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杜娟 周晓雨 +2 位作者 张淼 张雪玲 蓝文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血管再闭塞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样本,共134例。根据患者术前1周是否每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为观察组(服用)和对照组(未服用),各67例。比较治疗1周后的血管再通情况,根据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的神经损伤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外周阻力(CVR)、平均血流量(Qmean)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血栓素B2(TXB2)、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记录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管再闭塞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血管再闭和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因子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FMA评分、Qmean、Vmean、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CVR、TXB2、CD62P比对照组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栓形成相关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其血管再闭的发生(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结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降低血管再闭塞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 血管再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杰 买买提力·艾沙 +5 位作者 卡合尔曼·卡德尔 豆涛涛 吴海强 张晓杰 蔡坚 成晓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或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后再通情况,比较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及随访3个月时mRS情况。结果 18例机械取栓...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使用Solitaire支架取栓或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后再通情况,比较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及随访3个月时mRS情况。结果 18例机械取栓患者均获得再通,17例完全再通,其中1例患者取栓术后局部狭窄行支架成形术;1例取栓后大脑前动脉A2段不显影。术后复查头颅CT平扫,1例为术区少量出血;1例患者出现大面积脑出血,出血后死亡;1例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伴出血后死亡。患者术前NIHSS评分18.0(10.8,20.2)分,术后1周NIHSS评分9.0(5.0,14.2);3个月后随访mRS评分<2分9例。16例静脉溶栓患者术前NIHSS评分16.0(10.0,20.0),术后1周NIHSS评分10.0(8.0,14.0),3个月后随访mRS评分<2分5例。术前(Z=-0.434,P=0.664)和术后(Z=-0.313,P=0.754)的NIHSS评分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机械取栓组的NIHSS评分降低值大于静脉溶栓组(6.5 vs 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0,P=0.037);机械取栓组患者治疗后出院3个月mRS评分1.5(1.0,2.3)低于静脉溶栓组mRS评分4.5(1.0,4.8),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5,P=0.044)。结论 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再通率高,可以改善预后,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可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支架 机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值匹配评价椎基底动脉支架闭塞行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管民 李子园 +5 位作者 马振凯 孟淑辉 周志龙 吴立恒 李天晓 朱良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 评价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后闭塞行机械取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5月—2022年10月本中心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行机械取栓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支架植入术后闭塞组(支架闭塞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闭塞组(ICAS)。运... 目的 评价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后闭塞行机械取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5月—2022年10月本中心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行机械取栓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支架植入术后闭塞组(支架闭塞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闭塞组(ICAS)。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平衡两组基线特征,比较两组血管成功再通率、90 d良好预后率、90 d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07例患者,其中支架闭塞组14例,ICAS组93例。经倾向评分成功匹配14对,其中支架闭塞组14例,ICAS组27例。支架闭塞组成功再通率、90 d良好预后率均低于ICA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11/14)vs. 100%(27/27),P=0.062;28.6%(4/14)vs. 44.4%(12/27),χ^(2)=0.976,P=0.323]。支架闭塞组90 d死亡率显著高于ICAS组[57.1%(8/14)vs. 25.9%(7/27),χ^(2)=3.873,P=0.049]。支架闭塞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ICA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7%(5/14)vs. 14.8%(4/27),χ^(2)=1.289,P=0.256]。结论 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后闭塞行机械取栓治疗,血管成功再通率、90 d良好预后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与ICAS闭塞无差异,但90 d死亡率显著高于ICAS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支架植入 支架内血 机械 倾向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荣华 彭亚 +5 位作者 宣井岗 朱旭成 曹洁 邵华明 孙荣伟 杨伊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 目的探讨自膨式、完全可收回Solitaire AB支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7月110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8h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术后血管再通情况使用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进行评估。术前和出院时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术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①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7.3%(96/110),其中TICI 3级为61.8%(68/110),TICI 2a级为10.2%(11/110),TICI 2b级为15.3%(17/110),12.7%(14/110)的患者血管未能再通。