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免疫检查点B7-H3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和转化进展
1
作者 向雯静 陈翰卿 +3 位作者 蔡宁宁 沈宇 张学光 傅丰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8-1646,共9页
肿瘤靶向治疗是精准医疗的重要方法,靶点分子的选择是肿瘤靶向治疗的关键因素。免疫检查点分子B7-H3(CD276)选择性高表达于肿瘤细胞,是参与肿瘤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近年大量研究发现B7-H3不仅具有免疫检查点功能,还参与调节肿瘤细胞恶... 肿瘤靶向治疗是精准医疗的重要方法,靶点分子的选择是肿瘤靶向治疗的关键因素。免疫检查点分子B7-H3(CD276)选择性高表达于肿瘤细胞,是参与肿瘤免疫调控的关键分子。近年大量研究发现B7-H3不仅具有免疫检查点功能,还参与调节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因此被认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泛肿瘤通用型药物靶点。目前针对B7-H3的免疫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开发靶向B7-H3的阻断型抗体(Blocking mAb)、抗体偶联药物(ADC)、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疗法(CAR-T/CAR-NK)、单克隆抗体介导细胞毒性作用(ADCC)药物、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多特异性抗体(BsAb/TriAb)以及抗体联合细胞因子药物等,旨在通过不同机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多项临床前期和临床期研究显示,靶向B7-H3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治疗价值,因此本文主要围绕靶向B7-H3分子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最新动态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CD276) 免疫检查点分子 治疗性抗体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血栓素B2、可溶性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2
作者 郑富霞 苗丽君 +4 位作者 黄凤祥 黄仕夫 高增艳 张瑞霞 孟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外周血活化蛋白C(APC)、血栓素B2(TXB2)、可溶性B7-H3(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研究组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对研究组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亚组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对照组,TXB2、sB7-H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据CURB-65评分判定病情程度,其中轻度患者33例,中度患者39例,重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外周血APC水平低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TXB2、sB7-H3水平高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与CURB-65评分呈负相关,TXB2、sB7-H3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随访30 d,预后不良亚组外周血AP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TXB2、sB7-H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0.05);偏相关性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外周血APC、TXB2、sB7-H3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752、0.738、0.761,敏感度为66.67%、76.19%、66.67%,特异度为78.48%、67.09%、78.48%;三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AUC为0.918,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7.34%,较各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升(Z=2.207、2.666、2.109,P=0.027、0.008、0.035)。结论老年肺炎外周血APC、TXB2、sB7-H3与病情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联合检测时能较为可靠地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活化蛋白C 血栓素b2 可溶性b7-h3 病情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3和CD133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3
作者 黄丽娜 唐令 +3 位作者 宋斌华 卢高峰 马玖玥 刘揆亮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6-391,共6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绒毛状/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非腺瘤性息肉及正常肠黏膜中B7-H3及CD133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RC发生、发展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绒毛状/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非腺瘤性息肉及正常肠黏膜中B7-H3及CD133表达情况,评估其在CRC发生、发展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和蓬安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手术或活检的195例CRC、76例绒毛状/管状绒毛状腺瘤、64例管状腺瘤、30例非腺瘤性息肉和10例正常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3及CD133在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纳入患者年龄、性别,免疫组织化学B7-H3、CD133、CEA染色作为危险因素,建立CRC生存预测模型。结果:B7-H3、CD133阳性及B7-H3/CD133双阳性表达在正常肠黏膜组、非腺瘤息肉组、管状腺瘤组、绒毛状/管状绒毛状腺瘤及CRC组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并与腺瘤的大小相关。B7-H3、CD133在CRC组高表达,且与CRC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生存期缩短相关(P<0.05)。在CRC生存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和验证集中B7-H3、CD133的高表达均与CRC的生存期缩短相关,提示B7-H3和CD133在CRC的预测预后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论:免疫调节因子B7-H3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与CRC的不良预后相关,B7-H3及CD133可能成为CRC形成过程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CD133 结直肠癌 腺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B7-H3检测在NSCLC中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
4
