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ough Set的空间数据分类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石云 263.net +1 位作者 孙玉芳 左春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73-678,共6页
近来 ,数据采掘的研究已从关系型和事务型数据库扩展到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采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其中空间数据分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几个空间数据分类方法的利和弊 ,提出利用 Rough Set的三阶段... 近来 ,数据采掘的研究已从关系型和事务型数据库扩展到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采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其中空间数据分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几个空间数据分类方法的利和弊 ,提出利用 Rough Set的三阶段空间分类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set 分类 数据采掘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阻变型通风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倪景峰 李振 +2 位作者 乐晓瑞 邓立军 王新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了在矿井通风网络发生阻变型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出故障位置和故障量,提出1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通风网络故障位置和故障量诊断方法。利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IMVS将唐安矿模拟故障生成空间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故... 为了在矿井通风网络发生阻变型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出故障位置和故障量,提出1种基于随机森林的通风网络故障位置和故障量诊断方法。利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IMVS将唐安矿模拟故障生成空间数据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的故障诊断模型,并利用该诊断模型对唐安矿矿井通风网络模拟故障位置和故障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引用多种方法对模型进行度量,通过唐安矿模拟实验验证基于随机森林的故障诊断模型的有效性。将随机森林和决策树的故障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较决策树故障准确率有进一步的提高,并发现故障地点失误诊断多是相邻巷道,在一定程度上工作人员对故障地点的判断并不受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阻变型故障 通风网络 故障诊断 空间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孤立点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文俊浩 吴中福 吴红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6-187,210,共3页
空间孤立点是指与邻居具有不连续性的空间点,或者是偏离观测值以至使人们认为是由不同的体系产生的。空间孤立点检测在交通、生态、公共安全、卫生健康、地震、海啸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传统的根据一个非空间属性值进行孤立点判断的方法... 空间孤立点是指与邻居具有不连续性的空间点,或者是偏离观测值以至使人们认为是由不同的体系产生的。空间孤立点检测在交通、生态、公共安全、卫生健康、地震、海啸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传统的根据一个非空间属性值进行孤立点判断的方法容易引起孤立点判断失误。作者在针对多个属性进行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以空间维确定邻居关系,非空间维定义距离函数,使用 Mahalanobis 距离检测孤立点,研究一种新的检测空间孤立点的算法,并对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仿真实验说明算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大规模空间数据中的孤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孤立点 空间孤立点检测 MAHALANOBIS距离 空间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7年我国气温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和质量评估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强 阮新 熊安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93,共9页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国区域气温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程资料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大部分高山地区的插值效果;相比站点资料,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描述我国年平均气温以及季节平均气温分布时更为合理,突出了温度场的大尺度特征;数据集反映出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主要的空间差异;数据集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状况,1951—2007年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6℃,增温速率0.28℃/10 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且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之内。另外,格点数据集显示,1998—2007年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10年,其中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接近2000年之前的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而2007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值超过1998年,达到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3℃,为最暖的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空间插值 格点数据集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片金字塔模型的海量空间数据快速分发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殷君茹 侯瑞霞 +1 位作者 唐小明 罗鹏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9-1274,共6页
