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A estimation based on multi-frequency joint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for passive radar 被引量:1
1
作者 WEN Jinfang YI Jianxin +2 位作者 WAN Xianrong GONG Ziping SHEN J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052-1063,共12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multi-frequency passive radar and develops a multi-frequency joint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resolution.The developed algorithm exploits the ... This paper considers multi-frequency passive radar and develops a multi-frequency joint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resolution.The developed algorithm exploits the sparsity of targets in the spatial domain.Specifically,we first extract the required frequency channel data and acquire the snapshot data through a series of preprocessing such as clutter suppression,coherent integration,beamforming,and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detection.Then,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the target’s DOA is estimated by jointly extracting the multi-frequency data via evidence maximization.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has better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than other existing multi-frequency DOA estimation algorithms,especially under the scenarios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and small snapshots.Furthermore,the effectiveness is verified by the field experimental data of a multi-frequency FM-based passive rad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frequency passive radar DOA estimation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small snapshot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in ISAR tomography imaging
2
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2 位作者 邓彬 王瑞君 秦玉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790-1800,共11页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 imag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narrow-band version of the 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CT). The traditional CT imaging algorithms for ISAR, including the 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 a...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 imaging can be regarded as a narrow-band version of the 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CT). The traditional CT imaging algorithms for ISAR, including the 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 and the convolution back projection algorithm(CBP), usually suffer from the problem of the high sidelobe and the low resolution. The ISAR tomography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in a sparse Bayesian framework is concerned. Firstly, the sparse ISAR tomography imag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light of the CT imaging theory. Then, by using the compressed sensing(CS) principle, a high resolution ISAR image can be achieved with limited number of pulses. Since 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CS-based ISAR imaging algorithms is sensitive to the user parameter, this makes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inconvenient to be used in practice.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Bayesian formalism of recover algorithm named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 acts as an effective tool in regression and classification,which uses an efficien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procedure to estimate the necessary parameters, and retains a preferable property of the l0-norm diversity measure. Motivated by that, a fully automated ISAR tomography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SBL is proposed.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simulated and electromagnetic(EM) data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ver the exist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TOMOGRAPHY 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 (CT) imaging sparse recover compress sensing (CS) sparse bayesian leaming (s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rning Bayesian networks by constrained Bayesian estimation 被引量:3
3
作者 GAO Xiaoguang YANG Yu GUO Zhig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3期511-524,共14页
