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土配方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1
作者 冯素明 陈敏 +4 位作者 吴兰田 王宏宝 吴传万 章安康 谢昶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为指导淮安市涟水县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目标,以金苑玉棒博士767为试材,设置空白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施肥区共5个处理,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指导淮安市涟水县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目标,以金苑玉棒博士767为试材,设置空白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施肥区共5个处理,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以测土配方施肥处理表现最优;测土配方施肥提高了夏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显著提高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及籽粒和秸秆养分吸收量。夏玉米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9.05%、14.59%、4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皖北砂姜黑土区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运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为探索皖北砂姜黑土区域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玉米品种航星007为材料,在安徽亳州谯城区大杨镇砂姜黑土区域开展了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共设6个处理[常规施肥全素区(ONK)、测土配方施肥全素区(NPK)、无氮肥区(PK)、... 为探索皖北砂姜黑土区域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玉米品种航星007为材料,在安徽亳州谯城区大杨镇砂姜黑土区域开展了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共设6个处理[常规施肥全素区(ONK)、测土配方施肥全素区(NPK)、无氮肥区(PK)、无磷肥区(NK)、无钾肥区(NP)、不施肥区(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可有效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其株高、茎粗、结实率较高,分别为272.1 cm、2.2 cm和87.2%;各处理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PK>ONK>NK>NP>PK>CK,以NPK处理最高,为8 981.5 kg/hm^(2),较ONK增产3.74%。玉米植株养分含量及肥料利用率方面,以NPK处理的玉米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以及籽粒磷、钾养分含量较高;NPK处理的玉米氮、磷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2.64%、21.18%、44.07%。NPK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4 892.6元/hm^(2),较ONK提高了5.39%。在研究区砂姜黑土区域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3
作者 赵跃华 曹向虎 李婧婧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0期24-26,共3页
为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设置测土配方施肥(NPK)、测土配方施肥无氮(PK)、测土配方施肥无磷(NK)、测土配方施肥无钾(NP)和不施肥(CK)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植株全氮、... 为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玉米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试验设置测土配方施肥(NPK)、测土配方施肥无氮(PK)、测土配方施肥无磷(NK)、测土配方施肥无钾(NP)和不施肥(CK)共5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其氮、磷、钾肥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结果表明,NPK处理的玉米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和实产均最高,分别为2 928.5穗/666.7 m2、567.8粒、35.2 g和585 kg/666.7 m2;NPK处理的玉米籽粒和秸秆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为9.20%、3.42%、5.53%和10.10%、3.80%、14.4%,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2.26%、24.38%、48.32%;NPK、PK、NK、NP和CK的产投比分别为5.33、4.15、5.18、5.25和4.58。说明本试验条件下的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及产投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萍 希仁古力·库迪热提 +6 位作者 周燕 玉苏甫江·牙生 喀斯木·司马义 游敏 邵华伟 葛春辉 王新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为指导阿克苏市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目标,以金谷玉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施尿素446.7 kg/hm^(2)、重过磷酸钙375 kg/hm^(2)、硫酸钾156 kg... 为指导阿克苏市玉米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目标,以金谷玉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施尿素446.7 kg/hm^(2)、重过磷酸钙375 kg/hm^(2)、硫酸钾156 kg/hm^(2))对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促进作用,净收入可达19 140.45元/hm^(2);养分利用率分别为氮肥36.26%,磷肥17.39%,钾肥4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施用深度及比例对夏玉米光合特征、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石佳玉 王泽鹏 +3 位作者 郭靖 张浩文 付鑫 彭正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共8页
