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肺结节诊断中CT容积显示的价值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惠民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于红 李成洲 杨春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CT容积显示技术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横断面最大直径≤30mm的周围型肺癌32例和非肺癌结节30例,采用四层螺旋CT扫描仪,准直1.0mm,层厚1.3mm,重建间隔0.6mm;FOV 180~220mm,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 目的:探讨CT容积显示技术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收集横断面最大直径≤30mm的周围型肺癌32例和非肺癌结节30例,采用四层螺旋CT扫描仪,准直1.0mm,层厚1.3mm,重建间隔0.6mm;FOV 180~220mm,对每个病例均完成容积显示(VR)处理,确保有横轴面VR图像、结节-肺门方向的横截位和正交纵向VR图像.结果:肺癌与非肺癌大多表现为圆形结节(22/32;25/30),22例肺癌圆形结节征的病例中7例横断面上表现为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良性的25例中未见这种变化;16例典型的分叶在横轴面VR上表现为多结节样;肺癌分叶、毛刺、血管集中、胸膜凹陷征表现率高于非肺癌(P<0.05);肺癌血管集中表现率并无异于肺部炎性病灶(P>0.05).结论:VR更好地显示了孤立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肺结节 诊断 ct 容积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代谢显像在结直肠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昊 兰晓莉 +3 位作者 廖姗珊 贾清 吴志坚 张永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CRC)且PET/CT显像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33~91岁,中位年龄(58.4±13.3)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结直肠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CRC)且PET/CT显像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33~91岁,中位年龄(58.4±13.3)岁。分析SPN的部位、直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依据病灶的SUVmax值及CT形态特征综合判定病灶的性质,并与最终诊断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或长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9例中32例最终诊断为恶性SPN,其中27例PET/CT显示为阳性;良性SPN27例,24例PET/CT显示为阴性。PET/CT对于结直肠癌患者SPN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38%、88.89%、86.44%、90.00%及82.76%。恶性SPN的平均直径为(13.00±6.46)mm,良性SPN为(5.48±6.48)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8,P<0.001)直径为5.5mm时具有最大诊断效能。恶性SPN的SUVmax为3.30±2.17,良性SPN为1.19±1.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9,P<0.001),以SUVmax值1.15作为诊断良恶性结节的阈值时诊断效能最大。患者的年龄和病灶的发生部位对SPN良恶性的判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检出及良恶性判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结节直径大于5.5mm或SUVmax大于1.15时提示病灶为恶性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