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照辉 石颖娜 +2 位作者 李勇 刘宇 刘春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9,共5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pH,9.0;反应温度(T),50℃;底物浓度[S],4%;酶与底物浓度比[E/S],0.4 AU/g。在最佳条件下水解100 min水解度可达52.65%。
关键词 鹰嘴豆 分离蛋白 酶解 碱性蛋白酶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玥 钟芳 麻建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2,共5页
研究了Alcalase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过程中温度、酶的添加量、酶反应速率及水解度对凝胶体系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及蛋白质各亚基在水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存在着温度限制,同时也受水解度和酶添加量的影响。在较低温... 研究了Alcalase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过程中温度、酶的添加量、酶反应速率及水解度对凝胶体系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及蛋白质各亚基在水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存在着温度限制,同时也受水解度和酶添加量的影响。在较低温度:20℃、30℃时能得到较高的凝胶强度;温度升高,凝胶强度减弱。低温下,较大的酶添加量有利于反应体系的胶凝,而高温下,较低的酶添加量才有利于体系的胶凝。低的水解度下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凝胶,40℃时水解度超过8%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凝胶。经Alcalase作用后,大豆分离蛋白的7S和11S球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alcalase 胶凝 凝胶强度 水解度 alcalase蛋白酶 流变学性质 凝胶形成 11S球蛋白 水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多肽Alcalase酶解法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邵伟 乐超银 +1 位作者 陈菽 朱姜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71,共3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Alcalase酶,分别从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等因素来研究Alcalase酶对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解pH8.0、加酶量...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Alcalase酶,分别从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等因素来研究Alcalase酶对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解pH8.0、加酶量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h,所得的大豆多肽口感好,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alcalase 水解度 大豆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建韶 张洪 赵东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04-4806,共3页
[目的]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作用及水解物的性质。[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值、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 [目的]研究Alcalase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作用及水解物的性质。[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值、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H值8.0、温度60℃、酶浓度1000U/g、底物浓度3%,水解时间2h,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为46.13%。[结论]酶解后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达到了制备大豆多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Alcalase酶复合处理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进杰 张玉香 +1 位作者 冯志彬 吕学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4-87,共4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和Alcalase酶复合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5.0%、超声处理时间30min、加酶量5.0%、酶解pH8.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底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和Alcalase酶复合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5.0%、超声处理时间30min、加酶量5.0%、酶解pH8.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0h,在此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为1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超声 alcalase 水解度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备工艺变化探究大豆蛋白钙结合能力与结构相关性
6
作者 栾慧琳 华晓晗 +2 位作者 于文华 贾鑫 殷丽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大豆蛋白是优质的植物基替代蛋白,但相比动物蛋白仍存在钙含量较低的缺陷。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碱溶酸沉提取工艺、热处理与酶解处理条件下大豆蛋白的钙结合能力,并比较了四种不同制备方式下,大豆蛋白的钙结合能力、亚基组成、二级结构、... 大豆蛋白是优质的植物基替代蛋白,但相比动物蛋白仍存在钙含量较低的缺陷。本研究测定了不同碱溶酸沉提取工艺、热处理与酶解处理条件下大豆蛋白的钙结合能力,并比较了四种不同制备方式下,大豆蛋白的钙结合能力、亚基组成、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以及疏水性的差别,讨论了大豆蛋白钙结合能力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蛋白与钙离子的结合与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组成和疏水性密切相关。热处理与酶解处理都会使大豆蛋白二级结构展开,疏水性增强,暴露出更多的钙结合位点。但酶解后小分子量蛋白的疏水性聚集,使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对大豆蛋白钙结合能力的改善要优于热处理的效果,结合态钙含量提高了53%。