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C聚类-云模型-LSTM网络的分接开关气象易损性评估预警
1
作者 龚禹璐 崔龙飞 +4 位作者 陈静 王典浪 须雷 李东 尹启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2,共8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极端气象灾害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on load tap changer,OLTC)破坏严重、易造成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云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有载分...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极端气象灾害对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on load tap changer,OLTC)破坏严重、易造成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云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有载分接开关气象灾害易损性评估预警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变压器气象监测数据,建立致灾因子评估体系;根据FCM聚类算法,将传统云模型的阈值划分进行改进,得到客观云模型,将主客观云模型与其进行结合构建组合云模型。基于自然灾害理论,考虑地理孕灾环境、设备本身的抗灾能力、灾害风险累积程度以及面对灾害的风险综合处理能力等因素,对待评估灾害指标进行动态修正,将修正后的指标计算在组合云模型的隶属度中,从而得到OLTC各灾害易损性等级。最后,应用LSTM神经网络提取各致灾因子与各灾害易损性之间的关联规则,并进行气象灾害预警,形成最佳应对策略。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OLTC气象灾害易损性评估预警方法准确率较高,达到了防灾减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极端气象灾害 改进云模型 LSTM神经网络 易损性评估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损的日光温室雪灾预警等级研究
2
作者 李昌玉 张令振 +4 位作者 张婷华 彭毛青措 李君 陈东卫 李姝彬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精细化服务需求,建立日光温室雪灾预警,指导农户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灾前防御,减少或避免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极值概率分布模型对青海省河湟谷地13个县区1978—2021年最大积雪深度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精细化服务需求,建立日光温室雪灾预警,指导农户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灾前防御,减少或避免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用极值概率分布模型对青海省河湟谷地13个县区1978—2021年最大积雪深度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了30 a重现期日光温室坡度角为30°、35°和40°的最大雪压,得到日光温室雪灾临界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1985—2021年河湟谷地日光温室实际雪灾资料、积雪深度资料,以各雪灾年造成的日光温室损失率作为因子,依据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同等级灾害占总灾害比例的方法,确定日光温室雪灾不同强度等级的阈值,再根据积雪深度和温室损失率的函数关系,构建基于日光温室损失率的雪灾预警指标,将日光温室雪灾预警等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此方法对日光温室雪灾指标划分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不仅简单,而且具有地域普适性,便于气象服务业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精细化服务 日光温室 雪灾 损失率 预警等级 极值概率分布模型 标准化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改进及应用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竹云 许彦艳 +5 位作者 李华宏 杨迎冬 胡瑞峰 夏龙松 刘博文 魏蕾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利用2014—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降水资料,开展有效降水量致灾概率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因子,分区建立了新一代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性能开展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提... 利用2014—2022年云南省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降水资料,开展有效降水量致灾概率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易发因子,分区建立了新一代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模型性能开展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新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了预警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准确率,应用效果良好。模型能提前较好地反映出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背景下的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对较难预报的局地强降水,也可以通过实时更新的监测预警产品给出风险加强的趋势,提前发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能直接客观反映出极端强降水背景下的气象风险高级别预警,起到较好的预警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质灾害 预警模型 致灾概率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慧 吴文杰 +4 位作者 魏瑞增 何浣 王磊 李正天 林湘宁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2,共7页
极端台风暴雨灾害具有非线性、极差大以及多峰值等特点。为使电网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辨识关键台风暴雨灾害特征;然... 极端台风暴雨灾害具有非线性、极差大以及多峰值等特点。为使电网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辨识关键台风暴雨灾害特征;然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训练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挖掘台风暴雨时序特征,使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替换模型输出层以缓解过拟合问题;最后,以2023年台风泰利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预测精度的提升可达40.8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暴雨预测 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电网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过程识别的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原文林 景博慧 +3 位作者 唐彦杰 张帅虎 郭进军 胡少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6,共5页
