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海梭子蟹幼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永岩 余波 董学兴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33-546,共14页
本文对人工培养的远海梭子蟹各期幼体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 ,远海梭子蟹整个幼体发育过程共蜕皮 6次 ,即 状幼体阶段蜕皮 5次 ;大眼幼体阶段蜕皮 1次 .在2 7.4~ 2 8.2℃的培养条件下 ,远海梭子蟹从破膜孵出到变态为第一期幼蟹 ,需经 1 4... 本文对人工培养的远海梭子蟹各期幼体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 ,远海梭子蟹整个幼体发育过程共蜕皮 6次 ,即 状幼体阶段蜕皮 5次 ;大眼幼体阶段蜕皮 1次 .在2 7.4~ 2 8.2℃的培养条件下 ,远海梭子蟹从破膜孵出到变态为第一期幼蟹 ,需经 1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梭子蟹 sou状幼体 大眼幼体 幼体发育 形态特征 人工养殖 蜕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节对虾幼体链壶菌病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飞龙 刘洪军 傅道军 《水产科技情报》 2000年第3期102-104,144,共4页
在斑节对虾无节幼体下池前 2~ 3小时用 0 .0 15~ 0 .0 2 0 mg/L浓度的亚甲基蓝或三氟乐灵作预防 ,1~ 2天后发现有链壶菌感染时再用 0 .0 2 0 mg/L浓度的亚甲基蓝或 0 .0 2 0~ 0 .0 30mg/L 浓度的三氟乐灵治疗。两种药物比较 ,三氟... 在斑节对虾无节幼体下池前 2~ 3小时用 0 .0 15~ 0 .0 2 0 mg/L浓度的亚甲基蓝或三氟乐灵作预防 ,1~ 2天后发现有链壶菌感染时再用 0 .0 2 0 mg/L浓度的亚甲基蓝或 0 .0 2 0~ 0 .0 30mg/L 浓度的三氟乐灵治疗。两种药物比较 ,三氟乐灵能有效防治链壶菌病 ,其有效浓度为0 .0 2 0~ 0 .0 50 mg/L;而亚甲基蓝在链壶菌感染不严重时才有效 ,若感染严重或无节幼体下池前未施药预防 ,待发病后再用药 ,治疗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sou状幼体 链壶菌病 药物防治 亚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育苗期间幼体真菌感染的调查与初步分析
3
作者 单红云 齐跃才 +4 位作者 王一平 周影 李曰忠 陈军昌 安永菊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19,共2页
20 0 1年 ,营口地区对虾育苗期间幼体发生了严重的真菌病害 ,为了掌握和了解本地区对虾育苗期间苗体真菌感染流行的规律 ,给今后对虾育苗防治真菌病提供参考 ,对 3家对虾育苗场的发病情况进行了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菌体分离培养 。
关键词 中国 sou状幼体 无节幼体 离壶菌 对虾 育苗期 幼体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