热-酶复合处理大豆蛋白(Heat-enzyme complex treatment of soybean protein,H-SPHs)效果最佳,结合物得率与结合态钙占比均提高了2倍,沉淀率降低了43%,此时大豆蛋白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碱溶pH8、碱溶温度25℃、酸沉蛋白与水质量比1:4、中和pH8、100℃热处理30 min、1000 U/g风味蛋白酶酶解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提取条件 碱溶酸沉 热处理 酶解 钙结合能力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 2.4L碱性内切酶和Flavourzyme风味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及脱苦工艺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勇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8期38-42,共5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Alcalase 2.4L碱性内切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及脱苦工艺研究。以水解度和苦味分值为考察值,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Alcalase2.4L碱性内切酶最佳酶解条件...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Alcalase 2.4L碱性内切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及脱苦工艺研究。以水解度和苦味分值为考察值,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Alcalase2.4L碱性内切酶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4 000 U/g、酶解温度60℃、酶解pH8.5、底物质量分数5%,酶解时间2h,最终水解度为45.34%,此时水解液苦味值为4。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对水解液进行二次水解的最优酶解条件为加酶量300 U/g、酶解温度55℃、酶解pH 7.0、酶解时间3 h,此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苦味值最低为1.2。Alcalase2.4L碱性内切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使水解度得到较大提高的同时也解决了水解液的苦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度 蛋白酶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制备啤酒糖浆复配液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建勇 吴晨孛 +4 位作者 黄隽光 周泓江 钱芳 郭峰 黄立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3-108,共6页
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通过测定酶解产物的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隆丁(Lundin)区分以及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确定在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5℃、底物质量分数5%、酶量750 U/g、pH 8.0、反应时间0.5~1.0 h时所得的酶解液为浅棕... 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通过测定酶解产物的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隆丁(Lundin)区分以及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确定在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5℃、底物质量分数5%、酶量750 U/g、pH 8.0、反应时间0.5~1.0 h时所得的酶解液为浅棕色,其Lundin分布较为接近麦汁Lundin区分分布的要求,蛋白质回收率约65%,可与啤酒糖浆复配作为啤酒发酵的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糖浆 大豆蛋白 alcalase蛋白酶 酶解 隆丁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解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特性及起泡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齐宝坤 王英 +2 位作者 李子玉 张小影 王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1-439,共9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进行酶解(0~180 min),通过凝胶电泳、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内源荧光光谱等方法探究酶解产物的结构变化;通过表面张力、界面蛋白吸附量等指标说明酶解产物的界面行为,并分析结构...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进行酶解(0~180 min),通过凝胶电泳、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内源荧光光谱等方法探究酶解产物的结构变化;通过表面张力、界面蛋白吸附量等指标说明酶解产物的界面行为,并分析结构变化和界面行为对泡沫性质的影响。经酶解后,蛋白中7S和11S典型条带消失并有新条带产生(约24 ku);与SPI相比,水解物中α-螺旋含量减少,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荧光波长发生红移。以上结果说明蛋白结构展开,进而促进蛋白功能性的改变。结果发现,酶解90 min时样品起泡性最好(起泡性指数143.20%),可能由于此时水解物平均粒径最低(208.10 nm),溶解度较高(90.44%),表面张力最低,有利于提升水解物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速率,但由于酶解作用产生较小的肽段失去了蛋白质网络结构的能力,因而对泡沫稳定性有负面的影响。此外,酶解作用大大提高了蛋白抗氧化性。通过酶解可以有效地改善SPI的起泡性,拓宽了酶解后的SPI作为一种有效的起泡剂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碱性蛋白酶 界面行为 起泡性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蛋白α-淀粉酶抑制肽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富 王雅茹 +1 位作者 黄金荣 史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采用胃-胰蛋白酶水解绿豆蛋白及其分级蛋白,以水解物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主要指标,结合水解度、氨基酸组成及分子质量分析其抑制效果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绿豆蛋白肽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最高,为16.51%;与绿豆分级蛋白相比,绿豆蛋... 采用胃-胰蛋白酶水解绿豆蛋白及其分级蛋白,以水解物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主要指标,结合水解度、氨基酸组成及分子质量分析其抑制效果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绿豆蛋白肽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最高,为16.51%;与绿豆分级蛋白相比,绿豆蛋白的疏水氨基酸含量和水解度最高,分别为32.68%和6.28%,水解物的肽分子质量最小,均小于20kDa,因此选用绿豆蛋白制备α-淀粉酶抑制肽。然后分离鉴定绿豆蛋白肽,新发现了17条有潜在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肽。本研究表明绿豆蛋白较其分级蛋白具有更强的α-淀粉酶抑制效果,能够用于降血糖的功能性食品或药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蛋白 水解 α-淀粉酶抑制肽 分离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制备及体外降尿酸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菁茹 孙铭爽 +3 位作者 吕文庆 曹荣安 刁静静 王长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2-80,共9页
