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EMD样本熵和SRC的自确认气体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寅生 姜守达 +2 位作者 刘晓东 杨京礼 王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5-1220,共6页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情况下自确认气体传感器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对传感器不同故障模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智能识别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传感器信号的变化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针对非线性、非平稳情况下自确认气体传感器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对传感器不同故障模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智能识别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传感器信号的变化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自适应地获得一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对每个IMF及残余分量进行样本熵分析,提取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完备特征;然后,利用稀疏表示分类(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SRC)将各故障模式下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构成超完备字典。为了提高故障诊断方法的自适应能力,对SRC分类器进行在线更新。通过求解最小1范数约束问题,获得测试样本的稀疏表示系数,再由不同故障类型的重构误差确定测试样本归属,进行传感器故障类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其他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比较,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更显著地提取传感器故障信号特征,故障识别率提高4%以上,达到9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确认气体传感器 故障诊断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稀疏表示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人脸识别的改进MKD-SRC方法
2
作者 何珺 孙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8,共7页
稀疏表示是近年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广泛应用在图像压缩、图像去噪及修复、目标检测、物体识别等各个方向.在人脸识别的应用背景下,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多任务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即基于多任务多关键点... 稀疏表示是近年来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广泛应用在图像压缩、图像去噪及修复、目标检测、物体识别等各个方向.在人脸识别的应用背景下,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多任务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即基于多任务多关键点特征描述子(multi-keypoint descriptors,MKD)的稀疏识别(MKD-SRC)方法虽具有良好的旋转、尺度不变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且对光照的鲁棒性并不理想.本文就此问题分析了MKD-SRC方法的原理和前提,提出基于线性子空间和极大似然概率的改进方法,并在公开人脸数据库上对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MKD-SRC方法在计算效率以及对大块噪声污染和光照不均匀的鲁棒性这两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分类方法 改进MKD-src 线性子空间 极大似然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最佳鉴别投影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甘炎灵 金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82-2288,共7页
根据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分类准则,提出了一种稀疏表示分类器最佳判别的投影方法。该方法优化两个目标,一是数据集的类间和类内稀疏重构误差,二是数据集中区分度。优化结果使样本投影到低维空间中,确保SRC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在AR和Yale... 根据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分类准则,提出了一种稀疏表示分类器最佳判别的投影方法。该方法优化两个目标,一是数据集的类间和类内稀疏重构误差,二是数据集中区分度。优化结果使样本投影到低维空间中,确保SRC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在AR和Yale数据库上进行人脸识别实验,并与几种流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分类器 判别投影 人脸识别 分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降维映射稀疏表示的电能质量扰动多分类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沈跃 刘国海 刘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71-1376,共6页
提出一种随机降维映射特征提取与稀疏表示分类相结合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将扰动信号测试样本表示为训练样本集的过完备字典稀疏线性组合,然后使用随机测量矩阵获取测试样本降维特征量和稀疏表示感知矩阵,应用最小L1范数解... 提出一种随机降维映射特征提取与稀疏表示分类相结合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识别方法。首先将扰动信号测试样本表示为训练样本集的过完备字典稀疏线性组合,然后使用随机测量矩阵获取测试样本降维特征量和稀疏表示感知矩阵,应用最小L1范数解决方案求取扰动信号测试样本的稀疏解,由冗余误差最小值确定目标归属类,实现对电能质量扰动的稀疏表示多分类识别。研究表明随机矩阵降维映射特征提取不依赖于电能扰动样本特性,构造简单,运算快速,具有普适性;稀疏表示分类法与支持向量机相比无需组合多个二分类器来实现多分类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各种电能扰动特征,抗噪声鲁棒性好,在信噪比2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电能质量扰动分类准确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分类 压缩感知 随机矩阵 降维映射 稀疏表示分类 最小L1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灵 田小路 +2 位作者 罗源 常捷 吴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5-309,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低分辨率图像的人脸疲劳表情识别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的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可信度分析法构建了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图像库TIREDFACE。其次,通过图像库中的低分辨率样本疲劳表... 