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SD-IoT控制器部署
1
作者 吕超峰 徐鹏飞 +1 位作者 罗迪 刘金平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2,共10页
物联网(IoT)中激增的流量,影响了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传输。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然而,物联网中流量等网络状态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平面的性能。研究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中的... 物联网(IoT)中激增的流量,影响了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传输。利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然而,物联网中流量等网络状态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平面的性能。研究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中的动态控制器部署问题,以在流量变化时保证控制平面性能。考虑到物联网节点的能耗以及数据传输的特点,在部署控制器时,综合考虑延迟、控制可靠性以及能耗的影响,并将该问题构建为马尔可夫博弈过程。为了同时兼顾单一控制器性能以及控制平面整体性能,采用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求解该问题。在部署阶段利用动作掩码屏蔽部分节点,避免将控制器部署在性能不足或者供能不方便的节点。仿真实验表明,与基于Louvain社区划分和基于单智能体深度Q网络(DQN)的部署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可以更好地找到高性能的部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物联网 控制器部署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动作掩码 马尔可夫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IoT的DDoS攻击防御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向举 刘鹏程 +2 位作者 路小宝 徐辉 朱晓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01-3008,共8页
为解决软件定义物联网中防御DDoS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攻击溯源与防御方法。该方法部署在软件定义物联网控制器中,当检测到网络中有DDoS攻击发生时,进行节点流量特征提取,利用提出的基于信任模型-自组织映射(trust model-self organizing... 为解决软件定义物联网中防御DDoS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攻击溯源与防御方法。该方法部署在软件定义物联网控制器中,当检测到网络中有DDoS攻击发生时,进行节点流量特征提取,利用提出的基于信任模型-自组织映射(trust model-self organizing map,T-SOM)算法的DDoS攻击溯源方法,根据提取到的节点流量特征对网络内节点进行聚类,通过控制器中的网络拓扑找出攻击节点的Mac地址。由防御模块进行端口封禁和packet_in报文过滤实现DDoS攻击防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DDoS攻击节点进行有效溯源,快速下发流表隔离攻击节点并过滤packet_in报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物联网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溯源 信任模型-自组织映射算法 攻击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软件定义网络的动态网络防御方案
3
作者 左志斌 杨凯 +2 位作者 邓淼磊 王德民 马米米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嗅探攻击和洪泛攻击是物联网中两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嗅探攻击隐蔽性强,旨在窃取用户数据;而洪泛攻击具有破坏性,会影响正常的网络通信和服务。攻击者可能利用嗅探攻击寻找攻击目标,然后通过洪泛攻击对目标进行攻击,这种攻击方式使IoT面... 嗅探攻击和洪泛攻击是物联网中两种常见的攻击方式:嗅探攻击隐蔽性强,旨在窃取用户数据;而洪泛攻击具有破坏性,会影响正常的网络通信和服务。攻击者可能利用嗅探攻击寻找攻击目标,然后通过洪泛攻击对目标进行攻击,这种攻击方式使IoT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而端信息跳变、虚假IP跳变、双IP跳变等防御手段侧重于单一类型的攻击,难以有效地应对这种攻击方式。针对IoT环境下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动态网络防御方案。在攻击侦查阶段,通过动态改变协议号和周期性跳变数据包中的四元组,可成功混淆端信息,从而有效抵御嗅探攻击。在攻击实施阶段,通过首包丢弃和源认证的方式,可成功抵御洪泛攻击,从而显著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针对单一类型攻击的防御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在网络攻击的不同阶段有效抵御嗅探攻击和洪泛攻击,并保持了较低的通信时延和CPU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软件定义网络 移动目标防御 洪泛攻击 嗅探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IoT中基于设备地址的移动目标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俐 宋吉祥 孙士民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46,共11页
物联网终端设备资源受限与静态配置的特性会导致嗅探攻击对设备地址(IP地址或MAC地址)的窃取或篡改,地址跳变策略通过动态随机化网络设备的地址来抵御攻击者的入侵。文章在软件定义物联网环境下提出一种加权随机选择的设备地址跳变方法... 物联网终端设备资源受限与静态配置的特性会导致嗅探攻击对设备地址(IP地址或MAC地址)的窃取或篡改,地址跳变策略通过动态随机化网络设备的地址来抵御攻击者的入侵。文章在软件定义物联网环境下提出一种加权随机选择的设备地址跳变方法,通过对跳变过程中虚拟地址的选择添加重复约束条件,以增强设备地址跳变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抵御嗅探行为的发生;同时,利用SDN控制器集中控制的特性,对物联网终端设备进行检测,以确保地址跳变策略的正常部署;并根据检测结果动态调整地址跳变周期,以提高网络的服务能力与安全性。仿真实验表明,在系统负载5%范围内,该方法能够增强设备地址的不可预测性,并抵御物联网中嗅探与欺骗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物联网 加权随机选择 嗅探 跳变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物联网边缘节点间数据流零信任管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警续 郭渊博 +2 位作者 常朝稳 吴平 杨晨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6,共16页
