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社会共同价值观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正球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49-56,共8页
社会共同价值观是社会共同体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的凝聚力、它指导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前进方向、它还规范和约束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以形成社会共同体的合力。社会共同价值观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共同体中各社会阶层的社...
社会共同价值观是社会共同体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的凝聚力、它指导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前进方向、它还规范和约束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以形成社会共同体的合力。社会共同价值观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共同体中各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社会共同价值观具有普遍性、结构性、稳定性等特征 ,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和规约功能。社会共同价值观具有理论体系的形式、文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共同价值观
社会共同体
特征
功能
存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的文明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新——兼论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
2
作者
李艳平
陈绍辉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8,共7页
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是在“人化自然”的实践中人文精神与发明创造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形态,以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为表征的三种“内在对抗”的文明形态,循着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铁律...
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是在“人化自然”的实践中人文精神与发明创造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形态,以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为表征的三种“内在对抗”的文明形态,循着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铁律和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使命,人类文明必将迈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创造了文明演进中的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始终秉承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构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交互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秉承新时代文明观,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缔造了一种遵循人类文明客观规律与担当为人类求解放崇高使命联袂共生的人类新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明交流互鉴
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共同价值观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正球
机构
湛江海洋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49-56,共8页
文摘
社会共同价值观是社会共同体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的凝聚力、它指导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前进方向、它还规范和约束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以形成社会共同体的合力。社会共同价值观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共同体中各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并持有的价值观。社会共同价值观具有普遍性、结构性、稳定性等特征 ,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和规约功能。社会共同价值观具有理论体系的形式、文化形式。
关键词
社会共同价值观
社会共同体
特征
功能
存在形式
Keywords
social common values function existing forms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的文明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新——兼论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
2
作者
李艳平
陈绍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8,共7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文本考辨与当代价值研究”(21CKS014)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正义理论研究”(21CZZ001)。
文摘
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是在“人化自然”的实践中人文精神与发明创造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形态,以奴隶制、农奴制和雇佣劳动制为表征的三种“内在对抗”的文明形态,循着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铁律和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使命,人类文明必将迈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创造了文明演进中的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始终秉承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构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交互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秉承新时代文明观,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缔造了一种遵循人类文明客观规律与担当为人类求解放崇高使命联袂共生的人类新文明。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明交流互鉴
全人类共同价值
Keywords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
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Civilization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common
values
For All Humanity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
A8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社会共同价值观
刘正球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的文明理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新——兼论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
李艳平
陈绍辉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