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快速Southern杂交方法
1
作者 卢一凡 邓继先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25,共2页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琼指糖凝胶直接杂交的方法,结果明确、简单可行,是微量核酸、低拷贝基因鉴定以及疾病核酸诊断的一种较好方法。
关键词 改进 快速southern杂交方法 琼脂糖凝胶 低拷贝数基因
全文增补中
Southern杂交方法用于近交系小鼠H-2基因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颖 刘双环 +1 位作者 岳秉飞 贺争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根据近交系小鼠的H-2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利用微孔板Southern杂交技术,使探针与模板DNA杂交,再加入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显色反应...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根据近交系小鼠的H-2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利用微孔板Southern杂交技术,使探针与模板DNA杂交,再加入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显色反应,通过酶标仪检测杂交结果,以确定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型。结果57BL/6和C57BL/10为H-2b型;DBA/2和Scid为H-2d型;615和C3H为H-2k型;NCPC/2、TA1、TA2和T739均为H-2b型。结论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可以确定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型。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检测结果客观,可以应用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杂交 H-2基因 近交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捷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华晨 许新萍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 4mol L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晾干膜后无需固定就可以直接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 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 4mol L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晾干膜后无需固定就可以直接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中仅需10g LBSA作为封闭剂即可。整个洗膜过程可简化为一种溶液、2~3次洗涤。碱变性及转移后的尼龙膜,也可以用于地高辛(DIG)等非放射性检测系统,并可耐多轮杂交和洗脱。本方法可适用于包括高等植物基因组在内的多种生物材料的DN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印迹 DNA 杂交 植物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
4
作者 李建平 张燕红 +1 位作者 王冬梅 黄全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16-118,共3页
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m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4moL/L 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紫外交联固定后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统,该... 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m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4moL/L 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紫外交联固定后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中仅需10g/LBSA作为封闭剂即可。整个洗膜过程可简化为一种溶液、2-3次洗涤。碱变性及转移后的尼龙膜,也可以用于地高辛(DIG)等非放射性检测系统,并可耐多轮杂交和洗膜。方法可适用于包括高等植物基因组在内的多种生物材料的DN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印迹 DNA 杂交 植物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技术策略(下) 被引量:1
5
作者 鲍大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7品种系谱食用菌的理性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非用于指导单次育种活动或单个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育种系统,并推动一种科学育种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在该育种系统中,品种系谱构成了核心要素,它不仅是理性育种方法的... 7品种系谱食用菌的理性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非用于指导单次育种活动或单个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育种系统,并推动一种科学育种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在该育种系统中,品种系谱构成了核心要素,它不仅是理性育种方法的直接展示,也是推动杂交育种工作持续进行的关键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育种工作 育种方法 育种系统 品种系谱 杂交品种 食用菌 选育过程 育种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鳢诺卡氏菌病及防治方法
6
作者 杨菁 张家豪 +1 位作者 江飚 苏友禄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10期57-60,共4页
杂交鳢是斑鳢(Channa maculata♀)与乌鳢(C.argus♂)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易运输和适宜加工等优良特性,其肉质佳,味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全国... 杂交鳢是斑鳢(Channa maculata♀)与乌鳢(C.argus♂)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易运输和适宜加工等优良特性,其肉质佳,味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全国杂交鳢养殖年产量高达55.3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杂交 诺卡氏菌病 中国渔业统计 生长速度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红花农艺性状改良方法
7
作者 薛飞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9期81-83,共3页
川红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农艺性状改良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的关键。该文阐述了川红花农艺性状改良的主要目标及实施途径,重点探讨了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组织培养与克隆等先进的育种方法。同时,还分析了栽培技术、施... 川红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农艺性状改良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的关键。该文阐述了川红花农艺性状改良的主要目标及实施途径,重点探讨了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组织培养与克隆等先进的育种方法。同时,还分析了栽培技术、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措施对川红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可显著提升川红花的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川红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红花 农艺性状 改良方法 杂交育种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对旱稻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和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文岳 苏乐乐 +2 位作者 李朝炜 魏景芳 朱昀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3,共3页