Bayesian networks (B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in modeling uncertain knowledge. An essential problem about discrete BNs is learning conditional probabil... Bayesian networks (B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wide-ranging applications in modeling uncertain knowledge. An essential problem about discrete BNs is learn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table (CPT) parameters. If training data are sparse, purely data-driven methods often fail to learn accurate parameters. Then, expert judgments can be introduced to overcome this challenge. Parameter constraints deduced from expert judgments can cause parameter estimates to be consistent with domain knowledge. In addition, Dirichlet priors contain information that helps improve learning accuracy.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strained Bayesian estimation approach to learn CPTs by incorporating constraints and Dirichlet priors. First, a posterior distribution of BN parameters is developed over a restricted parameter space based on training data and Dirichlet priors. Then, the expectation of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is taken as a parameter estimation. As it is difficult to directly compute the expectation for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with an irregular feasible domain, we appl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to approximate it. In the experiments on learning standard BNs, the proposed method outperforms competing methods. It suggest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facilitate solving real-world problems. Additionally, a case study of Wine data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the highest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ian networks (BNs) PARAMETER learning CONSTRAINTS sparse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BL的DSSS系统信号重构与窄带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源 刘振国 +2 位作者 唐楚馨 贾进文 王惠亮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9,共9页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采样率高、受窄带干扰影响的缺点,提出了矩阵化信号重构与窄带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多测量向量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利用MBSBL-FM算法从矩阵结构的压缩信号中重构原始信号,利用块结构信息识别并抑制窄带干扰...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系统采样率高、受窄带干扰影响的缺点,提出了矩阵化信号重构与窄带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多测量向量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框架,利用MBSBL-FM算法从矩阵结构的压缩信号中重构原始信号,利用块结构信息识别并抑制窄带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重构DSSS信号,降低系统采样率要求,信号重构的精度、效率优于BSBL-FM等重构算法,对窄带干扰识别与抑制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优于传统频域门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窄带干扰 压缩感知 块稀疏贝叶斯学习 信号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FS系统SBL-Turbo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
5
作者 张华卫 刘佳 +2 位作者 蒋占军 李翠然 唐喜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4-1081,共8页
针对正交时频空调制(OTFS)系统由多普勒频移引起的信道估计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无线信道在时延-多普勒域稀疏特性的SBL-Turbo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对时延-多普勒域稀疏信道建模,使其服从以噪声功率为条件的高斯... 针对正交时频空调制(OTFS)系统由多普勒频移引起的信道估计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无线信道在时延-多普勒域稀疏特性的SBL-Turbo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对时延-多普勒域稀疏信道建模,使其服从以噪声功率为条件的高斯先验分布,利用稀疏贝叶斯学习模块估计得到稀疏信道的均值与方差,并结合期望最大化算法更新高斯先验模型中的参数。其次,引入了LMMSE(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器模块,该模块对稀疏信道的后验分布进行再估计,提高估计的准确度。通过对每个模块估计得到的信道后验分布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模块的输入值与输出值解耦,进而减少模块间的错误传播。最后,两个模块采用Turbo结构迭代估计信道的后验分布,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估计方法,该算法能够显著提高信道估计的精度,并且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能够有效地解决OTFS系统中由多普勒频移引起的信道估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调制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based on attributed scatter model using sparse recovery techniques
6
作者 苏伍各 王宏强 阳召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The sparse recovery algorithms formulat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ing problem in terms of sparse representation (SR) of a small number of strong scatters' positions among a much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 The sparse recovery algorithms formulat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ing problem in terms of sparse representation (SR) of a small number of strong scatters' positions among a much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l scatters' positions,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SAR image resolution. Based on the attributed scatter center model, several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five representative SR techniques, namely,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SBL), fast Bayesian matching pursuit (FBMP), smoothed 10 norm method (SL0), sparse reconstruction by separable approximation (SpaRSA), 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 (FISTA), and the parameter settings in five SR algorithms were discuss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se algorithms were also