②出院时NIHSS评分(8±4)分,较入院时(18±4)分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90d时,预后良好率(mRS≤2分)为43.6%,全组病死率为12.7%。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能迅速、安全、有效地达到血管再通、血流恢复的治疗目标,提高颅内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但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颅内大血管闭塞 机械 solitaire AB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桂林 杜世伟 +4 位作者 李静伟 闫峰 向思诗 陈健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发病<6 h)11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分级、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24 h NIHSS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通过SPSS软件对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44~78岁,平均(66±11)岁;术前及术后NIHSS评分分别为(18±3)、(8±4)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7,P<0.01);均成功实现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再通。术后90 d随访,患者预后良好(mRS 0~2分)7例。无严重的M1段内导管操作的相关并发症。结论初步经验显示,Solitaire FR支架机械取栓联合5F Navien导管抽吸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导管插入术 梗塞 大脑中动脉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光忠 曾少建 +6 位作者 詹升全 林晓风 唐凯 周东 周德祥 秦琨 舒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523-527,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 ①... 目的 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机械取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3个月至1年的随访.结果 ① 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单纯上矢状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侧窦血栓4例,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3例,横窦及乙状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及直窦血栓2例,上矢状窦+直窦及皮质静脉血栓1例.②应用Solitaire AB支架20枚,同时应用尿激酶30万~70万U进行接触性溶栓3例.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3分1例,12分1例,15分14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5分15例,4分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支架取栓相关并发症.③随访3个月至1年,其中通过电话随访2例,门诊随访3例,MRV随访8例,DSA随访3例,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进行颅内静脉窦机械取栓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单中心的经验显示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形成 颅内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治疗特殊类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金戈 张余 +5 位作者 李鑫 陈亮 杨涌涛 卢柳西 李兴贵 展群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治疗进展性和主动脉弓上动脉内大血栓负荷性特殊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第1例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支架置入治疗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超取栓时间窗进展性脑梗死;第2例取栓后桥接动脉...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治疗进展性和主动脉弓上动脉内大血栓负荷性特殊类型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第1例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后桥接支架置入治疗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超取栓时间窗进展性脑梗死;第2例取栓后桥接动脉溶栓治疗颈内动脉起始部至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血栓负荷性脑梗死。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量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平均动脉压控制在90-120 mm Hg,同时给予神经保护治疗。结果第1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15分,mRS评分为4分,取栓前m TICI分级0级,取栓桥接后m TICI分级3级,术后1周NIHSS评分0分,mRS评分1分,术后90 d NIHSS评分0分,mRS评分1分。第2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12分,mRS评分5分,取栓前m TICI分级0级,取栓桥接后m TICI分级2b级,术后1周NIHSS评分2分,mRS评分1分,术后90 d NIHSS评分1分,mRS评分1分。2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在严格围手术期管理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桥接治疗超取栓时间窗大动脉闭塞进展性脑梗死和大动脉大血栓负荷性特殊类型脑梗死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 桥接治疗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TM)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高峰 孙瑄 +4 位作者 莫大鹏 马宁 刘恋 霍晓川 缪中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7期543-549,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SolitaireTM支架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其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连续入组的3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均使用SolitaireTM支架设备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分析支架,分析取栓治疗... 目的评估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SolitaireTM支架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其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连续入组的3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均使用SolitaireTM支架设备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分析支架,分析取栓治疗的再通率及并发症,评估治疗90 d临床预后,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械取栓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58.6±8.4)岁,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位数25.5分(21.3,29.