针对分布式并行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显示和浏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分专题的海量空间数据金字塔模型及基于数据库存储方案的瓦片数据快速分发方法.对比分析了瓦片数据在文件式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种模式下的存储机制和响应流程... 针对分布式并行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显示和浏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分专题的海量空间数据金字塔模型及基于数据库存储方案的瓦片数据快速分发方法.对比分析了瓦片数据在文件式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种模式下的存储机制和响应流程,并以时间跨度59年的沙尘暴观测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实现高效数据互操作,而且在多用户并发访问时,能快速响应客户端请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片金字塔模型 海量空间数据 数据库 分布式并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数据挖掘的配电网小区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程其云 张晓星 +2 位作者 周湶 雷绍兰 孙才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粗糙集(RS)数据挖掘方法对可能影响小区用地决策的相关属性进行约简,去除冗余属性,克服了以往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弱点,得出决定小区用地类型的决策规则,从而得到每个小区适于发展各...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粗糙集(RS)数据挖掘方法对可能影响小区用地决策的相关属性进行约简,去除冗余属性,克服了以往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弱点,得出决定小区用地类型的决策规则,从而得到每个小区适于发展各类负荷的程度,再运用全局最优的土地分配算法来计算各小区内各类负荷的增长,克服了仿真法不能得到整个土地最优分配方案决策的弱点。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粗糙集 数据挖掘 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客户细分的空间数据分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樊博 李海刚 郭琼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5,共9页
在教字城市的基础上,研究具有空间分析能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出基于空间数据分类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从数据模型、数据过滤、分类挖掘算法这三个阶段入手,设计了全新的CRM知识发现体系.首先提出了客户分类的数据模型,设计全新的空... 在教字城市的基础上,研究具有空间分析能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出基于空间数据分类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从数据模型、数据过滤、分类挖掘算法这三个阶段入手,设计了全新的CRM知识发现体系.首先提出了客户分类的数据模型,设计全新的空间谓词的过滤方法;然后,本文针对空间信息系统所特有的不确定性,设计基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粗糙集算法,以实现合理的空间数据分类;最后,提出了客户空间数据分类的软,硬分类规则,更好地指导CRM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分类 客户细分 空间谓词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南气象数据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 被引量:8
8
作者 何婧 王丽珍 邹力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4期187-190,共4页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可以深入发现现实世界大量空间谓词和非空间谓词之间的特定空间关系。论文结合气象数据的特点和已有传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优点,针对云南气象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序列集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通过严格的算法分... 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可以深入发现现实世界大量空间谓词和非空间谓词之间的特定空间关系。论文结合气象数据的特点和已有传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优点,针对云南气象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序列集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通过严格的算法分析和具体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空间关联规则 项目序列集 最大频繁项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集方法在空间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祥 姚静 李满春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模糊现象,地理对象定义中也存在模糊性。传统空间数据处理中将现实世界当作确定的对象来处理,几乎不能处理模糊现象,从而限制了GIS等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常,用模糊集理论来解决数据的模糊性问题。本文...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模糊现象,地理对象定义中也存在模糊性。传统空间数据处理中将现实世界当作确定的对象来处理,几乎不能处理模糊现象,从而限制了GIS等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常,用模糊集理论来解决数据的模糊性问题。本文介绍了模糊集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和模糊地理对象及模糊拓扑关系的研究进展,并且从土地适宜性评价,专题地图各专题要素的面积估算,遥感图像分类信息提取,地理数据库的设计,模糊地理对象建模以及模糊集与其它软计算方法的结合等六个方面概述了模糊集理论在空间数据处理应用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模糊集 空间数据处理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空间数据可视化的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玉才 刘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79-81,共3页
在大量应用中,空间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都是通过其空间位置进行的。在大小有限的屏幕上显示大量的空间数据常会因为邻结点的高度重叠而导致较差的视觉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可视化大量空间数据的新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用未被使用的像素点巧... 在大量应用中,空间数据的采集和使用都是通过其空间位置进行的。在大小有限的屏幕上显示大量的空间数据常会因为邻结点的高度重叠而导致较差的视觉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可视化大量空间数据的新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用未被使用的像素点巧妙地代替重叠的数据点。介绍了两种解决方法:(1) 将重叠的数据点放置在最近的未被占用的像素点上;(2) 将数据点沿着屏幕填充曲线移动。接着,发展了一个更为成熟的方法叫栅格划分算法。最后,提出了一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最近邻接方法的聚类方法,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空间数据 可视化大数据集 数据库接口 像素点 数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滑坡影响因子评价研究——以三峡库区青干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吉平 刘汉青 +1 位作者 曾忠平 汪华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2,132,共6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从LandsatTM遥感图像获取了一系列滑坡及其影响因子数据。