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专利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石鑫琦 肖璐嘉 +6 位作者 林文一 李元朗 吴琳 王楠 张柏舟 侯平 李令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49-53,I0017,共6页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挖掘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专利复方数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原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频次、核心药物组... 目的通过专利分析,挖掘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专利复方数据,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频数统计、关联原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频次、核心药物组合、组方规律、新处方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72项,涉及药物24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黄芪、桂枝、丹参。常见药对包括桂枝-附子,黄芪-桂枝,丹参-桂枝等。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温药居多,归经多属肺、心、脾经,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白芍-陈皮-柴胡”等,共有8对核心组合;新处方4首。结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得到了复方中药专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为选方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中药专利复方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左欣蕾 左莹 +1 位作者 刘光辉 王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10-14,I0001,共6页
目的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目的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文献且经过随机数对照实验验证明确有效者,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对纳入的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研究纳入处方85首,中药148味;高频药物有丹参、山楂、茯苓等,常用药对有丹参-山楂、丹参-陈皮等,药物关联规则中茯苓,陈皮→丹参、山楂→丹参等的置信度较高,最终得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核心药对11个、新候选处方5首。结论通过对高频药物、功效归类、新候选处方的分析,发现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相配伍,标本兼治,增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研究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法探讨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组方规律
3
作者 吉富涛 张凯 +5 位作者 罗俊普 王留辉 霍帅 王彪彪 顾海潮 尹本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4期16-20,44,共6页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建库至2024年5月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S的专利,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究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建库至2024年5月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AS的专利,采用Excel 2010软件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对中药频次、性味归经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符合专利复方194项,包含内外共用专利复方5项,排除中药复方中含有相同药物的处方后,获得有效中药复方149首,涉及中药531味。其中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当归、狗脊、甘草、杜仲、鸡血藤、怀牛膝、独活、白芍、威灵仙、桑寄生、熟地黄、续断、川芎、桂枝、黄芪、红花、羌活、土鳖虫、防风、丹参。药性多为温、寒、平性药,药味多为甘、苦、辛味药,归经多为肝、肾、脾经;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将支持度设置为20,置信度为0.6,共得到12组高频药物组合,包含中药10味(频次≥20),采用降序排列依次为“杜仲-狗脊、白芍-狗脊、杜仲-当归”等;并得到6个关系密切药物组合,降序依次排列为“白芍-狗脊”“续断-狗脊”“熟地黄-当归”等;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分析,得到14组新方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共获得新方7个。结论专利中药复方治疗AS以补益肝肾、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止痛为主,本研究分析了中药复方专利治疗AS的组方规律,对临床中治疗AS的遣方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中药复方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眼科古籍中内障眼病方剂遣方用药规律研究
4
作者 王诗敏 李点 王超群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 目的:分析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方剂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从7部历代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筛选出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导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四气五味分布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共收集322首方剂,涉及用药187味,总使用频次2867次,频率≥40次的单味药有22味,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药味多甘味,其次为苦味、辛味,归经主要为肝经,四气统计以寒性药最多,温性药次之,统计出核心药物组合48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7个。结论:本研究充分挖掘了主要中医眼科古籍中治疗内障眼病的遣方用药规律,对今后的临床用药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障眼病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用药规律
5
作者 丁芳芳 张惜燕 +2 位作者 李绍林 廖成荣 田丙坤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3-99,共7页
目的 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李东垣医学全书》中治疗头痛的方剂作为数据来源,将收集到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结果 录入处方23首,药物共计52味,用药频次总计221次。使用频次大于5次的药物有20味;从药性... 目的 探析李东垣治疗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李东垣医学全书》中治疗头痛的方剂作为数据来源,将收集到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结果 录入处方23首,药物共计52味,用药频次总计221次。使用频次大于5次的药物有20味;从药性分析来看,温性和寒性居多;药味方面以辛、苦、甘居多;药物归属脏腑主要以肺脾胃肝心居多;药物功效以解表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所有方剂聚为3类,得到核心药物组合3个。结论 李东垣治疗头痛主要以甘温之剂来补益脾胃、善用辛味风药以及重视升发脾胃阳气。李东垣治疗头痛的理论以及所提取的核心药物组合为中医药干预头痛以及未来开发新药能够更好的治疗头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李东垣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调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用药规律研究
6
