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晓梅 陈小铭 孙维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临床用于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消炎等,文中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以等渗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肌肉注射刺激试验和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结... 目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临床用于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消炎等,文中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以等渗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进行体外溶血试验,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试验,肌肉注射刺激试验和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临床使用浓度1mg/m l)3 h内不引起溶血或红细胞凝集反应。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mg/kg)对兔耳缘静脉和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不引起豚鼠全身过敏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本实验条件下安全性较好,可供临床注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溶血试验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氧化硫磺化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连续化合成
2
作者 闵书樑 周长路 +3 位作者 王超颖 万海涛 俞伟 辛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2-809,共8页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了一种厘米级类卡特彼勒3D微流控芯片,并在微流控芯片内以三氧化硫为磺化剂连续制备丹参酮ⅡA磺酸钠。停留时间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微流控芯片内的整体流动状态接近于平推流。最佳磺化条件为:磺化温度25℃,n(SO_(3))/n(丹参酮ⅡA)=2.0,停留时间2 min。与传统硫酸间歇工艺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产率由68.0%提升至92.3%,反应时间由120 min降低至2 min,E因子由27.7降低至2.1。实现了丹参酮IIA磺酸钠的绿色、安全、高效连续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硫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微流控芯片 停留时间分布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纤维化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及cyclin E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孙兴旺 曹灵 +5 位作者 于国华 唐学清 郭庆喜 张弦 王巍 许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DS-201)对人肾间质纤维化来源的成纤维细胞(human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hRIFs)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DS-201)对人肾间质纤维化来源的成纤维细胞(human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hRIFs)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hRIFs;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对照组与不同DS-201浓度组hRIFs的增殖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对照组与不同DS-201浓度组hRIFs cyclin E基因的表达。结果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用药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在第3、5、7、9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1天用药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DS-201对hRIFs体外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②DS-201抑制hRIFs体外增殖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中cyclin E基因的表达,阻滞细胞通过G1/S关卡,延长细胞周期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A磺酸钠 肾脏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丹参素对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的激活机制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洁 曾晓荣 +1 位作者 杨艳 刘智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和丹参素(DS-182)的冠状动脉舒张作用除了已知的机制外,是否还与钙激活钾通道(KCa)有关。方法猪冠脉平滑肌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结果DS-201和DS-182均可激活冠脉平滑肌细胞...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和丹参素(DS-182)的冠状动脉舒张作用除了已知的机制外,是否还与钙激活钾通道(KCa)有关。方法猪冠脉平滑肌细胞贴附式和内面向外式膜片钳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结果DS-201和DS-182均可激活冠脉平滑肌细胞KCa,但DS-201在内面向外膜片方式下激活KCa;而DS-182在细胞贴附膜片方式下激活KCa。结论DS-201和DS-182激活KCa的作用机制不同。DS-201能直接激活KCa,而DS-182则可能需要一系列胞内过程。这种差异可能与二者的结构和溶解性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丹参素 钾通道 平滑 血管 冠状血管 膜片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江凤林 冯俊 郑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激活角度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 Asulfonate,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 目的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激活角度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 Asulfonate,ST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参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结果(1)AngⅡ(1μmol·L-1)处理24h,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率、蛋白含量明显增加,STS能明显抑制AngⅡ介导心肌细胞[3H]-亮氨酸参入率、蛋白含量的增加;(2)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可见胞核内出现磷酸化ERK1/2荧光染色,丹参酮ⅡA可阻断AngⅡ引起的ERK1/2活化、入核过程;(3)用AngⅡ(1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5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即开始增加,10min左右时最明显。以AngⅡ(1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10min,磷酸化ERK1/2蛋白(p-ERK1/2)表达为标准,预先以STS(2,10,50μmol·L-1)处理心肌细胞30min,发现STS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4)预先以不同浓度STS处理心肌细胞30min,发现STS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STS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厚,其机制与抑制磷酸化ERK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酮ⅱa磺酸钠 血管紧张素 心肌肥厚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文星 马承红 +2 位作者 王晓军 徐丽梅 杨慧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用药组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用药组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UAER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但联合用药组好于厄贝沙坦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治疗早期DN,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CRP,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损害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厄贝沙坦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纤维化及Th_1/Th_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乐 王照华 +2 位作者 李树生 杨光田 赵立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对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行腹主动脉结扎构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模型,以STS腹腔注射进行干预。观察STS对心肌纤维化指标以及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可见明显胶原沉积,STS处理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外周血Th1类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水平下降,而Th2类因子(IL-4、IL-5)水平增加;STS处理组较模型组心肌I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STS能调控老年小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机制与调节Th1/Th2类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心肌纤维化 Th1/Th2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占静 郭睿 +2 位作者 张春生 包亮 张艺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06-508,共3页