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中位数8分(6.0,9.8),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中位数5分(5.0,5.0)。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schemia Scale,TICI)3或2b级]28例(93.3%),6例(20.0%)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9例(30.0%)患者预后良好(m RS 0~2分)。9例死亡,死亡率为30.0%(9/30)。术前患者意识不清(P=0.014)及m RS评分较高(P=0.020)与不良预后(m RS>2分)相关。结论使用SolitaireTM支架进行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机械取栓,有较高的再通率,能够改善功能性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卒中 支架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泳钧 吴惠玉 +2 位作者 张健 韩志安 李晓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对11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结果11例患者闭塞动脉均完全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基本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1例术后第2天死亡。提出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的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中,积极... 对11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结果11例患者闭塞动脉均完全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基本治愈7例,显效2例,有效1例,1例术后第2天死亡。提出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的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中,积极为取栓争取时间,术前快速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穿刺侧肢体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置并发症是其护理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动脉闭塞 solitaire AB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动脉取栓成功救治重症心源性基底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懋林 戴为正 +2 位作者 邱佩琴 王双虎 何文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88-3888,共1页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 患者女,59岁,因“突发头晕、呕吐6 h ,意识不清4 h”入院。入院前日23:00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呕吐,自觉四肢乏力,凌晨01:00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05:00至我院急诊,行颅脑 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7℃,血压:103/56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神经系统:意识呈中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瞳孔直径约2.5 mm,左侧瞳孔直径约2.0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肉无萎缩,肌力检查不合作,压眶四肢可见屈曲,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脱水降颅压、改善脑循环、强化他汀等治疗,06:00急诊行 DSA 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显影,未见代偿。更换6F MPD 指引导管(强生公司,美国),并将其头端置于右侧椎动脉 V1段远端,微导管(EV3,美国)内衬微导丝(0.014 cm ×205 cm)经指引导管缓慢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段,置于基底动脉远端,经微导管内造影可见基底动脉远端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将 Solitaier 可回收支架4 mm ×15 mm(EV3,美国)经微导管于基底动脉远端释放,回拉取栓,可见1枚破碎血栓。复查造影见闭塞段部分再通,基底动脉末端可见一血栓,远端血管显影差。再次重复取栓,取出1枚大小约4mm×4mm×3mm 红色血栓。复查造影(图1)可见:基底动脉闭塞段完全再通,左侧大脑后动脉 P2段远端未显影。结束手术,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等治疗。术后患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术后第3天意识恢复清楚,感视物模糊,查体:四肢肌力4+级,左眼睑下垂,左侧眼球内收、外展、向上、向下活动受限,行颅脑MRI 检查示脑干及左侧枕叶急性脑梗死。术后14 d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改华法林口服抗凝,随访1个月症状完全缓解,mRS 评分、NIHSS评分均为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solitaire 可回收支架 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 双侧瞳孔不等大 基底动脉闭塞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志宝 韩雪娟 +2 位作者 张自豪 张文亮 刘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3期2826-2828,2832,共4页
目的:观察Solitaire血管重建装置(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Solitaire血管重建装置(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8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降低,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CG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大脑中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CA及ACA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能有效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组织血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solitaire AB支架 血管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立恒 江桂华 +2 位作者 肖承江 陈延 方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5-451,共7页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其中58例病人在发病后3~5 h行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24例病人行S...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其中58例病人在发病后3~5 h行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24例病人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两组病人均联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其血流动力学评估采用前向血流评定TICI分级。当前向血流达TICIⅡ-Ⅲ级时表示血管再通成功,TICI 0-Ⅰ级表示血管再通失败。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我们分别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天NIHSS评分、术后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碎栓组血管再通成功47例,再通失败11例,血管再通率81.0%,继发性脑出血2例(3.45%),再通后血栓脱落导致继发性脑栓塞2例(3.45%),术后3天患者NIHS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取栓组血管再通成功20例,再通失败4例,血管再通率83.3%,继发性脑栓塞1例,无颅内出血并发症,术后3天患者NIHS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而碎栓组血管再通成功率不低于取栓组,相比之下,碎栓技术更容易推广应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支架 动脉内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脑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邢鹏飞 李子付 +7 位作者 李强 赵瑞 方亦斌 赵开军 戴冬伟 杨鹏飞 张永巍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7-1002,共6页