为提升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磷肥效率、减少农田磷素固定和提高籽粒产量,试验采用田间微区及大区两种试验方法,分别设置了7个磷肥施用深度及比例:不施磷肥MP_(0:0)、FP_(0:0);一层施磷0~20 cm(MP_(1:0)和FP_(1:0)),一层施磷20~40 cm(MP_(0:1... 为提升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磷肥效率、减少农田磷素固定和提高籽粒产量,试验采用田间微区及大区两种试验方法,分别设置了7个磷肥施用深度及比例:不施磷肥MP_(0:0)、FP_(0:0);一层施磷0~20 cm(MP_(1:0)和FP_(1:0)),一层施磷20~40 cm(MP_(0:1)和FP_(0:1)),0~20和20~40 cm两层施磷(MP_(4:1)、MP_(3:2)、MP_(2:3)、MP_(1:4);FP_(4:1)、FP_(3:2)、FP_(2:3)、FP_(1:4))。结果表明:与其他施磷处理比,MP_(2:3)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2.1%~23.3%、1.4%~10.0%、1.2%~20.7%;成熟期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2.7%~30.1%;磷积累量及磷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均最高,MP_(3:2)次之。MP_(2:3)、MP_(3:2)产量较其他施磷处理产量显著增加4.26%~29.26%、6.75%~23.98%。成熟期20~40 cm土层中MP_(2:3)、FP_(2:3)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0~40 cm土壤磷含量分布更趋于均衡。因此,0~20 cm和20~40 cm两层施磷且比例2∶3(MP_(2:3)、FP_(2:3))处理可以均衡土壤磷素空间分布,促使作物根系向下生长吸收充足磷养分,提高玉米叶片光合能力,提升磷素吸收利用,增加玉米干物质和磷素的积累并更多地向籽粒转移,提高籽粒产量,是生产中值得推广的可实现机械化的一种高效施磷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施用位置及比例 夏玉米 光合特征 产量 土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兆顺 吴俊强 +1 位作者 钱芳 楼辰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8-212,共5页
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 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00%,24.81%,18.97%和21.43%;而不均衡施肥(N、NK、NP)导致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分析表明,在潮土上施氮肥和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施肥制度 定位试验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韵 柳文丽 朱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5-745,共11页
氧化亚氮(N_2O)是一种重要的农田温室气体,本研究利用紫色土长期施肥试验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紫色土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N_2O排放进行了定位观测(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研究单施氮肥(N)、常规氮磷钾肥(NPK)、... 氧化亚氮(N_2O)是一种重要的农田温室气体,本研究利用紫色土长期施肥试验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紫色土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的N_2O排放进行了定位观测(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研究单施氮肥(N)、常规氮磷钾肥(NPK)、猪厩肥(OM)、猪厩肥配施氮磷钾肥(OMNPK)和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肥(ICRNPK)等施肥方式对紫色土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不施肥(NF)作为对照计算排放系数,以探寻紫色土地区可操作性强、环境友好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所有施肥方式的N_2O排放均呈现双峰排放,峰值出现在施肥初期;玉米季N_2O排放峰值显著高于小麦季(p<0.05)。在相同的施氮水平(小麦季130 kg hm^(^(-2)),玉米季150 kg hm^(^(-2)))下,施肥方式对N_2O排放和作物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N、OM、NPK、OMNPK和ICRNPK处理的土壤N_2O周年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93、1.96、1.12、1.50和0.79 kg hm^(^(-2)),排放系数分别为0.62%、0.63%、0.33%、0.47%和0.21%,全年作物产量分别为4.35、11.95、8.39、9.77、10.93 t hm^(^(-2))。施用猪厩肥显著增加N_2O排放量,而秸秆还田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显著降低N_2O排放量,可作为紫色土地区环境友好的施肥方式。土壤无机氮(NO_3^--N和NH_4^+-N)是N_2O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在施氮水平相同时,施肥方式对紫色土活性氮含量的影响导致N_2O排放差异显著,是土壤N_2O排放差异的根本原因。土壤孔隙充水率也是影响N_2O排放的重要环境因子,并且其对N_2O排放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小麦—玉米轮作 施肥方式 土壤无机氮 紫色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彦铭 黄少辉 +4 位作者 杨振立 刘克桐 杨云马 杨军芳 贾良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8,共6页
为了解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状况,提高养分管理水平,对2011~2014年在河北省开展的894组小麦和952组玉米配方施肥农户示范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施肥量、基础产量、施肥产量、养分效率和地力贡献... 为了解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基础产量状况,提高养分管理水平,对2011~2014年在河北省开展的894组小麦和952组玉米配方施肥农户示范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了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施肥量、基础产量、施肥产量、养分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发现,河北冬小麦、夏玉米平均施氮(N)量分别为242和234 kg/hm^2,施磷(P2O5)量分别为65和59 kg/hm^2,施钾(K2O)量分别为45和61 kg/hm^2;冬小麦、夏玉米平均农田基础产量分别为4 509和5 979 kg/hm^2,农民习惯施肥平均产量分别为6 390和7 905 kg/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平均为25.3和39.9 kg/kg,磷肥偏生产力平均为47.3和115.2 kg/kg,钾肥偏生产力平均为102.9和136.0 kg/kg。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的农田基础产量贡献率平均为70.6%和71.6%,农田地力贡献率随着基础产量水平的提高呈显著提高趋势,基础产量与施肥产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提高基础产量水平是保证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产量 地力贡献率 冬小麦 夏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养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肥力水平土壤施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闫翠萍 杨萍果 孙树荣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60,共5页