为改善丹参酮的水溶性,在其分子中引入水溶性官能团磺酸基。以不同的磺化剂与之发生磺化反应,结果表明,冰醋酸-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合成丹参酮水溶性衍生物的合适磺化剂。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证实... 为改善丹参酮的水溶性,在其分子中引入水溶性官能团磺酸基。以不同的磺化剂与之发生磺化反应,结果表明,冰醋酸-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合成丹参酮水溶性衍生物的合适磺化剂。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证实了产物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以冰醋酸-浓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冰醋酸-浓硫酸(1∶1,v/v),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1h,产品得率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磺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冠心病炎症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9
作者 焦阳 李思铭 +1 位作者 高铸烨 徐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04-1406,共3页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在此基础上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在此基础上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本文对STS与冠心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核因子-кB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STS对冠心病炎症因子的具体作用环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通过增强腹膜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大鼠术后腹膜粘连发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思 秦飞 +2 位作者 宋路瑶 侯楚祺 侯连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评价丹参酮IIA磺酸钠(STS)对实验性大鼠术后腹膜粘连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TS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空白组,每组15只;STS高、中、低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0、1... 目的评价丹参酮IIA磺酸钠(STS)对实验性大鼠术后腹膜粘连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构建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TS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空白组,每组15只;STS高、中、低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0、10、5 mg/kg STS,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连续7 d。各组大鼠7 d后处死,粘连分级评价,ELISA检测组织中t PA/PAI-1的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腹腔液中t PA活性,IHC半定量检测腹膜组织中TGF-β1和Collgen-I的表达;伤口愈合强度实验考察STS是否影响伤口愈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TS高、中、低剂量组均降低腹膜粘连的发生;腹腔液中t PA活性显著提高,组织中t PA/PAI-1蛋白水平显著上升,TGF-β1和Collgen-I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同时腹腔注射STS不会影响伤口愈合。结论腹腔注射STS可有效防治术后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TGF-β1表达,下调其对TGF-β/Smads通路激活,降低下游PAI-1水平,从而上调腹膜纤溶系统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磺酸钠 术后腹膜粘连 tPA活性 tPA/PA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晓聪 李建橡 +3 位作者 许明东 邓学秋 岳桂华 郑景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766-1774,共9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策略: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tanshinoneⅡA sulfonate、unstable angina...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策略: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痛、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tanshinoneⅡA sulfonate、unstable angin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clinical trials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从建库-2014年10月31日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且病例资料完整,各文献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相似,组间均衡性较好。采用Jadad评分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计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WMD),计算95%可信区间(CI)。纳入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10篇分析结果,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纳入34篇文献,常规治疗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OR=3.83,95%CI(3.11,4.71),P<0.000 01];心电图改善率[OR=3.34,95%CI(2.61,4.28),P<0.000 01];血浆粘度改善[WMD=-0.20,95%CI(-0.38,-0.03),P=0.03];全血高切粘度改善[WMD=-0.67,95%CI(-0.85,-0.50),P<0.000 01];C反应蛋白改善[WMD=-2.66,95%CI(-3.31,-2.00),P<0.000 01]。结论:常规治疗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现有文献研究质量较差,尚有待于大量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随机对照实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文静 谢萍 +1 位作者 苏鹏 李燕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43-3146,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阿霉素(ADR)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9c2细胞分4组:对照(Con)组、ADR组、STS组、ADR+STS(AS)组。MTT方法检测ADR、STS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阿霉素(ADR)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9c2细胞分4组:对照(Con)组、ADR组、STS组、ADR+STS(AS)组。MTT方法检测ADR、STS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ADR组细胞明显减少(P<0.01),G0/G1期细胞增加(P<0.05),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P<0.05),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ADR组相比,AS组细胞周期阻滞作用降低(P<0.05),Bcl-2/Bax比值增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STS能抑制ADR导致的H9c2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硫酸钠对低氧诱导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吴焕明 尹为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观测丹参酮 - A硫酸钠 ( DS2 0 1)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 :DS2 0 1能明显地阻抑 PASMC由 G0 /G1 期进入 S期 ( P<0 .0 5 ) ;使 PASMC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观测丹参酮 - A硫酸钠 ( DS2 0 1)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 :DS2 0 1能明显地阻抑 PASMC由 G0 /G1 期进入 S期 ( P<0 .0 5 ) ;使 PASMC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的表达及 PDGF- A和 B链 m 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 ( P<0 .0 1)。