discuss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SE and failure rate in each algorithm simulation, FBMP and SpaRSA are found suitable for dealing with problems in the SAR imaging based on attributed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Although the SBL is time-consuming, it always get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related to failure rate and high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ributed scatter center model sparse representation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fast bayesian matching pursuit smoothed l0 norm sparse reconstruction by separable approximation fast iterative shrinkage-thresholding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BL-BO算法的DME脉冲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冬霞 陈秋雨 +1 位作者 王磊 刘海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49-2656,共8页
针对测距仪(distance measure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1,L-DACS1)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接收机的问题,提出基于块... 针对测距仪(distance measure equipment,DME)信号干扰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1,L-DACS1)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接收机的问题,提出基于块稀疏贝叶斯学习边界优化(block sparsEbayesian learning-thEbound optimization,BSBL-BO)算法的DME脉冲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利用OFDM接收机空子载波不传输有用信号的特点构造针对DME脉冲干扰信号的压缩感知模型;然后基于BSBL-BO算法重构DME脉冲干扰信号;最后在时域进行干扰消除。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已有的脉冲干扰抑制方法具有更高的重构精度和更快的运算速度,进一步降低了OFDM接收机的误比特率,提高了L-DACS1系统前向链路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型 测距仪干扰 贝叶斯压缩感知 块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稀疏贝叶斯学习的近场源定位
8
作者 李一 傅海军 戴继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6,共10页
近场源的阵列流型包含角度和距离参数,两者相互耦合,难以分离。现有方法一般采用近似解耦模型,分步估计出角度和距离参数。然而,在近似解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系统模型误差,导致定位性能严重下降。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 近场源的阵列流型包含角度和距离参数,两者相互耦合,难以分离。现有方法一般采用近似解耦模型,分步估计出角度和距离参数。然而,在近似解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系统模型误差,导致定位性能严重下降。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网格的稀疏表示近场源定位方法,将复杂的近场源定位问题直接建模成一个较低维度的稀疏信号恢复问题,并利用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SBL)方法实现对稀疏信号的自适应恢复,从而避免引入近似误差,显著提高了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所提方法中的非均匀网格仅含有较少的网格点,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各网格点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均不相同,有效克服了字典矩阵中相邻基之间相关性高的缺陷;额外引入网格优化技术,进一步解决了粗糙网格可能导致的失配问题。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源定位 稀疏表示 稀疏信号恢复 稀疏贝叶斯学习 网格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BSBL-BO算法的L-DACS系统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冬霞 王雪 +1 位作者 刘海涛 王磊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92-2200,共9页
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vi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是未来面向航路阶段的空地数据链路,其工作频段部署在两个测距仪(distance measure equipment,DME)工作频段之间,为了消除测距仪产生的高功率脉冲信号对L-D... 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L-band digital avi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是未来面向航路阶段的空地数据链路,其工作频段部署在两个测距仪(distance measure equipment,DME)工作频段之间,为了消除测距仪产生的高功率脉冲信号对L-DACS系统前向链路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的干扰,本文提出基于扩展稀疏贝叶斯-边界优化(extended block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boundary optimization,EBSBL-BO)算法的高功率DME脉冲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利用L-DACS系统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的空子载波建立DME干扰信号压缩感知模型;然后,基于EBSBL-BO算法对DME信号进行重构;最后将高功率DME脉冲信号在时域消除。仿真结果显示:本文算法与其他稀疏贝叶斯重构算法相比,本文算法DME脉冲信号重构精度更高,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机误码率更低,可有效改善L-DACS系统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 块稀疏贝叶斯 测距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SBL和DTW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战战 夏艳晴 +1 位作者 周怀来 王元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4,共9页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存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噪声敏感,准确计算规整路径困难;算法采用逐点搬家法,直接对地震道作剩余时差校正容易引起地震波形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存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噪声敏感,准确计算规整路径困难;算法采用逐点搬家法,直接对地震道作剩余时差校正容易引起地震波形畸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和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的叠前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采用SBL对地震道集进行稀疏表示,再利用DTW对稀疏表示结果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处理后重构地震记录。结果表明,SBL具有良好的噪声鲁棒性,较少的局部最小值,以及全局最优解同时也是最稀疏解,稀疏分解后得到地下地层单位冲击响应,消除了子波影响,再进行时差校正就能避免波形畸变,同时实现了高保真剩余时差校正和随机噪声压制。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道集 剩余时差 稀疏表示 稀疏贝叶斯学习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采样的光谱基线校正方法
11
