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Pb和丁草胺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永生 刘振乾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室内碱液吸收法研究了重金属Cu、Pb和丁草胺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重金属Cu、Pb和丁草胺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污染物的浓度和培养时间而变化,DMRT法检验表明,在后期各处理与对照间... 采用室内碱液吸收法研究了重金属Cu、Pb和丁草胺及其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重金属Cu、Pb和丁草胺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污染物的浓度和培养时间而变化,DMRT法检验表明,在后期各处理与对照间的呼吸强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前期则差异不显著。复合污染中,丁草胺与Cu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在培养后期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丁草胺与Pb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在培养前期存在一定的的交互作用,Cu与丁草胺复合污染及Pb与丁草胺的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大于单一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复合污染对土壤呼吸强度变化率的影响表现为:丁草胺与Cu复合污染〉丁草胺与Pb复合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cu pb 复合污染 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b复合污染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7
2
作者 王新 梁仁禄 周启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在土壤 -水稻系统中迁移、积累规律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 :Cd、Pb复合污染使水稻株高比对照的下降了 5~ 7cm ,水稻减产 2 0 % ,2元素交互作用特别是 5元素复合作用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不同...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在土壤 -水稻系统中迁移、积累规律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 :Cd、Pb复合污染使水稻株高比对照的下降了 5~ 7cm ,水稻减产 2 0 % ,2元素交互作用特别是 5元素复合作用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不同处理中重金属在水稻籽实的分配比例依次为 5元素 >2元素 >单元素 ;Cd -Pb 2元素交互作用时 ,Pb元素的存在促进了水稻对Cd元素的吸收 ,而Cd元素却抑制了水稻对Pb元素的吸收 ;Cd比Pb元素易向地上部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生态效应 重金属复合污染物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细丝-纳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土壤重金属Pb元素检测 被引量:22
3
作者 任佳 高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9-1074,共6页
采用飞秒激光成丝-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Filament-ns DP-LIBS)对土壤中重金属铅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烧蚀含铅土壤样品,向外喷射低密度的土壤粒子源,经脉冲间隔Δt后,纳秒脉冲激光再烧蚀低密度土壤粒子... 采用飞秒激光成丝-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Filament-ns DP-LIBS)对土壤中重金属铅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烧蚀含铅土壤样品,向外喷射低密度的土壤粒子源,经脉冲间隔Δt后,纳秒脉冲激光再烧蚀低密度土壤粒子,实现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增强,谱线宽度压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元素的最小检测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飞秒激光等离子体丝诱导击穿光谱技术(FIBS),在飞秒-纳秒脉冲间隔Δt=10μs条件时,PbI405.78nm光谱增强因子为9.66,谱线宽度从3.66×10-10m压缩至2.74×10-10m,提高了LIBS光谱分辨率。FIBS和Filament-ns DP-LIBS条件下定标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2和0.994。FIBS条件下的RSD和LOD值分别为7.37%和65.86mg/kg,Filament-ns DP-LIBS条件下的RSD和LOD值分别为3.27%和24.39mg/kg。研究结果表明,Filamentns DP-LIBS技术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最小检测限,提高LIBS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成丝-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光谱分辨率 土壤重金属污染 pb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生物炭基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法研究
4
