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网络方法在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龚建村 薛炳森 +3 位作者 刘四清 邹自明 苗娟 王家龙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3-451,共9页
在大量统计结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机理.总结了质子事件爆发与太阳活动区面积、位置、McIntosh结构、磁结构以及前两天活动区爆发耀斑事件数目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并对... 在大量统计结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机理.总结了质子事件爆发与太阳活动区面积、位置、McIntosh结构、磁结构以及前两天活动区爆发耀斑事件数目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并对2000年以后12个未参加训练的样本进行测试,结果对事件预报的准确率为83%.此外,我们还利用该模型对2002年1-4月发生的几次质子事件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发现,这期间发生的6次事件都被预报.其中3次质子事件系统预报提前了3天,两次事件预报提前了2天,一次事件提前1天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方法 太阳质子事件 短期预报 McIntosh结构 磁结构 太阳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4月2日太阳耀斑及其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宇倩 王焕玉 +12 位作者 张承模 徐玉朋 汪锦州 唐仕奎 梁晓华 徐霁舒 肖佐 邹鸿 郝永强 张东和 邹积清 仲维英 吴中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742,共6页
20 0 1年 4月 2日 ,太阳爆发了一个近年来X射线通量最大的一次耀斑并伴有质子事件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和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资料 ,对这一事件的高能粒子响应进行了特例研究 .“资源一号”卫星运行于太阳同... 20 0 1年 4月 2日 ,太阳爆发了一个近年来X射线通量最大的一次耀斑并伴有质子事件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和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资料 ,对这一事件的高能粒子响应进行了特例研究 .“资源一号”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 ,高度约 80 0km ,和宁静时期的统计结果对比 ,这次耀斑后 ,星内粒子探测器在地球极盖区 (地球开磁场区 )观测到耀斑粒子的出现 ,这是宁静时期没有的 ;神舟二号飞船轨道高度 4 0 0km ,倾角为 4 2° ,X射线探测器在 4 2°中高纬地区也观测到高能电子通量比宁静时明显的增加 ,这表明 ,太阳耀斑引起的近地空间辐射环境的变化遍及纬度约 4 0°以上的区域 ,甚至在 4 0°N附近 4 0 0km左右的高度上仍然有响应 .但是 ,中高纬度、极光带和极盖区的粒子来源 ,加速机制和响应方式却不一定相同 ,需要分别讨论 .资料分析和对比还表明 ,质子事件的强度并不一定和耀斑的X射线通量成正比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耀斑 X射线探测器 高能粒子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2D卫星与GOES卫星空间粒子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馨悦 王春琴 +1 位作者 杨晓超 王世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1-617,共7页
风云二号D星(FY2D)搭载的空间粒子探测器可以观测10~300MeV的质子和≥350keV与≥2MeV的电子.卫星在轨测试阶段,空间粒子探测器观测到了空间环境宁静期间地球同步轨道的电子昼夜周期变化的典型特征,并在卫星发射后的12月15日首次观测到... 风云二号D星(FY2D)搭载的空间粒子探测器可以观测10~300MeV的质子和≥350keV与≥2MeV的电子.卫星在轨测试阶段,空间粒子探测器观测到了空间环境宁静期间地球同步轨道的电子昼夜周期变化的典型特征,并在卫星发射后的12月15日首次观测到了有代表性的2级太阳质子事件(SEP),观测到的较高能量质子比较低能量质子更快地恢复到平静时的状态.通过比较FY2D卫星与GOES卫星的探测结果,既显示了同步轨道区域不同位置高能电子通量扰动时间的一致性,也显示了高能电子通量具强烈的晨昏不对称性.通过对太阳质子事件和地磁平静时期该轨道空间高能粒子环境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并与GOES卫星同期的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仪器确实具备了监测空间环境扰动和预警能力,探测结果可以用于研究地球同步轨道粒子空间分布、起源和传输等科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粒子探测器 地球同步轨道 高能质子 高能电子 太阳质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事件警报 被引量:8
4
作者 胡雄 黄泽荣 +3 位作者 张训械 龚建村 薛丙森 叶宗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23-328,共6页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方法,利用太阳耀斑的日面位置、X射线辐射的峰值流量及其上升时间、2695MHz和8800MHz微波辐射的半积分流量等5个物理参量,提出了一个新的太阳质子事件警报方案,预报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及其流量和时间.该方案在...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方法,利用太阳耀斑的日面位置、X射线辐射的峰值流量及其上升时间、2695MHz和8800MHz微波辐射的半积分流量等5个物理参量,提出了一个新的太阳质子事件警报方案,预报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及其流量和时间.该方案在本文检验中达到93.75%的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警报 人工神经网络 太阳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扰动事件的观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邹鸿 肖佐 +5 位作者 郝永强 邹积清 仲维英 吴中祥 向宏文 朱文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641,共6页
