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动能拦截器研究初探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宏安 叶定友 郭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20,共4页
简介了固体动能拦截器的研究意义、用途及构成,分析了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对固体动能拦截器动力控制设备,即三轴稳定的和直接作用力两种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固体动能拦截器 动能武器 推力矢量控制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brid Ⅲ胸部的非致命动能冲击响应测试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祁伟 庄弘炜 赵法栋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有效获得非致命动能冲击的响应参数,解决获取冲击目标样本困难以及可能引发的法律与伦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假人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使用Hybrid Ⅲ第50百分位国际标准假人进行测试,分别用两种不同的非致命动能武器及弹药在6种距离对... 为有效获得非致命动能冲击的响应参数,解决获取冲击目标样本困难以及可能引发的法律与伦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假人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使用Hybrid Ⅲ第50百分位国际标准假人进行测试,分别用两种不同的非致命动能武器及弹药在6种距离对其胸部进行射击,通过Hybrid Ⅲ假人内置传感器记录冲击过程中假人胸部的冲击响应,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获得用于评价假人胸部力学响应的加速度、位移、动能等数据,使得对人体受动能冲击的损伤情况进行定量描述成为可能,能应用于大多数非致命动能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动能武器 假人 传感器 动能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致命动能武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9
3
作者 向红军 李治源 +1 位作者 雷彬 支彬安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36-38,共3页
介绍了国外几种典型的非致命动能武器,分析了现有非致命动能武器在可控性、发射性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MOOTW)对非致命动能武器提出的挑战,从用途、精度、射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非致命动能武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非致命武器 动能武器 反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动能轨道武器概念与发展动向 被引量:3
4
作者 万自明 杨宇光 邓隆范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1,共6页
空间即将成为下一个战场,国外正在空间迅猛发展与应用日趋成熟的动能武器。介绍了国外动能轨道武器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发展现状,讨论了动能轨道武器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国外动能轨道武器发展需求、能对付的目标威胁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 动能武器 空间武器 轨道武器 概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动能武器弹道特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桢 李海阳 雍恩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5,共3页
提出了用飞艇搭载动能武器,从临近空间远程打击各类目标的作战方案。建立了考虑地球旋转的射弹动力学模型,针对多种不同初始条件进行了弹道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将动能武器系统布置于临近空间的发射平台大大提高了其射程。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动能武器 弹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技术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41
6
作者 贺翔 曹群生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电磁发射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门新概念武器技术。在简述电磁发射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发射超高速炮弹的动能武器系统—电磁炮(EMG)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分析了其在高功率脉冲电源、电力... 电磁发射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门新概念武器技术。在简述电磁发射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发射超高速炮弹的动能武器系统—电磁炮(EMG)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分析了其在高功率脉冲电源、电力调节控制、抗烧蚀、发射结构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和最新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新概念动能武器 电磁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再入解析预测制导技术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正东 郭才发 蔡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9-1044,1051,共7页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为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动能弹头必须实施再入制导。针对实时性要求,探讨了一种解析预测制导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零攻角再入...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为了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仍能保证足够的命中精度,动能弹头必须实施再入制导。针对实时性要求,探讨了一种解析预测制导方法。首先详细推导了零攻角再入弹道参数的三维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借鉴牛顿迭代法的思想设计了速度倾角与航向角的迭代修正算法,并最终将其用于制导指令的生成。仿真结果表明,解析预测制导方法能有效提高再入弹头的落点精度,且实时性强。此外,通过对不同制导参数下的制导性能进行分析还发现,制导步长取450-600米、精度参数取20-50米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 解析预测制导 零攻角再入 三维解析解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LA的地基动能武器作战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彦 冯书兴 邴启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1,共4页