作者 徐晴 郑霖 +3 位作者 凌惠娟 朱亚玉 牛可 陈礼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建立血浆外泌体B7-H3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并探讨血浆外泌体B7-H3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0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36例健康对照者(HC组)血浆,先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外泌体与微囊泡(... 目的建立血浆外泌体B7-H3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并探讨血浆外泌体B7-H3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0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36例健康对照者(HC组)血浆,先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外泌体与微囊泡(MVs),Western blot方法比较经超速离心法分离的NSCLC组与HC组血浆外泌体B7-H3的表达水平,再比较NSCLC组中血浆外泌体与MVs B7-H3的表达水平。然后采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初步浓缩富集两组血浆外泌体,建立简便可行的血浆外泌体B7-H3 ELISA检测方法,检测血浆外泌体B7-H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血浆外泌体B7-H3是否为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血浆外泌体B7-H3在NSCL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经超速离心法分离的NSCLC组血浆外泌体B7-H3表达水平高于HC组(P=0.032),同时在NSCLC组中,其血浆外泌体B7-H3表达水平高于MVs(P=0.012)。PEG沉淀法提取的血浆外泌体B7-H3表达水平NSCLC组同样高于HC组(P=0.024)。NSCLC患者血浆外泌体B7-H3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病理类型无关,与T分期(P=0.002)、N分期(P<0.001)、M分期(P=0.010)及AJCC分期(P<0.001)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定血浆外泌体B7-H3为NSCLC的危险因素。ROC分析表明,血浆外泌体B7-H3用于诊断NSCLC的敏感度(0.843)高于癌胚抗原(CEA)(0.743),但特异性(0.722)低于CEA(0.833),二者联合检测(AUC=0.928,95%CI:0.877~0.979)对NSCLC的诊断性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浆外泌体B7-H3表达水平与NSCLC的癌症分期有关,联合检测血浆外泌体B7-H3和CEA有助于NSCLC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LISA 外泌体 b7-h3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7-5p靶向B7-H3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华扬 马秀坤 +1 位作者 洪洙 刘翔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1435,1440,共6页
目的:探究miR-17-5p对B7-H3的调控以及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5例人结直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miR-17-5p、B7-H3和PD-L1的表达水平。将人结直肠癌HCT-116细... 目的:探究miR-17-5p对B7-H3的调控以及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5例人结直肠癌组织及相邻正常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miR-17-5p、B7-H3和PD-L1的表达水平。将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为4组:miR-NC组、miR-17-5p mimic组、si-NC组、si-B7-H3组。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HCT-116细胞生长、侵袭能力和凋亡率。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7-5p对B7-H3的调控作用。通过ELISA实验分析细胞培养液中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7-5p表达下降,B7-H3表达升高。miR-17-5p mimic和si-B7-H3能够降低HCT-116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和侵袭数量,促进HCT-116细胞凋亡,并能降低培养液中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水平。此外,miR-17-5p mimic和si-B7-H3能够抑制HCT-116细胞PD-L1表达。结论:miR-17-5p能够靶向抑制B7-H3表达,影响结直肠癌发展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并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5p b7-h3 结直肠癌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邵宇阳 石通国 +1 位作者 郭凌川 陈卫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442,共8页
目的探讨B7同源物3(B7-H3)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探究其与肿瘤糖酵解过程以及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下载CRC转录组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分析B7-H3的表达情况和临... 目的探讨B7同源物3(B7-H3)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探究其与肿瘤糖酵解过程以及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下载CRC转录组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分析B7-H3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基于TCGA数据分析CRC内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与B7-H3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通过估计RNA转录物相对子集的细胞类型鉴定(CIBERSORT)算法探究B7-H3表达与22种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收集51例CRC患者的手术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数据库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B7-H3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晚期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此外,B7-H3表达与CRC内糖酵解相关基因上调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共有16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与B7-H3表达密切相关,进一步发现B7-H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在转录水平上呈负相关,但两者在蛋白水平上不相关。结论B7-H3在CRC组织中高表达,与CRC疾病进展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此外,B7-H3与糖酵解相关基因以及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相关性,提示B7-H3在调控肿瘤糖酵解和肿瘤免疫中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7同源物3(b7-h3)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3在肿瘤生长、耐药性生成及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陈睿 赵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B7H3(也称为CD276)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协同刺激分子,是免疫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中的一员。由于B7-H3的受体目前还没有被确认,所以有关于其免疫功能以及胞内信号传递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B7-H3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着极高的表达,这... B7H3(也称为CD276)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免疫协同刺激分子,是免疫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中的一员。由于B7-H3的受体目前还没有被确认,所以有关于其免疫功能以及胞内信号传递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B7-H3在诸多恶性肿瘤中都有着极高的表达,这代表着其不但可以作为诸多恶性肿瘤的肿瘤标志物辅助临床诊断,而且可以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有效靶点。本篇综述主要介绍协同刺激分子B7-H3发展的历史,在各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与产生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以B7-H3为靶点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刺激分子 b7-h3 恶性肿瘤 肿瘤耐药性 肿瘤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7-H3的实体瘤免疫治疗新进展
8
作者 吴硕 贺炜 +3 位作者 胡鹏武 惠开元 江艳婷 蒋晓东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91-1295,共5页