目的评价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是否给予静脉溶... 目的评价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患者。根据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桥接组与直接取栓组。主要评价指标为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次要评价指标为血管成功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m TICI)再通等级达2b、3级]、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及死亡率等。结果共纳入36例(男22例)患者,年龄为26~88(68.3±13.6)岁。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27例、大脑前动脉A1/A2段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2段+大脑前动脉A2段闭塞4例。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机械取栓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达91.7%(33/3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2.8%(19/36)。血管痉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33.3%,12/36),其次为出血转化(16.7%,6/36)。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5.6%(2/36),死亡率为8.3%(3/36)。桥接组患者14例,直接取栓组22例。桥接组术前NIHSS评分高于直接取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25,P=0.002);而两组术后24 h NIHSS评分、取栓次数、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出血转化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循环远端血管闭塞行支架取栓器机械取栓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血管再通及90 d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远端血管闭塞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机械 支架 改良Rank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世伟 李桂林 +5 位作者 高鹏 李静伟 尚峰 陈健 张鸿祺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开通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5例的...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开通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联合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5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评分、血管再通分级[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mTICI分级≥2b为血管成功再通]、一次再通率、股动脉穿刺至成功再通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NIHSS评分以及患者术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0~2为预后良好)。通过SPSS23.0软件对组间相关数据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6~74岁,平均(57±12)岁,合并高血压病12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12例,心房颤动6例,卒中史2例,吸烟史8例;ASPECT评分6~10分,平均(8.5±1.4)分;入院NIHSS评分7~16分,平均(12.0±2.9)分。15例患者均实现闭塞大动脉再通成功,自股动脉穿刺至成功再通时间20~120min,中位时间43.6(31.3,47.2)min,一次实现血管再通成功12例(12/15),无严重的操作相关并发症。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0~12分,中位评分3.4(2.7,3.8)分。术后90d随访,患者预后良好12例。结论中间导管接触性抽吸结合支架取栓技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抽吸导管 大脑中动脉闭塞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国伟 王亚飞 +5 位作者 霍龙伟 马勃 崔政 张轩宇 李江峰 郑虎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研究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史资料中再灌注治疗手段的差异分为研究A组与... 目的:研究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史资料中再灌注治疗手段的差异分为研究A组与研究B组,分别接受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h,测定血清中神经细胞损害标志物、凋亡及应激标志物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Wnt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SE、S100B、VILIP1、sFas、sFasL、ET-1、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GSK3β、LC3-II、Beclin1的表达强度呈降低趋势,血清中BDNF、NTF、sLivin、SO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β-catenin、mTOR的表达强度呈升高趋势且研究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SE、S100B、VILIP1、sFas、sFasL、ET-1、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GSK3β、LC3-II、Beclin1的表达强度低于研究B组,血清中BDNF、NTF、sLivin、SO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β-catenin、mTOR的表达强度高于研究B组。结论:支架机械取栓用于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治疗能够较动脉溶栓更为有效的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及相应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脑中动脉 支架机械 动脉溶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蒋群龙 张萌 +7 位作者 尹腾昆 郝继恒 刘超 林凯 刘卫东 崔庆轲 王继跃 张利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其中采取先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后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手术策略的患者43例(由远及近组),采用先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后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手术策略的患者12例(由近及远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中1次取栓成功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死亡率。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术。