本文比较了在太阳平静和扰动时期“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卫星舱内高能粒子的观测结果,发现在平静时期观测结果很好地反映了辐射带高能粒子在该高度上的分布情况.在扰动时期,粒子探测器观测到高能粒子分布出现重大变化,本文进... 本文比较了在太阳平静和扰动时期“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对卫星舱内高能粒子的观测结果,发现在平静时期观测结果很好地反映了辐射带高能粒子在该高度上的分布情况.在扰动时期,粒子探测器观测到高能粒子分布出现重大变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高能粒子在近地空间分布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内粒子探测器 太阳质子事件 外带电子突增事件 辐射带 “资源一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衰减因子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彭梅 王巍巍 +1 位作者 吴静 李明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5期61-67,共7页
卫星太阳电池阵衰减因子主要由粒子辐照、紫外辐照、微流星体碰撞和冷热交变等衰减因子组成;由于空间环境极其复杂,仅用上述几种因子来描述太阳电池衰减规律并不全面。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6年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数据,通过... 卫星太阳电池阵衰减因子主要由粒子辐照、紫外辐照、微流星体碰撞和冷热交变等衰减因子组成;由于空间环境极其复杂,仅用上述几种因子来描述太阳电池衰减规律并不全面。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6年的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数据,通过对在轨卫星太阳入射角、日地距离因子、太阳电池阵温度进行归一化计算,最终计算出太阳电池阵在卫星寿命过程中的衰减因子,其中包括粒子辐照衰减因子、紫外辐照衰减因子及其他衰减因子。对衰减因子进行指数函数拟合,两者差值的误差平方和约为0.000127,说明此指数函数可以描述太阳电池阵衰减因子的衰降情况。其他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利用此指数函数表达式数值及其他参数,代入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可得到在轨卫星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电池阵 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的高精度太阳跟踪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东军 方伟 +1 位作者 叶新 宋宝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83-2490,共8页
由于FY-3(01)星和FY-3(02)星宽视场扫描式太阳辐射监测仪(SIM)测量时间短、精度低,本文利用FY-3(03)星SIM实现了太阳的高精度跟踪测量。首先,分析了SIM太阳跟踪精度指标、跟踪转动范围,测试并确定了数字太阳敏感器(DSS)的视场范围、频... 由于FY-3(01)星和FY-3(02)星宽视场扫描式太阳辐射监测仪(SIM)测量时间短、精度低,本文利用FY-3(03)星SIM实现了太阳的高精度跟踪测量。首先,分析了SIM太阳跟踪精度指标、跟踪转动范围,测试并确定了数字太阳敏感器(DSS)的视场范围、频率、分辨率,标定了DSS在轨像面辐照度。为消除跟踪抖动现象,分析测试了控制时间间隔和跟踪精度的关系,确定了理想控制时间间隔为500ms。外场和在轨实验结果表明,SIM太阳跟踪精度优于±0.1°,俯仰在轨跟踪精度为0.029°,偏航在轨跟踪精度为0.025°,原始太阳总辐照度(TSI)值为1 353.1W/m2。另外,DSS太阳指向精确,跟踪控制可靠,大幅增加了TSI监测时间。FY-3(03)星SIM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上实现了TSI的太阳跟踪测量,跟踪精度是国际空间站(ISS)同类载荷CPD跟踪精度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监测仪 数字太阳敏感器 太阳跟踪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总辐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的太阳程控跟踪精度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东军 方伟 +1 位作者 叶新 宋宝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13-1821,共9页
为了避免太阳敏感器(DSS)指向故障导致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SIM)功能失效,为风云三号(FY-3(03))卫星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IM)设计了备份跟踪方式程控太阳跟踪并分析了其跟踪精度。利用星上儒略日时间和卫星轨道瞬根,基于类基准地表辐射网(B... 为了避免太阳敏感器(DSS)指向故障导致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SIM)功能失效,为风云三号(FY-3(03))卫星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IM)设计了备份跟踪方式程控太阳跟踪并分析了其跟踪精度。利用星上儒略日时间和卫星轨道瞬根,基于类基准地表辐射网(BSRN)算法推导了轨道坐标系太阳矢量、俯仰角和偏航角。将计算结果与卫星给定指向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阳矢量三轴偏差均小于0.1°,俯仰角平均偏差为0.024 6°,偏航角平均偏差为-0.080 4°。对利用程序计算的多轨道指向数据进行了太阳模拟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SIM俯仰跟踪控制精度优于0.1°,偏航跟踪控制精度优于0.05°。