作者 王霞霞 刘静霖 Zanariah Jasmani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利用银杏叶制备银杏叶生物炭基肥,在修复时间4 d、银杏叶生物炭基肥添加量4%、反应温度30℃条件下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表明:Pb、Cd、Cu稳定效率分别达到89.5%、97.5%和74.9%;Pb、Cd、Cu弱酸可提取态占比分别由43.81%、60.53%、65.... 利用银杏叶制备银杏叶生物炭基肥,在修复时间4 d、银杏叶生物炭基肥添加量4%、反应温度30℃条件下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结果表明:Pb、Cd、Cu稳定效率分别达到89.5%、97.5%和74.9%;Pb、Cd、Cu弱酸可提取态占比分别由43.81%、60.53%、65.31%降至12.21%、52.75%、60.47%,Pb、Cd可还原态占比分别由11.12%、36.35%降至10.02%、33.71%,Pb、Cd可氧化态占比分别由14.36%、0.76%降至11.61%、0.74%,Cu可氧化态占比由11.13%升至14.12%,Pb、Cd、Cu残渣态占比分别由30.71%、2.36%、22.33%升至66.16%、12.80%、24.19%。银杏叶生物炭基肥稳定性强、修复效果好、成本低,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向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银杏叶 生物炭基肥 pb Cd cu 土壤修复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污染黑土中重金属与有机质的关联作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曹会聪 王金达 张学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不同采样点的全量、有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b以有机质结...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不同采样点的全量、有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b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的量较大,能与有机质形成较多的络合物,而Zn的有机质结合态占全量的比例相对较小,Cd和Cu有机质结合态占全量的比例处于Pb和Zn之间.由于外源污染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相关性并不显著.由于土壤样品的不同解离功能团结合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采样区的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农田黑土 CD pb cu ZN 有机质结合态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铅离子胁迫下玉米污染程度的光谱识别 被引量:9
6
作者 郭辉 杨可明 +2 位作者 张文文 刘聪 夏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217,共6页
重金属铜离子(Cu^(2+))与铅离子(Pb^(2+))污染对玉米叶片光谱的影响微弱、隐蔽而难于探测。研究中设置不同浓度Cu^(2+),Pb^(2+)胁迫的玉米盆栽实验,测定了玉米叶片光谱、叶片中Cu^(2+),Pb^(2+)含量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分析了Cu^(2+),Pb^(... 重金属铜离子(Cu^(2+))与铅离子(Pb^(2+))污染对玉米叶片光谱的影响微弱、隐蔽而难于探测。研究中设置不同浓度Cu^(2+),Pb^(2+)胁迫的玉米盆栽实验,测定了玉米叶片光谱、叶片中Cu^(2+),Pb^(2+)含量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分析了Cu^(2+),Pb^(2+)污染胁迫下玉米叶片光谱响应特征,并选取480~670与670~750nm范围来进行分析,在光谱维中定义了光谱微分差信息熵指数与在频率域中通过谐波分析提取了前三次谐波振幅(c1,c2与c3)指数,并用所定义的指数探测分别受Cu^(2+),Pb^(2+)胁迫玉米叶片光谱微弱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480~670与670~750nm范围内,玉米叶片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越大,其光谱微分差信息熵就越大;在480~670nm波段,谐波分解后第一谐波振幅c1与第二谐波振幅c2可用于识别Cu^(2+),Pb^(2+)污染程度;在670~750nm波段,第一谐波振幅c1、第二谐波振幅c2与第三谐波振幅c3可用于识别Cu^(2+)污染程度,而c2则可以识别Pb^(2+)污染程度,污染胁迫越大振幅越大。在480~670与670~750nm波段内,光谱微分差信息熵与前三次谐波振幅可作为识别玉米受Cu^(2+),Pb^(2+)污染胁迫程度的指数,从光谱维与频率域两种维度来识别玉米受Cu^(2+),Pb^(2+)胁迫程度的方法可行,文中定义的两类指数可稳健、可靠地探测与识别玉米受Cu^(2+),Pb^(2+)影响所产生的光谱微弱差异,研究结果对利用高光谱来探测植被受重金属污染胁迫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谐波分析 光谱微分 信息熵 cu2+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R法在污染农田黑土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7
作者 曹会聪 王金达 张学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3-166,174,共5页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分析,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的污染状况及其迁移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就BCR(the Comm un ity Bureau of R eference)连续提取法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东北地区污染农田黑土剖面的取样调查分析,对重金属Cd、Pb、Cu、Zn在农田黑土中的污染状况及其迁移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就BCR(the Comm un ity Bureau of R eference)连续提取法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金属的迁移率大小依次为:Cd>Cu>Pb>Zn,Cd的酸可溶态占全量的比率高于其它重金属。Pb的酸可提取态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公路附近土壤中Pb、Cu及城市郊区土壤中Cd、Pb和Zn的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已存在向下迁移的趋势。4种重金属有机结合态在采样区土壤中基本都表现为耕层高于非耕层。研究表明,应用BCR连续提取法有助于确定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重金属向下迁移状况,借助该法可以有效、可靠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 Cd pb cu Zn 形态分布 污染农田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永康 冯乃琦 +2 位作者 张耀 王庆 王振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7-103,共7页
