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ARF理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卉 冯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更加深入动态地探析“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风险的产生及放大,以期更有效的防范和规避“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方法: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为理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有服务过程以及过程... 目的:更加深入动态地探析“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风险的产生及放大,以期更有效的防范和规避“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方法: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为理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有服务过程以及过程中风险的产生、放大过程。结果:在预约评估、上门服务、服务评价和服务效应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流程中,可能产生数据泄露、“匿名陌生人”、医疗设备缺失、监管欠缺和虚假评价等风险,并经由服务过程放大,也由此导致服务的公益性忧虑和污名化效应。结论:应当从信息传递和反应机制两个节点入手,通过完善安全体系、强化护理服务管理和减低风险次级效应等对策来防范和治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 节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风险 被引量:8
2
作者 吕卉 李珞畅 冯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4301-4305,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逐步开始了相关的尝试。利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进行综合观察后发现,互联网作为新技术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合后将会在产生新风险的同时继续放大传统风险,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本体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逐步开始了相关的尝试。利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进行综合观察后发现,互联网作为新技术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合后将会在产生新风险的同时继续放大传统风险,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本体的风险、人机交互的风险和线上服务的风险被不断放大并导致道德风险、污名化等涟漪反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共享、介入风险放大关键节点和减低风险次级效应等对策来规避这些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互联网+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