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与教育不平等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一项实证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洪岩璧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73,共29页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族群(民族)分层的文献,认为有必要把"民族"纳入到中国的市场转型和社会分层理论框架之中,并从教育获得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地域区隔、职业结构...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族群(民族)分层的文献,认为有必要把"民族"纳入到中国的市场转型和社会分层理论框架之中,并从教育获得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地域区隔、职业结构(阶层)、文化差异和国家政治进程(政策变迁)。基于对2004年中国西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作者发现:(1)基础教育阶段入学的族群差异主要由城乡差别和阶层不平等造成,族群不平等已不显著;(2)少数民族子女高中升学概率依然显著低于汉族,其原因部分在于城乡、地域和阶层因素,部分在于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文化差异(如语言环境)等因素;(3)与汉族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模式不同,少数民族教育不平等的代际传承以资源转化模式为主,从而影响了不同族群在教育扩展中的获益程度。总体而言,虽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教育获得仍显著落后于汉族,但其教育不平等更多地来自城乡和阶层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少数民族 社会分层 教育获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调查与电影传统——“民纪片”渊源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净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31,共9页
1957~1981年期间摄制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简称民纪片),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形态。民纪片开创了中国纪录电影的一个新类型,但无论是在影视人类学还是在电影史的领域中,对于它的研究却一直未能深入。对民纪... 1957~1981年期间摄制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简称民纪片),是中国民族志电影的早期形态。民纪片开创了中国纪录电影的一个新类型,但无论是在影视人类学还是在电影史的领域中,对于它的研究却一直未能深入。对民纪片的渊源和背景的初步探讨表明,民纪片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线索是:近因源于20世纪50到60年代民族大调查中影像手段的普遍使用;远源则与民国时期的电影和边疆考察影像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民纪片) 民族志电影 民族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来我国门巴族、珞巴族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小燕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经过5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的门巴族、珞巴族研究在民俗、民间文学、历史、宗教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涵盖众多学科领域,培养出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术队伍。但也出现了研究者扎堆、学术兴趣趋同、研究对象重复、研究方法固化等问题... 经过5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的门巴族、珞巴族研究在民俗、民间文学、历史、宗教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涵盖众多学科领域,培养出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术队伍。但也出现了研究者扎堆、学术兴趣趋同、研究对象重复、研究方法固化等问题。必须要扩充研究对象,重视门巴族、珞巴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才能使我国的门巴族、珞巴族研究取得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巴族珞巴族研究 社会调查 民俗文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拉萨外来居民生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晶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4-31,共8页
20世纪初,在西藏长居和客居的外来人大多居住在城市,特别是拉萨。拉萨的外来居民中主要有汉人、尼泊尔人和穆斯林。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大都从事商业和贸易活动,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在不同历史阶段,他们在拉萨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 20世纪初,在西藏长居和客居的外来人大多居住在城市,特别是拉萨。拉萨的外来居民中主要有汉人、尼泊尔人和穆斯林。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大都从事商业和贸易活动,也有部分手工业者。在不同历史阶段,他们在拉萨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也不尽相同。虽然人口数量不大,但他们对拉萨,特别是西藏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20世纪初居住在拉萨的外来居民社会生活状态的研究,展示特定历史时期西藏社会生活构成的一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外来居民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方素梅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179,共8页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着民族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对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科...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着民族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对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社会调查 中央民族访问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初级群体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社会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单位,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群体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如此,民族社会学更如此。处于转型期的西北民族乡村社会,社会群体特别是初级群体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 社会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单位,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群体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如此,民族社会学更如此。处于转型期的西北民族乡村社会,社会群体特别是初级群体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其进行功能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初级群体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医患关系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蔚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79-82,共4页
新疆南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因其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医患关系。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某三甲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有些汉族医生较缺乏对少数民族患者语言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信仰... 新疆南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因其特有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医患关系。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乌鲁木齐某三甲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有些汉族医生较缺乏对少数民族患者语言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的全面了解。2.医患两者之间较缺乏深入交流与沟通。3.医疗费用相对较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边疆地区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农牧民医疗保障。2.医院应保证医患沟通时间,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少数民族语言沟通能力培训。3.媒体应正确引导舆论传播,树立更加良好的少数民族地区医务工作者和医疗部门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南疆少数民族 医患关系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化社会:南疆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结构性约束与社会风险
8
作者 吴恒同 孟红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7,共6页
国家建构进程不仅受国家自主性影响,亦受社会自主性约束。现代政治动员的历史基础,以及新疆南疆少数民族集体化的社会结构及其自主性,使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只能吸纳部分社会,国家-社会关系在南疆呈现出"行政不完全吸纳社会"... 国家建构进程不仅受国家自主性影响,亦受社会自主性约束。现代政治动员的历史基础,以及新疆南疆少数民族集体化的社会结构及其自主性,使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只能吸纳部分社会,国家-社会关系在南疆呈现出"行政不完全吸纳社会"的模式。在此种模式下国家难以对南疆少数民族社会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产生社会安全风险。化解南疆社会风险的关键是对集体化社会采取两面策略,在防范结构性风险的同时,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从治理新疆的长治久安要求看,根本在于推进社会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社会结构 社会安全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