以黑豆蛋白为原料,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最佳蛋白酶和酶解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膜分离技术对黑豆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分离,获得不同分级的酶解产物,根据XOD抑制活性确定黑豆蛋白酶解产物的分... 以黑豆蛋白为原料,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最佳蛋白酶和酶解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膜分离技术对黑豆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分离,获得不同分级的酶解产物,根据XOD抑制活性确定黑豆蛋白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范围,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肽序列以及活性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豆XOD抑制肽的最佳酶解工艺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5%、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0℃、pH 9.0、底物质量分数3%,此条件下黑豆蛋白酶解物的XOD抑制率和水解度分别为73.61%和21.29%。超滤产物中F3组分的XOD抑制活性最高(半抑制浓度为8.76 mg/mL),分子质量≤1500 Da,该组分的疏水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6.66%和20.16%;该组分在高温热处理、胃、胰蛋白酶消化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鉴定出F3组分中有18条肽段,平均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500~1400 Da。该系列肽段N-端和C-端疏水性氨基酸分别占44.86%和33.14%,碱性氨基酸分别占33.57%和39.29%。该研究结果可为黑豆蛋白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蛋白 酶解工艺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 氨基酸组成 肽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水解对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酸诱导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琪 关惠文 +5 位作者 尚丝育 任柏颖 高艳玲 袁子惠 顾钰瑛 孔祥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58,共7页
旨在为生产质量更高、口感更佳的大豆基酸奶类产品提供理论指导,采用不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限制性酶水解处理,以SPI水解物及其对照品未经酶水解的SPI(HUE)为原... 旨在为生产质量更高、口感更佳的大豆基酸奶类产品提供理论指导,采用不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限制性酶水解处理,以SPI水解物及其对照品未经酶水解的SPI(HUE)为原料制备SPI乳状液酸诱导凝胶,对HUE和SPI水解物的亚基组成及分子质量进行表征,并分析了限制性酶水解对SPI乳状液酸诱导凝胶机械性能、摩擦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SPI的7S、11S组分几乎完全消失,经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水解后SPI的7S组分明显减少,11S组分无明显变化,经胃蛋白酶水解后SPI的11S组分几乎消失,而7S组分无明显变化;与HUE制备的凝胶相比,经酶水解后SPI制备的凝胶其硬度和摩擦系数均降低,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制备的凝胶网络结构不均匀,持水力降低,而经风味蛋白酶水解后制备的凝胶的持水力和微观结构的均匀程度提高。综上,经过合适的蛋白酶适当水解,可以制备硬度更低、持水力更好、摩擦系数更低、微观结构更均匀的SPI乳状液酸诱导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限制性酶水解 酸诱导凝胶 机械性能 摩擦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糖基化对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吴雨虹 林端权 +4 位作者 刘康 陈玉磊 张凌晶 何文雄 孙乐常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BPILH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与BPILH的糖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和色度呈正相关。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糖基化反应使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并降低糖基化产物的内源荧光强度。此外,长时间的高温使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度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第8小时糖基化产物的溶解度在pH 10时达到最高值(90.49±0.01)%。乳化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第0小时相比,第12小时糖基化产物的乳化性提升了24.28%,乳化稳定性和持油性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1小时乳化稳定性达到最高值(17.51±0.13)min,在第2小时持油性达到最高值(2.19±0.21)g·g^(-1)。因此,反应时间过长会对功能特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蓝圆鲹分离蛋白在食品配料蛋白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分离蛋白 限制性酶解 糖基化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玉雪 谢萱 +4 位作者 闫世长 关尧 马鸿飞 陈昊 孙树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3,共9页
为探究不同酶解时间下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soybean protein isolate enzymatic hydrolysate,SPIH)结构与功能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测定不同酶解时间下的蛋白质水解度及多肽质量分数评估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水解情况;通过傅里叶变... 为探究不同酶解时间下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soybean protein isolate enzymatic hydrolysate,SPIH)结构与功能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测定不同酶解时间下的蛋白质水解度及多肽质量分数评估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水解情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检测和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及抗氧化能力测定,分析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PI的水解度随酶解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多肽质量分数随酶解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次,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蛋白质发生解折叠,酶解2 h时蛋白质结构逐渐舒展,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此外,酶解使SPI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酶解2 h时β-折叠面积分数最高。SPIH的表面疏水性、乳化性、抗氧化能力、ζ-电位及其乳液的粒径均在酶解2 h时呈现最佳状态。