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地震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强 徐桂明 范桂英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运用灰色理论对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从 1 971年开始的 2 0世纪第 2个地震活跃幕的结束时间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次地震活跃幕的结束时间大约在2 0 1 9年 .还运用灰色理论对该地震带未来的地震形势进行了预测 .所得结果可供华... 运用灰色理论对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从 1 971年开始的 2 0世纪第 2个地震活跃幕的结束时间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次地震活跃幕的结束时间大约在2 0 1 9年 .还运用灰色理论对该地震带未来的地震形势进行了预测 .所得结果可供华东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和地震的中期预报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地震带 地震活跃幕 地震趋势预测 灰色理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6.1级地震及其跟踪预报过程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华章 田建明 +5 位作者 姜慧兰 徐玉华 范桂英 唐振芳 毛纪英 郑江蓉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2期12-17,30,共7页
描述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的参数、序列特征、地震构造背景及其跟踪预报过程。
关键词 南黄海 地震预报 综合判断 跟踪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地震链及其有序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门可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73-2579,共7页
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839年以来M_s≥5中强地震链时空有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本区南黄海海域和全区M_s≥6强震的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对未来6级强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分析讨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结论表明... 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对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839年以来M_s≥5中强地震链时空有序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本区南黄海海域和全区M_s≥6强震的有序网络结构,并据此对未来6级强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分析讨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分期.结论表明:本区从1998年起进人新一轮平静幕,此幕可能持续到2042年前后.下次活跃幕的首次6级强震可能发生在2053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地区 地震链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M≥6强震有序网络结构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门可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68-274,共7页
江苏-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 江苏-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构建了该研究区全区和南黄海海域M≥6强震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网络结构,据此分析讨论了该区地震活动的分期,并对未来M≥6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论表明:该区从1998年起进入新一轮平静幕,此幕可能持续到2042年前后;该区下次活跃幕的首次M≥6强震可能发生在2053年前后,地点很可能在南黄海海域内;未来第2次、第3次M≥6强震或强震群可能分别发生在2058、2070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地区 地震活动分幕 强震链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M≥6强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方法在华东地区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沈小七 刘东旺 夏瑞良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2期48-51,共4页
根据周翠英等提出的ZSIP计算方法 ,对华东地区地震比较集中的南黄海地区进行以 3°×3°范围的时间扫描 ,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重点监视区南黄海预报效能较好 ,预报效能评分R =0 .397,通过R值检验。
关键词 ZSIP方法 预报效能评分 华东地区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海域M≥6强震趋势预测及其论证分析研究
6
作者 门可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68-478,共11页
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 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在回顾总结成功预测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强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功能,构建并完善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网络结构,对该区未来M≥6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南黄海海域未来新一轮强震活跃幕的首次M≥6强震将发生在2053—2054年前后,未来第2次M≥6强震或强震群可能发生在2058—2059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可公度性 信息有序网络结构 时间间隔聚点分析 M≥6强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6.1级地震的前兆分析
7
作者 贺楚儒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震前所识别的前兆,其中包括十余项测震学前兆和地形(应)变、水化、地电等手段的多项前兆,分析了震前依据前兆而作出的预报实况,并根据目前所认识的地震前兆的某些物理基础,讨论了对... 综述了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震前所识别的前兆,其中包括十余项测震学前兆和地形(应)变、水化、地电等手段的多项前兆,分析了震前依据前兆而作出的预报实况,并根据目前所认识的地震前兆的某些物理基础,讨论了对这次地震可能作出预报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南黄海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6.1级地震电磁辐射异常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兆旺 沈海宝 杜爱军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3期30-33,共4页
1996年11月9日21时56分南黄海(北纬31°50′,东经123°06′)发生了MS61地震。本文分析了距震中290km的江苏省大丰市地震台电磁辐射观测仪在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异常记录情况,提出了一些认识... 1996年11月9日21时56分南黄海(北纬31°50′,东经123°06′)发生了MS61地震。本文分析了距震中290km的江苏省大丰市地震台电磁辐射观测仪在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异常记录情况,提出了一些认识,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电磁辐射 地震前兆 震级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6.1级地震的中期预报
9
作者 Research group for earthquake regime of East China (Centre for Earthquak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14)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2期61-67,共7页
归纳介绍了1995年两篇报告中的中期预报意见及主要依据,并据此讨论了这次中期预报与南黄海6.
关键词 南黄海 地震预报 中期预报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