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核心要义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骆郁廷 唐慧颖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I0002,共12页
社会动员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团结动员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优势。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动员的重要论述,回答了为何开展社会动员、... 社会动员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团结动员全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优势。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动员的重要论述,回答了为何开展社会动员、如何开展社会动员等问题。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为重点,以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关键,对于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要深化思想发动,扩大群众参与,创新协同机制,不断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社会动员重要论述 党的领导 思想发动 群众参与 协同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一个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的分析
2
作者 李新廷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6,123,124,共15页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构成。通过基于“技术、组织与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可以进一步明晰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及其内在的关联。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总纲,党的...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的构成。通过基于“技术、组织与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可以进一步明晰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系统性逻辑及其内在的关联。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总纲,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核心,巡视巡察工作体制机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机制、权力监督制约和一体推进“三不腐”的体制机制以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机制这四种机制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和三大体系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逻辑关系,成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机制化构成要素;数字技术嵌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权力监督、腐败治理、从严治党等领域并带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组织结构重塑与优化,通过价值观念塑造、治理流程再造、技术手段升级等增能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党的自我革命通过从严治党、反腐败和党内监督等塑造、改变和优化了党内的政治生态环境,实现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和净化,进一步引领社会革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场景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监督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最大的优势”重要命题论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安龙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M0003,共13页
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重要论断,“最大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影响广泛、意蕴深远。它主要生成发展于两大话语场域,即党内场域和制度场域。其中,党内场域的“最大的优势”主要包括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革命两个方面,两者是内外... 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重要论断,“最大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影响广泛、意蕴深远。它主要生成发展于两大话语场域,即党内场域和制度场域。其中,党内场域的“最大的优势”主要包括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革命两个方面,两者是内外联通、辩证统一的;制度场域的“最大的优势”主要包括党的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两个方面,两者是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的。对“最大的优势”的理解和把握,除了要厘清党内场域和制度场域各自内部之间的关系,还要着眼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并从整体上、宏观上系统把握“最大的优势”的特点、规律和逻辑关系。具体而言,“最大的优势”具有科学理论指引、深厚文化底蕴和坚实实践基础,“最大的优势”与“最大的危险”相互转化,“最大的优势”与其他优势并存并立,党内优势与制度优势互联互通等。新时代新征程,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巩固和拓展“最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 最大的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 自我革命 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共产党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视角与现实启示
4
作者 刘卫卫 李赜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1,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作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国外共产党近年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作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国外共产党近年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四个方面,国外共产党系统阐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及评价。客观审视和分析其观点,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理论视野,也启示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重视国外共产党的国际声援作用,努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传播与话语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共产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构建的概念史探究——基于党政文献的分析
5
作者 储著武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73,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由众多学科属性相近或相似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组成的学科共同体(或曰学科群)。“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概念,是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由众多学科属性相近或相似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组成的学科共同体(或曰学科群)。“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概念,是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并且频繁出现于党政文献之中。“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提出阶段、充实完善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概念,对于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共党史党建学两大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推动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理应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政策性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科 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中共党史党建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nes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oncept of Democracy in the New Era
6
作者 Zhang Zongqing Tao L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8-207,共10页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ese communists,re-present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have innovated Marxist Concept of Democracy base on Chinese history,culture and conditions...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ese communists,re-present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have innovated Marxist Concept of Democracy base on Chinese history,culture and conditions.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Marxist thought of the inner prescriptions of "people's democracy",they fur-ther expande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rule by the people",developed the contents of the electoral democ-racy and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China.,enriched the concrete requirements of the democratic realization condi-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foundation,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the guarantee of the rule of law,and a new ex-ploration i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arty's leadership and operation super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oncept of DEMOCRAC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rx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结奋斗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尤国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0,共8页
团结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史观和历史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依靠团... 团结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随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特质,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群众史观和历史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依靠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稳定了新生政权;在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新的伟业。要深刻把握团结奋斗精神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锚定目标任务不放松,坚持凝聚最大合力不懈怠,坚持接续奋斗不松劲,从而以新的更大的团结奋斗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重要创新贡献
8
作者 高继文 常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重要创新贡献。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重要创新贡献。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把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坚持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全面深刻改革具体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各方面体制,加快推进现代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根本方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原则,避免了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正确处理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探索和把握改革的规律,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改革 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郝铁川 张昊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5,174,共9页
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是构筑世界上独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探索,也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的实践探索。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与实践,中国特色政党学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党的执... 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是构筑世界上独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探索,也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的实践探索。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与实践,中国特色政党学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党的执政学、党的社会工作学、党的组织工作学、党的宣传工作学、党的统战工作学、党的纪检工作学等。建立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学学科体系必须做好三项重点工作:一要建立一支熟悉党务工作实践的研究队伍;二要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特别是大党独有的执政难题;三要加强对域外执政党,特别是执政时间较长的政党的经验和教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政党学 一级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青年干部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卫明 翁诗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9,共17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在于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基于领导科学理论分析框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的系列论述围绕青年干部培养何以重要、培养何种能力、如何加以培养等重大问题,涵盖战略层面、个人层面、组织层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在于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基于领导科学理论分析框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的系列论述围绕青年干部培养何以重要、培养何种能力、如何加以培养等重大问题,涵盖战略层面、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形成了富有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从青年干部成长规律和队伍建设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吸收马克思主义青年干部观、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干部培养实践经验、着眼两个大局及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化了对政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顺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干部选人用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青年干部观 领导科学 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则