在分析地基动能武器作战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仿真的基本思路;对仿真中的主动段方案设计、中段飞行和末段飞行3类关键数学模型进行了建模分析;最后基于HLA对地基动能武器仿真系统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动能武器 仿真 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电磁轨道武器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巨兰 张碧雄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9期74-77,共4页
电磁轨道武器是一种利用电磁能推力的新概念动能武器,具有发射初速高、飞行时间短、毁伤效果好等技术性能优势。在简述未来海军电磁轨道武器火力支援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武器系统的射程、能源需求、技术优势,为武器系统的具... 电磁轨道武器是一种利用电磁能推力的新概念动能武器,具有发射初速高、飞行时间短、毁伤效果好等技术性能优势。在简述未来海军电磁轨道武器火力支援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武器系统的射程、能源需求、技术优势,为武器系统的具体实用装备提供了技术分析,并介绍了美海军未来的装备设想,最后分析了舰载电磁轨道武器的研究重点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武器 超高速 电磁发射 动能 新概念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动能武器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龙 蔡远文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在介绍空间动能武器系统的基础上 ,对整个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 ,进行了仿真 ,并且得到了符合实际、满足要求的仿真结果 ,最后提及了更高层次的仿真方法。达到了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性能进行仿真模拟的目的 。
关键词 空间动能武器系统 仿真研究 数学模型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武器的发展态势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震 冯向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7,共7页
空间武器特别是反卫星武器和反弹道导弹武器对于掌握未来战争的制天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分析比较了美国、俄罗斯和我国在空间武器,特别是反卫星武器和弹道导弹防御武器方面的发展态势。可为今后发展我国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武器 反卫星武器 激光 微波 动能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最短的SGKW共面打击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正东 张皓之 蔡洪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560,共6页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SGKW)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针对最短打击时间要求,研究了SGKW共面打击轨道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SGKW的无量纲化平面运动模型,然后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时间最短共面...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SGKW)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针对最短打击时间要求,研究了SGKW共面打击轨道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SGKW的无量纲化平面运动模型,然后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时间最短共面打击轨道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由于约束条件中存在优化参数,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的组合优化算法被用于求解未知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 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 时间最短共面打击轨道 遗传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KW轨道在线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正东 沈荟萍 +1 位作者 张士峰 蔡洪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1-595,共5页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SGKW)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针对作战实时性要求,探讨了SGKW的轨道在线生成技术。首先,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时间最短打击轨道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由于约束...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SGKW)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针对作战实时性要求,探讨了SGKW的轨道在线生成技术。首先,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时间最短打击轨道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由于约束条件中存在优化参数,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的组合优化算法被用于求解伴随变量初值和再入点参数。为了提高轨道生成的速度,在大量离线优化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值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稍加修正,即可满足相应任务的落点精度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 轨道在线生成 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 时间最短打击轨道 遗传算法 序列二次规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卫星方式的技术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伟 贾鑫 《电子对抗技术》 2004年第5期36-40,共5页
评述美俄两国在反卫星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可能的卫星对抗方式,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了各种反卫星方式的可行性和技术应用特点,同时比较了各种卫星对抗方式的性能,最后总结了关于卫星对抗方式的一些结论,并对将来反卫星方式的发展提出... 评述美俄两国在反卫星领域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可能的卫星对抗方式,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了各种反卫星方式的可行性和技术应用特点,同时比较了各种卫星对抗方式的性能,最后总结了关于卫星对抗方式的一些结论,并对将来反卫星方式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角度分析 技术 发展现状 评述 可行性 对抗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最大横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正东 张皓之 蔡洪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SGKW)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针对最大横程要求,研究了SGKW打击轨道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SGKW的无量纲化空间运动模型,然后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横程最大打击轨道的最...