结合粗糙集理论,对三峡库区秭归县青干河流域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取了一组基本的滑坡影响条件属性因子,并导出了基于该因子集合的判断...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从LandsatTM遥感图像获取了一系列滑坡及其影响因子数据。结合粗糙集理论,对三峡库区秭归县青干河流域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取了一组基本的滑坡影响条件属性因子,并导出了基于该因子集合的判断滑坡与非滑坡的规则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坡度、高程、斜坡类型、植被指数和岩石地层单元等5个条件属性因子对滑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核);由粗糙集生成的对预测滑坡相对较有价值的11条决策规则中,3条主要决策规则可作为滑坡影响因子的评价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数据挖掘 粗糙集理论 空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理论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杨薛明 苑津莎 +1 位作者 王剑锋 高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知识表示,将定性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映射,克服了传统模糊理论的不彻底性。该文将云理论、面向对象的归纳方法以及...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知识表示,将定性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映射,克服了传统模糊理论的不彻底性。该文将云理论、面向对象的归纳方法以及粗糙集相结合,进行土地使用决策中空间属性信息定量定性转换、空间数据的离散化、决策规则的挖掘,克服了传统基于模糊集的空间负荷预测模型中模糊集参数及模糊系统规则选择的主观性,同时也利用云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相互间的互补性,增强了知识发现的能力。运用基于云理论的不确定性推理计算小区对各用地类型适应性的评分,使推理结果更加合理而且贴近实际。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小区改造判据,改进了计及小区改造及经济性的用地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小区负荷。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云理论 粗糙集 数据挖掘 面向属性的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空间信息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平 叶莲 范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空间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取,但是获得的原始数据一般不适于直接应用,通常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加工。本文通过对空间信息预处理一般过程的研究,提出了预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将Rough集理论用于空间数据预处理,解决遗漏值补齐、属性... 空间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获取,但是获得的原始数据一般不适于直接应用,通常还需要进行预处理加工。本文通过对空间信息预处理一般过程的研究,提出了预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将Rough集理论用于空间数据预处理,解决遗漏值补齐、属性离散化等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空间信息 预处理方法 ROUGH集理论 遗漏值补齐 属性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GPS揭示的华北地区现今垂直运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斌 聂兆生 +4 位作者 黄勇 王伟 张彩红 谭凯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
对华北地区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GPS流动站、连续站观测资料采用最新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统一处理,获得364个测站的有效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该区域垂直形变有升有降,总体上与地貌相关:山西高原、燕山及苏鲁带以隆升为主,而华北平原... 对华北地区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GPS流动站、连续站观测资料采用最新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统一处理,获得364个测站的有效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该区域垂直形变有升有降,总体上与地貌相关:山西高原、燕山及苏鲁带以隆升为主,而华北平原由于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面积下沉。通过对垂直运动场进行区域平均分析,得到山西高原平均上升速率为1.8 mm/a,苏鲁造山带及燕山地区上升速率不显著。华北平原的垂直运动主要以沉陷为主,最大下沉速率达144.0 mm/a,平均为40.0 mm/a。大规模GPS垂直运动特征显示,华北地区现今垂直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并叠加有人为造成的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资料 垂直运动速率 区域平均 华北地区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空尺度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的建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世文 叶回春 +1 位作者 胡友彪 黄元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487-7492,共6页
[目的]探讨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的建立方法,并且基于建立的方法构建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方法]基于环境相关法,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计算矢量常模值、土壤母质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与土壤质量的... [目的]探讨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的建立方法,并且基于建立的方法构建不同时空尺度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方法]基于环境相关法,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计算矢量常模值、土壤母质类型、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等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结果]就空间尺度而言,衡量县域和乡镇尺度土壤质量好坏的最小数据集明显不同,2008年县域尺度下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容重、砂粒、土壤有机质、黏粒、pH、土壤有效锌、土壤有效锰7个指标,而进入2008年乡镇尺度下的最小数据集则为粉粒、有效钾、有效锰、全氮、土壤容重、黏粒、pH、土壤有效铁8个因素;就时间尺度而言,不同时期的最小数据集不同。[结论]土壤质量评价必须和时空尺度挂钩才有意义。基于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得到的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参数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含所有未入选参数所表达的土壤质量信息。不同时空尺度下建立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冗余程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空尺度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空间元数据研究