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和稻谷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分析研究了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布范围以及典型稻谷样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土壤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在选矿... 对某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和稻谷样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分析研究了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布范围以及典型稻谷样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土壤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在选矿厂周边,主要污染元素为Cd和Cu,污染程度以轻度污染为主,Cd元素富集程度相对较高;该矿区尾矿库北侧河流上下游土壤样品重金属含量大致相当,尾矿堆放对北侧河流周边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十分轻微;该矿区周边稻谷样品中Cd元素含量均不超标,矿山采选活动并未对矿区周边稻谷食品安全造成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技术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成分检测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苏静 张玮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7-514,共8页
土壤污染会严重威胁人类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土壤环境污染物成分进行检测,以寻求正确的处理方法。但目前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使得污染物成分检测精度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成分检测方法。首先使... 土壤污染会严重威胁人类生活,因此有必要对土壤环境污染物成分进行检测,以寻求正确的处理方法。但目前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使得污染物成分检测精度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土壤环境污染物成分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光谱仪器扫描土壤样品,再利用差分吸收光学光谱技术测量土壤环境污染物含量,将该含量作为改进深度学习网络的输入向量;然后将粒子群算法优化权值与Softmax分类器相结合,获得的深度学习自动编码器,对输入向量编码进行解码,并训练输入向量样本合集,至此,完成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土壤污染物检测模型的构建。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样本数据分类能力,具有较高的污染物成分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污染物 光谱技术 成分检测 Softmax分类器 差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二阶差分Gabor展开法土壤铜铅污染鉴别
10
作者 付萍杰 杨可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45-3253,共9页
土壤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在土壤重金属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基本上是根据土壤中有机质、铁、粘土矿物等的光谱吸收特征和反演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而不... 土壤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在土壤重金属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基本上是根据土壤中有机质、铁、粘土矿物等的光谱吸收特征和反演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而不能够区分土壤重金属污染光谱之间的微弱差异。通过盆栽土壤不同浓度铜(Cu)、铅(Pb)污染实验得到不同浓度Cu和Pb污染下盆栽土壤光谱曲线、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提出了一种光谱二阶差分Gabor展开方法探测不同浓度Cu和Pb污染下土壤光谱曲线之间的微弱差异。以二阶差分为基础,首先将土壤光谱转换为稀疏光谱,然后结合土壤稀疏光谱与Gabor展开理论,在频率域中检测不同浓度土壤重金属污染光谱之间的微弱差异,因此,摆脱了单纯通过土壤光谱反射率信息反演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而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光谱信息进行时频分析,最终达到检测土壤重金属污染瞬时光谱存在的目的。结果表明:受Cu和Pb污染的盆栽土壤光谱二阶差分Gabor展开系数尺度及等高线分布有较大的差异,Cu污染的盆栽土壤光谱二阶差分Gabor展开系数尺度分布存在两个较高的峰值,且等高线在第1 800~3 600项之间稀疏分布,Pb污染的盆栽土壤光谱二阶差分Gabor展开系数尺度分布存在一个较高的峰值,且等高线在第3 200~3 600项之间密集分布;二阶差分Gabor展开法检测的土壤Cu和Pb污染结果与土壤Cu和Pb含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土壤Cu和Pb含量、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的不同,土壤Cu和Pb污染二阶差分Gabor展开光谱尺度分布而不同。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分别将土壤Cu和Pb污染划分为三组:Cu(50)~Cu(300),Cu(400)~Cu(800),Cu(1 000)以上;Pb(50)以下,Pb(100)~Pb(300),Pb(400)~Pb(1 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铜铅污染鉴别 稀疏光谱 二阶差分Gabor展开法 光谱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