为了有效提高低分辨率图像的人脸疲劳表情识别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的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可信度分析法构建了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图像库TIREDFACE。其次,通过图像库中的低分辨率样本疲劳表情图像进行稀疏表示,再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寻求低分辨率测试样本的最稀疏解,采用求得的最稀疏解实现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的分类。在低分辨率人脸视觉特征的疲劳表情图像库TIREDFACE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将该方法用于低分辨人脸疲劳表情识别,性能优于线性法、最近邻法、支持向量机以及最近邻子空间法。可见,该方法用于低分辨率人脸疲劳表情识别时识别效果较好,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压缩感知 疲劳表情 基于稀疏表示分类 肯德尔和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局部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尹贺峰 吴小俊 陈素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1,85,共5页
近年来,稀疏表示分类(Spars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SRC)方法在人脸识别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始SRC方法使用所有的训练样本组成字典矩阵,当训练样本比较多时,稀疏系数的求解会变得非常耗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稀疏表示分类(Spars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SRC)方法在人脸识别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始SRC方法使用所有的训练样本组成字典矩阵,当训练样本比较多时,稀疏系数的求解会变得非常耗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局部稀疏表示分类(Local SRC,LSRC)方法。该方法针对每个测试样本,根据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稀疏系数之间的相似性来选择部分训练样本,由这些训练样本组成字典,然后在这个字典上对测试样本进行稀疏分解。该方法性能相比于原始LSRC方法更稳定。在ORL、Yale和AR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效果优于SRC和LS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分类 局部稀疏表示分类 稀疏系数 相似性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描述子和加权稀疏表示的军事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泽奇 张会敏 张善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1,75,共5页
军事图像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傅里叶描述子和加权稀疏表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军事图像分类方法。利用Canny算法提取军事图像的轮廓特征,计算轮廓点的中心距离序列;再将该序列转换为极坐标转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军事图像的改... 军事图像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傅里叶描述子和加权稀疏表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军事图像分类方法。利用Canny算法提取军事图像的轮廓特征,计算轮廓点的中心距离序列;再将该序列转换为极坐标转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军事图像的改进傅里叶描述子;利用加权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对图像进行分类。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的傅里叶描述子具有很好的平移、旋转、尺度缩放和轮廓起始点的不变性。加权稀疏表示能够克服遮挡、弱特征、视角和姿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较强的形状区分能力。在ICL军事图像数据库上进行分类实验,分类率高达92%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能够为军事图像自动分类识别系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图像分类 中心-边界距离序列 改进傅里叶描述子 加权稀疏表示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字典稀疏表示分类的SAR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婕 廖志平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1,共7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中分类决策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增强字典稀疏表示分类的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训练样本进行多信噪比、多分辨率样本构造,进而构建描述能力更强、对于扩展操作条件更稳健的增强字典进而采...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中分类决策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增强字典稀疏表示分类的SAR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训练样本进行多信噪比、多分辨率样本构造,进而构建描述能力更强、对于扩展操作条件更稳健的增强字典进而采用稀疏表示分类器提高目标识别的整体性能。基于MSTAR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于3类和10类目标的平均识别率可分别达到98.61%和98.12%,验证其区分多类目标的能力;通过测试在不同信噪比、不同分辨率下的识别性能,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噪声干扰、分辨率变化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增强字典 稀疏表示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邹伟 李元祥 +1 位作者 杨俊杰 周则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4期133-136,共4页
基于稀疏重构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计算复杂度高。为此,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的人脸识别方法 COMP,将L1范数最小化重构算法替换成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以降低复杂度,并在OMP中引入模式类别信息,使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基... 基于稀疏重构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计算复杂度高。为此,提出基于压缩感知的人脸识别方法 COMP,将L1范数最小化重构算法替换成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以降低复杂度,并在OMP中引入模式类别信息,使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基于YaleB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COMP在低维度时识别率高于O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稀疏重构的分类方法 稀疏重构 L1范数最小化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COMP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和弦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丽梦 李锵 关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9期133-136,219,共5页