16
作者 蔡中祥 沈焕庭 +1 位作者 张晶 刘建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7,共9页
信息共享能够有力推动长江河口的管理和研究,空间元数据是实现有效信息共享的支撑技术,目前长江河口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是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实现共享,因此研究长江河口空间元数据尤为必要。本文从实现长江河口信息有效共享的角... 信息共享能够有力推动长江河口的管理和研究,空间元数据是实现有效信息共享的支撑技术,目前长江河口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是数据格式不统一、无法实现共享,因此研究长江河口空间元数据尤为必要。本文从实现长江河口信息有效共享的角度,提出了长江河口空间元数据的概念,归纳了空间元数据的内容体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长江河口空间元数据获取的步骤和方法,利用XML文档技术实现其管理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空间元数据 数据集 X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性和模糊集的空间数据噪声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付保 徐显景 +1 位作者 白庆春 朱颢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纷繁复杂,同时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质量又至关重要,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数据挖掘结果的好坏,但现实中数据缺失和噪声数据的现象在所难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入空间对象的自相关性理论和模糊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 大数据时代数据纷繁复杂,同时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质量又至关重要,数据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数据挖掘结果的好坏,但现实中数据缺失和噪声数据的现象在所难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入空间对象的自相关性理论和模糊集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自相关性和模糊集的空间数据噪声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运用邻域对象的空间自相关性理论,计算出特定对象与邻域内其他对象的距离,进而将距离以模糊隶属度的概念予以表达,最后通过与该属性的置信水平进行比较,以此来判定噪声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结果均表明,该算法对于处理空间数据噪声点问题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数据 数据预处理 空间自相关性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FS管理MapGIS K9瓦片地图集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波 党琦 杨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235,共4页
关系型数据库在管理海量空间数据时遇到诸多瓶颈,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system)通过将大数据分割为多个小数据块,并将其分别存储在多个数据节点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中,成为一种新的存储海量空间数据的方法。使用HDFS作为平台,利用... 关系型数据库在管理海量空间数据时遇到诸多瓶颈,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system)通过将大数据分割为多个小数据块,并将其分别存储在多个数据节点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中,成为一种新的存储海量空间数据的方法。使用HDFS作为平台,利用数据结构类型MapFile设计一种管理MapGIS K9瓦片地图集的方式,并进行实验。实验表明用HDFS管理海量瓦片地图比传统方式管理更易扩展,更加安全,效率更加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空间数据 管理 HDFS 瓦片地图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拓扑三角形集的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元生 吴立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是数字城市、数字矿山与数字岩土工程建设中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的关键。在空间数据集成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机制与原理,提出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初步方案。通过对Open GIS简单要素规范进行... 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是数字城市、数字矿山与数字岩土工程建设中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的关键。在空间数据集成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机制与原理,提出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初步方案。通过对Open GIS简单要素规范进行扩展,强调"体"的引入对三维空间数据集成的重要性,针对地上建筑、地形和地层建模分别采用CSG、CD-TIN和GTP模型的特例,提出了对CSG+CD-TIN+GTP模型数据进行集成的数据组织结构;并且设计了一种基于拓扑三角形集(TTS)进行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的技术框架,提出集成模型数据表达的方法。结合某城市地上下空间建模应用实例,给出基于TTS进行地上下空间数据集成与建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集成 数据结构 OPEN GIS 拓扑三角形集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综合数据挖掘方法在空间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熊浩 李卫国 +2 位作者 黄彦浩 张海峰 畅广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6-40,56,共6页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数据挖掘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空间负荷预测中。基于规则约简方法提出了循环采样方法,采用数据库知识获取技术按采集的样本属性值将样本聚类,根据聚类中心对连续取值的属性设定模糊值,根据决策属性的包... 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数据挖掘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空间负荷预测中。基于规则约简方法提出了循环采样方法,采用数据库知识获取技术按采集的样本属性值将样本聚类,根据聚类中心对连续取值的属性设定模糊值,根据决策属性的包含度对模糊粗糙规则进行筛选,并采用数据库知识获取技术实现了用地类型的转换。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活,可用于短期、中期和长期空间负荷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数据挖掘 数据库知识获取(KDD) 模糊粗糙集 配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