针对传统设计雨型忽略降雨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导致的山洪灾害预警“空报”、“漏报”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雨过程识别的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模式。首先,利用WRF模式进行降雨总量预报,并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构建特征雨型库,以“形相似”、“... 针对传统设计雨型忽略降雨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导致的山洪灾害预警“空报”、“漏报”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雨过程识别的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模式。首先,利用WRF模式进行降雨总量预报,并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构建特征雨型库,以“形相似”、“量相似”为基础设置相似度公式,实现在降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对降雨过程的动态识别;其次构建中小流域HEC-HMS模型,基于识别的模拟降雨过程进行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由防灾对象控制断面成灾流量与模拟洪峰对比发布山洪灾害动态预警。以我国北方新县小流域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的模拟降雨过程更贴合实际降雨,并且随着信息完备程度增加,在第3时段NSE系数已超0.8,提高了预警精度,有效缓解了“空报”、“漏报”问题;同时该预警模式在降雨结束前2 h发布预警相较于传统预警模式延长了预见期,为山丘区流域山洪灾害防灾救灾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雨型 降雨识别 HEC-HMS模型 动态预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峰 李宜霏 +4 位作者 贾冲 陆长亮 何仕凤 张随林 田梦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声发射监测数据在回采过程中的演化规律,阐明了声发射能量概率分布呈现波动性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minture model,GMM)及置信区间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指标模型,并由现场微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周期性垮落并伴随声发射能量的集中释放。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呈现多自由度的非对称分布,通过对比残差平方和等多项拟合效果指标,确定高斯混合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的GMM聚类分析,将声发射事件总能量分布划分为两类:高频低能型和低频高能型,其中低频高能型与冲击事件的突发性和高能量破坏特征一致。依据概率-能量梯度变化特征,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为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概率学上的创新思路,具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后续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概率密度分布法 聚类分析 冲击危险性评价 动力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数据的灾害信息风险监测与预警集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治莹 陈笑 刘翰界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
基于灾害信息的文本数据,该文提出一种风险监测与预警集成方法,以提高灾害信息风险监测效率及监测支持预警的针对性。首先,运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采集和处理灾害信息的文本数据;其次,运用BTM主题模型构建灾害信息风险监测模型,得到主题... 基于灾害信息的文本数据,该文提出一种风险监测与预警集成方法,以提高灾害信息风险监测效率及监测支持预警的针对性。首先,运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采集和处理灾害信息的文本数据;其次,运用BTM主题模型构建灾害信息风险监测模型,得到主题热度趋势并确定具有高风险且亟待预警的话题;然后,提出灾害信息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等级判定方法,计算所确定话题的风险综合指标预警加权值,并结合预警区间判定预警等级;最后,以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信息的风险监测和预警为例进行实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将灾害信息的文本数据贯穿于风险监测与预警两个过程,有助于为监测结果更有针对性地支持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信息 风险监测 风险预警 集成方法 文本数据 BTM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气象风险精细化建模及气象灾害的在线预警防御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明 郭志明 +2 位作者 孟高军 苑司坤 梁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7,共10页
气象因素在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评估风险时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一种输电线路气象风险预警及防护方法。该方法考虑时空发电预测、设备健康和可靠性评估以及概率负荷预测等方面对气象风险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基于气象危害... 气象因素在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评估风险时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一种输电线路气象风险预警及防护方法。该方法考虑时空发电预测、设备健康和可靠性评估以及概率负荷预测等方面对气象风险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基于气象危害、电网脆弱性和灾后恢复成本提出一种新的风险度量标准。此外,针对负荷中断恢复以及缓解用电拥堵,提出一种气象灾害的在线预警防御策略。最后,在案例中对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测试分析,其结果可以验证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风险建模 灾害预警 输电线路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福建省区域滑坡灾害预警模型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力豪 刘艳辉 +1 位作者 黄俊宝 刘海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福建省滑坡灾害频发,开展区域尺度上的滑坡灾害预警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滑坡成灾机理复杂,传统的区域滑坡预警方法存在精度不足等问题。深度学习是指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的提取、抽象、表示与学习的技术,是机器学习的... 福建省滑坡灾害频发,开展区域尺度上的滑坡灾害预警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滑坡成灾机理复杂,传统的区域滑坡预警方法存在精度不足等问题。