B7H3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B7家族的成员,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被免疫细胞诱导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B7-H3以诱导肿瘤恶性行为并通过多种复杂途径推动癌症进展的特性受到关注。以B7-H3为靶点的免疫疗法通过改变免疫系... B7H3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B7家族的成员,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被免疫细胞诱导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B7-H3以诱导肿瘤恶性行为并通过多种复杂途径推动癌症进展的特性受到关注。以B7-H3为靶点的免疫疗法通过改变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显著疗效。本文梳理B7-H3在人体各种系统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影响,并总结B7-H3在免疫治疗中的角色,以此反映出靶向B7-H3的临床研究新进展。这些发现表明,B7-H3具有作为未来肿瘤诊断和治疗靶点的巨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免疫治疗 实体瘤 联合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sB7-H3及细胞因子表达 被引量:42
9
作者 张新星 陈正荣 +7 位作者 顾文婧 严永东 王宇清 朱灿红 黄莉 王美娟 邵雪君 季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sB 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急性RMPP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BALF,其中13例仅在急性期灌洗1次(单次灌洗组),30例急性期后再次灌洗(...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sB 7-H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急性RMPP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BALF,其中13例仅在急性期灌洗1次(单次灌洗组),30例急性期后再次灌洗(再次灌洗组);以同期15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sB 7-H 3、IL-1β、IL-2、IL-36表达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及RMPP患儿急性期BALF中sB 7-H3水平与IL-1β、IL-2、IL-36的相关性。结果再次灌洗组首次灌洗时BALF中sB 7-H3、IL-1β、IL-36水平显著高于单次灌洗组和对照组,单次灌洗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次灌洗组在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sB 7-H3、IL-1β、IL-2、IL-36水平较首次灌洗时显著降低(P均<0.05);再次灌洗组第二次灌洗时BALF中IL-1β、IL-36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B 7-H3、IL-2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PP急性期BALF中sB 7-H 3水平与IL-1β、IL-2、IL-36水平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sB 7-H3可能通过调控IL-1β、IL-2、IL-3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参与RMPP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sb7-h3 细胞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免疫检查点B7⁃H3对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
10
作者 陈佳玥 王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3-946,共14页
B7⁃H3也被称为CD276,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免疫检查点,属于B7超家族。其在人类的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者不表达,然而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B7⁃H3与肿瘤的免疫治疗相关,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发挥着共刺激/... B7⁃H3也被称为CD276,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免疫检查点,属于B7超家族。其在人类的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者不表达,然而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B7⁃H3与肿瘤的免疫治疗相关,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发挥着共刺激/共抑制的双重作用。因而,以B7⁃H3为靶点能够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的精准定位,从而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B7⁃H3的结构与功能、其在肿瘤免疫中的生理作用以及靶向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虽然B7⁃H3在肿瘤方面的免疫功能已经被广泛揭示,而且开发的靶向药物也进入了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但是B7⁃H3在人体内的不同存在形式及功能仍有所争议,人源结构始终未能得到解析,其潜在的受体也尚未得到确认。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B7⁃H3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确切证据以及现有治疗方法的挑战性和局限性,旨在为靶向B7⁃H3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b7-h3 肿瘤微环境 靶向治疗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内sB7-H3与IL-1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锋 付守忠 +4 位作者 王斌 丁苇 王晓维 沈建东 殷梦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9期1496-150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可溶性B7-H3(sB7-H3)与白介素-1(IL-1)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的122例乙肝相关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7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41例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34例乙型肝炎患者,选取同期45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内可溶性B7-H3(sB7-H3)与白介素-1(IL-1)对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的122例乙肝相关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7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41例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34例乙型肝炎患者,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内sB7-H3、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分析乙肝相关肝癌患者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sB7-H3、IL-1α、IL-1β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对乙肝相关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效能。结果:各组受试者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乙肝相关肝癌组>乙肝相关肝硬化组>乙肝组患者>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肿瘤TNM分期、甲胎蛋白水平及远处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sB7-H3水平与IL-1α、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837、0.756,P<0.05),IL-1α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734,P<0.05)。ROC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7-H3、IL-1α、IL-1β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乙肝相关肝癌的AUC分别为0.893、0.887、0.881、0.961(P<0.05),评估其预后的AUC分别为0.843、0.837、0.834、0.917(P<0.05)。结论:血清内sB7-H3、IL-1α、IL-1β水平均可用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三者联合检测效果更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肝癌 sb7-h3 IL-1 诊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B7-H3(sB7-H3)在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海洪 张光波 +5 位作者 史进方 李淑湘 顾文超 石小蕊 周迎会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4,367,共4页