针对物联网缺少对数据流传输链路中恶意交换节点检测与定位的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物联网边缘节点间数据流零信任管理方法。该方法将SDN架构应用到边缘节点间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使用固定长度的报头开销对数据流、... 针对物联网缺少对数据流传输链路中恶意交换节点检测与定位的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物联网边缘节点间数据流零信任管理方法。该方法将SDN架构应用到边缘节点间数据流的传输过程,使用固定长度的报头开销对数据流、节点和路径进行零信任管理,实现轻量级的数据包转发验证和恶意交换节点定位功能。在转发路径中,交换节点对数据包进行安全验证并统计验证信息,保证数据流传输的安全性和路径的一致性。根据异常数据包类型,控制器采用二分法标记执行验证操作的交换节点,逐步缩小恶意交换节点的范围,实现对多类型恶意交换节点的定位。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引入小于10%的转发时延和低于8%的吞吐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软件定义网络 零信任管理 异常检测 异常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软件定义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被引量:28
6
作者 董玮 陈共龙 +2 位作者 曹晨红 罗路遥 高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79-1797,共19页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深度结合,催生了可计算RFID、嵌入式传感网等新兴领域.这些系统由大量廉价的节点组成,应用前景广泛.在传统设计中,这些系统通常是根据应用定制的.根据应用定制的系统具有开发简便、运行高效等优点,但不...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深度结合,催生了可计算RFID、嵌入式传感网等新兴领域.这些系统由大量廉价的节点组成,应用前景广泛.在传统设计中,这些系统通常是根据应用定制的.根据应用定制的系统具有开发简便、运行高效等优点,但不适合未来大规模部署.这是因为如果这些系统跟应用密切绑定、难以更新,那么系统一经部署就难以更新其软件,从而阻碍了软件创新的进程.软件定义的思想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当前,软件定义网络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传感器网络的软件设计与因特网的软件设计存在诸多差异,其最大的差异在于,传感器网络主要以信息的采集为核心,而因特网主要以信息的传输为核心.此外,传感器节点还具有体积小、电池续航能力有限、价格低廉等特点.文中主要调研了设计软件定义传感器网络(Software-Defined Sensor Networks,SDSNs)架构的相关工作,列举了在设计一个通用、高效的软件定义传感器网络架构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并回顾了一些有用的技术.这些技术有的来自于现有方案,有的能够直接被用来解决一部分挑战.此外,文中还从软件定义功能的角度,进一步地对目前通用、高效的软件定义传感器网络架构及其采用的技术进行了分类.我们认为,软件定义传感器网络架构将在已部署的网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带来一场新的技术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重编程 网络架构 软件定义测量 物联网 信息物理融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定义物联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亮 李峰 +1 位作者 任保全 杨建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9-1032,共14页
概述了当前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软件定义网络与物联网结合的可行性,在总结分析相关软件定义物联网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SDIoT(Software-Defined Internet of Things)通用架构,举例分析了软件定义车联网基本架构;通过... 概述了当前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软件定义网络与物联网结合的可行性,在总结分析相关软件定义物联网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SDIoT(Software-Defined Internet of Things)通用架构,举例分析了软件定义车联网基本架构;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从异构互连、资源管理、安全可靠3个方面阐述了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最后,以车联网为例,阐明了SDIoT的优势及前景,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软件定义网络 异构互连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物联网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向举 刘鹏程 +1 位作者 徐辉 朱晓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3-759,共7页
由于物联网(IoT)设备众多、分布广泛且所处环境复杂,相较于传统网络更容易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架构下基于均分取值区间长度-K均值(ELVRKmeans)算法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首先,... 由于物联网(IoT)设备众多、分布广泛且所处环境复杂,相较于传统网络更容易遭受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软件定义物联网(SD-IoT)架构下基于均分取值区间长度-K均值(ELVRKmeans)算法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首先,利用SD-IoT控制器的集中控制特性通过获取OpenFlow交换机的流表,分析SD-IoT环境下DDoS攻击流量的特性,提取出与DDoS攻击相关的七元组特征;然后,使用ELVR-Kmeans算法对所获取的流表进行分类,以检测是否有DDoS攻击发生;最后,搭建仿真实验环境,对该方法的检测率、准确率和错误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SD-IoT环境中的DDoS攻击,检测率和准确率分别达到96.43%和98.71%,错误率为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物联网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均分取值区间长度-K均值算法 七元组特征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5G的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44