以转基因旱稻和野生型旱稻为材料,对通过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法进行的旱稻基因组Southern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包括探针制备效率、DNA样品量、酶切体系及转膜时间等。结果表明:影响探针制备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时间;DNA上样量... 以转基因旱稻和野生型旱稻为材料,对通过地高辛随机引物标记法进行的旱稻基因组Southern杂交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包括探针制备效率、DNA样品量、酶切体系及转膜时间等。结果表明:影响探针制备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时间;DNA上样量在10~30μg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杂交图;60μL体系15 h即可酶切彻底并获得良好的杂交效果;转膜时间6 h即可。本研究所优化的地高辛标记的旱稻杂交分析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地高辛 southern杂交方法 优化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麦远缘杂交育种
9
作者 岳云霞 秦海英 +2 位作者 程星 谢文芳 王丹 《河南农业》 2025年第5期70-71,共2页
小麦育种进程受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的双重限制。小麦种质资源库作为育种的“弹药库”,既是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又是农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则是“芯片”的核心,因此小麦种质资源在小麦育种中极其... 小麦育种进程受种质资源和育种方法的双重限制。小麦种质资源库作为育种的“弹药库”,既是种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又是农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则是“芯片”的核心,因此小麦种质资源在小麦育种中极其重要。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可用遗传资源缺乏成为最大的瓶颈。为了拓宽并改良小麦遗传资源,育种专家利用小麦远缘植物与普通小麦进行远缘杂交,将其所携带的优异基因转入普通小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质资源 小麦育种 远缘杂交育种 育种专家 育种方法 普通小麦 遗传资源 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要点及改进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立鸿 许璐 +2 位作者 汪凯 张富春 马正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是检测特定DNA片段的常规方法之一,其操作程序繁琐,对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酶切等均有较高要求,要获得理想杂交结果需要反复摸索。总结地高辛标记探针Southern印迹杂交的技术要点,并结合具体操作提出改良方案。
关键词 地高辛 southern杂交 改进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新麦草特异重复序列的筛选、克隆及Southern杂交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林刚 武军 +5 位作者 赵继新 刘淑会 杨群慧 杜万里 庞玉辉 陈新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寻找华山新麦草特异重复序列,以华山新麦草、栽培一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阿拉拉特小麦、茹科夫斯基小麦、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麦"中国春"(CS)为材料,利用200条RAPD引物筛选出11条华... 为了寻找华山新麦草特异重复序列,以华山新麦草、栽培一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阿拉拉特小麦、茹科夫斯基小麦、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麦"中国春"(CS)为材料,利用200条RAPD引物筛选出11条华山新麦草特异条带(命名为RHS1-RHS11),并对这些条带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其中RHS1、RHS2、RHS3、RHS4、RHS6、RHS8、RHS9在NCBI数据库中未发现与其同源的序列。RHS5、RHS7、RHS10、RHS11在NCBI数据库中有相似序列,其最高覆盖度和最高相似性分别为:83%和100%、99%和85%、49%和100%、19%和83%。通过Southern blotting进行序列特异性检测,RHS1、RHS2、RHS4、RHS6和RHS9等5个克隆在10种材料中都没有杂交信号;RHS7、RHS10和RHS11在华山新麦草及其他9种材料中都有弥散分布的杂交信号;RHS3、RHS5和RHS8只在华山新麦草中有杂交信号的序列。这些结果说明RHS3、RHS5、RHS8为华山新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特异重复序列 克隆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甘蔗植株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学强 张树珍 +1 位作者 沈林波 冯翠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对甘蔗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旨为转基因甘蔗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提供参考。以转基因甘蔗为材料,就探针不同标记方法的比较、甘蔗基因组DNA的提取、基因组DNA酶切量、酶切时间及杂交过程等方面,对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进行... 对甘蔗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旨为转基因甘蔗Southern杂交鉴定分析提供参考。以转基因甘蔗为材料,就探针不同标记方法的比较、甘蔗基因组DNA的提取、基因组DNA酶切量、酶切时间及杂交过程等方面,对地高辛标记的Southern杂交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甘蔗DNA能满足后期实验的要求;PCR法标记探针的效率较随机引物法标记探针的效率高,更适合用于Southern杂交;40μg的DNA在400μL酶切体系中,酶切10 h可获得良好的酶切效果;杂交温度40℃,杂交18 h,可获得清晰的杂交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outhern杂交 地高辛 PCR法标记探针 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Southern杂交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静 马凤鸣 +2 位作者 陈胜勇 丁广洲 李彩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18,共5页
分别采用常规CTAB法和SDS法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将提取的DNA应用于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基因组DNA的质量对杂交信号有非常大的影响。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产生的Southern杂交信号,仅出现在高分子质量位置;SDS法提取的DNA产生的Souther... 分别采用常规CTAB法和SDS法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并将提取的DNA应用于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基因组DNA的质量对杂交信号有非常大的影响。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产生的Southern杂交信号,仅出现在高分子质量位置;SDS法提取的DNA产生的Southern杂交信号,在高分子质量和低分子质量位置均出现。SDS法提取的甜菜基因组DNA适于Southern杂交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基因组DNA 常规CTAB法 SDS法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 被引量:31
14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2 位作者 朱永川 熊洪 王贵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10,共5页