为保证在轨跟踪精度,试验了俯仰零点角和偏航零点角,其分别为80.46°和-36.96°。最终分析结果表明,俯仰程控跟踪不确定度为±0.318°,偏航程控跟踪不确定度为±0.316°,满足SIM太阳跟踪精度±0.5°的要求。设计的太阳程控跟踪降低了SIM对光学指向器件的依赖,提高了在轨太阳跟踪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太阳辐射监测仪 太阳矢量 太阳跟踪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总辐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宇宙线的行星际扰动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永年 王志丹 汪学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研究了太阳宇宙线在日冕区的横向传播特性,提出了具有扩散和逃逸过程的日冕分布粒子源,求出了含有该粒子源的行星际传输有源方程的解,并利用IMP-8,Helios-1和Helios-2观测到的同一事件不同空间位置的耀斑粒子资料对模型作了检验.
关键词 太阳 质子事件 行星际扰动 传播模型 宇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在轨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井元良 孙海涛 雷英俊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5期61-66,共6页
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在轨特性主要受太阳入射角、地日距离因子、温度、星体遮挡、地球反照和衰减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数据,分析得出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出地球反照、星体遮挡、... 卫星太阳电池阵的在轨特性主要受太阳入射角、地日距离因子、温度、星体遮挡、地球反照和衰减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在轨数据,分析得出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归一化处理方法,得出地球反照、星体遮挡、衰减因素对太阳电池阵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文章的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为后续同类太阳电池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 太阳电池阵 在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帆绕地球周期轨道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胜平 李俊峰 +1 位作者 宝音贺西 罗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7-532,共6页
地球同步和太阳同步卫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静止轨道是一种特殊的地球同步轨道,轨道资源有限。利用化学推进或电推进可以实现轨道高度不同的同步轨道,如悬挂轨道,但需要消耗较多的燃料,工程上无法承受。本文考虑利用太阳帆实现... 地球同步和太阳同步卫星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静止轨道是一种特殊的地球同步轨道,轨道资源有限。利用化学推进或电推进可以实现轨道高度不同的同步轨道,如悬挂轨道,但需要消耗较多的燃料,工程上无法承受。本文考虑利用太阳帆实现地球同步和太阳同步轨道。太阳光压力在轨道平面内沿拱线方向,选择光压力与平面的夹角使得轨道平面的旋转速率与太阳光同步。研究表明,设计合适的半长轴和偏心率可以使得轨道旋转速率与地球自转速率一致。假设太阳光与赤道平面平行,可以得到准静止轨道,太阳帆将在传统静止轨道的附近运动,星下点的经度将在一个固定值附近振动。实际上太阳光是与黄道面平行,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夹角。考虑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帆将在一定纬度和经度范围内运动。适合于对某个区域进行长期观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帆 太阳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晨昏轨道卫星地球反照系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强 洪涛 +2 位作者 林乐天 高超 王巧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针对地球反照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的影响,首先比较不同降交点地方时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分析其变化规律,然后选定晨昏轨道卫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模型与地球反照系数估计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 针对地球反照对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的影响,首先比较不同降交点地方时卫星的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分析其变化规律,然后选定晨昏轨道卫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太阳电池阵输出电流模型与地球反照系数估计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电流参数与地球反照系数,最后结合不同季节、不同轨道高度卫星的遥测数据进行在轨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轨道高度在1200 km以下的晨昏轨道卫星,地球反照系数在0.05以上;地球反照系数随轨道高度增加呈指数规律衰减,衰减系数约为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反照 估计 太阳电池阵 电流 太阳同步轨道 晨昏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事件对太阳同步轨道空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光武 李保权 +7 位作者 王世金 梁金宝 张微 黄红锦 沈思忠 翟应应 孙越强 叶宗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4,共7页
