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规模如何影响产业升级:促进还是抑制?——基于空间面板Durbin模型(SDM)的研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 被引量:79
1
作者 朱玉杰 倪骁然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0-192,共13页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 本文运用中国2000-2011年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了以金融相关比、金融规模存量、金融集聚、金融效率衡量的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来看,金融相关比的增长显著促进了产业升级,而金融规模存量增长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此外各地区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效率水平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模 产业结构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龚新蜀 唐晓宇 张风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效应及异质性研究
3
作者 庄赟 林鑫城 +1 位作者 刘乃全 周闽军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8,共15页
利用数实融合发展契机推进创新资源流动,进而诱导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已成为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选取衡量数实融合发展基础的核心产业指标... 利用数实融合发展契机推进创新资源流动,进而诱导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已成为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选取衡量数实融合发展基础的核心产业指标和对衡量区域创新能力有理论关联的产业数字化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统计综合评价技术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2年数实融合发展综合得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检验数实融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实融合发展总体上不仅对本地区创新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创新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且这种溢出效应的程度显著高于对本地区创新能力所产生的直接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区域创新能力 熵权法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胜 刘书芳 张钰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92,共18页
在中国积极推动内需消费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对于塑造绿色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影响机制。研... 在中国积极推动内需消费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对于塑造绿色消费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与绿色消费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绿色金融的推进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绿色消费的增长,也通过区域经济联动效应,推动了邻近地区的绿色消费提升。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完成的。此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口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及环境规制严格和金融体系成熟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基于上述发现,建议政府在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潜力,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消费 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技术 人口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中国省域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圣云 房方 王石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0-962,共13页
数字经济是驱动碳减排和人类福祉提升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构建并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人类福祉碳强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省域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数字经济是驱动碳减排和人类福祉提升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构建并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人类福祉碳强度,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省域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①2011—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形成“西低东高”空间格局;而人类福祉碳强度明显降低,呈“北高南低”空间特征。②发展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降低中国人类福祉碳强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每提高1单位,人类福祉碳强度相应降低1.138单位。数字经济通过降低用电能耗与产业结构升级来降低人类福祉碳强度,人均用电量、第三产业占比每提高1单位,中国人类福祉碳强度分别降低0.645、0.083单位,降低用电能耗的促减效应明显更强。③数字经济对中国省域人类福祉碳强度的促降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发展数字经济对本省及邻近省域的人类福祉碳强度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建议缩小中国数字经济的东西差距与人类福祉碳强度的南北差异,发挥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减少用电能耗,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中国人类福祉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类福祉碳强度 门槛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峣 谢北辰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7,共18页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验证了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下呈现差异化的结果,相较于大城市而言,特大和中小城市高新区的建设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从城市区域划分来看则差异相对较小;第三,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是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高新区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制定高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空间溢出效应 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何以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双重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迪 张芷媛 汪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虹吸效应显著抑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正向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东部地区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大于西部地区,而在中部地区不显著;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存在遮掩效应,在西部地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市场竞争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显性集权、隐性分权与经济低碳转型
8
作者 王东 贾亚男 罗红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9,共8页
论文运用全国30个省份2007—2022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地区金融显性集权和金融隐性分权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金融显性集权和隐性分权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显性集权对碳排放强度和人... 论文运用全国30个省份2007—2022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地区金融显性集权和金融隐性分权程度,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金融显性集权和隐性分权对低碳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显性集权对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金融显性集权有利于降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碳排放水平,进而推进区域经济低碳发展;金融隐性分权对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金融隐性分权增加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碳排放水平,金融隐性分权不利于推进区域经济低碳发展。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隐性分权加剧资本扭曲程度和弱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而增加碳排放,金融显性集权通过弱化资本扭曲和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地区绿色低碳转型;财政压力具有门槛效应,当地方财政压力高于门槛值时,金融显性集权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隐性分权对人均碳排放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显性集权 金融隐性分权 低碳转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信息化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9