目的:检测sB7-H3在急性白血病病人脑脊液中的不同表达,以及分析该分子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来检测sB7-H3在176位白血病病人脑脊液中的表达。依据国际公认的FAB(French-Amer-ican-British)分类系统将... 目的:检测sB7-H3在急性白血病病人脑脊液中的不同表达,以及分析该分子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来检测sB7-H3在176位白血病病人脑脊液中的表达。依据国际公认的FAB(French-Amer-ican-British)分类系统将急性白血病病人分型。结果:sB7-H3在急性淋系白血病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381),这与人白血病细胞株的检测结果一致;在急性淋系白血病的亚型中,sB7-H3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亚型中,sB7-H3的表达在M3与M5和M4与M5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24 3和P=0.022 3)。结论:sB7-H3的表达与白血病的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进一步证实B7-H3参与了人体免疫平衡的调节,可能会为今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sb7-h3 亚型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型B7-H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斐斐 于国华 +4 位作者 刘同慎 王国艳 杨静 张光波 栾希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63例患者的癌组织和血清标本;5例肝血管瘤的瘤旁组织作为正常肝组织对照;同期收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标本为正常对照。采用EL... 目的检测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63例患者的癌组织和血清标本;5例肝血管瘤的瘤旁组织作为正常肝组织对照;同期收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标本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检测肝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可溶型B7-H3(sB7-H3)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肝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清sB7-H3含量为(4143.47±976.27)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76.18±605.42)pg/mL(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是否远处转移及肝癌组织中是否阳性表达B7-H3等参数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与血清学指标CA19-9呈明显正相关(P<0.05),但与AFP和CE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肝癌患者血清中sB7-H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B7-H3表达与疾病临床病理指标相关,表明检测sB7-H3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b7-h3 肝细胞癌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巍 王晶 +6 位作者 王艳芳 朱明霞 万文丽 李海申 仵菲斐 闫新星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9-1546,共8页
目的:探讨3种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方法:分别采用RT-PCR、q 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B7-H1、B7-H3和B7-H4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情况,设12例志愿... 目的:探讨3种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方法:分别采用RT-PCR、q 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B7-H1、B7-H3和B7-H4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情况,设12例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MNC)为对照。结果:3种共刺激分子的mRNA在12例志愿者PB MNC和13株血液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其中B7-H4表达水平相对偏低;3种共刺激分子分别在Maver、Z138和HL-60中表达最高,B7-H3和B7-H4在CZ1中不表达。3种共刺激分子的胞核及胞浆蛋白仅在恶性血液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分别在U937、Z138和Raji细胞中表达最高,B7-H3和B7-H4在CZ1细胞中不表达。在同一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3种共刺激分子的mRNA和胞核及胞浆蛋白表达均存在差异,且差异不全一致。B7-H3膜蛋白在U937、M aver和Z138中表达丰度较高;B7-H1和B7-H4的膜蛋白在13株细胞中呈不表达或低表达。结论:共刺激分子B7-H1、B7-H3和B7-H4在mRNA水平均广泛表达,但蛋白水平仅在血液肿瘤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且亚细胞定位多在胞核及胞浆,膜蛋白水平普遍低表达或不表达。同一肿瘤来源的细胞株中3种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可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b7-h1 b7-h3 b7-h4 血液恶性肿瘤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B7-H3和IFN-γ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成德 蔡健梅 +2 位作者 吴小文 申学基 张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B7-H3(s B7-H3)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肝炎16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5例、肝硬化代偿期24例和肝硬化失代偿期22例,同期24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B7-H3(s B7-H3)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7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肝炎16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5例、肝硬化代偿期24例和肝硬化失代偿期22例,同期24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清s B7-H3和IFN-γ的含量,分析二者分别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甲胎蛋白(AFP)、白细胞(WBC)计数及HBV DNA定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s B7-H3、IFN-γ水平为(27.82±12.75)ng/m L、(328.84±240.20)pg/m L,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 B7-H3、IFN-γ含量分别为(202.17±58.14)ng/m L和(3436.11±1605.01)pg/m 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 B7-H3与IFN-γ密切相关,AST、ALT、AFP、WBC及HBV DNA与二者均无相关性。s B7-H3在急性肝炎时水平最高,IFN-γ则在慢性肝炎时水平最高。结论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的s B7-H3、IFN-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连续监测血清s B7-H3、IFN-γ可能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转归预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慢性 乙型 可溶性b7-h3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陆俊 孙静 +3 位作者 张磊 谈炎 张光波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9例(均经病... 