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4月2日太阳耀斑及其太阳质子事件的观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宇倩 王焕玉 +12 位作者 张承模 徐玉朋 汪锦州 唐仕奎 梁晓华 徐霁舒 肖佐 邹鸿 郝永强 张东和 邹积清 仲维英 吴中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742,共6页
20 0 1年 4月 2日 ,太阳爆发了一个近年来X射线通量最大的一次耀斑并伴有质子事件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和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资料 ,对这一事件的高能粒子响应进行了特例研究 .“资源一号”卫星运行于太阳同... 20 0 1年 4月 2日 ,太阳爆发了一个近年来X射线通量最大的一次耀斑并伴有质子事件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星内粒子探测器和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资料 ,对这一事件的高能粒子响应进行了特例研究 .“资源一号”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 ,高度约 80 0km ,和宁静时期的统计结果对比 ,这次耀斑后 ,星内粒子探测器在地球极盖区 (地球开磁场区 )观测到耀斑粒子的出现 ,这是宁静时期没有的 ;神舟二号飞船轨道高度 4 0 0km ,倾角为 4 2° ,X射线探测器在 4 2°中高纬地区也观测到高能电子通量比宁静时明显的增加 ,这表明 ,太阳耀斑引起的近地空间辐射环境的变化遍及纬度约 4 0°以上的区域 ,甚至在 4 0°N附近 4 0 0km左右的高度上仍然有响应 .但是 ,中高纬度、极光带和极盖区的粒子来源 ,加速机制和响应方式却不一定相同 ,需要分别讨论 .资料分析和对比还表明 ,质子事件的强度并不一定和耀斑的X射线通量成正比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耀斑 X射线探测器 高能粒子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宇宙线的行星际扰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永年 王志丹 汪学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研究了太阳宇宙线在日冕区的横向传播特性,提出了具有扩散和逃逸过程的日冕分布粒子源,求出了含有该粒子源的行星际传输有源方程的解,并利用IMP-8,Helios-1和Helios-2观测到的同一事件不同空间位置的耀斑粒子资料对模型作了检验.
关键词 太阳 质子事件 行星际扰动 传播模型 宇宙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地球环境的太阳质子事件的时间过程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永年 王志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85,共5页
利用1966年以来的大量太阳耀斑以及相应质子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了质子事件到达时间和极大时间同耀斑经度位置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当耀斑位置处于经过地球的行星际大尺度场磁力线足点位置附近时,上述两种时间过程最短.这个结果支持... 利用1966年以来的大量太阳耀斑以及相应质子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了质子事件到达时间和极大时间同耀斑经度位置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当耀斑位置处于经过地球的行星际大尺度场磁力线足点位置附近时,上述两种时间过程最短.这个结果支持了太阳耀斑粒子经日冕传播再向行星际空间传播的二阶段传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太阳质子事件 时间过程 地球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的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蓉 崔延美 +1 位作者 贺晗 王华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5期3649-3654,共6页
应用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预报因子包括黑子面积、磁分型、McIntosh分型、太阳射电流量、活动区位置和软X射线流量。太阳质子事件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质子有无模型和质子峰值流量模型。质子有无... 应用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预报因子包括黑子面积、磁分型、McIntosh分型、太阳射电流量、活动区位置和软X射线流量。太阳质子事件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质子有无模型和质子峰值流量模型。质子有无模型能对未来24小时是否发生质子事件给出预报,质子峰值流量模型对已发生的质子事件预报峰值流量等级。用2002年和2004年的数据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报准率,同时显示出活动区位置和软X射线通量是比较敏感的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耀斑 特征空间 支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一号(B)”卫星探测到的太阳质子事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宗海 陈贵福 +3 位作者 朱光武 沈思忠 梁金宝 黄红锦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我国“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于1990年9月3日发射入轨,该星载有粒子成分监测器,用来探测空间粒子辐射环境,其中包括测量太阳耀斑时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及其重粒子丰度;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与强度;内辐射带磁异常区的粒子通量及重粒子成分... 我国“风云一号(B)”气象卫星于1990年9月3日发射入轨,该星载有粒子成分监测器,用来探测空间粒子辐射环境,其中包括测量太阳耀斑时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及其重粒子丰度;银河宇宙线异常成分与强度;内辐射带磁异常区的粒子通量及重粒子成分,“风云一号(B)”卫星运行半年来,我们已获取了上述有关的粒子辐射资料,在卫星上获得这些资料在我国尚属首次,本文主要分析观测到的太阳质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宇宙线 质子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参量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的相关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蓉 崔延美 贺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5期4287-4291,共5页
