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众包模式下的总体城市意象特色分析方法与广州市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戈 李佳宇 +2 位作者 郭文博 兰文龙 朱骁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引入“认知众包”这一概念,以社交媒体数据为信息抓手,以广州市为分析对象,逐级阐释“理论探析—信息提炼—转译分析”的意象特色解析流程:通过意象特色属性与社媒数据的特征拟合,构建场景特色与攻略特色结合的数字化总体城市意象特色体... 引入“认知众包”这一概念,以社交媒体数据为信息抓手,以广州市为分析对象,逐级阐释“理论探析—信息提炼—转译分析”的意象特色解析流程:通过意象特色属性与社媒数据的特征拟合,构建场景特色与攻略特色结合的数字化总体城市意象特色体系;以可意象性数字量化为技术主轴,提出众包型意象特色的信息提炼框架,搭建从网络素材到认知信息再到意象要素的提炼途径;将要素频次作为统计归纳的基础,从强度、等级、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意象特色进行整合剖析,得到广州市三能级交互的意象特色体系。同时,捕捉到意象特色在新方法的促进下形成的变化模式、创新动力和问题体现等情况,构建一个非介入式的公众认可的广州城市特色体系,实现可读、可看、可感知的意象分析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特色 城市意象 认知地图 社交媒体 设计规划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城市治理导向的公共空间规划响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祝根 李晓蕾 李百浩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9,共12页
作为一种市民共同享有的基础性公共资源,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担着服务日常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激发社会活力和促进城市公平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职能,其背后更是映射了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基础动力和深层影响,是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不... 作为一种市民共同享有的基础性公共资源,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承担着服务日常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激发社会活力和促进城市公平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职能,其背后更是映射了城市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基础动力和深层影响,是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核心内容。基于社会属性思考,城市公共空间扮演着社会形态的物质载体、公共领域以及自由权力的对话场域等多重角色,通过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交互关系透视,健康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强化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持续促进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双向良性互动,将空间权力向社会回归,以此捍卫城市公平正义,让城市公共空间从分化加剧的发展状态沿着良性发展轨迹走向善治。结合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与现代化城市治理目标,在梳理健康城市理念发展脉络与公共空间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与治理内涵分别做出阐述,进而以健康城市治理为导向,从规划意识转型、规划体制建设、规划研究拓展3个层面系统论述公共空间规划的具体响应途径,指出结合城市治理内涵开展公共空间规划是高质量健康城市建设的时代所需,是对城市现代化治理目标的积极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城市 城市治理 公共空间 社会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深圳水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武强 杜雁 俞露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4,共3页
从研究城市规划的地位、方法、内容及其实施出发,探讨深圳水问题的解决之道,提出从源头解决城市水问题:①确立城市规划的统筹地位和规划编制的涉水内容要求;②提出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恢复三大战略和实施策略;③加大公共政... 从研究城市规划的地位、方法、内容及其实施出发,探讨深圳水问题的解决之道,提出从源头解决城市水问题:①确立城市规划的统筹地位和规划编制的涉水内容要求;②提出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恢复三大战略和实施策略;③加大公共政策的研究力度,注重规划的实施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城市规划 水问题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伦亮 《规划师》 2004年第8期61-63,共3页
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主要有: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和“边缘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城市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城市规划缺乏公众参与等。对策为:摈弃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 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主要有: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和“边缘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城市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城市规划缺乏公众参与等。对策为:摈弃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划”的观念,更加注重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城市改造和开发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兼顾多数人的利益;积极倡导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 公众参与 中国城市 资源分配 形体规划 长远利益 城市改造 结构性 城中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适应性理念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宁睿 汤文专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共6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水问题频发,城、水矛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当前我国与水相关的规划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城市水适应空间规划的内涵,并从尊重水系统自然性的角度,总结发达国家水系统空间规划设计的...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许多城市水问题频发,城、水矛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当前我国与水相关的规划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城市水适应空间规划的内涵,并从尊重水系统自然性的角度,总结发达国家水系统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城乡空间规划体系中,通过从战略引导和实施操作两个层面引入水适应性理念,构建一体化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使城、水关系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问题 水系统 空间整体规划 城市水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波 《规划师》 2003年第B06期37-39,共3页
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城市原生态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污染。现在我国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原因主要是:认识和价值观的缺陷、城市经济的片面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失误和不适当的科学技术... 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城市原生态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污染。现在我国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原因主要是:认识和价值观的缺陷、城市经济的片面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失误和不适当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故应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 绿色建筑 生态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西藏山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申洁 陈涛 陆文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9,共8页
西藏山南市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十九大西部开放发展政策中拥有独特的区位。西藏山南市城市总体规划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需要正视的六大问题,强调"两个转变、四个协调、一个特色"的规划思路,从城镇体系、市域和中心城... 西藏山南市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十九大西部开放发展政策中拥有独特的区位。西藏山南市城市总体规划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需要正视的六大问题,强调"两个转变、四个协调、一个特色"的规划思路,从城镇体系、市域和中心城区三个层面对山南市的城镇体系结构、产业结构、城镇交通体系与城乡协调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目前规划实施已初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城市总体规划 西藏山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6
8
作者 马武定 《规划师》 2004年第12期9-12,共4页
社会的转型,最根本的是文化模式的转型,是生存方式的转型。而文化模式和生存方式的转型,需要城市规划的转型。使经典的法令型的规划向通俗的契约性的规划转型,精英的理想模式的规划向公众的实践模式的规划转型,艺术型和技术型规划向大... 社会的转型,最根本的是文化模式的转型,是生存方式的转型。而文化模式和生存方式的转型,需要城市规划的转型。使经典的法令型的规划向通俗的契约性的规划转型,精英的理想模式的规划向公众的实践模式的规划转型,艺术型和技术型规划向大众文化型和公共政策型规划的转型,功能评判型规划向价值导向型规划的转型,是当代规划师面临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历史 现代 生存方式 文化模式 城市规划 实践模式 理想模式 公共政策 转型 艺术型 规划师 社会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社交数据的城市情绪地图及空间优化探索——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蒋源 于儒海 +1 位作者 曹塽 单肖年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2,77,共8页
城市情绪是个体情绪状况的集合,可直接表征居民在工作、生活、娱乐等场景中的内心需求。阐述城市情绪的定义、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影响程度,并探索城市情绪地图的应用;成都市是超大城市的典型代表,以其为例开展城市情绪地图分析,提出... 城市情绪是个体情绪状况的集合,可直接表征居民在工作、生活、娱乐等场景中的内心需求。阐述城市情绪的定义、研究内容、分析方法、影响程度,并探索城市情绪地图的应用;成都市是超大城市的典型代表,以其为例开展城市情绪地图分析,提出改善城市情绪状态的空间优化建议,旨在为“以人为本”的从需求挖掘到规划策略的全流程探索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情绪地图 网络社交数据 规划设计指引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