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南方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防 郑圣先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2,共5页
本文扼要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结果,从土壤供钾水平、作物种植方式、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土壤物理性状等方面阐明了平衡施用钾肥对作物生产和作物抵抗外界胁迫的促进... 本文扼要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高效施钾技术的研究结果,从土壤供钾水平、作物种植方式、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土壤物理性状等方面阐明了平衡施用钾肥对作物生产和作物抵抗外界胁迫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作物 施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连作晚稻免耕抛秧氮钾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建富 潘晓华 石庆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氮钾施用量对免耕抛秧双季连作晚稻的产量效应。研究表明,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叶面积的扩展,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但成穗率下降;增施钾肥可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各施氮处理水稻根系活力和剑叶叶... 研究了不同氮钾施用量对免耕抛秧双季连作晚稻的产量效应。研究表明,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叶面积的扩展,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但成穗率下降;增施钾肥可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各施氮处理水稻根系活力和剑叶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无氮处理;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干物质的积累量增加,而收获指数减少;等氮条件,增施钾肥对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基本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氮肥的吸收利用率;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开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至中氮处理达最大值,氮肥的生理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氮(N)、钾(K2O)肥用量分别为150 kg/hm2和160 kg/hm2时,免耕抛秧稻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连作晚稻 免耕抛秧 氮钾肥料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南部弧内坡橄榄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弧前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彦辉 初凤友 +1 位作者 朱继浩 余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0-127,共8页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 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内坡由于俯冲的太平洋板片的侵蚀而出露了相当于弧下地幔成分的橄榄岩,这些橄榄岩是研究岛弧岩浆作用及弧下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难得的样品。报道了马里亚纳南部关岛以南的弧内坡橄榄岩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岩石具有非常难熔的矿物组成:橄榄石具有很高的Mg,斜方辉石中的Al2O3含量极低,尖晶石具有很高的Cr。滑石、蛇纹石和角闪石(透闪石为主,有少量镁角闪石和浅闪石)则指示了流体在中低温度下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并表明流体可能含有较高的SiO2、Al2O3和Na2O。全岩的主量元素中,CaO和Al2O3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很低,而MgO的含量较高(干体系下多在43%左右),显示岩石经历了高度熔融。微量元素中,U和Sr的含量较高,相对富集,可能是来源较浅的板片流体化学特点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 橄榄岩 俯冲带 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