太阳黑子活动区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有紧密的关系。选取活动区特征参量包括太阳黑子群面积,磁分类,McIntosh分类,10cm射电流量,统计和耀斑发生的产率关系;还统计了太阳活动区的位置,软X射线通量和质子事件的产率关系。对于... 太阳黑子活动区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有紧密的关系。选取活动区特征参量包括太阳黑子群面积,磁分类,McIntosh分类,10cm射电流量,统计和耀斑发生的产率关系;还统计了太阳活动区的位置,软X射线通量和质子事件的产率关系。对于磁分类,McIntosh分类的每一种分类类型计算了耀斑产率,对黑子群面积和10cm射电流量和软X射线通量用函数拟合了它们和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的产率关系。对活动区位置采用了分段统计质子事件产率的方法。统计结果显示我们选取的活动区特征参量与太阳耀斑和质子事件有较强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可作为以后建立太阳耀斑,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中预报因子的选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因子 太阳耀斑 太阳质子事件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耀斑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乐贵明 王鸿雁 白铁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7-443,共7页
通过对0°W-39°W,40°W-70°W,71°W-90°W经度范围内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耀斑的相关性计算分析,发现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耀斑的相关系数依赖于经度.太阳耀斑积分与地球磁链接区域(40°W-70°W)太阳质... 通过对0°W-39°W,40°W-70°W,71°W-90°W经度范围内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耀斑的相关性计算分析,发现太阳质子事件与太阳耀斑的相关系数依赖于经度.太阳耀斑积分与地球磁链接区域(40°W-70°W)太阳质子事件强度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的这种特点与耀斑加速粒子的最大流量只出现在磁链接区域的特征相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耀斑对太阳质子事件具有贡献,即耀斑对E≥10 MeV的质子加速有贡献.耀斑和CME在磁链接区域对太阳质子事件的贡献相同,这说明太阳质子事件是混合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质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太阳周峰年期云南天文台三波段射电爆发观测的分析
8
作者 马媛 杨开平 罗先汉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2902MHz、3653MHz和9375MHz 3台射电望远镜,1980年1月—1982年12月收到的太阳射电爆发的持续时间与极大流量密度的关系,发现3个波段均存在基本的两支分布,并讨论了射电爆发与质子事件、无黑子耀斑的关系.
关键词 太阳 射电 质子 无黑子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习技术的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
9
作者 李蓉 黄鑫 崔延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5-8,16,共5页
结合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参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描述太阳耀斑的三个特征参量包括耀斑峰值流量、持续时间和耀斑维度;太阳质子事件的三个特征参量分别为CME宽度、CME速度和测量位置角度。首先使用信息增益率评... 结合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参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描述太阳耀斑的三个特征参量包括耀斑峰值流量、持续时间和耀斑维度;太阳质子事件的三个特征参量分别为CME宽度、CME速度和测量位置角度。首先使用信息增益率评价各参量对质子事件发生的重要度,结果表明相比于耀斑峰值流量和持续时间,CME宽度和速度对质子事件发生具有更高的重要性。基于上述参量,应用线性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质子事件预报模型。对模型进行检测并与只选用耀斑参量的预报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耀斑结合CME参量的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和较低的虚报率,尤其对于质子事件发生的报准率提高较多(67.5%上升到90%)。实验结果验证CME参量作为预报因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太阳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信息增益率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辐射和软X射线耀斑与射电爆发间的相关研究
10
作者 周树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统计分析了太阳质子事件与微波爆发和软X射线(SXR)耀斑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质子事件的峰值流量与微波爆发和SXR耀斑的峰值流量、能通量间呈正的对数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7—0.8.根据这一统计结果和观测的微波爆发、S... 统计分析了太阳质子事件与微波爆发和软X射线(SXR)耀斑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质子事件的峰值流量与微波爆发和SXR耀斑的峰值流量、能通量间呈正的对数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7—0.8.根据这一统计结果和观测的微波爆发、SXR耀斑的有关物理量,可以估算伴随的质子事件峰值流量.太阳质子辐射、SXR耀斑和微波爆发三者间的共生关系,可以用磁环中耀斑产生的磁流体动力学过程来解释.大约33%的质子事件没有对应的Ⅱ型爆发,这表明高能质子的加速有随机MHD湍流加速(有Ⅱ型暴)和低频快磁声波湍动加速(无Ⅱ型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射电爆发 质子辐射 软X射线耀斑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事件期间内辐射带质子通量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贵福 叶宗海 +3 位作者 朱光武 沈思忠 梁金宝 黄红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8-433,共6页
本文介绍风云一号(B)卫星上的宇宙线成份监测器,在1991年1月30日及31目的耀斑期间及其前后几天,对能量在4—23MeV内的内辐射带质子通量的观测结果,并对这些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次耀斑及其所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期间,内辐... 本文介绍风云一号(B)卫星上的宇宙线成份监测器,在1991年1月30日及31目的耀斑期间及其前后几天,对能量在4—23MeV内的内辐射带质子通量的观测结果,并对这些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次耀斑及其所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期间,内辐射带质子通量有显著的变化:在磁漂移壳参量L≥1.64的空间,质子通量显著增强,增幅在40%—200%之间;在L=1.30—1.60的空间,质子通量的增强也较为明显,增幅在20%以上;总的变化趋势是,L越大的地方,质子通量的增强就越显著.质子事件之后,内辐射带质子通量又逐渐回复到质子事件之前平衡结构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带 太阳质子事件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1~24太阳周4类空间天气事件爆发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娟 李志涛 +1 位作者 任廷领 王昕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857,共9页