作者 王路遥 宋明珠 +2 位作者 何文烨 张钰涵 王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49-154,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界面,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VT的专利,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3月。采用Exce...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的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界面,检索中药复方治疗DVT的专利,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3月。采用Excel进行频数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别进行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总结高频中药,分析复方四气、五味和归经分布,挖掘核心中药组合。结果共纳入25项专利,涉及128种中药,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位单味药分别是当归、红花和三七;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心、脾经居多。关联规则中常用药对有红花-当归、当归-三七,常用角药有红花-桃仁-当归、红花-当归-三七;将相关度设为9,惩罚度设为4,得到15组3药的核心组合;采用熵层次聚类算法,获得新方聚类组合共10组;再次聚类后,得到5个治疗下肢DVT的新处方。结论中药复方治疗DVT多以活血、通络、除湿为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标本兼顾。通过探索隐性规律,得到治疗DVT新处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分析
7
作者 彭心蕾 程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经筛选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软件集成算法,...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经筛选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软件集成算法,明晰核心用药,总结辨治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93首,涉及中药81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茯苓、人参、生姜、陈皮、半夏、白术、甘草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多归脾、肺、胃三经,高频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组合28组,聚类分析得到潜在处方4首。结论:明清时期治疗妊娠恶阻从“脾、肺、胃”入手,用药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治法以补中益气、燥湿化痰为主,用药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为现代中医药临床治疗妊娠恶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用药规律 明清时期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名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艳英 马堃 费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4期154-157,共4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研究名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研究《大国医经典医案诠解·病症篇·围绝经期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妇科病名医验案解析》三本医案中与围绝经期失眠相关的医案处方...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研究名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研究《大国医经典医案诠解·病症篇·围绝经期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妇科病名医验案解析》三本医案中与围绝经期失眠相关的医案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别对名老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筛选出118首方剂,涉及中药212味,药物频次统计显示使用频次≥29次的药共计13味,性味归经统计显示中药以寒性药占比最多,主要归肝、心、肾经;提取出使用频次最高的龙骨、牡蛎药对;提取出4首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候选新方。结论名老中医治疗失眠,以肝、心、肾经药为多,以滋阴清热药为主,同时善用龙骨、牡蛎药对。新方组合提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要重视对脏腑肝的调理,通过平肝阳、清肝热、解肝郁达到安神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失眠 中医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张伟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莹 陈杰 +3 位作者 刘冬玲 韩祖成 王瑾 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5期171-174,共4页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张伟博士门诊及住院部失眠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174例失眠患者病例和416次就诊记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气虚水停证是临床应用较多的证型;底方方...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张伟博士门诊及住院部失眠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174例失眠患者病例和416次就诊记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气虚水停证是临床应用较多的证型;底方方剂以补中益气汤为主;频次>80的中药共21味;22组常用药对;进一步演化出核心药物6个,新处方3个。结论张伟博士治疗失眠以益气健脾、健脾祛湿、调和营卫为主,配伍理气、活血、安神之品,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失眠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毛德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闯 路永平 石若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4期132-135,144,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毛德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2月—2020年1月毛德西教授在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治疗胸痹心痛的门诊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毛德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18年2月—2020年1月毛德西教授在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治疗胸痹心痛的门诊医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毛德西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处方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胸痹心痛的处方有128首,涉及中药145味,其中以寒、温药性为主,辛、苦、甘药味所占比例较大,归经出现频次较高的是肺、脾、胃、心、肝经,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药物是丹参、赤芍、川芎、降香、薤白,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依次为赤芍-丹参、川芎-丹参、降香-丹参、降香-赤芍、降香-赤芍-丹参,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8个,并挖掘出4个潜在新处方。结论毛德西教授临床常用辛温、苦寒类药物,擅长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治其标,益气养阴固其本,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毛德西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王坤根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利军 施易辉 +4 位作者 何慧 芮晓薇 毛相荧 冯桐妃 王坤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150-154,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王坤根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王坤根教授门诊且通过胃镜病理报告诊断为胃癌前病变的病例。建立方剂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别从频数、关...