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波声测井理论研究中的声源模型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仕成 伍先运 +1 位作者 王克协 董庆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232-241,共10页
首先推导了弹性柱源和流体环源模型下,井外地层为双相介质时的井内外声场,将它们与点源和刚性柱源模型下的井内外声场作了比较,并把这4种声源模型条件下的井内外声场的数学表达式写成统一形式.弹性柱源模型下的井内外声场可以分别... 首先推导了弹性柱源和流体环源模型下,井外地层为双相介质时的井内外声场,将它们与点源和刚性柱源模型下的井内外声场作了比较,并把这4种声源模型条件下的井内外声场的数学表达式写成统一形式.弹性柱源模型下的井内外声场可以分别过渡到刚性柱源、流体环源和点源模型下的井内外声场.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不同声源模型对各分波的相对幅度、导波的频散和激发特性都会产生影响,对纵波首波和横波首波的速度没有影响;在弹性柱源模型下,存在一类纵模式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模型 频散 激发 全波波形 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系统源波形间接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剑 陈进 +1 位作者 耿遵敏 吴军彪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多源非平稳冲击激励、时变的传递路径、宽频非平稳振声响应以及混响、消散、模态密集等现象 ,是发动机、柴油机等混响系统的重要特性 ,制约着激励源波形和故障信息的直接测取 ,使利用包容着激励源特征和路径因素的振动响应间接恢复源波... 多源非平稳冲击激励、时变的传递路径、宽频非平稳振声响应以及混响、消散、模态密集等现象 ,是发动机、柴油机等混响系统的重要特性 ,制约着激励源波形和故障信息的直接测取 ,使利用包容着激励源特征和路径因素的振动响应间接恢复源波形的研究思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制约混响系统源波形间接恢复的主要动力学特性——混响与消散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基于非精确传递函数以最佳傅里叶滤波与复倒谱相结合的激励源波形间接恢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源波形 混响 消散 傅里叶滤波 复倒谱 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