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SGKW)用于从太空对地面高价值战略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针对最大横程要求,研究了SGKW打击轨道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SGKW的无量纲化空间运动模型,然后利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将横程最大打击轨道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由于约束条件中存在优化参数,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的组合优化算法被用于求解未知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SGKW的打击覆盖范围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对地打击动能武器 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 横程最大打击轨道 遗传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皮式防暴动能弹冲击损伤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送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防暴动能弹是遂行反恐防暴任务的主要装备,为提高其固有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通过回顾橡皮式防暴动能弹冲击损伤案例,分析了伤亡比例、损伤分布和损伤模式,从弹丸因素、生物体因素和冲击条件3个方面,提取了32个冲击损伤致因因素,并初步... 防暴动能弹是遂行反恐防暴任务的主要装备,为提高其固有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通过回顾橡皮式防暴动能弹冲击损伤案例,分析了伤亡比例、损伤分布和损伤模式,从弹丸因素、生物体因素和冲击条件3个方面,提取了32个冲击损伤致因因素,并初步界定了因素属性,给出了橡皮式防暴动能弹的安全设计和安全使用建议,为其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服役提供了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武器 防暴动能弹 冲击损伤 损伤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卫星武器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鑫 毕义明 方秦 《航天电子对抗》 2008年第3期13-15,28,共4页
随着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空间已成为各国新的战略制高点。介绍了反卫星武器系统的概念及结构,并对未来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建设从技术角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对当前发展反卫星武器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空间作战 反卫星武器 动能武器 定向能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的动态压缩行为与超高速动能弹毁伤效应计算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明洋 李杰 +1 位作者 李海波 邱艳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0-1217,共18页
目前正在研制的超高速动能武器对地打击速度达(5~15)马赫左右,具有侵彻机理独特,毁伤效应倍增的特点,现有理论难以准确描述。本文系统总结了侵爆近区岩石介质的动态可压缩性行为,发现(5~15)马赫超高速弹侵彻近区岩石介质介于流体和固体... 目前正在研制的超高速动能武器对地打击速度达(5~15)马赫左右,具有侵彻机理独特,毁伤效应倍增的特点,现有理论难以准确描述。本文系统总结了侵爆近区岩石介质的动态可压缩性行为,发现(5~15)马赫超高速弹侵彻近区岩石介质介于流体和固体弹塑性之间的内摩擦侧限压力状态,创新提出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模型,填补了低应力弹塑区到高应力流体区之间的应力状态表征空区,首次获得随弹体侵速变化的弹靶相互作用全过程阻抗演变公式,界定了钻地弹固体侵彻、拟流体侵彻和流体侵彻的最小动能阈值,系统提出了超高速动能弹打击侵深、成坑及地冲击安全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弹体侵速1 100~4 200 m/s的(超)高速侵彻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动能弹 内摩擦 侵彻深度 撞击成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收敛因子的Terminal滑模制导律设计
19
作者 刘明雍 张小件 李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2,共6页
水下动能武器在末端时刻攻击目标具有作战范围小,时间短的特性。传统滑模变结构制导律通常选取线性滑动平面,收敛速度慢,对收敛时间没有约束,不能满足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水下动能武器在末端时刻攻击目标具有作战范围小,时间短的特性。传统滑模变结构制导律通常选取线性滑动平面,收敛速度慢,对收敛时间没有约束,不能满足系统快速收敛到平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引入非线性因子,使系统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到零,保证系统以期望的有限时间收敛到平衡状态。采用Terminal滑模面结合指数趋近律设计有限时间快速收敛制导律,该制导律即能满足系统快速性收敛要求,又能离线计算收敛时间。理论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制导律满足系统稳定性要求,并仿真验证了其快速收敛的有效性,较传统变结构制导方法收敛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inal滑模面 变结构控制 制导律 动能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式18.4mm动能痛块弹终点效应实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永杰 翟晓军 董旭丹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了促进防暴动能武器及其弹药有效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其终点效应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97式18.4 mm动能痛块弹为例,在分析动能弹丸对人体目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实验射击平台,选用明胶模拟靶标,利用高速摄影记录系统,进行了该... 为了促进防暴动能武器及其弹药有效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其终点效应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97式18.4 mm动能痛块弹为例,在分析动能弹丸对人体目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实验射击平台,选用明胶模拟靶标,利用高速摄影记录系统,进行了该弹在不同射击距离上的终点效应实验。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误差修正,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得到该型号动能弹实际有效作用范围是30 m^45 m,较为理想的非致命终点效应值是打击比动能8.2 J/cm2,为该类防暴武器及弹药的科学使用及优化改进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动能武器 动能痛块弹 终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