深度学习是指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的提取、抽象、表示与学习的技术,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卷积神经网络作为一种经典的深度学习算法,具有比传统机器学习更强大的分类能力与表征能力。文章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滑坡灾害预警领域,构建福建省区域滑坡预警模型,过程及结果如下:(1)采用SMOTE优化算法对2010—2018年福建省滑坡灾害样本库进行优化,扩充正样本的个数,将正负样本比例从1∶3.4扩充到1∶2,样本总量达到18040个;(2)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模型结构包括一个输入层、两个卷积层、两个最大池化层和一个全连接层以及一个输出层;(3)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优化后的样本(2010—2018年样本的80%作为训练集)进行训练,并用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模型超参数,得到福建省区域滑坡预警模型;(4)以2010—2018年样本的20%作为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采用混淆矩阵、ROC曲线进行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准确度为0.96~0.97,AUC值达到0.977,模型精度与泛化能力良好;(5)以2019年汛期滑坡灾害实况作为正样本,通过时空采样的方法采集负样本,构建2019年区域滑坡样本校验集(样本数603个),对模型进行进一步实况校验,采用混淆矩阵、ROC曲线进行模型校验,结果显示模型准确度为0.75~0.85,AUC值为0.852。虽然仅用了2019年汛期的滑坡实况样本进行校验,但也达到较好的效果。将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应用到区域滑坡预警中,为建立区域滑坡预警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初步校验表明,模型效果良好,今后将在福建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应用与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预警模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窗口粒子滤波算法的土壤水分同化及滑坡灾害预警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雨珊 邵伟 +3 位作者 杨宗佶 董建志 倪钧钧 林齐根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共13页
【目的】在水-力耦合计算中,土壤水力参数通过量化土壤含水量与孔隙水压力的转换关系,决定有效应力及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研究稳健、可靠的数据同化方法,降低土壤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升土壤水动力模拟的准确性,对降雨型滑坡灾害预... 【目的】在水-力耦合计算中,土壤水力参数通过量化土壤含水量与孔隙水压力的转换关系,决定有效应力及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结果。研究稳健、可靠的数据同化方法,降低土壤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升土壤水动力模拟的准确性,对降雨型滑坡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虚拟算例和实例应用,提出将窗口粒子滤波数据同化方法(简称PBS算法)与渗流-边坡稳定分析模型结合,通过同化土壤含水量数据,达到反演土壤水力参数、模拟土壤孔隙水压力以及预测边坡稳定性的目标。通过虚拟算例,证实了当PBS算法设定大于2 d的时间窗口,以及大于80个的粒子(参数样本)时,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实例应用选取四川省都江堰市银洞子沟滑坡堆积体,将PBS算法同化三个位置的土壤含水量的野外监测数据,以4 d为窗口,更新100个粒子样本的土壤水力参数。【结果】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且模拟的孔隙水压力及边坡稳定系数能对降雨做出清晰、有效的响应。在经过2~3个窗口更新后,三个探头孔隙水压力模拟值不确定区间大小均小于0.11 m,边坡稳定系数的不确定区间大小分别为0.03、0.01和0.11。针对2017年8月28日的极端降雨诱发的滑坡灾害事件的预警,经PBS算法同化后的土壤含水量、孔隙水压力以及边坡稳定系数都收敛到较窄的集合区间,且当日低于1.0的边坡稳定系数,可警示滑坡风险。【结论】通过虚拟算例及实际应用,证实了PBS算法可支持稳健、可靠的土壤水力参数估计及渗流过程模拟,在边坡稳定分析及降雨型滑坡灾害预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边坡稳定分析 土壤水分数据同化 土壤水动力模拟 窗口粒子滤波 滑坡灾害预警 降雨 滑坡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灾害动态演化过程的管道滑坡灾害多因素耦合预警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森 齐得旭 +3 位作者 李虎 兰宇 李江 孙明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189,共8页
长输油气管道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山区,遭受各类地质灾害威胁。滑坡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了实现管道滑坡灾害的提前预判,通常设定多项监测预警指标进行监测,但是,由于忽略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大量的... 长输油气管道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山区,遭受各类地质灾害威胁。滑坡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了实现管道滑坡灾害的提前预判,通常设定多项监测预警指标进行监测,但是,由于忽略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大量的错报与误报。本文通过对管道滑坡灾害动态演化过程分析,提出了管道滑坡灾害动态演化的4个阶段:①滑坡区降雨,地表入渗;②地下水位上升,坡体自重增加,岩土力学参数降低;③坡体产生局部变形;④滑坡整体失稳下滑作用于管道。提取了灾害变形、外界诱发因素、管道应力应变3种类型监测关键指标,构建了管道滑坡灾害监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灾害动态演化过程的管道滑坡灾害多因素耦合预警模型。该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灾害变形指标、外界诱发指标、管道力学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出了多维度预警等级判据。模型在贵州某天然气管道滑坡开展示范应用,先后成功发布蓝色、黄色、红色预警信息,为滑坡的应急处置与抢险提供了充足的响应时间,保障了管道的运营安全。该模型避免了因降雨过多即发出高预警等级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预警准确度,使得预警结果更符合实际,可以为管道滑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滑坡灾害 灾害动态演化过程 多因素耦合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7,共9页