介绍了南大西洋异常区的辐射环境及其特点,重点研究了发生于2000年7月14日的太阳质子事件对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太阳质子事件期间,抵达近地空间的高能电子、质子及重离子对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环境造成剧烈地扰动,... 介绍了南大西洋异常区的辐射环境及其特点,重点研究了发生于2000年7月14日的太阳质子事件对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太阳质子事件期间,抵达近地空间的高能电子、质子及重离子对太阳同步轨道空间环境造成剧烈地扰动,并且不同种类不同能量的拄子扰动特征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同步轨道 空间辐射环境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地球环境的太阳质子事件的时间过程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永年 王志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5,共5页
利用1966年以来的大量太阳耀斑以及相应质子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了质子事件到达时间和极大时间同耀斑经度位置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当耀斑位置处于经过地球的行星际大尺度场磁力线足点位置附近时,上述两种时间过程最短.这个结果支持... 利用1966年以来的大量太阳耀斑以及相应质子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了质子事件到达时间和极大时间同耀斑经度位置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当耀斑位置处于经过地球的行星际大尺度场磁力线足点位置附近时,上述两种时间过程最短.这个结果支持了太阳耀斑粒子经日冕传播再向行星际空间传播的二阶段传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太阳质子事件 时间过程 地球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光球磁场特征物理量在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延美 刘四清 王华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104,共8页
利用SOHO/MDI全日面纵向磁图,计算了三个描述太阳活动区磁场复杂性和非势性的特征物理量,即纵向磁场最大水平梯度|▽_hB_z|_m,强梯度中性线长度L,孤立奇点数目η.为检验太阳光球磁场特征在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是否有效,采用BP神经网络方... 利用SOHO/MDI全日面纵向磁图,计算了三个描述太阳活动区磁场复杂性和非势性的特征物理量,即纵向磁场最大水平梯度|▽_hB_z|_m,强梯度中性线长度L,孤立奇点数目η.为检验太阳光球磁场特征在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是否有效,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基于这三个磁场特征物理量简单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24 h)预报模型.模型在对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的样本检测中,有很高的准确率(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90%,87.54%)和较高的质子事件报准率(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60%,75%),从而为光球磁场特征物理量作为质子事件预报的有效因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质子事件短期预报 太阳光球磁场 磁场复杂性和非势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电源系统配置方案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谦 胡其正 +1 位作者 韩国经 付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7,共7页
对卫星电源系统配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是减轻电源系统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背景,对四种典型的直接能量传输方式(DET) 的电源系统配置建立了能量传递图, 推出了能量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电源系统... 对卫星电源系统配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是减轻电源系统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背景,对四种典型的直接能量传输方式(DET) 的电源系统配置建立了能量传递图, 推出了能量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电源系统的质量功率比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 以降交点地方时、高峰功耗与长期功耗比和光照区与星蚀区负载长期功率比为设计变量, 通过算例对这四种DET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设计 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 电源系统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光球磁场特征物理量的质子事件短期预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延美 李蓉 刘四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利用描述太阳活动区光球磁场复杂性和非势性特征的三个物理量(纵向磁场最大水平梯度|▽_hB_z|_m,强梯度中性线长度L,孤立奇点数目η)建立了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验证了磁场特征物理量对质子事件短期预报的有效性.