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王坤根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王坤根教授门诊且通过胃镜病理报告诊断为胃癌前病变的病例。建立方剂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别从频数、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处理方法得出结论。结果共获得门诊病例130例,获取首诊方剂130首,涉及中药132种,其中频次>20次的中药有25味,用药以苦寒为主,多归脾、胃、肝经。从关联规则获得核心组方为柴胡、郁金、半夏、陈皮、茯苓、蒲公英、黄连,从熵聚类共获得新处方4个。结论王坤根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核心药物为柴胡、郁金、半夏、陈皮、茯苓、蒲公英、黄连,主要以疏肝清热、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为治则治疗胃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王坤根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年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冯丽萍 潘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7期955-958,共4页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和总结近五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1-2015年CNKI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数据库,并应用该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和总结近五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1-2015年CNKI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数据库,并应用该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该病的常见中医证型、药物的性味归经、高频药物及常用药物组合等。结果 :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08篇,中医证型13种,其中常见证型依次为肾虚血瘀、痰湿阻滞、肾虚痰瘀、肾虚痰湿;涉及中药133味,高频药物为当归、茯苓、菟丝子、香附、淫羊藿等39味,按药物功效归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等;药性温平,味甘辛,多归肝、脾、肾经,常用药物组合18个,关联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6个,分别是菟丝子、熟地黄→当归,熟地黄→当归,香附→当归,菟丝子、香附→当归,菟丝子、枸杞子→当归,陈皮、茯苓→半夏。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近五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 中医证型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雪可 崔应麟 +1 位作者 侯露阳 马瑞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8期1493-1498,共6页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方剂进行检索归纳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相关...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方剂进行检索归纳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从建库到2020年1月以中医药治疗RLS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挖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167首方剂,涉及180味中药,挖掘出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用药频次、组方规律、药物关联度,演化得出核心组合28个、新处方14个,为中医药临床治疗RLS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不宁腿综合征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行宽辨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病遣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超 王子焱 +1 位作者 范金茹 王行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4-37,I0008,I0009,共6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讨王行宽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王行宽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门诊病历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获得有效处方共346首,涉及药物147味,临床用药药性...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讨王行宽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王行宽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门诊病历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获得有效处方共346首,涉及药物147味,临床用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归肝经,使用频次较高的前10位药物有白蒺藜、天麻、钩藤等,主要治法是平肝潜阳、豁痰化瘀、疏肝利胆、益气养营,演化出6组药物核心组合。结论王行宽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用药上寒温并用、精简平和,常用平肝煎合生脉散合柴胡陷胸汤加减,主要治法是平肝潜阳、豁痰化瘀、疏肝利胆、益气养营,治疗上倡导“间者并行”“肝心同治”,并由此推测出王老认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性属本虚标实,病机是心之气营两虚为本,痰瘀互结、肝阳亢盛为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 用药特色 组方规律 名医经验 王行宽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鑫 吴景东 +1 位作者 张小卿 顾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40-44,共5页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中国传统医药学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此种证型,提供数据性总结参考。方法对临床70例病例组方用药分析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治疗蛇串...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中国传统医药学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此种证型,提供数据性总结参考。方法对临床70例病例组方用药分析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治疗蛇串疮之肝经郁热证所运用的方剂,分析全部所含药物的出现频次及组合,探究出新的规律。结果通过对临床组方各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组合频率、组合相互关联规律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修改后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之运用熵聚类法加之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法从而得出结论。得出中医药治疗蛇串疮(肝经郁热)的常用中药顺序频次由高到低为:甘草、川楝子、延胡索、柴胡等,药物组合频次顺序由高到低为:延胡索、川楝子;生地黄、甘草;甘草、川楝子等,并延展出基于熵聚类带状疱疹的9个潜在新方组合。