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准南逆冲褶皱带霍−玛−吐逆冲岩席发育力学机制与模拟实验 |
杨庚
陈竹新
鲁雪松
张欲清
|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构造变形机制分析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
于宝利
刘可禹
郭泊洋
林煜
陈鹏
庞志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3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西次凹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特征 |
王清华
杨威
周慧
缪卫东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4
|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褶皱—冲断带构造分带特征及形成演化 |
姜颜良
孙文洁
马文彧
张冠杰
吴孔友
孔雪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5
|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东段依奇克里克背斜的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 |
袁瑞
李君
蒋俊
缪卫东
黄智斌
康晓娟
宋煜
邓晓睿
师斌
汲雷昌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构造油气勘探新领域 |
管树巍
李本亮
侯连华
何登发
石昕
张越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7
|
|
|
7
|
华南早中生代大地构造过程 |
徐先兵
张岳桥
贾东
舒良树
王瑞瑞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08
|
|
|
8
|
准南西段构造样式及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
肖立新
雷德文
魏凌云
郑新梅
阎桂华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
9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 |
王国林
李曰俊
孙建华
黄智斌
赵岩
刘亚雷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0
|
|
|
10
|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模拟 |
于福生
李国志
杨光达
马宝军
陈书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
11
|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
魏东涛
赵应成
阿不力米提
陈涛
杨海波
吴梁宇
李世宏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8
|
|
|
12
|
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构造及找油意义 |
何登发
管树巍
张年富
吴晓智
张越迁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5
|
|
|
13
|
西准噶尔野鸭沟地区褶皱冲断构造的特征及意义 |
张继恩
肖文交
韩春明
毛启贵
敖松坚
郭谦谦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
14
|
准噶尔南缘逆冲带多个逆冲断层同期活动的几何学证据 |
杨庚
赵孟军
陈竹新
王晓波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
15
|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与演化 |
朱明
汪新
肖立新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4
|
|
|
16
|
双层滑脱构造的物理模拟: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的启示 |
于福生
李定华
赵进雍
董长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2 |
19
|
|
|
17
|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断裂输导石油效率评价 |
孙永河
吕延防
付晓飞
杨典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18
|
准噶尔南缘新生代断裂的形成机制 |
卢华复
王胜利
贾承造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
19
|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
姜福杰
姜振学
庞雄奇
田丰华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
20
|
准南逆冲褶皱带超压与逆冲断层持续活动 |
杨庚
李伟
李本亮
王晓波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