目前已建立或使用的太... 利用描述太阳活动区光球磁场复杂性和非势性特征的三个物理量(纵向磁场最大水平梯度|▽_hB_z|_m,强梯度中性线长度L,孤立奇点数目η)建立了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验证了磁场特征物理量对质子事件短期预报的有效性.目前已建立或使用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中仍然没有正式将磁场特征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由于太阳质子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其物理产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些预报模型往往存在虚报率偏高或报准率偏低的问题.本文试图将原有质子事件模型所用的传统因子与磁场特征物理量结合起来,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一个更为有效的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利用1997-2001年的训练数据集1871个样本建立了输入层为传统预报因子的模型A以及输入层为传统预报因子和磁场特征物理量的模型B.通过对2002 2003年973个样本的测试数据集进行模拟预报发现,模型A与B在具有相同质子事件报准率的情况下,模型B的虚报率明显降低.这进一步验证了磁场特征物理量在质子事件短期预报中的作用,进而可以加强对太阳质子事件的实际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模型 太阳光球磁场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一号(B)”卫星探测到的太阳质子事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宗海 陈贵福 +3 位作者 朱光武 沈思忠 梁金宝 黄红锦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我国“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于1990年9月3日发射入轨,该星载有粒子成分监测器,用来探测空间粒子辐射环境,其中包括测量太阳耀斑时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及其重粒子丰度;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与强度;内辐射带磁异常区的粒子通量及重粒子成分... 我国“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于1990年9月3日发射入轨,该星载有粒子成分监测器,用来探测空间粒子辐射环境,其中包括测量太阳耀斑时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及其重粒子丰度;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与强度;内辐射带磁异常区的粒子通量及重粒子成分,“风云一号(B)”卫星运行半年来,我们已获取了上述有关的粒子辐射资料,在卫星上获得这些资料在我国尚属首次,本文主要分析观测到的太阳质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宇宙线 质子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事件中短期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延美 师立勤 刘四清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2-269,共8页
太阳质子事件通量的预测对航天器抗辐射加固设计和航天员出舱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一年以下的航天任务,利用经验统计方法,确认太阳活跃年和太阳平静年期间,1—365天不同时间段内>10 MeV,>30 MeV和>60 MeV的太阳质子事... 太阳质子事件通量的预测对航天器抗辐射加固设计和航天员出舱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一年以下的航天任务,利用经验统计方法,确认太阳活跃年和太阳平静年期间,1—365天不同时间段内>10 MeV,>30 MeV和>60 MeV的太阳质子事件积分通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且通量对数的标准偏差σ和期望值μ随任务期时间的变化满足对数函数形式.以此为基础,构建太阳质子通量的中短期预报模型.该模型能够针对太阳活跃年和太阳平静年,给出一定置信度下1—365天不同时间内>10 MeV,>30 MeV和>60 MeV的质子事件通量分布,从而为执行中短期航天任务提供太阳质子事件通量的预测,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质子通量 中短期预报模型 航天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的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蓉 崔延美 +1 位作者 贺晗 王华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5期3649-3654,共6页
应用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预报因子包括黑子面积、磁分型、McIntosh分型、太阳射电流量、活动区位置和软X射线流量。太阳质子事件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质子有无模型和质子峰值流量模型。质子有无... 应用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预报因子包括黑子面积、磁分型、McIntosh分型、太阳射电流量、活动区位置和软X射线流量。太阳质子事件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质子有无模型和质子峰值流量模型。质子有无模型能对未来24小时是否发生质子事件给出预报,质子峰值流量模型对已发生的质子事件预报峰值流量等级。用2002年和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报准率,同时显示出活动区位置和软X射线通量是比较敏感的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耀斑 特征空间 支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