20 0 2 - 2 0 0 3年分别以2 5个和18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从头季稻与再生力密切相关的若干性状中选择了可操作性强的5个性状,进行与再生稻产量间的定量研究,提出了根据头季稻(前期)“分蘖力”、(中期)齐穗期“单位颖花茎鞘干物重... 20 0 2 - 2 0 0 3年分别以2 5个和18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从头季稻与再生力密切相关的若干性状中选择了可操作性强的5个性状,进行与再生稻产量间的定量研究,提出了根据头季稻(前期)“分蘖力”、(中期)齐穗期“单位颖花茎鞘干物重占有量”和(后期)头季稻收后第5日头季稻桩再生芽的“出鞘率”3个性状,将杂交中稻再生力分为4级,其准确率达86 0 5 %~93 0 2 % ,为杂交中稻强再生力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力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4 位作者 朱永川 张林 万先齐 刘茂 杨大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分别建立了整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回归方程,利用这些回归方程预测,当稻谷的粒长<9 mm或长宽比<3或垩白粒率<70%时,稻谷整精米率达3级以上的概率为87.50%~94.44%。为杂交中稻优质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整精米率 关键因子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在玉米杂交组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芦连勇 张保军 +4 位作者 王海莉 董文恒 卢道文 孙海潮 牛永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99-7001,7003,共4页
[目的]为玉米杂交组合的合理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对11个参试玉米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综合考虑杂交组合的多个性状指标,较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客观、... [目的]为玉米杂交组合的合理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对11个参试玉米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综合考虑杂交组合的多个性状指标,较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客观、全面、合理。[结论]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用于玉米杂交组合的评价是切实可行的。该方法在作物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组合 评价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稻稻米垩白测定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2 位作者 朱永川 王贵雄 刘成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5-679,共5页
以 5 9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稻米垩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精米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大小和垩白度分别比整精米的显著提高。以整精米测定的垩白度不能代表实际需要表达的精米的垩白状况。整精米垩白度、精米垩白粒率和垩白... 以 5 9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稻米垩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精米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大小和垩白度分别比整精米的显著提高。以整精米测定的垩白度不能代表实际需要表达的精米的垩白状况。整精米垩白度、精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与整精米的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中稻 稻米 垩白 测定方法 改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杂交去雄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学森 王志刚 +1 位作者 周荣永 姜广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21-26,共6页
设常规去雄授粉套袋、连被去雄授粉套袋与不套袋、连被去雄不授粉不套袋与套纱袋以及自然授粉不套袋等六个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连被去雄法在梨、山楂、桃、李的杏等果树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①重力或风媒传粉对梨... 设常规去雄授粉套袋、连被去雄授粉套袋与不套袋、连被去雄不授粉不套袋与套纱袋以及自然授粉不套袋等六个处理、旨在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连被去雄法在梨、山楂、桃、李的杏等果树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①重力或风媒传粉对梨和山楂和座果虽有一定影响,但机率很小,对于杂交一代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是微不足道的。②连被去雄除山楂外,基本上失去了对昆虫的诱引力,无昆虫的光顾。③连被去雄对梨、山楂、桃和杏的座果、果实发育及单果种子粒数均无影响。④连被去雄速度比常规去雄平均提高10倍,并可省去糊袋、套袋、解袋、挂牌等工序。为此,建议对苹果、梨、桃、李和杏,如果单为培育新品种而进行的杂交,可试用连被去雄不套袋,对山楂可试用连被去雄套袋法;如果同时为研究遗传变异规律,可试用连被去雄套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有性杂交 去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去雄方法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琨 李绍祥 +6 位作者 李宏生 杨木军 田玉仙 赵红 丁明亮 谢永庆 顾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6-208,共3页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 本研究以不同成胚率的3个小麦DH株系与同一玉米品种杂交,探讨简化去雄方法对成胚率的影响。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去雄方法与剪药+喷水、剪颖不去雄、剪药+剪伤部分柱头等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平均成胚率分别为26.53%、26.49%、27.84%和25.60%,4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44%、2.35%、6.13%和3.12%,剪颖不去雄的自交结实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自交结实率低的原因与授粉偏迟有关。与常规去雄相比,3种简化去雄方法的去雄效率高5倍以上且单倍体胚成胚率相同,可作为小麦×玉米杂交中批量产生小麦单倍体的高效去雄方法单独或组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杂交 去雄方法 成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选择方法及选择强度对三种类型大豆杂交组合后代选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新海 王金陵 +3 位作者 杨庆凯 邹继军 焦少杰 王丽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56-762,共7页
以进化程度不同的三种类型大豆四个品种配制的三种杂交组合F_2至F_4代为材料,采用系谱法、摘荚法及5%、10%、25%入选率的混合选择法按共同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以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选择效应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 以进化程度不同的三种类型大豆四个品种配制的三种杂交组合F_2至F_4代为材料,采用系谱法、摘荚法及5%、10%、25%入选率的混合选择法按共同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以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选择效应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野生或半野生组合中,摘荚法或25%混合选择法选的材料成熟略晚2~3日,平均百粒重较小;而在栽培组合中系谱法或5%混合选择法选的材料有成熟略晚、种粒较大倾向。25%混选法或摘荚法选的材料植株较高,其次是10%混选法,5%混选法及系谱法入选材料较矮。在半野生组合中,采用10%混选法易于选取株高适宜、主茎节数多的大粒型材料。植株抗倒伏性的选择效果与株高相似。炸荚性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性状,各种选择方法的选择效果均十分相近。产量性状的选择效果差异不显著。在半野生组合中,10%、25%混选法及摘荚法选的材料蛋白质含量较高。(2)摘荚法及25%混选法选的材料性状变异较大,其次为10%混选法。(3)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及百粒重的实际遗传进度均以系谱法、5%及10%混选法较大,产量性状的遗传进度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不同选择处理方法对不同组合类型材料的不同性状选择效果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杂交组合类型材料的不同性状应运用不同的选择方法及选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方法 选择强度 大豆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