9
作者 陈山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共10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5G在全球的研究进展,分析了5G的需求与挑战。分享了关于5G的几点再认识,指出5G是万物互联、连接场景的一代,电信IT化、软件定义、云化的一代,蜂窝结构变革的一代,承前启后和探索的一代。然后分析了5G无线传输和网络的关... 首先简要介绍了5G在全球的研究进展,分析了5G的需求与挑战。分享了关于5G的几点再认识,指出5G是万物互联、连接场景的一代,电信IT化、软件定义、云化的一代,蜂窝结构变革的一代,承前启后和探索的一代。然后分析了5G无线传输和网络的关键技术,简要介绍了笔者团队提出的PDMA、UUDN和虚拟RAT等技术。特别指出了TDD在5G中的应用优势,并预测5G新空口将采用TDD模式。最后结合我国在TD-SCDMA和TD-LTE方面的创新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实现"5G引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物联网 TDD优势技术 大规模多天线 PDMA 超密集组网 SDN N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P-CoAP:基于软件定义边界的安全增强CoAP通信框架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 李子轩 +1 位作者 徐晓瑀 黄海平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1,共15页
约束应用协议(CoAP)作为一种新兴的物联网协议,虽然考虑了安全设计,但依然不能满足新的安全需求。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软件定义边界(SDP)的安全增强CoAP通信框架(SDP-CoAP),利用单包认证(SPA)技术,客户端将认证信息、数据包传输层安全性... 约束应用协议(CoAP)作为一种新兴的物联网协议,虽然考虑了安全设计,但依然不能满足新的安全需求。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软件定义边界(SDP)的安全增强CoAP通信框架(SDP-CoAP),利用单包认证(SPA)技术,客户端将认证信息、数据包传输层安全性协议(DTLS)的隧道加密方式和CoAP请求方式等信息添加到握手过程的第一个数据包中,并发送给SDP控制器,实现先认证后通信。对于通过认证的访问请求,从环境、行为等多个维度实时评估访问的可信度,结合客户端不同的请求方式,实现多维动态访问授权。文章还对SDP-CoAP架构的具体部署方式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综合安全性能、能量消耗和处理延迟的部署方式。实验结果表明,SDP-CoAP的客户端-网关部署方式在没有引入明显能源消耗和网络延迟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增强CoAP网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零信任 软件定义边界 单包认证 Co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电场优化的软件定义物联网路由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芳 贺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25-2732,共8页
软件定义异构物联网难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电场优化算法的软件定义物联网路由算法。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建立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模型,利用滞环曲线分析路由中继节点的可靠性,选择高可靠性节点作... 软件定义异构物联网难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电场优化算法的软件定义物联网路由算法。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建立软件定义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模型,利用滞环曲线分析路由中继节点的可靠性,选择高可靠性节点作为路由中继节点。设计离散人工电场优化算法选择最佳的路由,实现高效、高可靠性的数据聚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物联网 网络可靠性 网络路由协议 分簇算法 滞环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物联网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小虎 张凯 +1 位作者 赵志凯 霍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总结了当前矿山网络现状;结合矿山物联网的发展目标及未来矿山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矿山网络在网络容量、可管理性、密集接入、实时性、智能化、灾后应急通信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及趋势;提出了扁平化、智能化、资源抽象化等... 总结了当前矿山网络现状;结合矿山物联网的发展目标及未来矿山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矿山网络在网络容量、可管理性、密集接入、实时性、智能化、灾后应急通信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及趋势;提出了扁平化、智能化、资源抽象化等矿山物联网网络设计原则,并对无线传输编码、软件定义网络、流量卸载、边缘计算、网络功能虚拟化、认知无线电、能量捕获、语义网络等关键技术在矿山物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需求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物联网 矿山网络 网络发展趋势 网络设计原则 网络扁平化 网络智能化 软件定义网络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联网和移动边缘计算的时延可容忍数据传输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萌 司鹏搏 +1 位作者 孙恩昌 张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9-537,共9页