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为根本,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临床70个病例应用的不同组方分析,掌握其用药规律需根据不同症状调整中药,最终得出新的常用药物组合,这不仅是对已有的临床经验与传统经方结合的总结,更是对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创新,通过自我临床的收集与总结,使个人对蛇串疮(肝经郁热)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为广大皮肤与美容医学爱好者提供了新思维,为今后的中医药临床事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蛇串疮 肝经郁热 中药 用药规律 组合 潜在新方 配伍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分析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推拿选穴规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高校校 王文奕 +2 位作者 司梦冉 纪清 蔡君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5期146-149,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倒查法,以“便秘”“小儿便秘”“小儿推拿”“捏脊”“小儿”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2年5月至2020年10月与小儿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探讨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倒查法,以“便秘”“小儿便秘”“小儿推拿”“捏脊”“小儿”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2年5月至2020年10月与小儿推拿相关的文献,挖掘出其中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小儿推拿处方,将数据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方式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推拿处方86个,涉及穴位75个;出现频次>20次的高频穴位有13个;设定支持度为10%、30%时得到相应网络展示图;设定支持度为46%,置信度为0.9,得到13个常用穴位组合、9个组合规则。结论小儿推拿治疗功能性便秘选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临床医师在治疗该病时提供参考及便于在基层医院推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功能性便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选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昭文 姚羽 +2 位作者 于慧兰 马儒 宋竖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用药规律。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上查找自建库至2020年3月所有相关方剂,将符合标准者一一传录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上,对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用药规律。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上查找自建库至2020年3月所有相关方剂,将符合标准者一一传录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上,对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26首处方,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温、寒居多,平次之,归经以肾和膀胱分列脏、腑首位,使用频次最高的是黄芪、茯苓、泽泻,借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5个。结论本病病位在膀胱,与肾密切相关,治疗要着眼于恢复膀胱气化,组方多以金匮肾气丸或五苓散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用药规律 膀胱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庞鹤教授辨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亚莉 李友山 +4 位作者 杨博华 刘凤桐 陈蕾 黄天一 杜玉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3期102-105,125,共5页
目的研究庞教授辨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庞教授门诊204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的病例,使用中医传承系统,录入204例处方,通过该系统的方剂分析功能,得出相关结论。结果 204... 目的研究庞教授辨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庞教授门诊204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的病例,使用中医传承系统,录入204例处方,通过该系统的方剂分析功能,得出相关结论。结果 204例方剂中,共使用198味中药,出现频次最高的五味中药为川芎、当归、赤芍、丹参、地龙,均出现频次≥160次。出现频次≥120次的药物有:茯苓、鸡血藤、黄芪、土鳖虫、天麻、葛根、三七、独活、桂枝、桑寄生、炙甘草、白芍。结论庞教授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络法为主,辅佐其他药物寄利湿、托毒、通络、破血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庞鹤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用药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秋涵 周亚滨 +3 位作者 范增光 杨建飞 王贺 池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7期149-152,共4页
目的针对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医案及中国知网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挖掘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的名老中医医案著作及中国知网文献中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医案,经筛选后录入中... 目的针对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医案及中国知网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挖掘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的名老中医医案著作及中国知网文献中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医案,经筛选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对症状、证候、治则治法、组方规律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患者证候及名老中医用药规律。结果总计纳入医案86例,处方共95首。最常见的证候为气阴两虚证,主要症状为心悸,单味用药频次最多为甘草,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心、肺经为主,其中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最高的为丹参、五味子→麦冬,新方聚类分析得出8首新处方。结论结合数据分析发现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证,名老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多将“补”与“清”并用,以益气阴、清热毒为主,化血瘀、安神志、复心脉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名老中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哺乳期乳腺炎用药规律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继升 刘苗苗 +5 位作者 时光喜 梁鸿艺 王博 张梦棣 陈翰翰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3期18-21,31,共5页
目的探讨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与哺乳期乳腺炎(LM)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筛选自建库至2021年12月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脓肿期GLM、LM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计... 目的探讨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与哺乳期乳腺炎(LM)的中医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筛选自建库至2021年12月发表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脓肿期GLM、LM的文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脓肿期GLM、LM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治疗脓肿期GLM、LM的方剂中,前10位高频次药物有7味相同,3味不同。两者四气、五味、归经比较,脓肿期GLM、LM的用药均寒温并用,以苦、甘味药为主。脓肿期GLM的温性、甘味用药占比高于脓肿期LM;两者用药归经均以肝、胃、肺经为主;用药分类中均以清热、补虚、化痰、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脓肿期GLM的补虚、化痰、活血化瘀类药物用药占比高于脓肿期LM。进一步分析得到脓肿期GLM潜在药对6个,脓肿期LM潜在药对7个,并各得到一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脓肿期GLM和LM均以清热解毒、托里排脓为治疗原则,脓肿期LM需加强扶正补虚之功,并佐以化痰、活血之品;脓肿期LM则需加强清热凉血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 脓肿期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