和弦识别作为音乐信息标注的基础,在分析音乐结构和旋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音乐理论知识,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和弦识别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帧的识别方法不同,以节拍作为和弦变化的最小时间间隔,利用CQT(Constant-Q Tr... 和弦识别作为音乐信息标注的基础,在分析音乐结构和旋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音乐理论知识,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和弦识别方法。与传统的基于帧的识别方法不同,以节拍作为和弦变化的最小时间间隔,利用CQT(Constant-Q Transform)变换对音乐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PCP(PitchClass Profile)特征,采用稀疏表示分类器(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SRC)进行和弦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特征和识别方法在识别率上均高于传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识别 节拍跟踪 音级轮廓(PCP) 稀疏表示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融合核稀疏和协同表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良国 向泽君 楚恒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8-1063,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表示分类器中基原子对测试样本的表达能力,提出一种加权融合核稀疏和协同表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算法(WKSCRC)。充分利用核函数处理非线性数据的优势,将高光谱影像数据映射到高维核特征空间;对核稀疏表示系数和核协同表示系... 为进一步提高表示分类器中基原子对测试样本的表达能力,提出一种加权融合核稀疏和协同表示的高光谱影像分类算法(WKSCRC)。充分利用核函数处理非线性数据的优势,将高光谱影像数据映射到高维核特征空间;对核稀疏表示系数和核协同表示系数进行加权融合,在核融合表示系数下重构分类测试样本。在ROSIS和AVIRIS两个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精度与稳定性上优于其它传统分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分类 稀疏表示 协同表示 核技巧 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稀疏表示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霞 罗文辉 苏义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91-197,共7页
人脸识别的主要难度在于,受到光照变化、表情变化以及遮挡的影响,会使得采集的不同人的人脸图像具有相似性。为有效解决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算法(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SRC)在人脸训练样本不足时会导致识别率降低... 人脸识别的主要难度在于,受到光照变化、表情变化以及遮挡的影响,会使得采集的不同人的人脸图像具有相似性。为有效解决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算法(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SRC)在人脸训练样本不足时会导致识别率降低和稀疏表示求解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判别性低秩分解与快速稀疏表示分类(LowRank Recovery Fast Spars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LRR_FSRC)的人脸识别算法。利用低秩分解理论得到低秩恢复字典以及稀疏误差字典,结合低秩分解和结构不相干理论,训练出判别性低秩类字典和稀疏误差字典,并把它们结合作为测试时所用的字典;用坐标下降法来求解稀疏系数以提高了计算效率;根据重构误差实现测试样本的分类。在YALE和ORL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LRR_FSRC的人脸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 低秩矩阵恢复 坐标下降法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sr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步学习的加权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学军 王文剑 曹飞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45-3151,共7页
近年来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方法(SRC)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人脸识别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在重建待测样本时,有可能会利用与待测样本相差较大的训练样本,并且没有考虑到表示系数的局部信息,从而导致分类结果... 近年来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方法(SRC)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人脸识别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在重建待测样本时,有可能会利用与待测样本相差较大的训练样本,并且没有考虑到表示系数的局部信息,从而导致分类结果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自步学习的加权稀疏表示算法SPL-WSRC,在字典中有效剔除与待测样本相差较大的训练样本,并利用加权手段考虑样本间的局部信息,以提高分类精度和稳定性。通过3个典型的人脸数据集中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原稀疏表示算法SRC,特别是当训练样本足够多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方法 分类 自步学习 加权系数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字典学习的可拒识模式分类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重阳 张洋 +1 位作者 屈光中 毕云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208,共7页
针对模式分类任务中测试样本存在未知类别输入的问题,在稀疏表示分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拒识模式分类模型。该模型在字典学习的目标函数中加入Fisher判别约束,使样本在该字典下分解的系数具有较大的类间散度和较小的类内散度,将训... 针对模式分类任务中测试样本存在未知类别输入的问题,在稀疏表示分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拒识模式分类模型。该模型在字典学习的目标函数中加入Fisher判别约束,使样本在该字典下分解的系数具有较大的类间散度和较小的类内散度,将训练样本在已学习字典下进行分解,并把分解后的系数构建多个局部线性块,为已构建的线性块建立超球覆盖模型,用于描述训练类样本系数的分布状况。对于测试样本,根据在已学字典下的分解系数是否在训练样本系数的覆盖模型范围内,做出拒识或接受分类处理的判决。在MINST手写体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持较高正确识别率的同时,能对非训练类样本进行有效的拒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拒识 字典学习 FISHER判别分析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 流形 最大线性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体域网节点数据压缩节能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岳斌 陈家顺 马贺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11期10-13,共4页