提示 :DS2 0 1可能通过下调 PDGFm RNA基因表达而有效抑制 HECCM诱导的 PAS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A硫酸钠 低氧 内皮细胞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PA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异烟酰腙构建的多孔状Zn(Ⅱ) 配位聚合物{[Zn(L)_2(H_2O)_2]·4H_2O}_n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延民 解庆范 +2 位作者 魏赞斌 陈玲兰 刘金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3-1249,共7页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98(4)nm,b=0.869 26(5)nm,c=1.180 44(7)nm,α=103.353(5)°,β=100.965(4)°,γ=93.123(4)°,Z=1,V=0.767 24(7)nm3,Dc=1.697 g·cm-3。每个Zn(Ⅱ)离子被2个配体L-阴离子双重桥联形成二核环状结构单元,并通过共用锌离子形成一维链配位聚合物,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具有一维开放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邻甲酰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O ANG Ⅱ及A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靖 黄志华 +2 位作者 肖海 徐小军 黄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DSS。测定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心肌组织NO、ANG Ⅱ...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DSS)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中、低剂量的DSS。测定冠脉流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心肌组织NO、ANG Ⅱ和ANP含量的变化。结果:各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均能有效地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左心室收缩压;三种剂量的DSS均能升高心肌组织NO含量(P<0.05);高剂量的DSS使心肌组织ANG Ⅱ(P<0.05)含量降低,低剂量的DSS使ANP含量升高(P<0.05)。结论:DSS可通过增加NO、ANP的合成,减少ANG Ⅱ的释放,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大豆苷元磺酸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心钠素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心房动作电位及快速起搏所致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利民 冯义柏 曾秋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电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下、给药...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电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下、给药后0.5 h及以600次.m in-1心房快速起搏后0.5 h、8 h AMAP及其频率适应性的变化。结果与起搏前相比对照组AERP200 m s在起搏后0.5h缩短21.2 m s,起博后8h缩短21.6m s(P<0.05),且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TSN在基础状态下对AMAPA、AMAPD无明显影响,但使AERP200 m s由(105.9±3.8)m s延长至(114.7±7.2)m s(P<0.05)。起搏后TSN组维持原有的心房肌频率适应性。结论快速心房起搏使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而致电重构,TSN能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减轻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心房起搏 单相动作电位 电重构 钙超载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心,脑微粒体Na~+,K~+-ATP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幼林 陈念航 丁建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体外可逆性抑制大鼠心,脑微粒体Na+,K+ATP酶。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对心微粒体Na+,K+-ATP酶的抑制作用较扯降低Na+或ATP浓度则增强或减弱其抑酶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DS-... 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体外可逆性抑制大鼠心,脑微粒体Na+,K+ATP酶。并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对心微粒体Na+,K+-ATP酶的抑制作用较扯降低Na+或ATP浓度则增强或减弱其抑酶作用,动力学分析表明DS-201对脑微粒体Na+,K+-ATP酶的作用近似Na+的竞争性拮抗剂,ATP的反竞争性拮抗剂,有K+及Mg2+存在时则表现为非竞争性或混合型抑制,但对心肌微粒体Na+,K+-ATP酶的作用则略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类 丹参酮 微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左春然 彭利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单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每日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mL,并分别于固定期1周、4周、7周各处死2只对...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单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实验组自牵张期开始每日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3mL,并分别于固定期1周、4周、7周各处死2只对照兔和2只实验兔,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和骨组织计量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速度及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成骨细胞活跃,骨小梁较成熟,单位面积内成骨细胞个数及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组织学观察骨组织计量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48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荣华 周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入院的眼底出血患者48例55眼,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d。对比分析以往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50例58眼。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有效48眼,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入院的眼底出血患者48例55眼,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14d。对比分析以往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50例58眼。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组有效48眼,总有效率达87.27%,其中40眼在治疗10d内开始有效,占83.33%.血栓通对照组有效40眼,总有效率为68.97%,其中25眼在治疗10d内开始有效,占62.50%.2组疗效和起效速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眼底出血的有效方法,优于血栓通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出血 丹参酮ⅱa磺酸钠 血栓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周平 曾得康 +2 位作者 李法琦 张彬 殷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fractalkine(FKN)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UVECs,分为正常组(N)...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fractalkine(FKN)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的HUVECs,分为正常组(N),高糖组(HG),STS组(STS),高糖加STS组(HG+STS),高糖加STS与氯化锂组(HG+STS+LiCl),5.5 mm的低糖DMEM培养的HUVECs种板10 h后按以上分组加入5 mg/L的STS和(或)10 mm的LiCl预处理2 h,再用33.3 mm的高糖干预48 h后,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β-catenin及p-GSK-3β(Ser9)、免疫荧光FITC法检测FKN蛋白水平变化,RT-PCR检测GSK-3β和FKNmRNA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FKN蛋白及mRNA水平(P<0.05),GSK3βmRNA水平(P<0.05)明显增加,β-catenin及p-GSK-3β(Ser9)蛋白表达(P<0.05)降低;与高糖组比较,STS组FKN蛋白及mRNA水平(P<0.05),GSK3βmRNA水平(P<0.05)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β-catenin及p-GSK-3β(Ser9)蛋白表达(P<0.05)增加,但仍低于正常组;STS与氯化锂共同预处理后以上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STS抑制HUVEC FKN表达可能与Wn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高糖 FRACTALKINE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WN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