作者 张胜武 韩日 +1 位作者 王良举 王娜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共16页
信息化作为新兴产业驱动力,重塑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与关联互动。既有研究探讨了信息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基于城市尺度的信息化对旅游经济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尚未被系统性检验。文章在揭示信息化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 信息化作为新兴产业驱动力,重塑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格局与关联互动。既有研究探讨了信息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基于城市尺度的信息化对旅游经济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尚未被系统性检验。文章在揭示信息化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信息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信息化与旅游经济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关联性特征,传统计量模型因忽略空间交互作用而高估信息化对旅游经济的产出弹性。(2)信息化对本地旅游经济具有U型影响,研究末期仅6个城市信息化水平跨过拐点,其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邻近旅游经济呈倒U型溢出影响,且本地直接影响力度强于邻近溢出影响。(3)信息化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旅游经济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信息化基础设施呈U型影响而信息产业呈倒U型影响,信息产业发展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短板。(4)信息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关系具有区域异质性,对本地U型影响以及对邻近倒U型溢出效应在上游并未得到释放,其影响强度依次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旅游经济 空间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高价值专利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吴雷 柳淇 +1 位作者 高娈 林超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56,共11页
探讨高价值专利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促进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于2005-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析高价值专利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并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 探讨高价值专利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促进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于2005-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析高价值专利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并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近年来高价值专利总体呈现出增加态势,尤其是沿海地区增长迅速,菱形结构日益凸显;高价值专利多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区域,呈现明显的沿海强于内陆、“东-中-西”逐渐递减的格局特征;自2011年始高价值专利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第二,经济基础、政府重视、人才规模以及生态环境等均会对高价值专利产生不同影响。其中,经济基础会显著抑制邻近地区高价值专利发展,与普通专利的研究结果相反。第三,菱形结构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外围地区高价值专利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城市创新 高价值专利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整合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谭志雄 向斯曼 +1 位作者 韩经纬 陈思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1,共17页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此研究在对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基本处理后,采用不具有截距项的“S”型模型拟合形成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9年整合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收缩像素提取开展城市收缩测度;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影响,开展稳健性、异质性相关讨论,并构建非线性模型从“劳动收入”与“环境质量”两条路径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存在倒“U”型关系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与“竞争模仿效应”形成,空间溢出效应甚至超过了直接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中部地区的城市不显著,中东西三大板块各具优势,但要素资源流动性不强;非资源型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收缩的作用效果显著,资源型城市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就业吸纳效应、环境污染效应等途径影响城市收缩。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关注城市收缩本质,转变城市收缩传统价值误区认识。倡导“精明收缩”理念,在保持城市基本活力的同时,合理调整城市规模与功能布局。针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异质性,实行差异化外资引入策略。东部地区进一步优化外资吸引政策,推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引进;而西部与中部地区则应注重外资对本地产业升级和就业吸纳的促进作用,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外资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资源竞争。建立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开发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内外资导向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研究对长江经济带正视“精明收缩”问题,构建具有包容性、韧性和适应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外商直接投资 夜间灯光数据 长江经济带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12
作者 牟粼琳 付志华 +2 位作者 王静熙 谭骏 朱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6,F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机制检验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对本地区效用显著,还对邻近地区形成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激发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4)体育财政投入水平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前期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时,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步增强,但当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高于临界点(6.148)时,提升作用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影响与中介效应研究
13
作者 张然 苏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18,共7页
农业的集聚式发展使得区域协同减排成为实现农业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从空间效应来... 农业的集聚式发展使得区域协同减排成为实现农业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论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从空间效应来看,农业产业集聚能够有效降低本省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同时导致相邻省份的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2)从中介效应来看,农业产业集聚可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3)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部地区本省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最强,而东部地区最弱,且东部和东北地区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针对农业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碳排放强度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玲 吴雨婷 孟仲修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0,共8页