目的:探讨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9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认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3的表达以及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B7-H1阳性表达率为53.06%(26/4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Her2/neu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3+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2)乳腺癌组织中B7-H3阳性表达率为59.18%(29/49),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3)乳腺癌组织中B7-H1和B7-H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316,P<0.05)。结论:负性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该两分子的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1 b7-h3 CD3+T细胞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a下调共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兵 陈翰卿 +4 位作者 时正鹏 孙静 严茹红 傅丰庆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共刺激分子B7-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29a和B7-H3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瘤组织及人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并利用脂质体将miR-29a的模拟物(mimics...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共刺激分子B7-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29a和B7-H3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瘤组织及人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并利用脂质体将miR-29a的模拟物(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s)转入U87细胞,流式术验证miR-29a对B7-H3表达的调节效果;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观察miR-29a对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式术分析miR-29a干预前后U87细胞上与细胞侵袭相关的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以miRtarbase等软件预测miR-29a与CXCR4的结合能力。结果:胶质瘤组织及细胞株中miR-29a低表达而B7-H3 mRNA高表达,且均与瘤组织病理分级相关。转染miR-29a mimics可以有效下调U87细胞中B7-H3 mRNA的表达。转染miR-29a mimics可以显著抑制U87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但对细胞增殖并无显著影响。miR-29a过表达可同时下调U87细胞中CXCR4的表达,但软件分析CXCR4基因上并不存在miR-29a的结合位点。结论:miR-29a可有效下调B7-H3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XCR4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miR-29a 胶质瘤 U87细胞 侵袭 增殖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茹红 张光波 +2 位作者 孙静 傅丰庆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7-1069,1074,共4页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C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II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P/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融合蛋白 小鼠 T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B7-H3与IL-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成德 全毅 +5 位作者 蔡健梅 吴小文 申学基 阮德斌 张琳 李海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B7-H3与IL-21在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BV相关肝病121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作为肝癌组,良性组71例包括急性肝炎12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1例,肝硬化代偿期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8例;同期20例... 目的:探讨血清B7-H3与IL-21在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BV相关肝病121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0例作为肝癌组,良性组71例包括急性肝炎12例、慢性中至重度肝炎21例,肝硬化代偿期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8例;同期2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B7-H3和IL-21采用ELISA法检测,HBV-DNA定量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肝癌患者血清B7-H3和IL-21含量分别为(207.60±57.16)ng/ml和(2 357.28±805.01)pg/ml,均高于正常组(P<0.001)。相对正常对照而言,良性组中不同临床类型患者二者含量均升高明显(P<0.001)。在HBV相关肝病患者血清中,B7-H3与IL-21呈正相关;B7-H3与HBV DNA无相关性,而IL-21与HBV DNA是否复制有关,但与其复制水平高低无关。结论:B7-H3、IL-21在HBV相关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高。机体B7-H3、IL-21持续地高表达可能与患者疾病的发展、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炎 乙型 可溶型b7-h3 IL-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H1阻断对CD3AK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永华 庄乾元 +2 位作者 胡志全 兰儒竹 周四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B7-H1阻断对CD3AK细胞增殖活化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CD3AK细胞,然后利用B7-H1阻断型抗体阻断B7-H1通路,3H-TdR渗入法检测阻断后CD3AK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 目的:探讨B7-H1阻断对CD3AK细胞增殖活化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CD3AK细胞,然后利用B7-H1阻断型抗体阻断B7-H1通路,3H-TdR渗入法检测阻断后CD3AK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阻断后CD3AK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10的水平,同时将CD3AK细胞作用于膀胱肿瘤BIU-87细胞,MTT法检测阻断后CD3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B7-H1阻断后,CD3AK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体外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其分泌IFN-γ、TNF-α的水平明显提高,而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下降;同时CD3AK细胞对BIU-87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明显升高。结论:阻断B7-H1通路可以促进和维持CD3AK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增强其抗肿瘤的免疫效应。阻断B7-H1通路将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1 CD3AK细胞 膀胱肿瘤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