以物联网和车联网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数据计算面临巨大挑战,网络资源的分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新型网络架构,通过整合物联网与车联网,用以传输时延可容忍数据及处理... 以物联网和车联网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与数据计算面临巨大挑战,网络资源的分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新型网络架构,通过整合物联网与车联网,用以传输时延可容忍数据及处理数据计算任务.由于在同一网络架构下,需要融合多种网络标准和协议,基于可编程控制原理的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被应用于所提网络架构中.此外,时延可容忍数据在软件定义的车联网中的传输与计算节点选择过程可建模为部分可观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从而优化并获得最小化系统开销,包括最小网络开销和最短数据计算处理时间.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开销,缩短数据计算执行时间,提升数据计算效率,且在传输时延允许条件下,保证时延可容忍数据的传输到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物联网 时延可容忍数据 移动边缘计算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物联网中基于SDN的入侵检测防御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赟 于尧 +2 位作者 赵雨佳 侯贺明 李凤云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7-1032,共6页
为了提高家庭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并针对缺少统一认证和授权机制,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入侵检测机制。首先在认证授权部分,提出基于椭圆曲线加密(ECC)算法的认证方案和基于OAuth协议的服务授权方案,减少物... 为了提高家庭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并针对缺少统一认证和授权机制,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入侵检测机制。首先在认证授权部分,提出基于椭圆曲线加密(ECC)算法的认证方案和基于OAuth协议的服务授权方案,减少物联网设备计算压力的同时保证安全框架的通用性;然后在入侵检测部分,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案,将SDN控制器的流表统计功能与深度学习模型相结合,设计并实现入侵检测模块;最后,设计基于Floodlight控制器的入侵检测防御系统平台,并利用Mininet仿真工具对家庭物联网环境进行模拟,通过仿真分析,评估和验证了该入侵检测防御机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物联网 软件定义网络 入侵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15
作者 谢英英 石涧 +1 位作者 黄硕康 雷凯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7-225,共9页
在5G时代,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对网络架构提出了异构性、可扩展性、移动性和安全性四大挑战。基于TCP/IP的网络架构存在IP标识与位置绑定的二义重载问题,难以应对这四大挑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将内容作为第一语义,... 在5G时代,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对网络架构提出了异构性、可扩展性、移动性和安全性四大挑战。基于TCP/IP的网络架构存在IP标识与位置绑定的二义重载问题,难以应对这四大挑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将内容作为第一语义,具有网络层和应用层逻辑拓扑一致性。NDN对这四大挑战的支持分别体现在:网络层命名屏蔽了底层异构细节,端到端解耦及网络层缓存使得NDN天然支持多对多通信和广播,消费者驱动的通信模式为消费者移动性提供原生支持,面向内容的内生安全更轻量可信。文中总结了基于NDN构建物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NDN与边缘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区块链结合来构建边缘存储和计算模型、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控制模型、分布式安全模型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命名数据网络 5G 边缘计算 软件定义网络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工业物联网多路径可靠路由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健 王兴伟 +1 位作者 黄敏 易波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2-867,共6页
为了满足工业物联网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求,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可靠路由机制.结合边缘计算和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构建了新型的工业物联网模型.在此基础上,该机制针对突发性和周期性数据的不同可靠性需求,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路由策略,并采... 为了满足工业物联网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求,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可靠路由机制.结合边缘计算和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构建了新型的工业物联网模型.在此基础上,该机制针对突发性和周期性数据的不同可靠性需求,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路由策略,并采用可靠性模型评估源和目的节点之间路径的可靠性,确定满足工业应用需求的多条路径信息.接下来,源节点按照路径信息将工业数据传输到目的节点.当节点的能量和负载以及链路质量信息发生变化时,该机制根据最新的全局视图动态地调整路由决策,从而提高网络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机制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的可扩展性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 工业物联网 路由机制 可靠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N环境中基于Bi-LSTM的DDoS攻击检测方案 被引量:12