该研究为明确SPI在不同酶解时间下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拓宽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结构表征 功能性质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降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升光 于帅 +6 位作者 孟凡刚 李秉润 宋晓光 刘国飞 王广录 代龙 高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通过超滤、纳滤后得到最佳分子量片段,应用左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活性片段进行实验。结果: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在料液比为1∶20 g/m L的情况下,酶解温度50℃,酶底比3.0%,酶解p H7.0条件下先用菠萝蛋白酶酶解2 h后,再以酶底比4.0%加入胰蛋白酶,控制温度为40℃、酶解p H为8.0条件下酶解4 h,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35.31%。经过高效液相对酶解液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得出,大豆分离蛋白原液含有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在5000~1.0×10~5Da,在双酶复合酶解下,酶解液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均在500~4000 Da;通过超滤得出最佳活性片段为1000~3000 Da,药理实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且大豆肽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豆肽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相当。结论:双酶复合酶解制备的大豆肽相对分子量较小,活性片段对高血压大鼠模型降压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双酶复合酶解 大豆肽 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陶红 梁歧 张鸣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63,共3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配制成5%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使用碱性内切酶2.709对其进行酶法水解。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大豆蛋白酶解液水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90℃、15min热处理,其水解度可达到20%以上。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热处理 水解度 酶法水解 碱性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水解液分子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陶红 梁歧 张鸣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41,共5页
以碱性内切酶2709为例,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大豆蛋白酶解液分子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大豆蛋白经90℃,15min热处理,其水解度可达到20%以上,可制备分子量在200~600之间的寡肽。
关键词 碱性内切酶 酶解液 分子量 热处理 大豆分离蛋白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酶协同作用生产大豆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通讯 朱小乔 杨晓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9-32,共4页
以大豆多肽饮料的研制为着眼点,根据单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从中选择合适的酶复配组合成多酶,然后在多酶水解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分步加酶和同时加酶方式,对比Flavourzyme和 Kojizyme这两种复合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特点,最终确... 以大豆多肽饮料的研制为着眼点,根据单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从中选择合适的酶复配组合成多酶,然后在多酶水解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分步加酶和同时加酶方式,对比Flavourzyme和 Kojizyme这两种复合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特点,最终确定了大豆分离蛋白用于多肽生产时的酶解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肽 大豆分离蛋白 多酶水解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酶法改性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梅 周瑞宝 马智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11,共4页
为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 ,采用Alcalase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试验。试验表明 ,酶法水解能显著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酶解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 6 2℃、底物浓度 5 % ,酶浓度 2 % (E/S) ,在此条件下酶解... 为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 ,采用Alcalase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试验。试验表明 ,酶法水解能显著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酶解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 6 2℃、底物浓度 5 % ,酶浓度 2 % (E/S) ,在此条件下酶解 4h ,大豆浓缩蛋白的水解度在 12 %以上 ,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从 10 %提高到 85 %左右 ,有较好的溶解性。并利用浊度法测定了不同水解度条件下酶解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特性 ,结果表明水解度约为 8%时乳化性最大 ,水解度约为6 %时乳化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酶法改性 alcalase蛋白酶 溶解性 酶解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8
20
作者 邓勇 吴煜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5,共4页
研究了五种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效果,筛选出效果最好的碱性蛋白酶Alcalase(液态)。并研究了pH值、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水解时间对该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值8.0、底物浓度2%、酶用... 研究了五种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效果,筛选出效果最好的碱性蛋白酶Alcalase(液态)。并研究了pH值、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水解时间对该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值8.0、底物浓度2%、酶用量5%(E:S)、水解时间为4~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碱性蛋白酶alcalase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