作者 胡颖惠 曹政 +1 位作者 傅海军 戴继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7,共7页
基线漂移现象普遍存在于光谱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基线校正是对抗基线漂移干扰的重要手段。基于稀疏表示的基线校正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光谱预处理目标,但在应用于高维度光谱基线校正时,计算复杂度极大,实效性差;且在纯光谱稀疏结构上的利用... 基线漂移现象普遍存在于光谱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基线校正是对抗基线漂移干扰的重要手段。基于稀疏表示的基线校正方法能取得较好的光谱预处理目标,但在应用于高维度光谱基线校正时,计算复杂度极大,实效性差;且在纯光谱稀疏结构上的利用度不足,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为充分利用稀疏结构并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降采样的光谱基线校正方法。通过降采样策略构造一个多快拍并附加相关矩阵的稀疏恢复模型,在降低光谱数据维度的同时,确保各降采样快拍具有共同稀疏性和空间相关性。随后,在变分贝叶斯推理(VBI)框架中引入独立向量分解模式,利用向量乘积的数学变换技巧,自适应解耦多快拍间的空间相关性,进而分别推断出各快拍对应的贝叶斯最优稀疏解。此外,采用网格细化技术处理离网间隙,进一步提升了基线校正性能。模拟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校正 光谱分析 降采样 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快速稀疏贝叶斯学习水声信道估计算法
12
作者 贾书阳 邹司宸 +2 位作者 刘宝衡 张小川 笪良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6,共8页
为了保证水下设备的长期稳定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快速边缘似然最大化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based on improved fast marginal likelihood maximization, IFM-SBL)算法,对水声信道进行低复杂度、高性能的估... 为了保证水下设备的长期稳定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快速边缘似然最大化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based on improved fast marginal likelihood maximization, IFM-SBL)算法,对水声信道进行低复杂度、高性能的估计。特别是在低信噪比情况下,通过阈值去噪和离散傅里叶变换降噪,可以进一步提升算法的性能。仿真和海试结果表明,所提的IFM-SBL信道估计后的输出误码率与基于期望最大化的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based on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SBL)算法相似,且验证了算法在低信噪比和快慢时变信道中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运行速度方面,FM-SBL算法与IFM-SBL算法比EM-SBL算法提高了约90%,大大减少了信道估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水声信道 稀疏贝叶斯学习 鲁棒性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模式耦合稀疏Bayesian学习的1-Bit压缩感知
13
作者 司菁菁 韩亚男 +1 位作者 张磊 程银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00-2707,共8页
在1-Bit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框架下,将信号的稀疏结构先验引入广义稀疏Bayesian学习(generalized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Gr-SBL),研究基于Gr-SBL的1-Bit CS重构。将广义线性模型与模式耦合稀疏Bayesian学习相结合,提... 在1-Bit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框架下,将信号的稀疏结构先验引入广义稀疏Bayesian学习(generalized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Gr-SBL),研究基于Gr-SBL的1-Bit CS重构。将广义线性模型与模式耦合稀疏Bayesian学习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模式耦合稀疏Bayesian学习1-Bit CS重构算法,简称为1-Bit Gr-PC-SBL算法。该算法将1-Bit CS重构问题迭代地分解成一系列标准CS重构问题,在信号稀疏模式未知的情况下,基于模式耦合稀疏Bayesian学习实现信号重构。进而,引入阈值自适应的二进制量化,设计了自适应阈值的1-Bit Gr-PC-SBL算法,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信号重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it压缩感知 广义稀疏bayesian学习 模式耦合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L-WVD的地震高分辨率时频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纪永祯 张渝悦 +1 位作者 朱立华 李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6,107,共8页
时频分析是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中重要的数学工具,其精度和分辨率决定了后续处理和解释成果的质量。提出了一种结合贝叶斯学习方法(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和魏格纳威利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的两步高分辨率时... 时频分析是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中重要的数学工具,其精度和分辨率决定了后续处理和解释成果的质量。提出了一种结合贝叶斯学习方法(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和魏格纳威利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的两步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第一步基于构建的雷克子波库和贝叶斯学习方法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子波的线性组合;第二步通过求取子波的魏格纳威利分布获得地震数据的时频分布。其中,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和第二型最大似然概率通过迭代求解。贝叶斯学习方法可以用最少数量的、具有不同主频和相位的雷克子波重构地震数据,并同时有效压制随机噪声。求取、分解子波的魏格纳威利分布可有效避免交叉项干扰,分辨率高。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常规基于Gabor变换和匹配追踪算法的时频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有利于后续处理和解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高分辨率 贝叶斯学习 魏格纳威利分布 雷克子波库 交叉项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SBL的双基地ISAR成像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晓秀 胡文华 +1 位作者 郭宝锋 郭城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针对稀疏孔径条件下双基地ISAR成像分辨率低、运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稀疏贝叶斯学习的高分辨成像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压缩感知的双基地ISAR稀疏孔径回波模型,然后将整个二维回波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并假设目标图像各像元服... 针对稀疏孔径条件下双基地ISAR成像分辨率低、运算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稀疏贝叶斯学习的高分辨成像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压缩感知的双基地ISAR稀疏孔径回波模型,然后将整个二维回波数据进行分块处理,并假设目标图像各像元服从高斯先验,建立稀疏贝叶斯模型,再利用快速边缘似然函数最大化方法求解得到高质量目标图像,最后将所求的每块回波对应的目标图像合成整个二维图像。由于采取了分块处理,在每块图像重构时减少了数据存储量和计算量。另外,相比于传统的稀疏贝叶斯学习求解方法,本文所提快速算法在保证重构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缩短了运算时间,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 稀疏孔径 稀疏贝叶斯学习 快速边缘似然函数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嵌套稀疏圆阵下基于OGSBL的DOA估计方法