17
作者 白坚镜 顾瑞春 刘清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针对5G物联网环境中海量接入设备带来的DDoS攻击威胁,同时考虑到软件定义网络SDN对5G物联网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在SDN环境中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检测DDoS攻击的方案,以提高对DDoS攻击检测的准确性。并采用分治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轻... 针对5G物联网环境中海量接入设备带来的DDoS攻击威胁,同时考虑到软件定义网络SDN对5G物联网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在SDN环境中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检测DDoS攻击的方案,以提高对DDoS攻击检测的准确性。并采用分治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OCM,在物联网中的空闲边缘节点部署基于Bi-LSTM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完成检测任务,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增加了检测的灵活性。在ISCX2012数据集上评估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准确检测DDoS攻击并有效缓解DDoS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5G DDOS 物联网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软件定义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俏 冯勇 李宇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36,235,共9页
在软件定义的物联网中主要通过减轻控制器端的请求负载和增加数据服务器数量来降低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延迟,但未考虑数据转发平面上的数据传输延迟问题,导致网络整体数据传输延迟。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数据转发... 在软件定义的物联网中主要通过减轻控制器端的请求负载和增加数据服务器数量来降低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延迟,但未考虑数据转发平面上的数据传输延迟问题,导致网络整体数据传输延迟。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数据转发平面上,对数据流的路径进行动态规划,实现数据流合理均衡分配到可行的多路径上。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网络达到负载均衡,避免网络数据传输拥塞,从而降低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延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的物联网 数据上传 多点对点 蚁群算法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定义WSN规则一致更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美根 郁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5-1971,共7页
遵循控制转发分离思想,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数据转发采用基于流的实现方式.因此,软件定义WSN规则更新过程中节点行为可能违背网络属性一致性.针对此,提出每包前向一致性概念,并证明其可保持所有网络属... 遵循控制转发分离思想,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数据转发采用基于流的实现方式.因此,软件定义WSN规则更新过程中节点行为可能违背网络属性一致性.针对此,提出每包前向一致性概念,并证明其可保持所有网络属性的更新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缓存节点与缓存规则简化规则依赖关系,提出一种规则前向一致更新算法,在满足每包前向一致性的同时,支持规则快速并行更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规则开销、更新时间和通信开销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物联网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安全 规则更新 每包前向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配电台区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66
20
作者 刘日亮 刘海涛 +3 位作者 夏圣峰 袁栋 文艳 程力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07-1714,共8页
配电台区管理存在设备多、通信基础薄弱等困难,且业务的更新、扩展、迁移重度依赖于厂家和设备。借助物联网带来的技术与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配电台区应用实践方式,以更标准开放的架构,促进配电管理者需求的自由、灵活、快速落地。首先,... 配电台区管理存在设备多、通信基础薄弱等困难,且业务的更新、扩展、迁移重度依赖于厂家和设备。借助物联网带来的技术与理念,提出一种新型配电台区应用实践方式,以更标准开放的架构,促进配电管理者需求的自由、灵活、快速落地。首先,梳理了传统配电台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配电物联网技术,提出了新型配电台区设计理念、关键技术节点、协同机制。然后根据实际试点建设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物联网架构下低压设备便捷接入和支撑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桩管理案例。最后对基于物联网思路的配电台区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物联网 智能终端 边缘计算 软件定义 即插即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