11
作者 郭娇 秦泽洪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2,共12页
党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既保证了中... 党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既保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又是正确处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则。从历史维度看,党带领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历程;从理论维度看,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从实践维度看,党在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持续改革,不断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目的,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则是遵循资本逻辑,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根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
12
作者 贾海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简称“新思想”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价值维度上讲,“新思想”课应深入汲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成为展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直接窗...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简称“新思想”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价值维度上讲,“新思想”课应深入汲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成为展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直接窗口。从关系维度上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思想”课需注重时代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叙事,讲清楚党在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创新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赓续性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前进性。从目标维度上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新思想”课教学应实现政治功能与教育功能、叙事逻辑与主体对话、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学生思想成长规律、客观历史认知与主观情感表达、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精神等“五个”相统一。这一多维度融合,旨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强化学生对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党的二十大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笔谈 被引量:48
13
作者 曹卫东 李崟 +11 位作者 徐雁冰 黄道峻 刘青 姚守齐 何明 王欢 米银俊 王毅 朱传耿 郑永奎 兰景力 申富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共34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经验与规律,本刊组织全国14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专题研讨“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北京体育大学曹卫东提出,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的4个重要作用,即“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发挥体育的多样功能和前置性作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上海体育学院李崟提出,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归旨:从价值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导向;从实践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之源;从共享主体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深刻体现了“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归宿。武汉体育学院徐雁冰提出,中国共产党红色体育精神主要表现为服务需求的大局精神、体育为民的健民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和拼搏不止的奋斗精神,并从强种救国、强体认同和健康自信3个阶段对红色体育精神的历史赓续进行阐述。西安体育学院黄道峻提出,延安时期红色体育思想有其独特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演进过程,在其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局起步积累了宝贵经验。成都体育学院刘青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体育各领域协调发展;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对外开放走向世界,与时俱进推动体育改革创新。沈阳体育学院姚守齐认为,红色体育丰富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壮大了红色文化,其对助力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育和成长,助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完善,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全方位发展,促进体育文化实力的增长等具有重要启示。首都体育学院何明提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人民在交流中消除隔阂和误解,在互鉴中携手前行,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天津体育学院王欢认为,天津体育事业的百年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应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中探索有特色、有成效的群众体育发展模式。广州体育学院米银俊提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及其“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生动诠释和精神标志,至今仍具鲜活的时代价值,需要永续传承和不断升华。山东体育学院王毅提出,党的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体系,成为实现体育强国梦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南京体育学院朱传耿提出,中国体育百年发展历经启蒙革新的“体育救国”阶段、改造创建的“体育兴国”阶段、改革创新的“体育报国”阶段、全面提升的“体育强国”阶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为国家中心任务服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之路等是中国体育百年发展经验的重要启示。吉林体育学院郑永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根本特征为: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体育价值的体现;坚持宗旨意识,注重体育功能的实现;坚持制度优势,注重体育强国的建设;拓展开放视野,注重全新格局的打造;坚持奥运精神,注重体育灵魂的彰显。哈尔滨体育学院兰景力提出,应准确把握党的百年体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内部治理体系的转型。河北体育学院申富平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期间体育工作的理念与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改革举措体现了战略眼光与务实思维,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育发展道路 红色体育 人民主体性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永年 陈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8,127,共9页
当今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包括三个主要维度:开放政党、精英竞争与公共参与。第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变得越来越开放,而这种变化正在导向一种开放的政治体系。第二,政治精英之间的有限竞争,正在这个开放的政治体系中形成。第三,在... 当今中国的政治改革必须包括三个主要维度:开放政党、精英竞争与公共参与。第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变得越来越开放,而这种变化正在导向一种开放的政治体系。第二,政治精英之间的有限竞争,正在这个开放的政治体系中形成。第三,在这种政治竞争的背景下,社会参与逐渐得以实现。总之,开放、竞争与参与是中国政治模式的三个核心特征。尽管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这些特征正在形成,但在实现这些政治价值上,未来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党内民主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将充满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开放 社会参与 中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体系论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关凤利 吕银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国际大势下,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时代发展,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核心是要在结合中国实际和...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国际大势下,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时代发展,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核心是要在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前提下,科学把握战略目标、根本原则、逻辑主线和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主线、发展阶段与理论体系 被引量:18
16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在其100年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按照这一主线,党的100年经济思想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 中国共产党在其100年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其主线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按照这一主线,党的100年经济思想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政权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第二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制度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49—1978年),第三阶段是为共同富裕建立体制基础阶段的经济思想(1978—2012年),第四阶段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的经济思想(201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微观经济思想、中观经济思想、宏观经济思想和对外经济思想等五个维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立峰 潘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2,195,共10页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亟待学术界予以回应。从政治系统论出发,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可以从规范需求输入、强化支持供给、优化合理...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亟待学术界予以回应。从政治系统论出发,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可以从规范需求输入、强化支持供给、优化合理需求转换机制、强化角色期望的党内转换、以输出强化党的权威和构建"人民本位"输出模式等方面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逻辑蕴涵、时代要求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16
18
作者 庞跃辉 魏铜铃 魏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党组织,它以学习型成员作为党组织的行为主体,通过积极建立知识创生、知识传播、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的价值取向和有效路径,充分开发利用党组织成员的学习效能,形成高素质的党组织队伍。大力推进中... 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党组织,它以学习型成员作为党组织的行为主体,通过积极建立知识创生、知识传播、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的价值取向和有效路径,充分开发利用党组织成员的学习效能,形成高素质的党组织队伍。大力推进中国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深刻把握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逻辑蕴涵,不断推动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校 学习型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确立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英 齐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这个实践中,理想信念是实践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是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确立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我们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这个实践中,理想信念是实践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是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确立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我们党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但是部分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问题。因此,只有认真探析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的路径,才能帮助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员干部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发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志友 何白鸥 关玉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这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判断,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这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是一个伴随社会主义始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找到了认识这一问题的科学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路径,坚持从实践出发,才能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而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