16
作者 史鑫磊 张贞凯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3,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嵌套稀疏圆阵DOA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高、超参数无法快速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嵌套稀疏圆阵的离格稀疏贝叶斯学习(OGSBL)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改进嵌套稀疏圆阵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向量化处理,然后构造扩展的观测... 针对现有基于嵌套稀疏圆阵DOA估计方法计算复杂度高、超参数无法快速选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嵌套稀疏圆阵的离格稀疏贝叶斯学习(OGSBL)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改进嵌套稀疏圆阵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向量化处理,然后构造扩展的观测矩阵,进而结合离格模型与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实现欠定的DOA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模型超参数可自适应调整,且在低信噪比、小快拍数和多信源情况下的均方根误差性能优于原嵌套稀疏圆阵和传统均匀圆阵的测向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角估计 虚拟化 嵌套稀疏圆阵 离格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BL的双脉冲频控阵雷达离网目标定位方法
17
作者 何垣鑫 刘庆华 +2 位作者 黄声培 肖菁颖 朱彩球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0-1774,共15页
目标定位是雷达信号处理中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问题。为解决频控阵雷达传统的目标定位算法存在计算量大、目标真实位置偏离空间离散采样网格等问题。本文将频控阵雷达特性与离网稀疏贝叶斯模型结合提出了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 目标定位是雷达信号处理中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问题。为解决频控阵雷达传统的目标定位算法存在计算量大、目标真实位置偏离空间离散采样网格等问题。本文将频控阵雷达特性与离网稀疏贝叶斯模型结合提出了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双脉冲频控阵雷达离网目标定位算法。频控阵雷达发送两个脉冲,其频率偏移量分别为零和非零,然后基于离网稀疏贝叶斯模型估计目标的方位角与斜距。这种方法可以理解为当频控阵雷达以零频偏发射脉冲时,在角度域中检测目标,然后通过适当选择非零频率偏移量在距离域中对目标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较粗糙的采样网格下,该算法也能保持较高的估计精度,显示了其优于传统算法的优势,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频控阵雷达 稀疏贝叶斯学习 离网 双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正交时频空系统接收机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勇 李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18-2424,共7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可以将时间和频率选择性信道转换为时延-多普勒(DD)域的非选择性信道,这为高速移动场景建立可靠的无线通信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在车联网等复杂的多散射场景下,信道存在严重的多普勒间干扰(IDI),这给OTFS接收机信...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可以将时间和频率选择性信道转换为时延-多普勒(DD)域的非选择性信道,这为高速移动场景建立可靠的无线通信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在车联网等复杂的多散射场景下,信道存在严重的多普勒间干扰(IDI),这给OTFS接收机信号的准确解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稀疏贝叶斯学习(SBL)和阻尼最小二乘最小残差(d-LSMR)的OTFS接收机设计。首先,根据OTFS时域和DD域的关系,采用基扩展模型(BEM)将信道估计问题转换为基系数恢复问题,精准估计包括多普勒采样点在内的DD域信道。然后,提出一种高效的转换算法将基系数转换为信道等效矩阵。其次,将信道估计中估计得到的噪声,用于d-LSMR均衡器中进行信道均衡,并利用DD域信道矩阵的稀疏性实现快速收敛。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目前代表性的OTFS接收机相比,该文所提方案实现了更好的误码率性能,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FS 信道估计 信道均衡 高速移动 稀疏贝叶斯学习 B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恢复的快速高精度DOA估计算法
19
作者 刘鲁涛 徐国珩 王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31-3638,共8页
传统的基于稀疏恢复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使用密集的采样网格,导致计算量显著增加,且对邻近入射信号的估计精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高精度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网格进化方法降低网格点总数... 传统的基于稀疏恢复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使用密集的采样网格,导致计算量显著增加,且对邻近入射信号的估计精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高精度DOA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网格进化方法降低网格点总数。然后,对噪声方差和信号功率进行二次估计,进而使用离网求根稀疏贝叶斯学习(off-grid root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OGRSBL)技术来实现入射角的精确估计。仿真表明,相比传统稀疏贝叶斯学习类算法,所提算法计算效率高,同时对紧邻信号有着更好的估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离网 网格进化 稀疏贝叶斯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离网DOA估计算法
20
作者 张宇 景鑫磊 蒋忠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改进离网DOA估计算法,以提升非理想测向环境下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时的DOA估计性能,称之为MOGSBL算法。本算法将信号源方位区间进行离散化,得到方位离散网格。为阵列接收信号建立稀疏贝叶斯模型,将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改进离网DOA估计算法,以提升非理想测向环境下在低信噪比、低快拍数时的DOA估计性能,称之为MOGSBL算法。本算法将信号源方位区间进行离散化,得到方位离散网格。为阵列接收信号建立稀疏贝叶斯模型,将网格节点修正量设为模型超参数。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迭代更新网格节点修正量,使更新后的网格节点更接近真实源信号方位。为了检验MOGSBL算法的性能,本文进行了大量的数值实验,并将MOGSBL算法的DOA估计结果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进行对比。在不同信噪比和不同快拍数时,MOGSBL算法均能清晰分辨方位很接近的两个信号源,角度分辨率明显高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随着信噪比和快拍数的增加,4种算法的RMSE均逐渐减小。但MOGSBL算法的RMSE明显低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且RSBL算法、OGSBL算法优于L1-SVD算法。实验还分析了方向测试范围的离散网格节点数对DOA估计的影响,发现细密的离散网格可以提高DOA估计精度,但DOA估计的计算量会增加。且在任意网格节点数时,相比于RSBL算法、OGSBL算法和L1-SVD算法,本文的MOGSBL算法均具有最低的RMSE和最短的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离网模型 稀疏贝叶斯学习 网格更新 角度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