由远及近组患者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由近及远组[67.4%(29/43)vs 33.3%(4/12)],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由近及远组[(68.77±17.65)min vs(100.08±38.3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但采取由远及近的手术策略比由近及远手术策略有更高的1次取栓成功率且能更快地达到血管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串联病变 机械 颈动脉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植入动脉支架治疗机械取栓后颅内靶血管残余重度狭窄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圆 李沛城 +4 位作者 陈珑 刘一之 李波 袁晨 史慧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对机械取栓成功后颅内靶血管残余重度狭窄患者行择期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成功机械取栓后颅内靶血管残余重度狭窄患者行择期动脉支架植入术。结果取栓术后4例闭塞血管均成功复流,靶血管均残余≥70%的重度狭窄,... 目的探讨对机械取栓成功后颅内靶血管残余重度狭窄患者行择期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成功机械取栓后颅内靶血管残余重度狭窄患者行择期动脉支架植入术。结果取栓术后4例闭塞血管均成功复流,靶血管均残余≥70%的重度狭窄,但可维持稳定前向血流。2例取栓术后72 h内MRI显示脑梗死面积较大,分别于取栓后48天和27天行支架植入;2例脑梗死面积小且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分别于取栓术后12天和4天行支架植入。支架释放后4例血流均通畅,未见并发症,术后90天改良Rankin评分(mRS)均≤2;末次随访时支架位置均良好,血管通畅。结论对于机械取栓成功后靶血管残余重度狭窄,根据取栓后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择期植入动脉支架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机械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岳成松 资文杰 +28 位作者 邱忠明 李凤利 杨峻 刘瀚圣 刘文华 黄文国 时忠华 杨世泉 邱涛 张帅 曾国勇 周宏斌 王琰 艾志斌 刘勇 胡伟 万跃 温昌明 田喜光 周志明 王振 李冰 陈忠伦 吴德平 陈路明 余鹏霄 罗伟东 刘帅 龚自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补救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卒中中心和其他19家综合...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补救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卒中中心和其他19家综合卒中中心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并行补救治疗达到闭塞血管血流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core,m TICI)≥2b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救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球囊扩张组(30例)和血管支架植入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血管再闭塞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球囊扩张组中90 d mRS评分0~2分患者占比明显高于血管支架植入组(P <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死亡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病史(OR=8.968,95%CI:1.162~69.196,P=0.035)、补救治疗方式(OR=0.243,95%CI:0.066~0.894,P=0.033)、侧支循环(OR=3.873,95%CI:1.029~14.576,P=0.045)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0.809,95%CI:0.701~0.934,P=0.004)均为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取栓失败后行补救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球囊扩张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未增加手术风险,且补救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机械 球囊扩张 血管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re支架机械取栓术快速再通闭塞血管是否存在学习曲线
19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19-619,共1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良好的预后与血管成功再通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加拿大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接受Solitare支架取栓术的患者资料,评估快速血管再通是否存在学习曲线。主要评估参数包括各时间段(CT检查时间→造影就位→股动脉...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良好的预后与血管成功再通之间存在时间依赖性。加拿大研究者们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接受Solitare支架取栓术的患者资料,评估快速血管再通是否存在学习曲线。主要评估参数包括各时间段(CT检查时间→造影就位→股动脉穿刺→第1次支架释放→血管再通)。2009年5月-2012年2月,共83例患者接受了Solitare支架取栓治疗,根据CT检查到血管再通时间和前述不同时间段,将患者分成3组。再通成功率——脑梗死溶栓分级(TICI)达到IIa有75例(90.4%)。CT检查到血管再通的总时间随着经验的积累明显缩短,最初25例患者的总时间远大于近期的25例患者(分别为161和94rain,P〈0.01),最显著的进步是第1次支架释放到血管再通的时间(第1组与第3组比较,P=0.001),cT检查到造影就位的时间(第1组与第3组比较,P=0.02),并且股动脉穿刺到第1次支架释放的时间也明显缩短(第1组与第3组比较,P=0.02)。研究者认为,在采用Solitare支架机械取栓时,存在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曲线 闭塞血管 机械 支架 急性缺血性卒中 患者资料 血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丝留置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许岗勤 王子亮 +3 位作者 汪勇锋 梁晓东 李立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导丝留置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价值、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5例,椎基底... 目的探讨导丝留置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中的应用价值、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6例,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5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采用导丝留置技术快速准确判断血管闭塞特征,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治疗。结果 15例患者经导丝留置技术均成功准确判断病变血管闭塞特征。13例(87%)闭塞血管即刻再通,其中10例脑梗死溶栓后血流分级(TICI)评分达3分,5例2b分;2例因血栓负荷量大、闭塞节段长,多次取栓效果不佳,血管再通失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由术前19.2±7.0改善至术后1周6.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10例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2分。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安全有效,导丝留置技术可安全、方便快捷、准确地判断出闭塞血管特征,减少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血管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 导丝留置 solitaire AB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