无线体域网(WBAN)节点通常采用电池供电,能量有限且不易频繁更换。为降低节点能耗,提出了一种数据压缩节能方法,采用稀疏表示分类算法识别正常信号,运用压缩感知(CS)理论进行信号压缩采样,将压缩信号发送至基站并进行重构。对WBAN节点... 无线体域网(WBAN)节点通常采用电池供电,能量有限且不易频繁更换。为降低节点能耗,提出了一种数据压缩节能方法,采用稀疏表示分类算法识别正常信号,运用压缩感知(CS)理论进行信号压缩采样,将压缩信号发送至基站并进行重构。对WBAN节点采集的心电图信号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心电图信号经压缩后,具有较好的识别与重构性能,在确保数据传输精度前提下,减少了数据采集量和传输量,有效地降低了WBAN节点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体域网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分类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邻域字典的线性回归文本分类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娇 洪彩凤 +2 位作者 顾永春 顾兴全 金世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99,108,共8页
文本表示的高维性会增加文本分类时的计算复杂度。针对该问题,构建基于类邻域字典的线性回归分类模型。采用K近邻方法构造各类别的类邻域字典,根据对测试样本的不同表示,分别提出基于级联类邻域字典和基于类邻域字典的线性回归分类算法... 文本表示的高维性会增加文本分类时的计算复杂度。针对该问题,构建基于类邻域字典的线性回归分类模型。采用K近邻方法构造各类别的类邻域字典,根据对测试样本的不同表示,分别提出基于级联类邻域字典和基于类邻域字典的线性回归分类算法。此外,为缓解噪声数据对分类性能的影响,通过度量测试样本与各个类别之间的相关度裁剪噪声类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长文本和短文本均能够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和计算效率,同时,噪声类裁剪策略使其对包含较多类别数的文本语料也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分类 K近邻 字典学习 线性回归分类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人脸识别算法
17
作者 费博雯 刘万军 +2 位作者 邵良杉 刘大千 孙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1-2055,共5页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 在复杂的非人脸成分干扰以及训练样本过大、训练样本之间相似度较高的条件下,原始稀疏表示分类(SRC)算法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稀疏聚类(CS-AAM)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主动表观模型快速、准确地对人脸特征点进行定位,获取主要人脸信息;然后,对训练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将相似程度高的图像分为一类,计算聚类中心,将该中心作为原子构造过完备字典并进行稀疏分解;最后,计算稀疏系数和重构残差对人脸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将该算法与最近邻(NN)、支持向量机(SVM)、稀疏表示分类(SRC)、协同表示分类(CRC)人脸识别算法在ORL和Extended Yale B人脸数据库上对不同样本数及不同维数的人脸图像分别进行识别率测试,在相同样本数或相同维数情况下CS-AAM算法识别率均高于其他算法。在ORL人脸库中选取样本数为210时,相同维数条件下CS-AAM算法识别率为95.2%;在Extended Yale B人脸库上选取样本数为600时,CSAAM算法识别率为96.8%。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人脸图像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稀疏表示分类 主动表观模型 稀疏聚类 过完备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分辨率表示的SAR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源源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6,共6页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多分辨率表示进行融合并应用于目标识别。多分辨率表示能够层次化地描述目标特性从而为后续分类提供更多可用信息。为了保持多分辨率表示之间的相关性并去除它们的冗余性,采用多重集典型相关...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多分辨率表示进行融合并应用于目标识别。多分辨率表示能够层次化地描述目标特性从而为后续分类提供更多可用信息。为了保持多分辨率表示之间的相关性并去除它们的冗余性,采用多重集典型相关分析对其进行融合,获得统一的特征矢量。融合后的特征矢量有效继承了各个分辨率的鉴别力,有利于提高识别算法的精度和效率。采用稀疏表示分类作为基础分类器对测试样本进行类别判断。在MSTAR公开SAR图像数据集上对提出方法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多分辨率 典型相关分析 稀疏表示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空间中的拓展稀疏人脸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泓 范自柱 +1 位作者 王松 李争名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1-28,共8页
基于稀疏表示分类(SRC,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cation)是近年来模式识别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当每类训练样本较少时,SRC的识别效果往往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人们提出了拓展的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它引入了训练样... 基于稀疏表示分类(SRC,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classification)是近年来模式识别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当每类训练样本较少时,SRC的识别效果往往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人们提出了拓展的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它引入了训练样本的类内变量矩阵,来补充每类训练样本信息。但是,该方法很难获取普遍存在于复杂数据如图像中的非线性信息。为此,提出了特征空间中的拓展稀疏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将样本集非线性映射到新的特征空间中,计算每个训练样本在表示测试样本时所做的贡献。根据贡献大小,给每个训练样本赋予一定的权重。同时,利用类内变量矩阵,共同表示测试样本。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优于其它经典稀疏表示分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拓展的稀疏表示识别 特征空间 模式识别 稀疏分类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