对第21~24太阳周不同等级的太阳X射线耀斑事件、太阳质子事件、地磁暴事件及高能电子增强事件的爆发频次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太阳周耀斑爆发的总数量与该太阳周的黑子数峰值呈正比,耀斑总数、X级耀斑事件数与峰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 对第21~24太阳周不同等级的太阳X射线耀斑事件、太阳质子事件、地磁暴事件及高能电子增强事件的爆发频次特征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太阳周耀斑爆发的总数量与该太阳周的黑子数峰值呈正比,耀斑总数、X级耀斑事件数与峰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97;太阳质子事件主要发生在峰年前后1~2年,约占总发生次数的80%,峰值通量大于10pfu(1 pfu=1 cm^(-2)·sr^(-1)·s^(-1))的质子事件中,84%伴有耀斑爆发,并且主要伴随M或X级耀斑,少量伴随C级耀斑,峰值通量大于1000pfu的质子事件中,98%伴随M或X级耀斑,并且以X级耀斑为主;第21,22,23和24太阳周发生地磁暴最频繁的时间分别在1982,1991,2003年和2015年,分别滞后黑子数峰值时间3年、2年、2年和1年;72%的高能电子增强事件发生在太阳周下降期,24%的高能电子增强事件发生在太阳周上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周 太阳X射线耀斑 太阳质子事件 地磁暴 高能电子增强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质子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玉林 王华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24期3900-3908,共9页
太阳质子事件是很重要的太阳活动,从1956年开始人们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太阳质子事件的研究进展:从质子事件的研究意义、不同时期的探测技术、质子在行星际介质空间的传播、质子事件的统计特征和相关性、质子峰值流量的分布、质... 太阳质子事件是很重要的太阳活动,从1956年开始人们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太阳质子事件的研究进展:从质子事件的研究意义、不同时期的探测技术、质子在行星际介质空间的传播、质子事件的统计特征和相关性、质子峰值流量的分布、质子事件预报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质子事件做了分析,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太阳质子事件,从而更好地为空间天气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耀斑 质子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23太阳活动周质子事件的研究
14
作者 熊森林 李昕璐 +1 位作者 方少峰 邹自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8-374,共7页
在耀斑伴随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编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太阳质子事件(SPE)匹配,构建研究数据集.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SPE与耀斑级别、耀斑发生日面位置以及CME角宽度和速度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X级耀斑、全晕CME、高速(> 1000 km... 在耀斑伴随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编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太阳质子事件(SPE)匹配,构建研究数据集.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SPE与耀斑级别、耀斑发生日面位置以及CME角宽度和速度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X级耀斑、全晕CME、高速(> 1000 km·s^(-1)) CME和日面西半球耀斑是最可能伴随质子事件的4种特征,其诱发质子事件概率依次为0.366,0.355,0.30,0.155.角宽度低于120°或速度低于400 km·s^(-1)的CME产生质子事件的概率为0.高速CME产生质子事件的概率是低速(400~1000km·s^(-1)) CME的8.6倍,X级耀斑产生质子事件的概率是M级耀斑的6.2倍,日面西部耀斑产生质子事件的概率是日面东部耀斑概率的3.9倍,全晕CME产生太阳质子事件的概率是非全晕(120°~360°) CME的3.8倍.对太阳质子事件样本进行过采样处理,利用随机森林等5种典型有监督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第23太阳活动周耀斑和CME特征的质子事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的质子事件预测准确率、精确率和召回率均控制在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Apriori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方法
15
作者 宫哲 邹自明 陆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0-345,共6页
太阳质子事件是一种由太阳活动爆发时喷射并传播到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引起的空间天气现象。这些高能粒子会对航天器和宇航员产生严重危害,对太阳质子事件进行准确的短期预报是航天活动灾害预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主要预报模型中普遍... 太阳质子事件是一种由太阳活动爆发时喷射并传播到近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引起的空间天气现象。这些高能粒子会对航天器和宇航员产生严重危害,对太阳质子事件进行准确的短期预报是航天活动灾害预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主要预报模型中普遍存在的高虚报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方法,利用第23个太阳活动周数据,建立了一种集成8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太阳质子事件短期预报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取得了80.95%的报准率的同时,将虚报率降低至19.05%,相比现有的预报系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质子事件 短期预报 集成学习 虚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