0.921,均为P<0.01)。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LogMAR视力与手术前后DIOA具有明显正相关性,DIOA是评估患者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学光相干断层扫描 特发性黄斑裂孔 光感受器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黄斑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武校 蓝方方 +1 位作者 甘露 罗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评价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黄斑厚度与形态特点。方法自身对照设计。在广西视光中心招募不伴斜视的中度和重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85例,其中儿童组46例、成人组39例,同时招募与儿童组年龄匹配的已治愈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5例为对... 目的评价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双眼黄斑厚度与形态特点。方法自身对照设计。在广西视光中心招募不伴斜视的中度和重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85例,其中儿童组46例、成人组39例,同时招募与儿童组年龄匹配的已治愈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35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的屈光度、矫正视力、眼底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轴长度等指标,定性评估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内外节(photoreceptor inner and outer segment,IS/OS)形态,进行各指标在双眼间(弱视眼与对侧眼)的比较、组内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儿童组除矫正视力、等效离焦度、眼轴长度3项指标在双眼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均为P <0. 001),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比对侧眼厚(7. 54±14. 42)μm(P=0. 001,95%可信区间为3. 26~11. 83μm)。对照组已治愈的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比对侧眼厚(1. 94±4. 65)μm(P=0. 019,95%可信区间为0. 35~3. 54μm)。成人组双眼间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 05)。儿童组弱视眼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与其等效离焦度呈负相关(r=-0. 338,P=0. 008)。成人组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与其等效离焦度呈正相关(r=0. 447,P=0. 004)。黄斑中心凹IS/OS形态:已治愈弱视患者的IS/OS正常形态比例为80. 0%,明显高于儿童与成人弱视患者比例(58. 8%,χ2=9. 774,P=0. 002)。结论弱视眼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高于对侧眼,仅见于中重度弱视儿童及已治愈弱视儿童;成人弱视眼等效离焦度与其黄斑中心凹1 mm直径区域厚度呈正相关性;弱视眼黄斑中心凹形态呈欠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屈光参差性弱视 儿童 成人 黄斑 等效离焦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线性补偿算法和CCD响应补偿来提高频谱OCT图像质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泰石 李刚 +2 位作者 郑羽 林凌 刘晶晶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933,共5页
在频谱光学相干析成像(频谱OCT)系统中普遍使用的CCD采样的数据是波长的函数。CCD对不同波长的信号具有不同的响应,而且图像重建进行的傅里叶逆变换所需要的数据是波数的函数,忽略这两个问题对频谱OCT成像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基于以上分... 在频谱光学相干析成像(频谱OCT)系统中普遍使用的CCD采样的数据是波长的函数。CCD对不同波长的信号具有不同的响应,而且图像重建进行的傅里叶逆变换所需要的数据是波数的函数,忽略这两个问题对频谱OCT成像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响应度补偿法和波长数据-波数数据转换线性补偿法,并对样品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OCT图像的信噪比(SNR)提高约30%,明显改善了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术 CCD响应 信噪比 线性补偿 频谱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玲娟 赵靖 +2 位作者 谢立信 吴洁 孙大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 目的比较FD-OCT、Visante 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人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27人(54眼),依次用FD-OCT、VisanteOCT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双眼中央角膜厚度,三种仪器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4眼志愿者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FD-OCT测量值为(530.74±31.74)μm,Visante OCT为(554.06±33.32)μm,A超为(531.61±31.76)μm。三种测量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53,P<0.01)。两两比较显示:FD-OCT测量结果与A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与A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ante OCT和FD-OCT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9),前者所测中央角膜厚度较后者厚(23.32±10.46)μm,两者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0.46~26.17μm。结论 A超作为目前角膜厚度测量的金标准,随着检查舒适度、检查速度等要求的提高,使用渐显局限。新的角膜测厚仪的出现,有望改善这些问题,但是诊断分析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测量结果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FD-OCT Visante OCT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玉平 赵宏 +2 位作者 杨琦 王昭 张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5-817,912,共4页
为改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图像的获取速度和灵敏度,搭建了一套基于光谱干涉法的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SD-OCT).该系统采用宽带光源照明,通过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物体的干涉图形并被光谱仪采集,物体内部结构图像则由... 为改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图像的获取速度和灵敏度,搭建了一套基于光谱干涉法的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SD-OCT).该系统采用宽带光源照明,通过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物体的干涉图形并被光谱仪采集,物体内部结构图像则由干涉图形的傅里叶变换获得.研究表明,SD-OCT的数据获取速度比传统的OCT系统提高了将近40倍,达到了16 000/s的轴向扫描速率,其灵敏度也改善了20~30 dB.因此,SD-OCT可实现工程和生物材料内部结构的实时三维图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 光谱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