以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进行大田试验,设计配方施肥(TFR)、农民习惯施肥(FP)和对照(CK)3种施肥方式,研究高、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益的影响。连续两年大田试... 以春玉米为供试材料,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进行大田试验,设计配方施肥(TFR)、农民习惯施肥(FP)和对照(CK)3种施肥方式,研究高、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益的影响。连续两年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高、中、低土壤肥力区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1%、13.2%和9.3%;与对照(CK)相比玉米产量分别增加33.7%、39.9%和47.6%。根据试验年份的物价计算,扣除肥料成本后,每公顷TFR比FP和CK玉米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1.2%和9.2%。产量可持续指数表明,中肥力区增产效果最优。尿素的利用率为22.4%,普通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为9.9%,硫酸钾的利用率为21.2%。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益分别为8.7、11.5和9.9 kg·kg^(-1)。配方施肥对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为山西省春玉米"两高一优"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施肥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配方施肥 经济效益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宁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光 罗遵兰 吕凤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4-14,17,共2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河北省丰宁县小窝铺大栅子村玉米种植基地土壤基础肥力及玉米目标产量,确定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450 kg/hm^2、尿素112.5 kg/hm^...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河北省丰宁县小窝铺大栅子村玉米种植基地土壤基础肥力及玉米目标产量,确定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450 kg/hm^2、尿素112.5 kg/hm^2、硫酸锌22.5 kg/hm^2,追肥秆肥施尿素112.5 kg/hm^2、穗肥施尿素112.5 kg/hm^2;当地农民常规施肥量为基肥施二铵600 kg/hm^2,追肥施尿素750 kg/hm^2。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2种施肥情景下,测土配方施肥的玉米产量、穗粒数、穗粒重、秃尖率均高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但差异不显著;测土配方施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常规施肥 产量 效益 河北丰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谷县测土配方施肥玉米马铃薯和糜子“3414”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慧渊 党科 冯佰利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以玉米品种哲单7号、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和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方案进行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的配方施肥研究,建立玉米、马铃薯和糜子...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以玉米品种哲单7号、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和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方案进行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的配方施肥研究,建立玉米、马铃薯和糜子产量与氮(N)、磷(P_(2)O_(5))、钾(K_(2)O)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分别得到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在不同产量水平试点的最佳效益施肥量。结果表明:玉米高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89.7、62.3和32.9 kg/hm^(2),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97.2、83.9和0 kg/hm^(2);马铃薯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24.5、160.4和61.5 kg/hm^(2),低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03.7、14.4和43.8 kg/hm^(2);糜子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22.7、100.5和25.5 kg/hm^(2),低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57.9、98.1和0 kg/hm^(2)。基于作物产量、最佳效益施肥量、土壤养分状况和函数模型,拟定府谷县玉米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0~270、30~120和120~240 kg/hm^(2),马铃薯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45~120、30~75和75~180 kg/hm^(2),糜子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75~120、60~120和0~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3414”肥效试验 玉米 马铃薯 糜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盐化草甸土的培肥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贺玲 于奎武 +2 位作者 李焕珍 杨伟奇 崔俊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在辽宁省辽中县盐化草甸型水稻土上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经5年观测结果表明,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兼有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加强作物营养的双重功效,水稻产量由不施肥处理的 3 495kg·hm-2提高到 7 350... 在辽宁省辽中县盐化草甸型水稻土上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经5年观测结果表明,施用肥料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兼有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加强作物营养的双重功效,水稻产量由不施肥处理的 3 495kg·hm-2提高到 7 350kg·hm-2。在配施组合中,以施猪圈粪 1.5t.hm-2,化肥 N 75~ 90kg·hm-2, P2O5 30~ 45kg·hm-2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培肥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盐化草甸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