针对煤矿灾害监测预警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多源异构、预警结果可视化手段单一、业务流程不畅、数字化决策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以透明... 针对煤矿灾害监测预警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多源异构、预警结果可视化手段单一、业务流程不畅、数字化决策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以透明地质系统为井巷工程数据来源,利用智能通风系统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和通风决策分析,集成各灾害预警系统分析结果和控制策略,从空间和业务2条主线按照“隐蔽致灾因素—安全监测—安全管理—灾害预警—仿真规划—协同控制”进行灾害全链路管控。该平台利用Web API和FIP接口对透明地质系统数据与服务进行集成,基于统一的预警信息描述规范对灾害预警数据进行集成,通过“场景—模型—对象—属性”层级结构的数据对象模型对安全监测数据进行集成,解决了数据一致性难题;从巷道拓扑关系生成、巷道三维模型生成和要素空间关系生成等方面进行井巷工程三维参数化建模,实现了基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的井巷工程自动更新;采用“模型压缩+浏览器端缓存+渲染调度策略优化”,实现了基于WebGL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通过逐级确认的预警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提升了预警结果及处置的可靠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瓦斯、水害、火灾、矿压、粉尘、智能通风等系统数据同步、功能集成、流程衔接和统一可视化,为开展融合透明地质的灾害预警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灾害预警 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统一数字底座 透明地质 数据集成 三维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青海省雪灾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伏洋 肖建设 +3 位作者 校瑞香 洒文君 李凤霞 赵慧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7-205,共9页
通过建立雪灾定量化评估模型,提供反映雪灾地理分布特征的风险区划,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对区域雪灾进行大范围监测和情景分析。根据青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县级行政为评价单元,提取了91.7m×91.7m栅格的坡度、坡向、草地类型等孕灾... 通过建立雪灾定量化评估模型,提供反映雪灾地理分布特征的风险区划,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对区域雪灾进行大范围监测和情景分析。根据青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县级行政为评价单元,提取了91.7m×91.7m栅格的坡度、坡向、草地类型等孕灾环境参数值,对雪灾形成的潜在地理条件进行分析;以雪灾规模、频率和密度等为致灾体危险性指标;选取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密度以及土地资源丰富度等社会经济背景数据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应用数学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青海牧区雪灾定量化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使用相关基础图件和资料基础上,对属性和图形数据库进行操作,分别得到雪灾的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层,再经过图层叠加、斑块合并以及等级划分等操作,最终得到青海省雪灾风险区划图。研究结果可对牧区越冬前采取有效风险管理以减轻损失,保障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为当地政府及防灾救灾部门制定灾前减灾规划和灾后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对于全国其他省区的雪灾风险评估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评估 雪灾 风险评估 区划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牧区雪灾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江山 周咏梅 +1 位作者 赵强 杨英莲 《灾害学》 CSCD 1998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青海省牧区各气象站的积雪深度、积雪日数等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青海省牧区积雪状况和草场特点,建立了雪灾预警模型。
关键词 雪害 预警模型 青海 牧区 积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牧区雪灾综合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15
作者 马晓芳 黄晓东 +2 位作者 邓婕 王云龙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0,共11页
本研究收集了影响青海省雪灾发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及气象共计19种因素,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法筛选基础因子,再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自我挑选变量功能对初始因子进一步筛选,得到五项风险评价因子,即人均GDP、年均温、最大雪深、积雪覆盖... 本研究收集了影响青海省雪灾发生的社会经济、自然及气象共计19种因素,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法筛选基础因子,再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自我挑选变量功能对初始因子进一步筛选,得到五项风险评价因子,即人均GDP、年均温、最大雪深、积雪覆盖日数及坡度,最后基于ArcGIS平台得到青海地区2001-2007年的雪灾平均风险区划图,并对其划分等级,分析不同雪灾等级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主客观的分析方法,得到诱发雪灾形成的关键因素与自然因素、气象因素、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2)青海雪灾平均风险分布与风险因子最大雪深、坡度、积雪覆盖日数具有基本一致的趋势,而与年均温和人均GDP的分布趋势相反;3)青海地区平均雪灾风险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其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称多县、玉树县、囊谦县、达日县、甘德县以及玛沁县等地,相反,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和东部的农业区为低风险区;4)受地形地貌的影响,4000m以上的山岭地带,即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等为青海雪灾高风险分布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雪灾灾害风险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7
16
作者 苏白燕 许强 +1 位作者 黄健 梁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5-625,共11页
基于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与形成机理,针对地质灾害传统数据管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预警模型库建设等问题,结合动态数据驱动、多源数据可视化及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建立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自动预警方法体系,并... 基于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与形成机理,针对地质灾害传统数据管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预警模型库建设等问题,结合动态数据驱动、多源数据可视化及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建立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自动预警方法体系,并采用阈值判别预警、过程跟踪预警以及时空信息的综合分析预警方法,充分采用服务流引擎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研制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系统,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查询、处理与分析、动态监测曲线的绘制及灾害自动预警等功能。以甘肃省黑方台黄土滑坡监测示范区为例,验证构建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数据与预警模型服务流,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灾害体的变形情况,并成功预警了黑方台陈家6#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 数据驱动技术 服务流引擎技术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农业干旱预警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晓煜 杨晓光 +2 位作者 韩颖娟 卫建国 曹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47,F0002,共8页