在数字经济逐步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促进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基于2013—2021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协同模型,运用Dagum基尼系数解析绿色创新与经... 在数字经济逐步成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促进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基于2013—2021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协同模型,运用Dagum基尼系数解析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发展趋势,并存在明显的“东高西低”发展格局,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2)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经济韧性 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杨永生 张宇飞 雷洪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5-7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对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对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间虽存在差异,但整体差异具有收敛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状态大多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各类型均呈现向上演化趋势;农业科技创新、工业增加值、教育支出和个体就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进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杨光明 盛红霞 +3 位作者 秦艺支 李大容 周旅 张熠瑜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7-318,共12页
[目的]探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建立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采用改进4阶段DEA模型对2000—2021年52国旅游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利用空间自相... [目的]探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建立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采用改进4阶段DEA模型对2000—2021年52国旅游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利用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旅游生态效率空间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生态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生态效率发展呈现显著空间分异特征,区域内效率值差距较大;③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以及其邻国如泰国,老挝等,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低—高集聚、高—低集聚区较少;④城镇化率、富裕程度对旅游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础设施水平、人口结构对旅游生态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对旅游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同时空间溢出效应显著。[结论]部分指标显著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旅游生态效率,从影响指标入手推动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部分国家的带动作用是提升共建国家旅游生态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旅游生态效率 时空演变 四阶段DEA模型 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李华金 黄嘉信 狄亚轩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065-7079,共15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碳解锁水平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2011—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从产业、制度、科技、文化四个维度构建碳解锁水平指标体系,探究碳解锁空间关联网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格局演变上,环鄱阳湖城市群碳解锁水平相对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更高,南昌、武汉对周边城市存在技术溢出的辐射效应。②区域差异特征上,泰尔指数经历先升后降的动态过程,总体差异以区域内差异为主导,其中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区域内差异贡献率最高,武汉城市圈贡献率波动显著,环长株潭城市群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虽低但近年呈递增态势。③网络联系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解锁网络关联度保持高位,强连通性显著,网络密度持续攀升、效率下降、等级度降低;以武汉和南昌代表的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构成的“净溢出板块”通过技术、政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萍乡、武汉、宜昌和黄冈等市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作用。④在影响因素方面,富裕程度与互联网发展对本地碳解锁产生显著正向直接效应,社会消费则具有负向作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人口规模、互联网发展及富裕程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总效应表现为正向驱动,人口规模与互联网的总效应呈现负向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碳解锁 STIRPAT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18
作者 王兆峰 于沛鑫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9,共13页
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可夫链、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剖析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呈“下降-上升”趋势;整体空间格局呈层次明显... 运用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可夫链、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剖析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的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呈“下降-上升”趋势;整体空间格局呈层次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扩散趋势,流域内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城乡融合发展效率分异的主要原因。②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具有“路径依赖”与“自身锁定”效应,空间传递性较为显著,高(低)效率地区对邻域地区具有正(负)向空间溢出效应。③金融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程度、交通水平对本地及邻域城乡融合发展效率提升均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化水平呈负向影响;环境规制强度对本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但对邻近地区产生显著负向溢出效应。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效率研究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效率测度 马尔可夫链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强度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志坚 兰凯露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8,共10页
为探究碳排放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测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 为探究碳排放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选取2010—2022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测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反向影响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物流业碳排放强度对长江流域不同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的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存在差异,对资源较少、发展水平较低的上游地区溢出效应仍显著为负,而对资源丰富、发展水平较高的中下游地区溢出效应则呈现出空间阻滞作用。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物流业减排降碳、提升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低碳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视域下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昕昱 郭光庭 杨韶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利用2006-2021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与窗口DEA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与绿色发展... 利用2006-2021年黄河流域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与窗口DEA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金融发展与绿色发展效率呈显著的空间正向相关关系,方向特征表现为偏西北-偏东南;(2)总体来看,金融发展的3个子系统中,金融规模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金融效率和金融可得性反之;(3)从空间溢出角度来看,当前黄河流域城市金融规模不利于本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但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提高;金融效率对本地区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影响不明显;金融可得性显著促进了本地绿色发展效率,却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黄河流域 绿色发展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