为建立格点尺度上的农业干旱预警模型,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干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特征,选择DEM、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历史干旱风险指数、农业投入量作为孕灾环境稳定性影响因子,选择前期干旱程度、作物水分满足率... 为建立格点尺度上的农业干旱预警模型,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干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特征,选择DEM、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历史干旱风险指数、农业投入量作为孕灾环境稳定性影响因子,选择前期干旱程度、作物水分满足率、作为致灾危险性因子,选择作物种类、作物发育期水分敏感系数、灌溉条件、作物单产水平等作为承灾体脆弱性因子,在干旱灾害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建立基于GIS和空间插值的宁南区域农业干旱预警累乘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预警模型输出干旱等级与实测符合率达到90%以上,能准确预测未来干旱发展趋势和分布范围,比现有基于气候干旱指数的预警模型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模型输出结果更能反映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模型可用于区域干旱预警和干旱趋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预警 灾害系统 模型 作物分布 宁夏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雪灾的预警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兴华 朝鲁门 +1 位作者 刘秀荣 李友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5-1200,共6页
利用地面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雪灾监测评估等级国家标准,实现了雪灾的定量化评估;结合牧用天气预报指标阈值,建立了内蒙古牧区不同草地类型雪灾等级预警方法,制作了雪灾预警等级分布地图。实况检验和预报结论基本相符,说明本预... 利用地面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雪灾监测评估等级国家标准,实现了雪灾的定量化评估;结合牧用天气预报指标阈值,建立了内蒙古牧区不同草地类型雪灾等级预警方法,制作了雪灾预警等级分布地图。实况检验和预报结论基本相符,说明本预报方法能够对雪灾的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预估,但由于受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部分区域雪灾预估等级出现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等级 雪灾评估 雪灾预警 牧用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预测数据的中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马国斌 李京 +2 位作者 蒋卫国 张静 马兰艳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8-12,17,共6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归一化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全国范围尺度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通过对洪涝灾害危险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当天降雨量、前3 d降雨量、地形高程、地形标准差、河湖网络等因素作为评估因子,提出了各因子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指数计算模型公式。根据统计分析危险指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结合历史灾情,利用阈值分割法确定了风险等级分割值分别为0.3、0.45及0.6,将洪涝灾害等级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与无风险四个等级,从而建立了类似于天气预报模式的全国洪涝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并以2010年8月22日为例进行了洪涝灾害危险等级评估的实际应用。最后,基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结果,结合危险区内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基础数据,生成相应的预警产品。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发出预警与预测,为危险区人们乃至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模型 洪涝灾害 洪涝预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影响的预警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勇洪 扈海波 +1 位作者 房小怡 谢璞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79,共7页
依据灾害学原理,利用1952—2011年北京历史冰雪灾情资料分析构建了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发生时间、冰雪强度、交通脆弱度、预警能力和减灾能力,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冰雪灾害预警评估模型和评判标准,并对... 依据灾害学原理,利用1952—2011年北京历史冰雪灾情资料分析构建了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发生时间、冰雪强度、交通脆弱度、预警能力和减灾能力,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冰雪灾害预警评估模型和评判标准,并对北京历史上38次冰雪灾害事件进行了影响评估及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预警评估因子对冰雪灾害影响贡献的权重分别为冰雪强度0.4404、交通脆弱度0.2789、减灾能力0.1797、发生时间0.05264、预警能力0.0484,建立的预警评估模型准确率达76%。冰雪强度不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子,而是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着冰雪灾害对北京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行 冰雪灾害 评估指标 层次分析法 预警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